❶ 刘学尧的工作经历
1945 年东北光复后,国民党反动派同日伪残余分子勾结,妄图破坏“满映”,爱国职工在中共长春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护厂斗争,成立了东北电影公司。刘学尧积极参加了护厂斗争,并被选为东影的美术科科长。当时,电影厂无法进行摄制影片活动,便组织演出了鲁迅的《阿Q正传》、巴金的《家》、曹禺的《原野》等话剧,他担任了舞台美术工作。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国内战,长春形势恶化,“东影”迁到黑龙江省兴山市。由于父母年迈,无人照顾,加上他对共产党只是有个蒙眬的认识,便没有去兴山,而到哈尔滨市的一家纺织厂担任纺毛技师。后来,他对革命逐步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于是,在1948 年,他又赶到兴山,重新回到东影。
❷ 第一代电影美术师刘学尧是因何去世的
刘学尧大师过世不是因为生病。也不是因为其他事情意外过世,而是正常的过世,根据长影集团发布的消息来看,说是刘学尧大师8月31日逝世,享年99岁,因此我们从说的这番话抠字眼也能知道,因为其他情况过世是不能用享年这个词的,只有正常过世才会用。
1922年,刘学尧出生于哈尔滨市,18岁进入专科学校美术系学习,19岁担任学校美术课的美术助理,可以说是年少有为,之后他又在东北电影公司做美术师。1946年,刘学尧入职长春电影制片厂担任美术师,东北电影制片厂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只不过东北电影制片厂是经过一系列变动之后才成为了长春电影制片厂。
刘学尧大师在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处女作就是《桥》在当时那个年代,一切都还不发达,剧组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很多,比如环境问题,还有布景问题,都是影响拍摄的重要因素,身为剧组美术师的刘学尧,用自己过人的天赋帮助剧组,顺利拍摄完成。
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现在的艺术家比我觉得还是老一辈厉害多了,并不是说在专业水平上老一辈的就一定比现在的强,只不过论艺术的操守那以前的老艺术家确实是强的太多了,只有这样做出的电影才是一部艺术品。
作为一个老一辈艺术家,无愧于金鸡奖授予的终生成就奖的称号。刘老的过世是电影界的损失,但是生老病死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❸ 第一代电影美术师刘学尧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2020年8月31日晚,新中国第一代电影美术师、长影老艺术家刘学尧在长春去世,享年99岁。
1922年,刘学尧出生于哈尔滨市,18岁进入专科学校美术系学习,19岁担任学校美术课的美术助理,可以说是年少有为,之后他又在东北电影公司做美术师。1946年,刘学尧入职东北电影制片厂担任美术师,东北电影制片厂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
刘学尧一生辛勤工作,留下了很多电影,比如《白衣战士》、《卫国保家》、《刘胡兰》、《党的女儿》、《窦娥冤》、《黄河飞渡》等等,他质朴真实的美术风格为人津津乐道。2013年,第29届金鸡奖授予他终身成就奖的荣誉。
(3)第一代电影美术师刘学尧扩展阅读
刘学尧的美术设计风格: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刘学尧逐渐形成了质朴、自然、环境特色鲜明、真实感强的特点和美术设计风格。1955年的影片《神秘的旅伴》,是他在艺术创作上走向成熟的标志,他在长白山地区四道沟高度还原了云南边境和密林小路场景,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
1956年,他在丹东和长春设计加工了《上甘岭》的外景,获得了与在朝鲜前线拍摄相同的艺术效果,大大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
❹ 第一代电影美术师刘学尧曾获得过哪些奖项
享年99岁的刘学尧老师于2020年8月31日晚间逝世,在2013年第29届金鸡奖中曾授予刘学尧老师终身成就奖。
他们都是电影界珍贵却又无法挽回的财富,希望他们一路走好!
❺ 第一代电影美术师刘学尧曾担任过哪些电影作品的美术师
刘学尧是长故事片《桥》的美术设计师,1949年这部《桥》被誉为“开创了新中国电影美术设计之先河"。以下介绍以下刘学尧的主要作品。
1988年,66岁的刘学尧负责电影《飘忽的影子》美术制作设计,这也是他最后一部主要作品。2020年8月31日,被誉为新中国第一代电影美术师的刘学尧去世,享年99岁。
❻ 第一代电影美术师刘学尧去世了
是的,据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方微博消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美术师、长影老艺术家刘学尧于2020年8月31日晚在长春去世,享年99岁。据悉,刘学尧的告别仪式将于9月2日上午9时在长春息园B108举行。
刘学尧原籍山东安丘,1922年2月28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48年担任东影(长影前身)美术师,参加了人民电影第一部故事片《桥》的美术工作,在没有特技摄像的情况下,采用“透视”和“缩尺”手法,在摄影棚内完成了“大部队过江”、“工人抢修桥梁的高空作业”两场重头戏的拍摄。
(6)第一代电影美术师刘学尧扩展阅读
刘学尧的参与作品:
从影生涯中,刘学尧留下了《白衣战士》《刘胡兰》《葡萄熟了的时候》《神秘的旅伴》《上甘岭》《党的女儿》《边寨烽火》《小姑贤》《窦娥冤》《墙头马上》等40多部经典的影视剧、戏曲片。
如今,在长影旧址博物馆三楼的长影经典影片美术气氛图展区,还能看到由他亲手绘制的《边寨烽火》《上甘岭》《党的女儿》《刘胡兰》等影片的美术气氛图。
❼ 刘学尧的介绍
长春电影制片厂美术师。哈尔滨人,1922年2月出生于哈尔滨市。1940年进入长春市的伪满映电影专科学校美术系学习。自1941年起先后担任满映美术课美术助理、设计师、东北电影公司美术师。1946年进入兴山电影制片厂(长影前身)担任美术师。他曾担任过第一部长故事片《桥》的美术设计,后又担任《上甘岭》、《边寨烽火》、《窦娥冤》、《火焰山》、《直奉大战》和《少帅春秋》、《长夜春晓》等三十多部影视剧的美术设计。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2013年09月28日在《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得终身成就奖。
❽ 第一代电影美术师刘学尧去世,享年几岁
新中国第一代电影美术师、长影老艺术家刘学尧于2020年8月31日晚在长春去世,享年99岁。据悉,刘学尧原籍山东安丘,1922年2月28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48年担任东影(长影前身)美术师,参加了人民电影第一部故事片《桥》的美术工作。
在没有特技摄像的情况下,采用“透视”和“缩尺”手法,在摄影棚内完成了“大部队过江”“工人抢修桥梁的高空作业”两场重头戏的拍摄。
代表作还包括《白衣战士》《刘胡兰》《葡萄熟了的时候》《神秘的旅伴》《上甘岭》《党的女儿》《边寨烽火》《小姑贤》《窦娥冤》《墙头马上》等40多部影视剧、戏曲片。
(8)第一代电影美术师刘学尧扩展阅读:
人物生平:
1922年生于哈尔滨市。小学读书时,最喜爱图画课,又由于他是独生子,母亲不准他到户外同其他孩子玩耍,因此绘画便成了他少年时代唯一的乐趣。
中学时代,美术老师高仰山非常器重和喜爱他,经常借给他一些美术书籍,辅导他练习作画,假日里还常带着他到风景秀丽的松花江畔或公园去写生,这不仅增加了他对绘画的兴趣,而且为他奠定了良好的美术基础。
当他中学毕业后,正好他父亲到一家电影院当厨师,他便经常溜进去看电影。这个电影院有个电影广告画师,每次上映新片时,就要画出一批广告画进行宣传。这些广告画深深吸引了他,他常常蹲在那里看这位画师作画,一看就是半天,心里充满了对画师工作的羡慕。
后来,碰上满洲映画协会招收学员,他满怀希望地报名投考,被录取了。经过一年的学习,1941年,他在“满映”当了美术助理。
1943年,他开始独立担任美术设计工作。
1948年,他又赶到兴山,重新回到东影。
❾ 第一代电影美术师刘学尧的简介是怎么样的
刘学尧(1922年2月28日-2020年8月31日),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长春电影制片厂美术师。
1922年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40年进入长春市的伪满映电影专科学校美术系学习。自1941年起先后担任满映美术课美术助理、设计师、东北电影公司美术师。1946年进入兴山电影制片厂(长影前身)担任美术师。
他曾担任过第一部长故事片《桥》的美术设计,后又担任《上甘岭》、《边寨烽火》、《窦娥冤》、《火焰山》、《直奉大战》和《少帅春秋》、《长夜春晓》等三十多部影视剧的美术设计。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2013年09月28日在《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得终身成就奖。
(9)第一代电影美术师刘学尧扩展阅读
刘学尧的艺术风格
从1957年开始,他又先后完成了《边寨烽火》、《党的女儿》、《锡城的故事》、《黄河飞渡》、《窦娥冤》、《烽火列车》、《墙头马上》、《景颇姑娘》、《平原游击队》、《风云岛》、《闯王旗》、《大渡河》、《白奶奶醉酒》等影片的美术设计工作,逐渐形成了质朴、自然、环境特色鲜明、真实感强的特点和风格。
他善于同各种艺术风格的导演合作。他同水华、林农、王家乙、马白鲁、朱文顺、刘国权、张辛实等许多导演都合作过,其中同林农合作的次数最多。在每部影片的拍摄中,他不但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且还能较好地体现导演的意图,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❿ 刘学尧去世原因是什么
刘学尧大师过世不是因为生病。也不是因为其他事情意外过世,而是正常的过世,根据长影集团发布的消息来看,说是刘学尧大师8月31日逝世,享年99岁,因此我们从说的这番话抠字眼也能知道,因为其他情况过世是不能用享年这个词的,只有正常过世才会用。
刘学尧大师这一生都贡献给了电影事业,而且给我国的电影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刘学尧大师是哈尔滨人,1922年出生的他在年轻的时候在艺术这一块展现了绝佳天赋,18岁学习美术,仅仅过了一年后就成为了老师的助理,这种天赋怎么能不强呢,凭借着过人的天赋毕业之后的刘学尧大师也顺利的进入了东北电影公司,随后又做了东北电影制片厂的美术师,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东北电影制片厂和东北电影公司是两家公司,
1922年,刘学尧出生于哈尔滨市,18岁进入专科学校美术系学习,19岁担任学校美术课的美术助理,可以说是年少有为,之后他又在东北电影公司做美术师。1946年,刘学尧入职长春电影制片厂担任美术师,东北电影制片厂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只不过东北电影制片厂是经过一系列变动之后才成为了长春电影制片厂。
刘学尧大师在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处女作就是《桥》在当时那个年代,一切都还不发达,剧组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很多,比如环境问题,还有布景问题,都是影响拍摄的重要因素,身为剧组美术师的刘学尧,用自己过人的天赋帮助剧组,顺利拍摄完成。
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现在的艺术家比我觉得还是老一辈厉害多了,并不是说在专业水平上老一辈的就一定比现在的强,只不过论艺术的操守那以前的老艺术家确实是强的太多了,只有这样做出的电影才是一部艺术品。
作为一个老一辈艺术家,无愧于金鸡奖授予的终生成就奖的称号。刘老的过世是电影界的损失,但是生老病死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