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的电影大国有哪些
1,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是老牌电影大国
<br>2,香港,是亚洲电影大国,当然,在世界也小有影响力,韩国近年来崛起,成为亚洲老大,算是新秀。
<br>3,印度也是电影大国,只是国际影响力不够,但是在过内占有率确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⑵ 巴西的「电影复兴」是否值得中国电影借鉴
这两年的欧洲电影节上,巴西电影悄无声息地开始侵蚀影评人的眼球——一方面继承了欧洲新电影的自然与细腻,另一方面也带着拉美电影的荒诞与幽默。
1896年,电影传入巴西。1898年,外国移民A.塞格雷托摄制了巴西第一部影片──《瓜纳巴拉海湾风光》。1903年开始出现新闻电影。第一部故事片是A.莱亚尔在1906年拍摄的《勒死人的匪徒》。
相对于已经给老威尼斯革了一场命的西语电影,巴西电影在走过1960 年代的风起云涌之后,则受到了经济上的制约。
早年间,《中央车站》成为了让世界瞩目的巴西电影。
“我们有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这次带了两部电影来做推广。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当然是卖片,希望可以给两位年轻导演做推广。我们不确定在新政府统治之下,巴西的文化、艺术和博物馆是否安全。去年,巴西电影的公共资助基金增长了不少。这也是去年巴西电影的制作和创作有了很大发展的原因。”
⑶ 巴西电影的起源
1912年,巴西电影公司在圣保罗成立。1915年,在里约热内卢又成立了古阿纳巴拉公司。这时期的影片大多是根据真事拍摄的犯罪故事,或改编侦探故事小说,诸如F.桑托斯的《巴尼奥斯的犯罪》(1913)、巴洛斯的《年轻寡妇》(1914)、V.卡佩利亚罗的《瓜拉尼人》 (1916)、J.梅迪纳的《上帝的惩罚》(1919)等。20年代,在巴西的其它城市也出现一些电影公司,这时期的影片内容多是宗教故事,只有少数影片涉及国内生活问题,如A.阿拉维斯的《璜从林中来》(1923)、乔·罗伊斯的《海边来的安塔列》(1925)等。当时最重要的导演是H.毛罗,他被认为是巴西第一个以自己的美学观表现巴西民族现实的电影导演,作品有《瓦拉达奥火山口》(1925)、《在生命的春天》(1926)、《灰下火》(1928)、《矿工血》(1930)、《凶恶的人》(1933)、《我的情史》(1935)、《妇女城》(1935)等。1929年,A.克梅尼和R.卢斯梯格受欧洲先锋派的影响,拍摄了《圣保罗,一个城市的交响乐》。1929年,18岁的M.佩绍托拍摄了影片《界限》,该片使用了多种叙事技巧,并在蒙太奇和主观镜头的运用上做了新的尝试。
⑷ 巴西电影的历史
60年代初,由于政府对内实行一些维护民族利益的措施,一批年轻的电影工作者纷纷以独立制片的形式发起一场振兴巴西电影的新电影运动。评论家D.内维斯、S.奥古斯托以及导演罗查,G.、迭戈斯,C.等人以都市大学活动中心的刊物《都市》为阵地,发表他们的见解。他们反对商业化的巴西电影,反对好莱坞对巴西电影实行的殖民化,以面对现实为原则,主张创立植根于巴西民族文化土壤中的新巴西电影。
新电影运动一方面借鉴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使用非职业演员和采用实景拍摄的方法,另一方面借鉴了法国新浪潮的低成本独立制片方针。新电影的导演们把目光投向巴西社会的阴暗角落(贫民窟和内地),揭露社会矛盾。这时期的重要影片除纪录片《五访贫民窟》(1960)、《海角游艺会》(1960)等外,故事片有P.C.萨拉塞尼的《卡伊萨斯港》(1962)、A.杜亚尔特的《还愿者》(1962)、葡萄牙电影导演R.格拉的《卑鄙的人》(1962)和《枪》(1964)、迭戈斯的《悠扬笛声》(1964)、多斯-桑托斯的《干涸的生命》(1963)、罗查的《太阳国里的上帝和魔鬼》(1964)等。1964年军事政变后,新电影的导演们把视线从农村转向城市,拍摄了一些针对反动当局的思想激进的影片。如罗查,G.的《苦恼的国度》(1967)、迭戈斯,C.的《大城市》(1960)、L.伊尔茨曼的《死者》(1965)、多斯-桑托斯的《爱的饥饿》(1968)等。这些影片反映了人民对时局变化的困惑、悲观、愤懑与失望。影片的主人公多号召用暴力来摆脱困境。 80年代初,巴西电影不但产量可观,而且不少影片在国际上获得强烈反响。如G.萨尔诺的《德尔米罗·戈维亚上校》(1979)、L.伊尔茨曼的《他们不穿礼服》(1981)、若奥·巴蒂斯塔·德·安得拉德的《被榨干的人》(1981)、日裔女导演山崎静的《异乡泪》(1980)、迭戈斯的《再见,巴西》(1980)和《逃奴堡》(1984)、巴本科,H.的《佩绍特》(1980)和《蜘蛛女之吻》(1985)等。
自1965年起,在不同城市举办本国电影节。1975年成立巴西电影工作者协会。
⑸ --亚洲哪个国家的电影工业最发达
上个世纪香港的电影工业是亚洲的巅峰,进入21世纪后,香港电影工业衰落。中国大陆的电影工业崛起,印度的宝莱坞出的影片独具特色(歌舞片为主),泰国,韩国,日本以恐怖影片三花并蒂,当然,伊朗的电影制作小但艺术风味浓厚(戛纳拿过不少),新加坡基本不行,台湾更不行(电视剧还行,就是那些肥皂剧),不避讳的说日本还有一些小影片(都知道的!)在全球销量与美国并称双雄,但是呢,那些东东没艺术含量就不算电影产业了。
总体来说,亚洲电影工业呈现中、中国香港、印、日、韩、泰、伊朗群雄争霸状态,中国大陆稍处于上风。
⑹ 巴西是全球电影票价格最低的国家之一,那么中国电影票的价格在全球范围内属于什么水平
据中国新闻网最新发布的消息,巴西成为了全球电影票价格最低的国家之一。而全球电影票价格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瑞士、英国和挪威。巴西的电影票价是瑞士电影票价的一半,可以说差异是非常大了。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人民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看电影上,各大电商平台也会定期发放优惠券,所以我国的票价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但虽然我国电影票价总体水平保持比较低,但是不得不说区域之间是不平衡的,大城市的电影票价普遍低于小城市和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