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2016中国电影分析

2016中国电影分析

发布时间:2022-06-11 23:10:47

① 中国电影行业现状分析,是什么影响了行业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国产电影软实力亟待提升
优秀的电影工业体系不仅要求技术手段过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实、流程完善、制作精良、均衡发展,“硬工业”中的“软实力”决定着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国产电影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术层面脱贫,电影制作各个环节同步提升,兼顾艺术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弥补短板、实现飞跃。
暑期过半,今年的电影暑期档表现可圈可点,除了社会民生题材影片大热外,某些奇幻工业化大制作题材影片尤其值得探讨,其中显露出有关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的进步与不足也引人思考。
上半年国产电影票房统计分析
截至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
2018年上半年全国市场共产出综合票房320亿,较去年同期大涨17.8%。6月全国票房最终以35.71亿的成绩收官,表现比去年同期倒退9%,成为继4月后今年第二个票房同比衰退的月份。6月票房相比5月43.17亿元来说,环比增长下降17.28%;单月观影人次为10415万人,环比下降13.79%;6月电影上映场次897.810万场,比5月上映场次增加了14.89万场。
今年仅暑期档票房已突破百亿元大关,全年总票房有望再创新高。但是,相较于电影工业发达的国家,我国电影工业化仍处于成长上升阶段,并一度陷入追求电影“重工业化”的误区,有“大作”无“大奖”、有“大导”无“大师”。
国内外电影质量对比分析
大制作、大场面、大明星”的大片曾一度成为票房保证和电影工业化标杆。然而,纵观近年电影市场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奇幻、动作大片票房遇冷、难以追回成本等现象屡见不鲜。今年暑期档某些国产大片甚至遭遇换档、撤档危机。比如,某部影片声称邀请了数十个国家上百位顶级电影工作者,重金投入、耗时多年打造,上映3日票房不足5000万元,口碑、商誉双失。
反观国外,日韩电影近年来佳作涌现,离不开电影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更依托于对本国文化气质的细腻呈现;印度“宝莱坞”的电影工业始终立足本土特色,逐渐实现由“量大”到“质优”的提升。国外的经验再次表明,优秀的电影工业体系不仅要求技术手段过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实、流程完善、制作精良、均衡发展,“硬工业”中的“软实力”决定着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电影发展乃至文化进步,不能机械照搬“技术性指标”、迷信“商业化标准”,要结合本国国情和文化特色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好的电影工业体系,依赖于导演、编剧、制片、摄影、美术、特效等各个环节同步成长,还需具备从“造产品”向“创文化”的转型姿态。所以说,国产电影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术层面脱贫,电影制作各个环节同步提升,兼顾艺术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弥补短板、实现飞跃。要打造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电影工业化道路,让中国电影享誉世界,必须常怀技术与艺术并重的精品意识,铭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使命担当。

② 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分析中国电影现状
现阶段,我国电影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
中式大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国际市场有了新的开拓,商业价值也趋于提高。但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电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影片的海外竞争力仍然偏弱,与中国贸易大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为此我们简要归纳了近年来中式大片的成功经验:
从创作上看,中式大片已经摸索出一条主旋律片、艺术片和商业片三型互渗的电影美学道路,特别是在主旋律应当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方面取得了共识。
从在观众中的社会效果看,中式大片已初步形成在通俗故事中蕴藉民族主流或核心价值理念的美学传统。
从资金投入方式看,中式大片已经探索出了中国独资、中外合资、民间融资、大陆香港合拍等多重电影投资渠道,并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投资环境,这对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是重要的进步。
从电影管理机制看,我国电影管理部门已经在电影指导、审查及监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这对于国产大片的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国产影片的发展成绩喜人,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不足,需要认真关注和反思。
第一,影片主题过于直露。不少中式大片往往把表达主旨或主题过于直露地剥露出来,损害了电影美学的完整性,令观众失望。
第二,影片通俗故事后面往往缺乏美学传统蕴藉的支撑。中国电影美学的一种传统在于,在通俗故事描绘中投寄深厚的兴味蕴藉,让观众在观赏的愉悦中品味人生至理至情。然而现阶段的国产电影的“俗艳”下面缺乏足够的兴味蕴藉。致使观众难以投入足够的理解力和共鸣感。
第三,对海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以致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兴趣不高。不少影片传达的核心价值理念主要囿于国内需要,而在国际普遍性方面存在欠缺,所以难以进一步向国外推广。
第四,不少电影剧本缺乏质量,导致影片缺乏深厚的蕴藉。
第五,推广模式尚不成熟,推广的专业化水平产低。
其实,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对头,国产影片创作水平的进步及其文化软实力提升,应大有希望。为此,我们尝试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第一,强化影片主题的美学化处理,加强中国电影美学传统的传承和开发。
第二,加强电影制作技术与文化品位的探索。组织电影制作技术班子,集中研究3D技术等高科技在电影中的综合运用。
第三, 调集我国电影剧本创作的最强阵容予以攻关, 吸纳优秀作家参加剧本创作,为我国电影产业持续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剧本。全力改善电影剧本创作这一目前我国电影发展的“短板”,这是是我国电影软实力迅速提升的关键。
第四,加大中国电影对外推广和传播的政府扶植力度。
第五,积极吸收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了解把握各民族文化心理,将“文化折扣”变为文化优势。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从而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生命力。
第六,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电影的外推模式,努力提高推广操作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合理的营销策略和发行渠道。
第七,加强国际电影合拍协作。
第八,大力办好国内和国际电影节

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大众喜爱,而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电影,也在走过蜿蜒曲折的发展道路后厚积薄发。中国电影业目前面临多种困难,从大的环境看是电影的崛起,从电影业内看,是改革的滞后。中国电影不仅是一项文化产物,也是我国历史传统和世俗文明的延续和传递。可以说,中国电影的新气象是众多创作者在现实生活题材领域内创新和探索的结果。

现实状况
说当下的中国电影已进入百花齐放的时期,有点勉强。与西方电影业比起来,我国的确存在很大的差距。首先是设备、技术上的差距,此外,我国缺少拍娱乐片的经验,资金问题就更不用说了。单就艺术水平来说,中国并不比西方差,中国电影近年来在世界一些著名的电影节上频频获奖。
在2010年,我国的电影市场生产了400多部影片,只有约1/4能登上电影院大银幕。更多的银幕则被仅有的几部大片和贺岁片占领,这就是银幕垄断。这种垄断是资本投放的结果,资本和商业大片互相追逐。而老百姓眼里所谓“好看”的片子屈指可数。
5年前投资一亿元就是大片,2010年已经涨到3亿元——投入成本大大提高。资本的唯一理性就是投资有票房保证的商业大片,投资当下最显赫的电影人。
例如《让子弹飞》上映以来总票房突破5亿元,姜文在剧中那句“站着挣钱”意味深长!资本推高了电影票房成本(有的贺岁片实行限价,实际上有的高达80元,甚至上百元),也控制了80%的银幕。这种赢家通吃,老百姓乖乖埋单的状况能持续多久呢?

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老百姓看电影,就是看里面的人和事。方寸之间,两个小时左右的光阴中,各色人物粉墨登场,人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逐一展现。如今,电影题材越来越有局限性。农村题材的片子越来越少,而一些之前拍农村题材电影的导演现在也不拍了,甚至丢掉了自己的长处,盲目追求时髦,以至于拍出来的电影令观众失望,真是令人担忧。
小而雅的文艺片受众群体也在逐渐递减。而有的影片淡化情节,淡化思想,故事片没有故事片的情节,整部片子放完观众还没弄明白到底是想阐释什么主题思想,令观众一头雾水。
如今,越是看不懂的影片越被说成是大片、好片。整个社会比较浮躁,在一个物质化了的世界里,那些中产阶层开始讲究阶层氛围,什么“好吃”吃什么,什么“好看”看什么,靠资本运作的中国导演开始迎合这种取向,豪车、豪宅、美女等开始充斥银幕,宣扬帝王般的尊贵生活,而在影片中即便是有穷苦的家庭背景的人也都是涂脂抹粉,艳光四射,根本不考虑电影本身的背景。
市场上出现的所谓赚钱的商业片只顾赚钱,武打片、警匪片等没有实质内容,而大打激情床戏作为卖点忽悠观众。看完电影,如浮华烟云,羡慕嫉妒恨都有了,观影快感荡然无存。
那些小成本小制作的影片在经历种种困难之后,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在国际电影节上屡有斩获,在国内却很难进入人们的视野。正如贾樟柯所说:“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的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生命的喜悦或沉重。”在过去的10年当中,他特立独行,用他的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像贾樟柯一样执着的导演还有很多,他们的身体力行促使我们去思考当下的生活,重新审视我们的心态。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国电影是如何在当今国际影坛造成巨大影响的?许多人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大大的红灯笼、京剧、中国功夫等在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民俗风情。像电影《梅兰芳》中,京剧这个中国的国粹在影片中以线索和背景出现, 京腔京韵的中国气息在影片中异常出彩。并不是只有看不懂才能成为艺术,真正的艺术是能够打动人的,也为人们留下一些思考和难忘的内容。中国电影背负着让世界认识中国的使命,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欣赏能力也增强了。中国电影百花齐放,不是要抛弃传统,而是要与时俱进。在时间的长河里,电影已变化了多种媒介方式和艺术形式,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每个时代都会有它的鲜明特质。
创造票房神话在中国不是难事;难的是,未来观众能看到什么样的好电影!只有在文化意识形态上进行准确定位, 中国电影才能在全球化的浪尖上站住脚。

③ 中国电影票房近几年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自2015年来,中国电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走上质量提升、产能优化的新阶段,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特别是国产影片不断提高创作水平,不断丰富类型品种,受到了市场和观众欢迎。

与往年电影市场的表现不同,2015年高票房电影层出不穷。《速度与激情7》以24.26亿元改写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纪录之后,不到半年,《捉妖记》以24.38亿元将这一成绩再度改写。

④ 怎样看待中国电影2016年的增速放缓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这是一个好事,像前几年那样,什么样的渣片都能赚钱,这说明整个市场是有问题的。当然,现在我们还说不好,这真的是观众开始理性了,或者市场的自我调节的功劳。但不管怎么样,这也是给那些把电影市场当成“人傻钱多速来”的投机者一个提醒,想赚钱可以,我们不要求你有什么情怀,但至少得有好莱坞大片三成的水准吧,别老把我们观众当傻子。

⑤ 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骤冷 是品质下降还是众口难调

具体的你去哔哩哔哩弹幕网搜龙斌大话电影的你好2017,刚好也是对去年的中国电影的盘点和分析(这节目以前是央视的第十放映室,因为前三年左右也是做你好这系列,把那些导演得罪了 他们就跑去网上做了)
然后大致的说法是进口片的冲击,品质波动(好片有,但不叫座),还有观众的观影水平稍微提高

⑥ 中国电影发展现状分析

票房收入不足上年四成 电影产业遭受巨大打击

从电影票房收入来看,2012-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持续增长,并成功突破600亿大关。2019年,我国票房收入实现643亿元,较2018年增长5.4%,增速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20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为204亿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4成。



结合以上数据综合来看,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我国电影产业遭到了巨大的打击,电影票房收入、电影产量以及电影观影人次均大幅下降。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⑦ 2016年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说明了什么

《大空头》,《荒野猎人》,《间谍之桥》,《聚焦》,《房间》,《布鲁克林》,《无境之兽》,《边境杀手》,《卡罗尔》,《旅行终点》。

⑧ 2016年的中国电影,经历了自己的成人礼

450亿,这是截止到2016年12月28日的中国电影票房的全年数字,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发展到如今的450亿,中国电影票房数字翻了45倍,2015年48.7%的火箭式增速,更是让中国电影满怀信心的开始向北美发起总攻。

但事情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虽然还有3天时间,但2016年的票房增速或不足4%,这也是17年来,我国电影票房增长最慢的一年。

当中国电影票房今年增速开始放慢时,的确有人担心过。然而,这就像一个孩子成年的全过程,身体的成长速度总是惊人的,但在18岁的成人礼后,虽然身体上的成长有所放缓,心理却开始趋向成熟,一点点将浮躁不安沉淀为踏实稳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即便是强势的好莱坞也要立足全球市场,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给了电影人一个可以预见的新型全球模式——开发立足中国市场且在全球发行的合拍电影。

《长城》如果能在全球范围收回成本,乃至盈利,其影响将不再局限于内地电影人与好莱坞的资本、技术对接,也会加速新型全球模式的到来,这将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以及好莱坞资本的流向产生深刻影响。

正如广电总局电影局张宏森局长所言:今年秋天,部分电影人共聚长春,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发展是硬道理,质量是生命线,改变是新课题,团结是凝聚力。完成这个共识,任重道远,艰辛备至。

撰文、编辑/大陆

⑨ 2016中国电影票房十佳出炉,钱赚的都很多但口碑差距怎么这么大

TOP 10

《奇幻森林》这部电影特效优质,童话内容简单易懂老少咸宜。但有人可能觉得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太过幼齿,但不管怎么样,除了主角小男孩之外的角色其余全部CG特效还是让人看得瞠目结舌,被好莱坞超高技术征服的中国市场最终奉上了9.7亿的票房成绩。

TOP 9

《功夫熊猫3》在评分上虽然没有前两部作品高,但依旧是一部合格的合家欢作品。

电影中对于中国美景的细致刻画、关于亲情和成长的主题、以及“萌即是正义”的小熊猫们的轮番轰炸,很难让人不给人去看电影院一睹为快。尤其这一部是中美合资的东方梦工厂制作,在中国上映的时候还专门请了成龙、黄磊、杨幂等人来配音,更加加强了这部电影的票房号召力,最终电影取得了预期的10亿票房。这个成绩也使《功夫熊猫3》超过《大圣归来》,荣登内地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TOP 8

《盗墓笔记》的票房成功离不开广大原著党的支持,更加离不开两位主演的票房号召力,虽然电影豆瓣评分仅有4.8,关于特效、剧情、演技方面的争论也一直存在,但《盗墓笔记》还是杀出重围获得了暑期档票房冠军的好成绩。

TOP 7

王晶导演很厉害,近五年作品豆瓣评分最高的是6.1分,《澳门风云》系列从来没有及格但还是拍到了第三部。今年年初电影市场大繁荣,《澳门风云3》赶上了春节档这个好时候,抛开口碑评价,王晶导演又一次赚的盆满钵满,不服不行。

TOP 6

《湄公河行动》刚开始上映的时候谁都不看好,前有《爵迹》后有《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全明星阵容谁看了都得胆寒。

但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湄公河行动》以正义的缉毒主题引发了观众的爱国共鸣,引发了社会的大讨论,最终获得11亿票房。
TOP 5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的处境和《澳门风云3》非常像,豆瓣评分5.8也没有及格,但却获得了12亿的票房成绩。不知道“西游记”这个大IP到底还要拍到什么时候,总之《三大白骨精》的成功一定又激励了很多电影人拍摄西游记题材的电影。同时,今年春节大年初一还有一部《西游伏妖篇》即将上映,不知道还能不能破10亿呢?TOP 4

《美国队长3》在故事上延续《美国队长2》和《复仇者联盟2》的剧情,将著名的漫画大事件“内战”搬上大银幕,无论是角色数量、还是影片格局都是漫威历史最为宏大的一次。

不管你是被片中特效震惊,还是被美队的美好肉体征服,这部片子都获得了口碑票房的双丰收。

TOP 3

《魔兽》入围前三实至名归,从预售票房开始《魔兽》票房就已经超过1亿,首映当天各大影院更是人山人海堪比过年。

这部电影已经不光是展现《魔兽》世界观的平台,更是玩家们情怀的寄托。就像QQ空间里流行的“不转不是中国人”的口号一样,在今年夏天魔兽玩家不看《魔兽》,你简直就是愧对自己那些年玩游戏的过往。

TOP 2

《疯狂动物城》虽然是一部动画片,但是内容却一点都不幼齿,小观众可以看到片中可爱的角色,大观众则对故事主题表现出的关于“偏见”的思考产生深深的共鸣。精致的制作和片中展现的善良为观众们营造出了一个美好的乌托邦,最终让这部电影获得了超高的口碑和逆天的票房成绩,实至名归。

TOP 1

《美人鱼》上映的时候我们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我们欠星爷一张电影票”。虽然我并不知道我到底是什么时候欠的,但这个口号确实真真切切地号召了很多人进电影院买了票。

《美人鱼》口碑两极分化分严重,有人说我还了票了以后再不去看了,也有人说星爷的作品果然充满童真,五星!观影感受虽然见仁见智,但《美人鱼》最终33亿的票房成绩使这部电影已经成为了电影市场上的一个神话。

⑩ 电影票房分析及预测

从20世纪初的西洋镜戏法到今天占据全球电影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资本的加入让好莱坞在过去百年的发展中变得越来越理智--比起商业片流水线缔造者,它更像一个数学家--它精于计算每一项决定对利润的贡献:《蝙蝠侠》续集是否要接受男演员片酬的狮子大开口以获得百分之几的忠实粉丝买票入场;是否要在动作片的第37分钟增加感情戏以争取女性观众;是否要为这部烂透了的原著聘请收费高昂的剧本医生;一个小金人编剧的名头到底值多少钱……这就是在电影开机之前最为重要的环节:票房预测。

华尔街不仅给好莱坞带来了密集的资金支持,也带来了理性的金融工程技术,后者好像一把衡量艺术的尺子。一位浸淫于电影行业的金融人士一语中的:"在这个行业里充斥着暧昧不清、晦暗不明,有真正的艺术家、也有忽悠的吹水者,但到底怎么判断是否能合作,项目是否有投资价值,全凭经验"。

如何预测
早在80年代,美国票房收入预测的先驱BarryLitman对美国80年代近700部电影进行分析推出票房收入预测模型。该系统对之后美国电影投资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电影票房预测系统能分析预测不同种类电影的票房价值,已经成为国际电影产业投融资的重要参考工具,对电影产品定价及衍生产品开发都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预测系统
电影票房量化分析及预测系统(Box Revenue Prediction)是在考察导演、主要演员、制片、发行及市场营销、电影生命周期、电影类型、发行地区等影响电影票房的诸多因素基础上,基于资产定价模型,综合采用金融工程和回归统计分析方法研发出的预测系统。它能分析预测不同种类电影的票房价值,成为电影产业投融资重要参考工具,对电影产品定价及衍生产品开发都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中国第一套BRP系统

2012年1月,中影集团联合艾亿新融资本推出了国内第一套基于电影票房预测的估值与定价分析系统--BRP系统。通过对过去4年中600多部影片的统计分析,该BRP系统发现了6条有趣的现象:

·低成本的影片一般会比大片更卖座

·无名小卒主演的影片要比明星主演的影片利润率更高

·类型的艺术特征跟利润之间不存在直接关联,但评论的多寡(无论好评或者劣评)跟利润之间有密切关系

·不含暴力、色情成分的家庭影片最容易赚钱

·大片的续集要比普通新片更容易赚钱

·明星在为影片带来更高票房的同时,也往往拉低了利润率,因为大部分收入进了明星的口袋

阅读全文

与2016中国电影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院会计如何做合并报表 浏览:908
电影男主角是个摄影师女主警 浏览:466
2015八到12月电影 浏览:427
恐怖变异人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54
成龙大哥拍的最新电影片 浏览:185
关于西藏动画电影 浏览:305
韩国影片中的电影字幕如何翻译 浏览:167
金融电影电视推荐 浏览:247
1905电影如何转格式 浏览:671
英男是日本什么电影 浏览:350
类似爱情电影上映 浏览:226
多a梦哆大电影大全 浏览:584
好看的大侠电影推荐 浏览:740
国内搞笑电影推荐 浏览:998
15电影网电影城宅男 浏览:456
有关音乐与爱情的电影 浏览:167
印度电影主角勇者 浏览:634
电影院基金 浏览:924
苏州大光明电影 浏览:242
浅浅电影网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