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電影《愛無止境》:愛情是良葯
印度電影《愛無止境》:愛情是良葯
相愛的時候就要好好愛,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愛是永恆的,愛是無止境的,真愛是不會拋棄當事人的,這是我在看完印度電影《愛無止境》之後想到的。這部電影吸引我的首先是歌聲的美好,場景感人,男女主人公的默契,然後在看的過程中,又發現人物對話含有大智慧,句句經典,讓我興奮,感覺像尋到了寶貝一般的驚喜。如此好,感人,心動,是那種讓人心疼的好,一看就上癮了。連續看了好幾遍。一直喜歡印度人的能歌善舞,隨時可歌,隨時可舞,街舞又是青春活力的再現,生動,往往能把一個人深藏的那種內力喚醒,激盪的旋律總給人蠢蠢欲動的感覺,非常美妙。而最終感動我的,是他們兩人傳奇般的愛情故事。
男主人公薩馬爾是流浪漢,洗車、市場送貨,什麼活都干,晚上在街邊抱著吉他,自彈自唱,他的歌聲很有感染力,他真是一個很有精神頭的小夥子,歌聲感染著路人,他把歡樂也帶給了很多人,他很享受讓周圍人開心的感覺。以前看到賣藝的人,都是一臉的凄苦,贏得別人的同情,然後丟下硬幣。而這個男孩卻是陽光的,具有積極的心態和美妙的歌喉,是歡快的,臉上始終帶著微笑。所以這個與眾不同的流浪漢也是吸引我的一個亮點。
就是這個流浪漢,偏偏愛上了一個叫做米拉的高貴優雅的女孩,且一發不可收拾。不巧的是,女孩已經與一個叫羅傑的銀行家兒子訂婚。米拉為了在父親生日上給父親一個驚喜,就求教於薩馬爾教她唱一首新歌,作為回報,米拉教薩馬爾說餐廳服務用語。不料,在這個過程中,米拉也喜歡上了薩馬爾。雙雙墜入愛河。正當他倆愛得如醉如痴之際,薩馬爾突然出了車禍,米拉認為是上帝在懲罰她,於是向上帝鄭重發誓只要能讓薩馬爾活著,她自己寧願離開她永不見他。然後,兩個人長達10年的分離,天各一方,杳無信息,卻都未結婚,10年後薩馬爾再次出了車禍,命運戲劇性地把他又送到了米拉跟前,最後,兩個有情人終成眷屬。
我喜愛的歌詞,不斷地在耳邊回盪:「流浪的人,為愛痴狂的人,你在尋找什麼,不停地詢問別人,我的家在何方。你在街頭流浪,你笑、你哭,感染著每一個行人,把悲傷藏在微笑背後,你屬於整個世界,卻沒有人屬於你。
她的眼中有繽紛的彩虹,她的聲音清純如夜鶯的哭泣,行走在烈日下,也有影子相隨。你穿過烏雲尋找月光,你在無聲的微風中傾聽。朋友,我的愛人已經走進,即使還未看見,我已知曉她的氣息。從未相聚,也未分離。甘願做愛情的奴役。她說會在夢中見你,但你卻整夜無眠,我的呼吸開始變輕,我的脈搏也已變慢。」……
感染人的歌聲,讓大街小巷因為他的存在,因為薩馬爾的歌聲,一片歡聲笑語,大人小孩老人都被感染,那情形看了讓人感動,你會感覺他並不是一個流浪人,他是一個把溫暖送給這個世界的陽光天使。他會讓你覺得這個世界多麼美好,有期待,有動力,有幸福。
薩馬爾邀請米拉一起去了舞廳。米拉在薩馬爾的鼓勵下,第一次守著眾人無拘無束地跳起了舞,在大街上,以薩馬爾和米拉為首的兩隊年輕人跳起了街舞,唱起了歌,灑脫,隨意,盡情,那樣的場面真是富有感染力,年輕有活力的一群人,是最快樂的時候,而米拉,褪去貴族人高雅的外表,盡情地把自己內藏的一面表現出來,無拘無束,舞姿跋扈,傲氣,找到了釋放感情的出口,眼神更加嫵媚,黑發飄飄,薩馬爾被吸引,一起舞一起唱起來。兩個人有著默契的眼神,默契的舞姿,默契的歌聲,真叫人羨慕,感動。而歌聲更是讓人百聽不厭:
「愛情是良葯,芳香是良葯,打開心門歡迎吧,我喜歡驚喜。來吧,讓我們的呼吸融為一體,這個夜晚屬於誰,明天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對著月亮擲出硬幣,正面是你的,反面是我的。看著我的眼睛,愛情之火已經點燃,再靠近一點。心如河水一樣流淌不息,試著淌水前行,踩一腳在雲端,那裡沒有大地。心無止境,愛無止境。」……
薩馬爾在唱「愛情是良葯,芳香是良葯」這句時的表情是那麼幸福,是那種發自內心的幸福,快樂,簡直無法形容。正因為這次狂歡,薩馬爾對米拉說愛上她了,愛上了她優雅後面的壞。
如果說薩馬爾最初愛上的是那個在教堂前的雪地上,就在他一抬頭的剎那間,邂逅了那個有著瀑布般的長發、黑黑的眼睛、天使般的女孩,不如說他更愛這個褪去矜持外表後的那個能歌善舞的真實的她,也許正因為這一點才流浪的他相匹配。
當他倆墜入了愛河時,轟轟烈烈的一場愛情開始了。街頭巷尾都有他倆愛的影子,一起在街頭唱歌,一起坐摩托車兜風,在話亭里纏綿,盡情地表達著滿腔旁若無人的愛,在地鐵上的滑稽讓人引俊不止,羨慕,並為她們祝福。所有墜入愛河的人都能感受到那種美好。米拉更加美麗,更加調皮,與薩馬爾在一起,她是多麼無拘無束,是多麼快樂啊,把心裡積攢多年的美好和童心都喚醒了。
而薩馬爾呢,也是,不再流浪,身邊有了這么個漂亮的天使陪伴,那幸福更是無法言表。他倆深深地相愛著。愛得天昏地暗,愛得又如此美好。他們一起唱:「當我們的呼吸融為一體,我有了新的生命力,靈魂觸動你身體的芳香,當你靠近,一個人能自控多久,就讓意識隨風而去,心向前直行,該轉彎時就得轉彎,當我出現在你的思念里,孤獨也如此美好,當夜晚消失在你的臂彎,清晨如此輕盈,你已活在我的視線里,我的眼睛流露出愛意。」
正當米拉打算把他倆的事情告訴父親時,薩馬爾騎摩托車時被車撞了,米拉跪在馬路對面,對神祈禱:「拜託了,神啊,拜託了,不要這樣對我,請確保他沒事,不要因為我的錯誤(已與羅傑訂婚,卻無可救葯地愛上了薩馬爾)懲罰他,一定要讓他活著,不要讓他有什麼不幸,我發誓我再也不見他了,求求你了,神啊,請確保他沒事,我發誓,請讓他活著,我再也不見他了,一定要讓他活著,我會永遠離開他。」
米拉心中有信仰,有她的上帝,從小她就去教堂,有什麼心事就給上帝說,小時候就曾求助於她心中的神,讓她大了找一個白馬王子,在與銀行家的兒子見面之前,也跑到教堂求神不讓那個男孩看上她,其實不但看上她了,並且兩家訂了婚。在我看來,米拉心中的神並沒有幫助她,但她還是執著地依賴她,在薩馬爾出車禍之際,她又開始糾結,為了讓神保證他活著,用離開薩馬爾作為對神的回報。就像為了讓神保佑那個男孩不會喜歡上她,用再也不穿她最喜歡的皮草作為回報。
從這里開始,令人怦然心動的台詞開始不斷出現,當薩馬爾得知米拉離開他的原因後,就去了教堂,他對神說:「你偷走了我的愛情,我會從她那裡偷走對你的信仰,她認為如果我不跟她在一起,我就會活著,所以,現在開始,我每天都會擁抱死亡,走著瞧,看你能讓我活多久,」強烈的愛令他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極端的征程,他毅然離開這座城市,去了最危險的地方——印度炸彈部隊成了少校,保持著拆彈數的記錄,而且每次拆彈從不穿防彈衣,就好像那不是炸彈,而是「他女朋友張開的雙臂」,他的士兵們這樣形容他,他們都叫他「不會死的男人」,並說: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死,但從沒在他的眼神里看到對死亡的恐懼。我想,他每天都與死神打交道,就想證明「如果有一天被炸死,那麼米拉的誓言也就粉碎了」。可是他每次拆彈都成功了。也許,越是不懼怕死神的人,死神越能放過他。
十年的時間他拆彈百枚,十年的時間,他除了拆彈,剩下的就是想米拉,寫日記,唱那首流浪的歌曲。他寫到:「你的眼神頑皮又淘氣,你的微笑恬靜又驕傲,你的黑發如瀑布一樣,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只要我還活著。你的手掙脫了我的手,你的背影毅然離去,你未曾回頭一望,我永遠不會原諒,只要我活著。你在雨中盡情舞蹈,你因小事煩惱,你那天真如孩童般的淘氣,一直是我的最愛,只要我活著。你那虛假的誓言,你那燃燒殆盡的夢想,你那殘酷無情的祈禱,一直為我所厭」。
這樣的台詞讓人柔腸寸斷。
在這期間一個叫阿琪拉的女孩出現,並看到了薩馬爾落下的日記本,被他的愛情故事深深打動了,並深深地愛上了薩馬爾,但薩馬爾心裡只有米拉,他的心裡只能裝下米拉,再裝不下任何一個女孩。他對女孩阿琪拉說:「當一個人對得不到的東西充滿激情時,他會像瘋子一樣用一生去追求,現在有一個瘋子站在你面前,這里沒有位置給別的瘋子。」
阿琪拉問薩馬爾為什麼每次拆彈從不穿防護設備,薩馬爾說:「防彈衣是用來保護你的,讓你免於受傷,但跟炸彈相比,生活傷你的更多,總是有背叛,有傷痛。所以既然我們不會穿防彈衣躲避生活中的危險,又何必穿了躲避死亡呢。每一天,生活都在慢慢殺害我們,炸彈只不過是一次性殺了我們。」
深沉而撕心裂肺的愛令薩馬爾的感悟如此深刻,他在隨時將至的死亡的威脅中悟出了人生和愛情的真諦。生活中那些看不見的傷害,生活中的暗傷,無時不刻地存在著,說不上什麼時候就把你傷到了,傷到了內心,甚至傷得撕心裂肺,傷得體無完膚。而炸彈只是明處的傷害,且是一次性的傷害。比較而言,炸彈的傷害真是不足怕的。
薩馬爾為救阿琪拉被汽車撞傷,出現了逆行失憶症,他的記憶停留在十年前的那次車禍,他想起了米拉,穿著紅色的裙子,他一直在呼喊米拉的名字。為了幫助他恢復記憶,醫生讓阿琪拉找到米拉以及他以前熟悉的伙計扎因,以此來喚醒他的記憶,這時候阿琪拉才知道,在這10年裡,米拉也未結婚,她並沒有嫁給羅傑,而是一個人生活,她依然深深地愛著薩馬爾。
在幫助他恢復記憶當中,阿琪拉看到了一個他從未見過的薩馬爾,像個鬼魂一樣的薩馬爾,影子一樣很不現實,薩馬爾的言談舉止、喜怒哀樂都與米拉有關,彷彿他的生活里只有米拉,他只愛米拉,一提到米拉,薩馬爾就喜形於色,幸福得要命,沒有米拉,他的生活沒有活力,他的愛情里只有米拉,只會有米拉。所以阿琪拉選擇退出。
她臨走時對米拉說:「你如果因為我而壓抑自己,那你就是浪費時間。」米拉說:「我不是因為你而壓抑自己,我是因為薩馬爾。因為我每一天都想打破自己的誓言,撲進他的懷里,但如果他遭遇什麼不幸,怎麼辦?因為這個我才壓抑自己的情感。每一天我都為他祈禱,每一天我都在一點點接近死亡。」阿琪拉說:「我雖然不懂得什麼承諾、祈禱之類的事,但我在走之前給你個小提示:你走了他活著。但如果你不跟他在一起,他就跟死了一樣。也許你的神想跟你說:嘿,米拉,夠了,現在去過自己的生活吧。」阿琪拉的這些話,無疑一語中的,對米拉起了一定的作用,她開始從糾結中一點點解脫出來。
恢復記憶後的薩馬爾對米拉說:「記憶真是有趣的東西,我們一輩子會花很多時間試圖去忘記一些事,但我們忘不了,而當我們回憶一些小事情時,同樣做不到,你知道嗎,米拉,在軍隊中的每一天,我都在想,神為什麼讓我活著,今天我明白了,他對我做的這些還不滿意,他先是把我從你的生命中剝離,他說,『你走吧,過沒有她的生活』,於是,我走了,每一天我都活在死亡的懷抱里,希望能打敗神靈,但神還是讓我贏了,他不讓我死。
然後有一天,就像魔術一樣,他又把你送回了我的生命,他又帶回了我所有的記憶,他讓我再次飛翔,然後一剎那,他又把我摔倒地上,他把我從夢中叫醒,並且告訴我:『你的生活就是這樣,米拉依然是我的,不是你的,因為直到今天,她對我發的誓,比對你發的誓要更大,有些事情你也許不理解,她愛我勝過愛你』,如果你當初為了別人離開我,我會覺得惋惜,也會原諒他,但是,我怎麼替神覺得可惜,我要回去了,我過了10年沒你的生活,但是每天都這樣愛著你,我可以再活100年,要麼神殺了我,要麼他承認失敗,把你交還給我。」
薩馬爾終於有機會向心上人一吐為快這十年的糾結。米拉用離開薩馬爾來保證他好好活著,可是,薩馬爾在沒有米拉的日子,卻生不如死,甚至比死更煎熬。即使活著,也是不開心的。米拉同樣也是不開心的。我在想,與其這樣都不開心,為何不在一起,即使上帝懲罰,就讓他懲罰好了,珍惜在一起的每時每刻,即使一起去見死神,也無怨無悔。因為真心愛過了,就沒有什麼可後悔的。但是米拉不是我,我也不是米拉。所以故事還得繼續。
在拆完第108枚炸彈時,米拉來到了薩馬爾的身邊,她說:「這10年你並不是獨自忍受的,我跟你也一樣,我花了10年的時間才明白一件事:他(神)不是因為沒有我才讓你活著,他讓你活著,是為了和我在一起」。 薩馬爾說米拉,你為什麼就不能早一點明白這個道理呢。米拉說自己早就知道,但是需要別人提醒和點撥。
電影到這里,讓人不免會心一笑,感覺終於放下了一個包袱,一個壓在主人公身上十年的包袱,卸掉了。輕松極了。這時候士兵又發現一枚炸彈,薩馬爾要去拆除,他對米拉說:「不許為我祈禱,只需要愛我就行。因為沒有一個炸彈或者神可以阻止我回到你身邊。」
在這兒當兒,我真的擔心,這枚炸彈會要了薩馬爾的命,因為現實生活中,往往是當人明白了道理時,有時候會晚了,會成為一生的遺憾。還好,我看著薩馬爾拆完了這枚炸彈,走向了米拉,並將一根拉環戴在了米拉的手上。
這樣的結局很好,這個拉環也設想得別致。很開心,為這樣的結局。情人終成眷屬。10年的堅持、不放棄,終於讓真愛成為佳話。10年的時間,會讓我們分離,也會讓我們相聚。愛會產生距離,但會讓我們離得更近。愛是真實的,是永恆的,是無止境的。
『貳』 為何在早期的寶萊塢電影中,「尷尬」的歌舞片段必不可少
印度的電影之所以歌舞內容比較多,首先因為他們的宗教原因,要知道印度人都是信仰佛教的,所以他們認為舞蹈是必須要配上去的,他們對濕婆神非常的崇拜,而印度的舞蹈就是濕婆神所創造出來的,這也是對自己的宗教一種尊重,所以說印度電影往往都會配上歌舞,再者呢,就是印度的電影審查比較嚴格,特別是對情色暗示方面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但是印度如果配上歌舞的話,那麼出現一下也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可以理解為這是神所賜予。
因此如果配上歌舞的話,他可以大膽的把自己的慾望表現出來,因為印度教的神仙他就是情慾的化身,這樣子表現出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也不會被審查所影響到,並且印度電影的時長往往都在兩三個小時以上,不少電影甚至超過了三個小時,所以說他們也需要穿插一些歌舞的環節,這樣可以調節整部電影的節奏氣氛,讓大家看了不覺得那麼無聊。
『叄』 如何評價印度電影《無所不能》
印度電影既走心,又大膽。
1、編劇設計了各種鋪墊,前30分鍾一直在撒狗糧,但是很多細節開始不動聲色地滲透:配音專業、電梯井、安全掛鉤、汽油倉庫、蠟燭等等,在後期復仇時一一利用起來,設計得很精巧。
2、敢於直接暴露,國際 社會 經常提到的強奸、腐敗等問題,讓影片更真實。
3、當然,神片終究是神片,邏輯上很多漏洞,要求三個被殺人物必須夠呆,夠磨蹭,才能實現完美復仇,也是有些遺憾。
整體評價:好片,值得一看。
《無所不能》,這部印度電影講述了一個盲人復仇的故事,電影前半部是浪漫愛情片,後半部是復仇動作片。在失去心愛的妻子後,盲人羅漢雖然眼睛看不見,卻辦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從弱者變成了強者,奪回了自己的尊嚴。在這場復仇大戰中,擁有矯健身手、心思縝密的盲人帥哥,化身成為無所不能的超人,顯得勵志色彩十足。「我本無能無力 但我愛你 我願意為了你無所不能 讓你的每一個願望得以實現 就是我的人生目標」最後說一下 這幾年國內引進的印度片口碑都挺爆的 印度電影在懸疑領域的成熟度已經高得嚇人 總能在一個好點子上延伸出一個細節充沛 劇情飽滿的好故事 從一瞬間的甜到令人窒息的虐 最後促成了拳拳到肉的燃 男主的每一次都是觀影者的一次宣洩 對劇情 對 社會 對不堪重負的生活 無比真實 卻又無比遙遠
力薦 這是一部對縝密性要求不太高的懸疑愛好者不容錯過的好電影 值得二刷
要評價印度電影《無所不能》就不得不提今年非常火爆的《調音師》,有比較才有高低,因為兩部電影主角都是盲人的特點,所以有一定的比較性,等我們把兩部電影深度比較解析就能做出客觀評價《無所不能》了
一.從電影定位分析:《調音師》屬於懸疑類影片,劇情改編自法國同名短劇《調音師》,劇情的基因已經確定了它是一部懸疑犯罪電影,經過印度改變當然要加入大家習以為常的載歌載舞來豐富電影元素,最大的看點就是劇情的不斷反轉!
《無所不能》則是著重諷刺印度的腐敗和法律的不健全,只是從一個盲人的角度來講這個故事嘲諷意味更濃烈一些,它是介於懸疑和劇情片之間,前面大肆渲染了男主羅漢雖是盲人但對生活充滿自信 希望,和同樣是盲人但依然樂觀向上的女友情投意合,最終喜結連理走到一起!
二.從故事情節比較評價:《調音師》講述一個懷揣夢想的鋼琴家進階之路失敗,轉行做調音師,但人們更信賴一個盲人的聽覺敏銳適合做調音師工作,男主索性假扮盲人調音師,這樣獲得了人們的信賴他獲得同情和更多的回報,由於假扮盲人發生了後面一系列的劇情反轉,盲人成為了謀殺案現場的唯一目擊證人!
評價電影《無所不能》的劇情:勵志的盲人羅漢生活自信樂觀,和同樣是盲人的堅強女孩相愛到結婚,本人幸福美滿不料被壞人看上了女孩的美滿並強行侵犯了女孩,然而報警並沒有效果,警察已經成為了幫凶,再堅強的女孩也經受不住幾次三番的侵犯,最終選擇了不歸路,男主羅漢被逼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懲罰罪犯!
三.從電影的 社會 效應評價《無所不能》,《調音師》意義上是一部純犯罪片,雖然中間有加入反映販賣人體器官的的犯罪團伙,也只是劇情反轉當中的一環,不是主題思想,電影最後也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把結果給到觀眾去發揮想像!
要評價的《無所不能》電影主旋律一直就是反映印度的法律對於保護婦女就是個瞎子般的存在,只是保護有權有勢的人罷了,主題比較明確中心思想只有一個!
分析到這里相信你心裡對電影《無所不能》的評價已經躍然紙上,希望天下太平能夠少些災難多一些幸福!
從元素上來說,《無所不能》還是一部比較典型的印度商業電影,糅合了愛情、歌舞、動作、英雄主義等等印度大眾喜聞樂見的內容。
不過,雖然是以 娛樂 為主,但也有其嚴肅的主題,那就是關於人的尊嚴。無論是羅漢本身的為人處世、還是後來和蘇皮莉亞的愛情亦或是最後的驚險復仇,都是強調了尊嚴,強調了人的尊嚴不可撼動,哪怕他是弱勢群體。
上半段愛情,下半段復仇的故事結構,很容易讓人想到阿米爾汗的經典電影《未知死亡》,就愛情部分來說,米叔的這部電影更出彩、動人,但從主題深刻上來說,《無所不能》略勝一籌。
印度口碑新片《無所不能》,有看過的印度電影中最養眼的女主,一部以盲人視角為切入點,講述權貴與平民、施暴與復仇的印度電影。
開篇是一對盲人的幸福愛情,極為浪漫唯美。男主羅漢是一個盲人,但他並沒有成為生活中的弱者,他是一個擅長模仿聲音的配音演員,並有著靈敏的嗅覺與聽覺,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活自理經濟獨立的「正常人」,羅漢用他獨有的特質,打動了本不想結婚的女主蘇皮莉亞的芳心。
然而,好景不長,女主蘇皮莉亞遭遇到權貴弟弟阿密特的強奸,蘇皮莉亞自殺。阿密特是一個內心相當歧視盲人的人,在羅漢和蘇皮莉亞大婚之夜,就對他們進行騷擾,嘲笑羅漢是個瞎子,居然還能有老婆。
隨後,趁羅漢不在家時,帶著手下混混,阿密特強奸了蘇皮莉亞。收受了好處的警察,對此坐視不理,很快蘇皮莉亞再次遭受強奸,不但如此,阿密特還告訴她,以後會經常來侵犯她。
當所有人都認為羅漢作為一個生理上的弱者,必定會選擇忍氣吞聲時,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NO,為了捍衛尊嚴,羅漢利用了平日生活的技能與智慧,憑著捍衛尊嚴的巨大勇氣與決心,策劃了一場堪稱精妙絕倫的復仇,借刀殺人、挑撥離間、埋設陷阱,他無所不能。
影片同樣糅合了印度電影一貫的愛情、歌舞、動作等元素,但再次以一個不同切入點反映 社會 現實題材,故事太讓人氣憤了,欺人太甚,忍無可忍,當正義得不到彰顯,你會怎麼辦?
最震撼的一句台詞:完美的世界啊,都是瞎子。
印度高口碑電影,當年票房超過《神秘巨星》,6月5日在國內上映,可以去看看。我看過點映了,總體感覺不錯,要比《一個母親復仇》好看,注意我說的是好看,不喜勿噴。
『肆』 印度電影《風箏》中為什麼會出現接吻鏡頭
其實也不是完全不允許,文化和宗教的限制,致使電影中不可以出現這些鏡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這樣的電影會對演員和電影產生高額的罰金,當然,如果他們願意出罰金,也不是完全禁止的呀
『伍』 請問印度電影中的吻戲是不是被印度人認為「有傷風化」
可以的,我看過的90年代的印度片里就有接吻
上Google查了下,貌似沒有這規定吧,有這樣一條信息「Devika Rani kissing real life soul mate Himanshu Rai in the 1933 film Karma. This was officially the first on screen kiss in Hindi cinema.」就是說印度電影的第一個吻在1933年就有了……
倒是電視屏幕上好像貌似以前不可以的,「Small screen is no less than the silver screen in any territory now. So, the first liplock of Indian Television should not be far away.」這是07年的一條消息……
至於艾西瓦婭·雷的那事,就不清楚了,我覺得是個偶然事件吧,貌似那個是艾西瓦婭·雷的銀幕初吻,所以我猜測是不是她的崇拜者看不過去所以引發了這事?以上猜測純屬主觀臆想……
『陸』 前面都是伏筆,後面全是驚喜,印度電影為何能如此有神韻
如今越來越多的印度電影進入國內市場,人們在看印度電影的同時,也體會了一番印度文化,在印度電影中有很多細節不能被大眾所理解,因為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有很大的差異。評價印度電影前面都是伏筆,後面全是驚喜,自然說的是不錯的。印度電影的這種風格與他們印度文化、印度審美、市場接受度有關。
就在印度電影越來越火爆的同時,我們看到的是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中國電影擅長用一種平鋪直敘的手法,而印度電影則會採用大量的伏筆,從根本上來說是兩國文化的差異。
如果把一個國家的文化生搬硬套在另一個國家中,那麼必然不會被大家所接受,印度電影採取了先埋下伏筆後揭示驚喜因為這樣的手法會獲得印度民眾的喜愛,有較高的市場接受度,這便是原因了。
在印度電影走入國內市場的同時,我們也了解到了不同於中國文化的印度文化,因為兩國文化的不同,所以才造就了兩國在敘述電影情節上的不同。
『柒』 為什麼印度現在總能拍出神片
能拍出神片的原因很多,首先他們能夠按自己所想排除種類型的影片,腦洞很大,可以發揮充分的想像,而不會出現,審查的總局,那麼它們還可以根據國內的需要加入很多元素,比如舞蹈歌曲,印度很多片中都有舞蹈的元素,這就使他們的電影和世界各地的電影有很大的不同,印度的科技還相對比較發達,他們說加入很多好萊塢似的六素,拍出的電影還比較有特色,電影拍的特色,第三,印度的電影一直在探索新的品種,所以拍出了很多神片,值得中國電影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