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篇影评
最残忍的死亡,不是一剑穿心或者碎尸万段,而是那把刀在心口慢慢磨,到死都没有痛哭的机会。
《十月围城》是悲伤的,前戏铺垫时越是幸福,后来就越是心酸。
《十月围城》是紧张的,前一个人死了,悲伤还没来得及流泻,接下来的追杀又开始了。没有时间悲伤,要不停的跑,不停地逃,然后奔赴下一场战斗,和死亡。
《十月围城》是属于小人物的纪念。孙中山是灵魂人物,即使死了都会被后世敬仰,万古留芳。那些牺牲了的人,只是血肉之躯,死亡了,腐坏了,就没有人记得了。
这些如尘埃般微小的人物,不过是历史车轮碾过时扬起的点点轻雾。正是有了无数的尘埃,才有了如大山般厚重的历史。
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记得那一将,却不知道为之枯萎的生命
剧中的六义士,除了重光,其余的人哪懂什么革命,哪知道什么民主共和。他们是为了心中最珍贵的那些东西。重光是为了革命,所以在临近死亡时有如释重负又充满希望的笑,或许他真的看到了理想中中国的明天。
沈重阳为了能在女儿心目中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不令女儿羞愧的父亲。
刘郁白是为了解脱,为了赎罪,一心求死。他甚至都不关心自己要保护的人到底是谁。
方红为了替父亲报仇,“我爹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但其实她并不知道她父亲是为了什么,她只想替他报仇而已。
阿四则是纯粹的善良单纯,只觉得自己这样做老爷会高兴。老爷对他好,帮他提亲,他要就要报答老爷对他的好。
王复明则更单纯,只是江湖义气般的,想要打坏人,杀鬼子。
就是这样一群完全与革命不搭边的人,成就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拯救。
毫无美感也毫不血腥的死亡,有暗红的鲜血缓缓从身下流出来。这是最常见的死亡方式,就是这样的平常,更显得悲壮。
他们是隐没在历史中的尘埃,没有伟大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政治觉悟,但是是无数这样的人,用他们的死亡换来了后来的共和国。
我们的文化里不宣扬个人主义,因为从来没有救世主,即使全中国只有一个的孙中山,他的生命,都是用无数被遗忘的人的生命换来的。
他们是尘埃,是伟大的,被隐没的尘埃。
电影结束后,我特别希望能晚两分钟开灯,让我在黑暗里整理自己混乱的心情。还有被生生憋在心里不能发泄出了的情绪。
感谢陈德森导演,感谢他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和对电影的尊重。感谢他奉上了这么棒的一部电影。
《十月围城》,是2009年不能错过的感动和震撼。
㈡ 有没有人能帮忙提供一下《沉默》 The Quiet这部电影的影评啊
沉默讲了一个外来者的故事,聋哑女孩的到来对于表面平静的家庭是侵入,虽然由于她的聋和哑,每个人都对她讲自己的秘密,那些龌龊的秘密,并借此释放心中的压力。在西方,外来者是个很典型的形象,就像卡夫卡《城堡》中的K,外来者的闯入,使得观者可以从一个新鲜的角度去观察一个全新的世界。在外来者迷惑的观察下,平衡被打破了,隐藏的矛盾渐渐显现了出来。那些矛盾实在外来者出现之前就存在的,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局内人保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于是矛盾就平衡了,在这种平衡中持续的存在。
导演选取了一个不错的角度来表现问题。这个外来者显得很安全,因为她什么都听不见,什么都不能说,她作为一个抽像的人的符号存在,不能对自己造成任何的威胁,却可以称为倾诉减压的对象,于是所有的秘密都集中并且放大了。这个平静小镇的平静的家庭和学校就显得不再那么平静了。家中父女的乱伦,母亲失败的婚姻和吸毒,以及高中生之间早已远离单纯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是影片的前一部分所表现的,导演用镜头批判的表现了一个看似单纯的世界,用Dot的眼睛。
影片的后半部分,这么说并不严格,Dot能听见能说话好像是接近结尾的事情了。从那时起,影片就变得更加的扑朔迷离了。那个沉默的Dot有着自己的秘密表面上是她的聋哑是装的,实质上却是发生在她身上的不伦之恋。从这时起,Dot失去了外来者的身份,她便成了局内人,只有导演的镜头依然保持者外来者的身份继续冷冷的看看着一切。这一转变是很奇妙的。作为外来者,比如《城堡》中的K,一般来说是保持着不同于已经趋于平衡的世界中的某些更加纯洁的特质的。可是这种转变让外来者也失去了这种纯洁,世界变成了纯粹的变态。当两个有着自己秘密的女孩在钢琴前亲密的演奏时,整个电影显得变态而诡异,这时一种放大的变态。
电影本身是很干净的,如题名一样的沉默安静,还有贝多芬的故事,宁谧的钢琴声,充满活力的高中生(虽然显得过于成熟而缺少高中生的很多特点,或许美国的高中生就是如此吧)。还是值得一看的,但是,我想,我是不会再看它的。虽然画面没有什么过分的,甚至非常安静唯美,it made me sick.
㈢ 求电影观后感
《张思德》电影观后感
吴军的张思德用他的平凡留下了一片不平凡在观众的心里,看起来他是个容易让人忽略的人,又不爱说话,可是却奇怪地强烈地让人揪心了。一切就在那朴实无华的对白中展开,他不爱说话,可是让人印象极深的却是他的语言,红色的党心和党性在那自觉的觉悟里“泛滥”人心……
一
“你就是昨晚上的梯子吧?”毛泽东呵呵笑着问。
“啊!”张思德却憨厚地傻笑。
“你叫什么名字?”
“他叫张思德!”“张翼德的德。”
“好名字,有思想有道德,就是话都让别人帮你说了。”主席仍然哈哈大笑,张思德仍然憨厚地傻笑。
这是毛主席与张思德的第一次见面。
就这一番对话已经勾勒出张思德的典型性,朴实实在,真不爱说话,却又让人记忆深刻!因为他让你放心,像极了大山,那沉默地背负着一切的大山,明明寂寞明明也有着失落,可是他总是隐了自己。
任何事情,只要可以为别人做的,他只会竭尽所能去做,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看!
他会在田埂上跑来跑去,跳到河里追头大黑猪,他也会为了修好主席的车,跑得老远去取轮胎,回来之后人都差点虚脱!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一种三思而行的考虑意识,一切都来自他的本能,是他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是他身为党员渗透出来的天性。
虽然他到最后也只是一个烧炭的队长,可是在他身上却熔铸了党员的全部品性,而这品性又是他自然流露,印证了那一整个时代的党员觉悟。
一分朴素在他的脚上,一分沉默在他的笑容,一分热情在他的憨厚,一分实在在他热乎乎的心里。
没有任何渲染,只有切实的存在,张思德用他的一生宣读了一个时代的党性。这是一种朴实无华的,不用绣口,只用那热热的心去实现的大家的幸福快乐。
相信每个观看影片的人都无法不能体会到张思德的艰苦朴素的本性。
二
“你自己说说自己还有啥优点啊?”主席问。
“没啥!”他憋了半天就这两字。
“哈哈哈哈!”大笑的主席给了他评价,“你啊,就是干事不说话。”
可是后来他却会为了主席跑到他面前说:“主席,我也总结一下你的缺点,就是别人都睡觉了,你还不睡觉!”
傻傻的模样让人心酸。
张思德就这模样,话是逼出来的,可是他做事从来都是主动的。他和哑巴老革命的真情交流,对刘秉钟的战友情谊,对宋光明的点滴关怀,对王团长的真心帮助。因为他的真,老革命和小光明被他打开了心怀,会笑了,会开口了;因为他的真,刘秉钟服役后重新站了起来,因为他的真,王团长不留遗憾了。
虽然他很想上前线,可是既然决定让他去烧炭他就去烧炭,组织让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他是不会说话,他做的事情也不是什么伟大的大事,可是就是这些家常小事,却处处留下了他的影子。他不是不想做大事,而是他觉得这些身边的事一样是大事,他觉得这些事他要做,需要他去做,他一定要做好。
这就是他的服务意识。服务组织,服务周围的人,服务国家。他并没有用什么高深的大道理来武装自己,来宣扬自己,他只是觉得这种服务意识和他自己是融为一体的。这是一种自觉心理,君不见在大雨天,当他喊出“党员和我一起去看窑,其他人睡觉”这句话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二话不说冲入雨中。
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先锋模范作用正是党员必须具备的元素。也许当时代在变化的时候,党组织的内部也在不知不觉地变化,但是不论怎么变化,身为党员都是不能忘却这种有史以来最本质的元素的。
既然不能忘,就要时刻提醒自己常常反省,经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不让时代成为借口的治本之道。
三
张思德是个好脾气的人,不论别人怎么说他,他都不会生气,可是他却发过两次大脾气!一次是对刘秉钟,他骂上了,“你这龟儿子,为什么啊!”他痛心疾首。一次是对小白,扔了他的口琴大怒,“你说毁了就毁了?啊?一回可以,两回就不行。”他恨铁不成钢。
这两次火气极大,在整个片子里瞬间烧起了两把大火,就是这两把火烧得观众心里暖暖的酸酸的,热气加上酸气,蒸发出了人的眼泪。
在这里,并不想探讨脾气再好的人也是有脾气的这个问题,只想用我们的叹息喷发出对他的尊敬!
他对刘秉钟生气,是因为刘秉钟贪了,他对小白生气,是因为小白罔顾国家利益。他生气,是为了他们而生自己的气,他生气,是因为刘秉钟的背叛,因为小白的逃避,他生气,是因为他们还是他的好朋友。
他的脾气让他的形象更见完整,他的脾气让他的形象趋向高大。
他的心是光明正大的,容不下一点渣滓的,他的心是晶莹剔透的,污秽根本无法沾染上去。
因为这颗心是正直无私的心,是鲜红的热血的心。这是活生生的党心,一心向着党,为人民服务的心。所以你会下意识地信任他,这种信任就是对这心的信任,对党的信任。
张思德,他很平凡,平凡的世界里一个平凡的人,却成为烙印刻在人的眼里和心里,这是平凡的魅力,也是品性的魅力,所以他有极为强烈的存在感。但是这样的人却并不是独一无二,而是多如牛毛,在那个自发自觉的时代里,他,不过是众多党员的缩影。
当我们饱含热泪为这缩影鼓掌的时候,也自该好好咀嚼一下其中的党员品性。
什么样的才是党员?
有着正直的心,有着榜样的自觉,有着服务的意识,有着朴实的行为……
相信在张思德的影子下,每个人都有了标准定义了。
㈣ 推荐部美国大片
(一)科幻恐怖类。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异形》系列。
此外还有《异物》(Thing)、《异种1、2》、《黑洞表面》、《入侵脑细胞》、《捉梦人》,以及根据游戏改编的《生化危机》等
(二)鬼怪类。这类恐怖片占了最大比重。不管是妖怪、恶灵,还是什么恐怖的外太空生物都可以归到其中。著名的有库布里克的《闪灵》(被誉为史上最恐怖的恐怖片)、《驱魔人》、《恶魔婴儿》、《人玩鬼》、《活魔人》、《宇宙天魔》、《活尸之夜》、《鬼追人》系列、《魔方》系列、《鬼食人》系列、《幽冥怪谈》系列、《13号星期五》系列、《生人勿近》系列、《搭便车》、《夜半鬼敲门》、《撒旦回归》、《鬼娃新娘》系列、《猛鬼街》系列、《夜访吸血鬼》(今年号称其续集的《吸血鬼女王》很滥)、《无头骑士》、《死神来了1、2》、《鬼入侵》、《危机四伏》、《13幽灵》、《幽灵船》、《千尸屋》到最新的《佛莱迪大战杰森》《吸血惊情400年》虽然是老片,但是太棒了。
(三)生命变异恐怖片。比如《鸟》、《活跳尸》、《苍蝇》、《糖人》、《食人鱼》、《群尸玩过界》、《狂蟒之灾》、《史前巨鳄》、《极度深寒》、《水深火热》、《八脚怪》、《惊变28天》《惊变28周》。
(四)连环变 态杀手类:著名的《万圣节》(《月光光心慌慌》)系列可以从1978年一直拍到今年的第八集《万圣节惊魂——刀光再现》、《德克萨斯电锯杀人狂》、《连环杀手肖像:亨利》、《危情十日》、《继父》、《尖声惊叫》系列、《去年夏天搞的鬼1、2》、《毛骨悚然》、《七宗罪》、《来自地狱》、《沉默的羔羊》、《汉尼拔》到《红龙》、《支解狂魔》(鬼挡路)、《毛骨悚然2》等
最后特别介绍英国恐怖片《杀人如麻》(CRADLE OF FEAR)
恐怖电影百强【猛鬼磁场】俗称(养鬼吃人或魔界追魂)1~6集。
欧美恐怖电影百强:个人认为值得观看和收藏的恐怖片
1. 《活跳尸》(Re-Animator):制片人布里安.尤兹纳,导演斯图尔特.戈登。
2. 《活魔人》(From Beyond 1986):导演布里安.尤兹纳。
3. 《养鬼吃人》(系列):迄今已拍7集,以一、二、三集最有价值。一、二集导克里夫.贝克。
4. 《群尸玩过界》:导演彼得.杰克逊,这是他才华尽显的成功之作(他就是《魔戒3之王者归来》的导演)。
5. 《德州链锯杀人狂》(系列):托比.胡伯的成功之作,该系列共四集,后三集具有一定价值(类似系列——隔山有眼1、2, 针孔旅社1、2,人皮客栈1、2)本人强烈推荐
6. 《电锯惊魂系列》(不用我介绍了吧)
7. 《兽餐》(食人宴):它们很饥饿,你们是它们的晚餐……
8. 《鬼挡路》(支解狂魔1、2):绝对让你反胃之作,2比1好看
9. 《幽浮魔点》:查克.拉塞尔的早期名作,1988年公映,对50年代旧作的翻拍。
10. 《鬼驱人》(系列):托比.胡伯与斯匹尔伯格打造的名作。后又续出两集。
11. 《美国人》狼在伦敦:又称鬼追人、人狼咬哗鬼,人狼题材中的经典,悲剧。
12. 《猛鬼街》(系列):名导韦斯.卡拉文的惊世之作,以一、二、三集最好,四、五、六、七集虽逊色,但绝对值得全部收齐。而且几个名导均涉入其中,该系列片成了他们在恐怖片领域的演军之所,如查克.拉塞尔(三集)、雷尼.哈林(四集)、史蒂芬.霍普金斯(五集)。
13. 《黑色星期五》(系列):迄今共十集,该系列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毁誉参半。该片也译为《太凶杀人狂》。
14. 《月光光心慌慌》(系列):迄今共八集,名导约翰.卡朋特是始作俑者。它潜移默化影响了一批以凶杀案为主题的恐怖片。
15. 《异次元杀阵》(心慌方1、2、3):加拿大导演的匪夷所思之作!!!
16. 《闪灵》:库导的大作,不收遗憾终生!!!!!
17. 《梦幻杀人档案》:克里夫.贝克风格的作品。
18. 《断头谷》(伐头岭):蒂姆伯顿的惊悚KB大作,人头乱滚!
19. 《驱魔人》(系列):共三集,第一集绝对经典!宗教色彩浓厚,二、三集价值不大。
20. 《人狼》(系列):八十年代的人狼系列片,是人狼类恐怖片的全面教材之作。共六集。
21. 《哗鬼番生》(系列):又叫灵魔翻生、生人回避。活死人题材的经典,比乔治.罗梅罗的僵尸电 影要活泼得多,共三集,一、二集强调特技,第三集由布里安.尤兹纳执导,特技+情感,还感动了不少人!
22. 《差品味》:彼得.杰克逊的作品。
23. 《恐怖废墟》:食人草杀人
24. 《烈血海底城》:属于变异生物类的恐怖片。第一滴血续集的导演乔治.卡斯梅托的作品。
25. 《地狱之城》:意大利导演Lucio Fulci之作,该导演特色有二:故事发生地总在外国,以美国居多;有刺激人消化道之作用!
26. 《极度深渊》:CCTV曾放过 挺好看的海洋类题材
27. 《僵尸》(系列):原名ZOMBIE,共四集。Lucio Fulci是始作俑者,第一集最为经典。
28. 丧尸出笼:乔治.罗梅罗的作品,此君的电影适合给Micheal Jackson作MTV背景用。 该片一度被奸商作为电影版的《生化危机》出售。(现在还有新版丧尸出笼)
29. 《死亡的黎明》:乔治.罗梅罗的另一代表作。
30. 《活尸日记》:纪录活死人动态,岂料摄影机一路追踪误闯活尸禁区
31. 《恶夜僵尸》:乔治.罗梅罗僵尸电影的得意之作,1968、1990共拍了两次。
32. 《天魔回魂》:约翰.卡朋特的宗教类恐怖片,观众需要知道一些基督教内容,是一部在科学与宗教中作妥协的产物,符合八十年代的科学宗教之风。
33. 《变种夜魔:克里夫.贝克的作品,名导大卫.克罗南伯格在片中饰一杀人犯。
34. 《撒旦回归》(系列):共三集,也是宗教类恐怖片。
35. 《鬼娃回魂》:鬼娃新娘共四集。颇具特色,独树一帜,确立了一种以玩具为主角的恐怖片类型,开创了此类低成本片的先河,有一批追捧者。一、二集最好!尤其是第二集!特技+情节不错!
36. 《恶魔玩具》:鬼娃回魂的成功仿制品。
37. 《突变第三型》:80年代至今,是未知生物、外星生物(异形)的风摩期,约翰.卡朋特的这一作品较好地赶上这一潮流。
38. 《穿梭猛鬼城》(系列):宗教类恐怖片。
39. 《闯错鬼门关》(系列):即children of the corn,邪 教题材恐怖片。
40. 《试管人魔》:与“苍蝇"要反映的主题类似,人类永远不要充当上帝的角色,否则只能作孽!
41. 《异形怪体》:经典片,多次重拍,最近一次是1993年,导演斯图尔特.戈登。
42. 《夜夜破胆》:布里安.尤兹纳95年的宗教类恐怖片。
43. 《魔鬼牙医》(系列):布里安.尤兹纳作品,心理扭曲的世界的真实反映,两集。
44. 《夺命凶眼》(系列):大卫.克里罗南伯格开的头。共三集。
45. 《食人族》:属人类学题材的恐怖片,真实性不容置疑。另一部叫 Eaten Alive 也属于此类。
46. 《蚂蚁帝国》(食人蚁):属于自然类或生物学类题材恐怖片,十分真实!
47. 《惊异大魔茧(食人巨蚊):生物学类题材的夸张,看起来像几亿年前一米多长的古蜻蜓。
48. 《蛞蝓之灾》:生物学类题材恐怖片。
49. 《种子人魔》:类似“异形怪体"。
50. 《变种DNA》(系列):食人蟑螂伪装人类,散播致命病毒。共三集
51. 《破茧天魔》(系列):共四集,韦斯.卡拉文始作俑。
52. 《杀出个黎明》(系列):共三集,塔伦蒂诺的鬼才之作!酷到极点!
53. 《夜半鬼敲门》(系列):共二集。史蒂芬.金的作品。
54. 《舐血夜魔》:史蒂芬.金的悲剧恐怖片,主题曲是ENYA的作品,回味无穷!!!
55. 《丧尸特警》:活死人题材的佳作。
56. 《原凶毕露》:连环嗜血杀人魔,受害者多达300人。。。
57. 《变形战士》:擦“异形"边的仿制品,枪战场面不少。
58. 《医院风云》:拉斯冯提尔导演的丹麦影片,吓的很多人不敢独自回家。
59. 《蛇妖》:白面小生休.格兰特的作品,英伦风味重。
60. 《从死亡归来》(BACK FROM THE DEAD):与《群尸玩过界》类似,绝对刺激视觉与心理防线!
61. 《人玩鬼》(系列):又译《尸变》,影片中描述了尸体腐烂的千变万化,即恶心又恐怖。共三集。
62. 《轨迹人》(魔鬼护路人):莫斯科地下隧道中冒险,不幸的事发生了。
63. 《趣味游戏》这个是变态杀人的-
64. 《繁殖》:数以千计的变异野狗,他们活着离开小岛的机会
65. 《割人狂医》:与“魔鬼牙医"一个类型。
66. 《死亡录像》(狂犬病):大卫.克罗南伯格的作品,另一个版本是美版的《隔离疫区》
67. 《变种血魔》:布里安.尤兹纳的作品,生物类题材。
68. 《恐怖南瓜头》(系列):美国地域式的恐怖片,共四集。
69. 《曼哈顿的婴儿》:Lucio Fulci的作品。
70. 《守墓屋》:Lucio Fulci的作品,意大利式僵尸。
71. 《变种女郎》:一部优秀的人狼题材作品。
72. 《夺命狂呼》(1~3):欧美上映后票房飙升
73. 《杀手的肖像》(系列):共二集。**杀人的真实描写!实在是杀人不眨眼!!!
74. 《活死人的孩子》:最新的活死人电影!
75. 《血腥圣诞夜》(系列):又称超魔空间,邪 教题材恐怖片,共四集。
76. 《C、H、U、D》(系列):纽约地下生存的变异生物杀人的故事。
77. 《蜘蛛岛》:布里安.尤兹纳2001年的作品。
78. 《食人巨鳄》(系列):共三集。自然类恐怖片。
79. 《小强风暴》:原称they nest ,自然类恐怖片。
80. 《蝙蝠》:自然类恐怖片。
81. 《梯下亡魂》:精神不正常的人离远些为妙!此片是警示。韦斯.卡拉文的作品。
82. 《铁血人狼》:另类人狼的作品。
83. 《神鬼大反扑》:韦斯.卡拉文的吸血鬼题材作品,不错!不拖泥带水。
84. 《墓穴怪谈》(系列):该系列电影每一集均由二、三个独立小故事组成,题材广泛。其中有一集是施瓦辛格任导演。
85. 《猛鼠食人城》:生物变异的题材。(类似电影——杀人蜂、蚊子、蝗虫大军、异种魔蝎、冲出虫围等)
86. 《猛鬼屋逐个捉》:50年代老片重拍。泽梅基斯任制片人,可见此片重要性。
87. 《鬼入侵》(The Haunting):与《猛鬼屋逐个捉》题材相同。音效优异。又称“鬼屋凶灵"。
88. 《瘦到死》:史蒂芬.金的作品。
89. 《迷雾》:究竟最大的危险在迷雾之中,还是就潜伏在超市里……
90. 《深海狂鲨》:生物变异的题材。雷尼.哈林的作品。
91. 《魔鬼医院》:**医生用活人作试验的恐怖故事。
92. 《看夜更》:丹麦的一部冲入美国市场较为成功的恐怖片。
93. 《魔女佳丽》(系列):共两集,人体特异功能式的恐怖片,复仇至上。
94. 《血尸夜/恶夜之吻》(黑夜临近):比尔.派克斯顿演的一部僵尸类恐怖片,人物刻划得不错。
95. 《隔离屋有鬼》:80年代的片子,属于“小魔怪"式的恐怖片。
96. 《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系列):两集。《月光光心慌慌》的追捧作。
97. 《夺命狂呼》(系列):三集。又译《惊声尖叫》。第一集最好。
98. 《猛鬼学校》(大学舞会之夜):四集。英文名:Prom Night 。80年代的作品,类似魔女佳丽。
99. 《大白鲨》:共四集。斯皮尔伯格始作俑。第一集不错,二、三也可。
100. 《凶兆》:共四集。类似大法师,宗教气氛弥漫。
101. 《行尸女郎》:Living Dead Girl。活死人题材。
102. 《深海异形》:自然类题材恐怖片。
103. 《边城小镇》:杀人的,剧情够紧凑,有些恐怖片未必是鬼才吓人
104. 《不可思议的勾魂事件》:彼得.杰克逊到美国后的第一部作品,有些喜剧色彩。
105. 《巫毒教》:神秘邪 教使死人复活的题材。
106. 《禁入魔镜》(系列):共三集。
107. 《捉妖小天师》:少年儿童也能驱除邪怪。影片里出现了弗兰肯斯坦、人狼、CHUD、木乃伊,吸血鬼等鬼怪。
108. 《惊心食人族》(剥皮人魔):另类宗教题材。
109. 《口出狂言》:约翰.卡朋特的作品。又称战悚黑洞。
110. 《撕裂人》:面具下的是什么
111. 《巨蛙》:自然类题材。
112. 《诡信号》:受到了信号的感染,所有的人似乎都变成了可怕又危险的敌人
113. 《恐怖休息站》1、2:黄色的小卡车里面坐着一个黄色的人
114. 《鬼哭神嚎》:小儿子趁着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熟睡之时杀害了全家
115. 《黑水》:必须躲避吃人的鳄鱼,收回他们的船,并坐船活着回到河里
116. 《巨蛙镇》:变异人统治未来的题材。
117. 《天外来菌》我非常推荐的片子
118. 《凶雾杀机》:复仇/复仇……卡朋特的作品。
119. 《恐怖蜡像馆》:不用我多说
120. 《陌路狂杀》:反锁的室内竟闯入了陌生凶手,从此只能拼死拼活逃出升天
121. 《灯红酒绿杀人夜》:屠刀下的冤魂,遭受到了疯狂的追杀。
122. 《寂静岭》:著名游戏改编
123. 《X你老墓》(系列):两集。有点色情,妇女受害复仇,可以理解。
124. 《追命传说》(系列):三集。自然+宗教类题材。
125. 《少年汉尼拔》:沉默的羔羊前传之揭开罪幕
126. 《墨西哥大砍刀》:刑房的下一部
127. 《黑色地板》:当电梯打开,在里面看到了支解的尸体,并遇上了不知名的怪物……
128. 《非礼勿视》:面临的将是一场血腥的暴力争斗,到底谁能活到最后呢…
129. 《死亡空间》(坍塌):超级恶心的一部动画电影 美国人无敌拉
130. 《生化危机恶化》:也是动画版
如果你觉得以上影片仍不能使你感到恐惧或反胃,还有超级恶心的全球禁片《索多玛120天》及《残酷的浪漫》。《索多玛120天》讲述了二战时期3个意大利纳粹军官俘虏40余名青年男女后,对他们实施的一系列变 态和非人的行为,这些行为BT到你难以想象的地步。《残酷的浪漫》又译《困惑的浪漫》,一共2集。影片讲述了一对有恋尸癖的情侣之间发生的BT行为。尤其以第二集更为恶心,影片取消了第一集中的马赛克,镜头更加直接。女主角在分解其男友的腐败发绿的尸体这一段,就我所知,似乎没人能看完。看了这部电影,类似地下《豚鼠》试验系列采用真人拍摄的血腥场面,又能算得了什么, 日本豚鼠系列代表《下水道人鱼》等,还有日本变态幻奇系列(蚯蚓、老鼠、蛆、蟑螂等VS女人),医院题材的《感染》以及《绿猴子》1、2和《屠尸行动》(再杀部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声明:
1、以上电影只作推荐,不保证一定能找到下载或在线收看地址。
2、以上电影资料不断补充完善中。
3、下官整理不易,谢绝引用复制,抄袭者鄙视,敬请各位自重。
(亏你还四级呢- - 分都不给赏)
㈤ 求两篇影评!!
《心灵捕手》分析式影评
剧情介绍:
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却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开这个难题。数学教授在找不到真正的解题之后,又下了另一道更难的题目,要找出这个数学天才。
原来这个可能是下一世纪的爱因斯坦的年轻人叫威尔杭特,他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甚至到处打架滋事,并被少年法庭宣判送进少年观护所。最后经过数学教授的保释并向法官求情,才让他免受牢狱之灾。虽然教授希望威尔能够重拾自己的人生目标,而用尽方法希望他打开心结,但是许多被心理咨询教授请来为威尔做心理转导的心理学家,却都被这个毛头小伙子洞悉心理反被威尔羞辱,纷纷宣告威尔已“无药可救”。
数学教授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他的大学同学及好友——一位心理咨询师,希望他来开导这个前途汲汲可危的年轻人。到底最后他能不能打开心胸拥抱生命?会不会把他之前所遭遇的困境抛诸脑后?
分析式评论:
看完心灵捕手给一个心理学朋友电话,没有通。估计带可爱宝贝去过六一儿童节了。我们这些大儿童就自己待家里了。
电影中有被咨询者大约属于有品行障碍的少年。但他有天赋,属于那种高敏感度的来访者。
至于出现的三个咨询师,第一个看说话的样子象是采取人本主义观点的咨询师,但他忘记人本的咨询原则之一——真诚。他同时采取劝说的方式,他试图急速完成干预。因此他失去了机会。
第二个是个催眠技术的。但他遭遇了不配合,他有点自负。
第三个就是那个最好的心理咨询教授。他的方法属于心理动力疗法,是精神分析学派发展后产生的一种基础于精神分析学观点的理论和技术。
他上来产生了一个少有的应激,这代表他一些不完美的方面被暴露。这在一些不成熟的咨询师真的会对那个来访者永远的恼羞成怒的。但他真实的表露了,然后他坦然去面对了自己的不完美。这样的真诚获得了一个来访者的认同。
在心理咨询技术中,适度的暴露少些咨询师的经历是有利的。但这一行为绝对不能成为习惯或者演变成以自己的经历去咨询别人。那就走向反面。在经过这一互动后,两人获得一种咨询的认同,就是得以建议一种良好的咨询同盟。这是所有咨询中都必须的关系,这一关系的良好建立对于咨询进展是有利的。
然后咨询师指出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缺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在作为具有症状的来访者身上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并没有发现这些缺陷,或者即使发现而不愿意接受,那就容易导致问题。个性中没有得到承认的部分就是没有发育成熟的部分。虽然我们可以接受自己永远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我们需要让自己的不成熟至少去来干扰我们一般的生活。但当这一不成熟构成对于一般社会生活的干扰,那我们就可能需要某种咨询或治疗。这时候咨询师尝试性的指出了一些问题,但没有“大举进攻”。对于一些训练不成熟的咨询师,往往在这一机会就“大举进攻”,好象在一次里就能解决问题似的。但这绝对是有害的和轻率的。
来访者和咨询师度过了好多次沉默的咨询。沉默是许多咨询师所害怕的局面,他们觉得如果大家都不说话。那岂非什么都不能做。他们或许一定要作点什么或对于来访者教育点什么才成。但正是想要急于的做些什么,可能正干扰了来访者感情的一种发育。沉默时,一些有效的方法是数自己呼吸,同时不松不紧张的注意着来访者。 即使有的时候交谈时,来访者说话停止了一会儿。据我经验咨询师能够自己数自己呼吸十到二十下有可能会发生来访者继续说下去。不过这也不是死的。有时候,一些沉默也会干扰咨询。这真的要看经验。
我至少觉得在那个情节里咨询师的沉默起到一个静静关怀的作用。这很类似于客体学派的“安全基地”的理论之一,也就是每个人的成长需要有安全基地。这是从我们小时候就开始的一个养成习惯。如果一个小孩离开父母太久,他会有心理焦虑产生……
而一个好的安全基地就是一种关怀,这很类似罗杰斯的关怀技术。
然后电影中,这一沉默中的关怀终于有了成果。那就是沉默的效果成熟了某些东西。
自认完美被再次举出,同时他被指出他害怕被抛弃。所以他需要保护自己不被忽视或首先被抛弃。来访者的内心是具有真正的隐藏着的深深自卑。但他无法承认。这是一个和童年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来访者的经历使其个性过分的去发展了他的一个方面,而使他在另一个方面没有能很好的发展。这就如社会品行的培养上。但这一情况的面对会是痛苦的。
然后是咨询的暂时中断。这一中断是来访者自己思考生活的部分,他痛苦,甚至和这么爱他的女友分手——他有所自卑。
不过人的情感是可以发展的,他终于开始寻找自己的生活了。他的感情发展到他开始面对自己过去的缺陷和不幸。这一面对使他过去生活中的里比多被成功释放了。
他开始成为一个有缺陷的人,但他能够足够快乐的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阴影控制着来进行自己那种需要完善而不承认自己任何缺陷的生活。
来访者又到了咨询师那里,他们做了结尾的咨询会谈。
最后那个画面是有意味的,车开往加尼福尼亚去接一位好姑娘去了。我们没有看见结局,但我们看见路在延伸,这代表一种充满希望的人生的开始,因为在路的那头是一个灵魂的象征。
《记忆碎片》——完美的倒置
《记忆碎片》单从故事性来说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故事,但因为他独特的表现手法让它成了一个即使不是最好,也算很不错的一个故事。
电影刚开始就是时间上一个相当华丽的倒置—-照片从清晰渐变模糊,地上的血流回死人身上,掉落的弹壳回到了枪膛—-空间失去了它的坐标,时间齿轮反向的磨合发出诡异的声音—-一部杰作就此诞生。
《记忆碎片》之所以为碎片,我想应该有两个理由:
1.导演的叙述手法 彩色部分倒序,黑白部分顺序,由于以往的看片经验,我们很习惯地认为彩色镜头为现在,黑白镜头为回忆,从一定程度上说,导演利用了我们的惯性思维。它让彩色部分从结局说起,黑白部分从故事起点开始,然后导演将两部分都剪成了碎片,有技巧地把黑白部分配合着剪进彩色部分的空隙。
2. 电影主角阿连的记忆状态 因为短期失忆,他无法记起几分钟前的事,有时注意一分散,他又忘了身在何方。他靠口袋里的做了标记的照片认人,他总是记不起别人,昨晚还在同床共枕,早上起来看见你却满脸茫然,相当要命啊。当然,每个人都有存在的理由,阿连靠着把短时记忆记录在纸条上,甚至纹在身上来获得他的“记忆”,他把自己伪装成一侦探,靠着他自己制造的“记忆碎片”活着。
听很多人说过,如果《记忆碎片》没有了倒序,它只不过是捶手可得的一部再普通不过的犯罪惊悚片而已。从表面上看好像如他们所说,没有倒序,那从故事起点开始到阿连错杀安迪,的确是一个普通的复仇故事。然而,《记忆碎片》之所以为倒序,就在于它是《记忆碎片》,而导演之所以要拍它,并不在于它是一犯罪惊悚,而在于它独特的一面—-阿连的短时记忆。导演时间上的倒置完美地切合了阿连的记忆状态—-我刚才做了什么?我现在该做什么?我为什么会在这儿?—-阿连不知道,我们因为电影的倒置也不知道,我们获得了阿连的那种感受,我们不知道上一刻是什么,我们跟阿连感同身受。常常听见有人评价电影:这是什么烂片,讲什么都不知道。其实他们对电影还是过多地停留在表面了,电影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更多时候是在表达一种感觉。那些只求看过而已,只求多份聊侃资本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点误解电影了,其实有时候你以为你没看懂,但你也许已经感受到了。而电影作为一种多元的传播媒介,它如果表达了春他媒介没有表达或无法表达的东西,那么它便成功了。毫无疑问,《记忆碎片》便成功了,导演成功地捕捉到电影素材里独特的一面并启用了一种前无古人的倒序方式来切合那种情境。这种倒序并不是小说情境下我们见惯的那种倒序,小说的倒序与《碎片》比起来只能算是小儿科,导演的口号是:要倒就倒个彻底。这是玩笑话了,不过导演倒置确实彻底,第一部分的开头是第二部分的结尾,第二部分的开头又是第三部分的结尾……导演让我们经历了一场诡异而精彩的探索之旅,我们如阿连般扮成侦探,在电影里寻找着所谓的真实。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电影用普通的顺来讲这个故事,那么我们失去更多的将是那份感同身受,而不是失去见识一种新的叙述方式。所以在我看来,《记忆碎片》的成功不仅仅是其开启了一种新的叙述手法而已。
经历了这场电影之旅,当我们努力地将记忆的碎片拼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真实并不像起初料想的那般简单—-我们该相信阿连那些似乎有点自欺欺人的记忆碎片呢?还是该相信安迪掀出的颠覆性的“真相”呢?我们又陷入了一个记忆迷局。阿连每天每天寻找线索,靠着“上一个自己”来辨别是非,他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上一个自己”留下的“记忆”,他将记忆纸条和纹身奉作真理,然而我们看到了它们的不可靠,这些“真实”并不像他起初料想的那般坚不可摧,它们如此脆弱—-安迪略施小计,他成了安迪的工具;在妮坦莉循循利诱下,他又成了另一个杀人工具。安迪对他说:你已经杀了凶手,我认为你会记得,但你却忘了。安迪这话相当有启示性,阿连也许真杀了仇人,但也许没留下记录—-他所谓的记忆,他以为他没杀。也许留下了记录,但后来发现没了人生目标又销毁了记录,于是他又有了新一轮的追求。他的记忆始终停在妻子遇害那晚,每次惊醒,他只有一个念头—-复仇。这追求的无止境让我想到了人生,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阿连般,一轮的追求到了终点,我们又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活下去。像妮坦莉说的:其实我们很像,我们知道自己该如何活着。
㈥ 《美丽人生》这电影主要讲的是什么
电影内容叙述二次大战时期,德国将犹太人送往集中营,对犹太人管制、虐待、屠杀的故事。故事并没有以血腥的画面呈现德国纳粹的残暴,而是以喜剧的方式让观众领悟生命的真谛。
一名意大利犹太裔青年基多(Guido),来到了意大利的Arezzo。基多是一名幽默风趣而吸引人的青年,他爱上了一名教师朵拉(Dora),基多使用各种方式希望追到朵拉,而朵拉则是已经有了婚约,不过基多仍是在朵拉的生活中添加许多惊奇,朵拉也渐渐爱上基多,基多更是在朵拉的订婚宴上抢婚。
两人多年之后有了第一个儿子-约书亚(Joshua),基多也开了他梦寐以求的书店,只是基多梦寐以求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一切梦想在一家人送往纳粹集中营后幻灭。
天性幽默的基多不愿毁了儿子的天真无邪,由于两人都有犹太人的血统,两人被送往了集中营,朵拉则要求一同前往而被送到女子集中营。基多故意编故事游戏来骗约书亚,只要谁先能得到1000分就能得到一部真的坦克,使得约书亚不但适应集中营的生活,更逃过了被送去毒气室毒死的命运。
基多也要让朵拉知道两人还活着,让朵拉能够有活下去的希望。在德军投降的前一晚,基多为了不让儿子受害,再度编游戏让儿子躲到箱子当中,慢慢等待美军的到来,约书亚照做了。
但是基多在寻找朵拉时却被德军发现了,在被处死之前基多仍是要让孩子以为这一切是个游戏,基多最后则是死在纳粹守卫的乱枪之下。
翌日,美军抵达,约书亚按照与爸爸的约定从箱子中出来,他见到了美军的M4雪曼坦克,认为自己赢得了游戏,最后约书亚也与母亲重逢。
所获奖项
1998年戛纳影展评审团大奖
意大利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
银缎带奖最佳男主角
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
广播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凯撒电影奖最佳外语片
AFI电影奖最佳外语片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
美国演员工会奖电影类最佳男主角
第71届奥斯卡奖
最佳电影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 罗伯托·贝尼尼
最佳男主角获奖罗伯托·贝尼尼
最佳剪辑提名 Simona Paggi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文森佐·克拉米
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获奖尼古拉·皮奥瓦尼
网络-美丽人生
㈦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影片评价
用女主演的话说,这部影片探讨的是90年代的男女关系,男女双方都自以为了解对方,又互相猜疑,他们实际上并不了解对方的一丝一毫。
1995年,安东尼奥·班德拉斯主演了影片《亡命之徒》(《Desperado》1995)。这也是他在好莱坞主演的第一部影片。他在片中的出色演出也使他一跃成为好莱坞最为走红的影星之一。转眼间,他就成了极受美国影迷欢迎的人物。同时,更成了众多女性观众的梦中情人。同年他还主演了影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Never Talk to Strangers》1995)和《最后的刺客》(《Assa- ssins》1995)等影片,并在影片《四个房间》(《Four Rooms》1995)中出演了一个角色,也都有十分出色的表现。他在《最后的刺客》一片中的精彩表演,使观众和影评人认为“令史泰龙相形见绌”,可见其演技之精湛。安东尼奥·班德拉斯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演员,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歌手,在玛当娜的新片《艾维塔》中就有他所唱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