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雛菊之家紀錄片叫什麼
《十日告別》
2019年4月10日,紐約國際電視電影節(New York Festivals�0�3 International TV & Film Awards)頒出了今年的人文關懷紀錄片金獎。獲獎的是鳳凰衛視《冷暖人生》2018年4月10日的欄目《十日告別》。
Ⅱ 趙雅芝個人資料簡介 趙雅芝介紹
1、趙雅芝(AngieChiu,1954年11月15日-),祖籍河南開封,出生於中國香港,畢業於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中國香港女演員。
2、1973年參加香港小姐選美;1976年以第一女主角出演許冠文的年度票房冠軍電影《半斤八兩》而成名。1979年主演許鞍華電影《瘋劫》獲金馬獎劇情片獎。同年主演楚原電影《英雄無淚》,塑造了蝶舞這一經典角色,1979年獲評香港十大明星。1980年憑借《上海灘》獲20世紀無線電視最難忘女主角之一;1985年憑《觀世音》獲美國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金獎;
3、1987年憑《京華煙雲》獲金鍾獎最佳女主角提名;1991年出演《戲說乾隆》;1992年《新白娘子傳奇》掀起全國熱潮。2007年獲中國首屆華鼎獎「最受公眾尊敬表演藝術家」稱號;2015年獲華鼎獎「中國電視劇傑出成就獎」。2016年7月,參與錄制《我們來了》。2018年1月16日,獲2018小資風尚盛典「年度風尚慈善藝人」獎。2020年3月27日,主演的電視劇《不完美的她》在騰訊視頻和愛奇藝播出,在劇中飾演鍾惠。
Ⅲ 能否詳細介紹一下無線和亞視,它們都拍了些什麼好的電視劇謝謝!!
1967年11月19日,一個夢幻王國在香港誕生。
38年來,這個王國漸漸擴張,越來越有力地侵入我們的生活,濡染著我們的文化;帶給我們源源不絕的樂趣,也蠶食著我們寶貴的時間。70年代初,它就開始羽翼豐滿,常年占據著香港電視收視率的八成左右。它有兩只巨
爪,一曰翡翠台,一曰明珠台。它的大名叫「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常用名「無線電視」,英文簡稱TVB。
時至今日,它已經是全球華語電視節目最大的供應商之一,亞洲、歐洲和美洲都有為數不少的觀眾通過無線、有線和錄像帶的銷售、租賃,觀看它的電視節目。
這個王國的建立,得益於邵逸夫、利孝和以及一些外資財閥的遠見。從電視機還是鮮為人知的希奇玩意的1967年,到電視成為首屈一指的強勢傳媒的現在,TVB吃進了世間億萬財富,回報以大量的新聞資訊節目和無數膾炙人口的電視劇集,以及一撥又一撥在演藝界呼風喚雨的明星。
對「歲月流金」這個詞,TVB版本的解釋完全可以是字面的————每一刻這里的金錢都如流水一樣傾注到節目的製作中,再吸引著更多的金錢投入。而一些正在或者即將會或者嚮往著靠聲色藝日進斗金的人物,也在這里頻繁出沒,積累著知名度,也就積累著未來更多的財富。
這是一個光怪陸離的夢工廠,每一個夢都閃著金錢的光澤。盡管這種光澤不屬於我們,但我們得到了知情的快樂,視聽的快樂;我們中間的很多人,還擁有了迷戀偶像的快樂。
38年,不知有多少面孔曾經出現在這個夢中。他們絕大部分就像夢里的背景一樣被推到了遠處,只有最清晰最搶眼的面孔,才長久地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人們管他們叫台柱,他們是夢境中的坐標,是人們搜索夢境的關鍵詞。
TVB對娛樂事業最大的貢獻之一,是造就了許多家喻戶曉的明星。香港後來能夠有華人世界娛樂業霸主的地位,強大的明星儲備是其中的關鍵,在這方面,TVB居功至偉。
剛剛開播的無線電視是黑白的,不僅色彩單調,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力,不具備捧紅大明星的能力。最早的頭號皇牌小生是陳振華,他主演了無線早期的電視劇《梁天就》、《啼笑因緣》等,現在說起來,其人其事都像是出土文物了。從70年代開始,電視才慢慢真正成為香港人的重要娛樂方式之一。只有擁有了觀眾,被香港人戲稱為「公仔箱」的電視機里,才陸陸續續出現了一些讓市民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人物。
70年代,TVB的第一批台柱,女星有汪明荃、沈殿霞、鄭裕玲等,男星則不能不提周潤發、何守信、鄭少秋、劉松仁……
三十年人事幾番新,但70年代的TVB台柱,有不少人還在這一行屹立不倒。對於有才華、敬業並且愛惜自己的藝術生命的人來說,這個圈子裡永遠有他們的位置。
幕後恆星:邵逸夫+方逸華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邵逸夫爵士,1904年生於上海。19歲那年,在三哥的帶領下到新加坡開拓電影市場,電影遂成為他畢生事業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1930年,他倆一起創辦了「南洋影片」,後來更名為「邵氏兄弟」,購進了多間戲院,公司初具規模。1957年移師到香港發展,在清水灣建起了影城,生產了大量的粵語片。1967年,TVB開播,他是主要創辦者之一。
1980年,由於香港經濟的高速發展,電視機的普及達到了邵逸夫滿意的水平,加上與「邵氏」對壘的「嘉禾」影業公司在電影市場上崛起,氣勢逼人,邵逸夫避其鋒芒,把電視業作為他事業的新突破點。他大量購入TVB股權,成為董事局主席。至今,他旗下的TVB已經擁有資產逾八十億港元。
在邵逸夫年事漸高的時候,一個豐姿綽約女性,成了TVB實際上的主腦人物。
1952年,17歲的女歌手方逸華到新加坡演唱,地點是邵氏戲院樓上的夜總會,她就這樣遇上了44歲、已有家室的邵逸夫,兩人的命運從此交織在一起。
在TVB開播不久的1969年,方逸華加入邵氏公司,掌管采購部,正式退居幕後。這個美貌端莊的女性,更有著超凡的管理才能,她從此成為邵逸夫不可或缺的左右手,可以交託一切的最信任的人。
兩人相識後的近五十年裡,邵逸夫是她的老師、老闆、朋友和丈夫,那是一種復雜的關系、復雜的感情,但方逸華對此一直都不求甚解,一直不知是清醒還是糊塗地跟他相處著,直到1997年,邵逸夫的結發妻子逝世10年後,兩人才在拉斯維加斯共諧連理。
年近百歲的邵逸夫盡管依然頭腦清晰,但畢竟年事已高。TVB滿35周歲後,業內盛傳他退休,把TVB完全交給方逸華。
TVB基本資料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HKSE:0511),又稱無線電視或TVB,成立於1967年,主要業務包括電視廣播、收費電視、節目製作及發行、動畫製作、衛星電視、雜志出版,及其相關業務。
無線電視首任董事局主席為利孝和,至其1980年心臟病逝世,由大股東邵逸夫接任主席至今。利孝和親屬利榮森、利榮達至今亦為無線董事。根據無線電視2005年9月1日的股價市值,逾180億港元,是世界第一上市華語傳媒,亦為世界三十大傳媒企業之一,亦是世界三十大中唯一華語傳媒(The Asia Media Journal)。
無線初期的總部位於廣播道,1988年搬到清水灣,在2003年遷到將軍澳工業邨。無線電視初時員工約有200人,現時全球職工約5000名,包括逾300位藝員。是全香港最大的藝人經紀公司。
除了大家熟知的香港小姐選美的前3名要和TVB簽約以外,像「香港先生」、「殘酷一叮」的選秀活動中,除有名次的選手外,一些人氣獎、單項獎的得主也有可能獲得簽約的機會。港姐前3名必須要和TVB簽訂一年的合約,一年之後可以根據個人意願以及發展狀況再選擇解約或者簽訂其他合約。2004年的港姐季軍符思思便於去年7月與TVB解約回到新加坡繼續自己的大學學業。
TVB與藝人簽訂的合約分兩種,一種叫「部頭約」,這種合約專門給拍電視劇的藝人或者大腕用的,比如蔡少芬、陳慧姍。部頭約,一般只規定一年拍多少部電視劇,比如因《金枝玉孽》走紅的鄧翠雯,一年就只需拍兩部戲,由於空閑時間非常多,因此經常會出現她被雪藏的新聞,其實不是她被雪藏,而是在挑劇本。但能簽「部頭約」的在TVB屬「鳳毛麟角」。
第二種叫「長約」(包薪約),長約一般針對新人,該合約除了拍戲外,還有主持、唱歌等項目。這種模式的藝人多數影視歌三棲發展,一些想依靠TVB來增加自己名氣的演員也會簽長約,如黎姿、林保怡等人就是長約。因為長約會給藝人更多出席活動、拍攝廣告,拍攝大量電視劇的機會。長約對於藝人來講非常苛刻,其一是時間長,如佘詩曼據說一下就簽約7-8年,每年要拍十幾部戲。而且TVB給藝人的工資並不是很高,比它的競爭對手亞視的工資要低很多,但TVB強大的造星功能可以給藝人帶來名氣,不少身在亞視的藝人經常不要高薪也要跳槽TVB.
此外,在電視台音樂節目方面更是無與匹敵,目前TVB壟斷了香港地區98%歌手的歌星合約,歌手們的新歌MV、音樂特輯幾乎都由TVB一手包辦。而且歷年來它也製作不少音樂類節目,並且不斷地在革新,如當年的〈周末任你點〉、歷年的〈勁歌金曲〉、〈勁歌推介〉、〈金曲挑戰站〉,到近年的〈SMS話點就點〉、〈翡翠音樂干線〉再到現在的〈音樂潮@GIV〉、《無間音樂》等,都使其音樂老大的霸主地位穩如泰山。至於以前一年四次的《勁歌季選》到現在一年兩次的《勁歌優秀選》都是歌手們獲獎的「兵家必爭之地」,至於年度終極頒獎典禮——《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則更是歌手們重要的年度成績單,當中的「最受歡迎男女歌手」以及「金曲金獎」更是代表了香港樂壇的最高獎項,是歌手們所夢寐以求的。為此,歌手們都極為重視與TVB的關系,一方面是想通過電視的出鏡率來抬高人氣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是為每年底的頒獎禮獲獎而鋪路,所以他們都會樂此不疲出席TVB眾多的綜藝節目,甚至參與電視劇集的拍攝。其實,TVB除了為歌手提供表演平台之外,多年來其在發掘樂壇新人上也是不遺餘力的,如廣為人知的《新秀歌唱大賽》就曾為香港樂壇輸送過不少優秀歌手,如梅艷芳、黎明、鄭秀文等。
而在廣東地區特別是珠三角地區,TVB(無線電視)雖然暫時還仍屬於境外電視而未正式取得落地權,但卻一直保持收視之冠,打低所有地方台及中央台(這也是TVB遲遲未獲廣東地區合法落地權的主要原因)。其實,近年來TVB也是非常注重中國大陸這個龐大市場的,為了能盡快地進入內陸,打入內地市場。TVB也尋求與中國電視業的巨頭中央電視台(CCTV)合作,當中包括每年合拍一定數量的電視劇、互相推廣對方的節目及電視劇。而TVB也幫助把CCTV中央四台(CCTV4,9)的信號通過自己的衛星網路發送到各國的衛星電視平台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雙方的合作。
說到這里也順帶來談談電視台所關注的所謂「收視率」,「收視率」是一個電視台賴以生存的必要要素,作為衡量一個電視節目是否成功的根本,它的高低能決定電視台的收入以及未來節目的製作方向,香港地區自1991年10月以來,改以設置個人收視紀錄系統來計算電視節目的平均收視。這種方法較之前的統計方式准確。所謂收視率的點數,並非代表一般人所認為的收視百分比,而是代表一定數量的觀眾。就拿TVB的翡翠台為例,它的收視率在港澳乃至廣東地區都是第一的,這就能使它的廣告價格以此而比其它的電視台為高,至於在香港以「收視點」為單位的「收視率」,目前每點大約代表6萬8千人(因為目前香港大約有680萬人口,將680萬除以100點,就是68000/點)(這是2004年7月份公布的最新數字),而香港每天固定的收視群體大約有300多萬左右,故此TVB收視中所說的30點便有8成以上的收視,是以它穩奪的收視群體來推算的。
歷年來TVB的不少劇集都在國際上得過不少獎項,在此僅列舉出當中的一部分:
〈陸小鳳〉(1978)——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銀牌
〈絕代雙嬌第1集〉(1979)——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金牌
〈射鵰英雄傳之華山論劍第3集〉(1983 )——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金牌
〈笑傲江湖(1984版)第1集〉——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金牌
〈魔域桃源第1集〉(1985)——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銀牌
〈雪山飛狐第1到4集〉(1986)——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金牌
〈觀世音〉(1986)——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金牌
〈大運河〉(1987)——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銀牌
〈寶蓮燈〉——1987年英國廣播協會第九屆設計大獎銀牌
〈仙侶奇緣〉(1991)——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優異獎
〈九陰真經〉(1993)——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金牌
〈射鵰英雄傳(1994版)〉——第二十屆富士電視大獎銅獎
〈我本善良〉——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銀牌(這部劇正在翡翠台重播哦)
〈o記實錄II〉——亞太電視大獎(97)最佳電視劇大獎
〈烈火雄心〉——亞太電視大獎(99)最佳電視劇大獎
《創世紀第23集》——2001年英國廣播協會設計大賽銀獎
資訊類劇集:〈中四丁班第1集〉——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銅牌
〈男親女愛第45集〉——亞太電視大獎2001最佳喜劇節目之特別推薦
〈茶是故鄉濃〉——亞太電視大獎2000最佳電視大獎(榮譽獎)
〈十月初五的月光第20集〉——2001亞太電視大獎最佳連續劇之特別推介
Ⅳ 趙雅芝個人資料,趙雅芝的星座
中文名:趙雅芝
別名:芝姐、阿芝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星座: 天蠍座
血型:A型
身高:165cm
出生地:中國香港九龍半島
出生日期:1954年11月15日
職業:演員
祖籍:河南省開封市
語言:粵語、英語、國語、日語、俄語
畢業院校:香港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代表作品:《彈指神功》、《傻探出更》、《英雄無淚》、《發錢寒》、《瘋劫》、《上海灘》、《觀世音》、《新白娘子傳奇》
主要成就:2007年中國首屆華鼎獎表演藝術家,2005年最能代表中國美女第一,1992年港台女演員片酬排名第一,1982年香港十大影星金球獎影後,1980年香港十大影星金球獎影後,2015年華鼎獎「中國電視劇傑出成就獎」
趙雅芝,中國香港影視女演員、華鼎獎表演藝術家。1973年參加香港小姐選美,1976年以第一女主角出演年度票房冠軍電影《半斤八兩》,在電影圈成名。1977年主演《發錢寒》,成為年度票房2連冠女影星。1979年主演《瘋劫》獲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1980年主演電影《英雄無淚》,1980年獲香港十大影星金球獎。
身為天蠍座的趙雅芝是精力旺盛的,而且在認定了一件事之後會不斷地去努力奮斗,這從不老女神的稱號上就能看出她的堅定。
1980年憑借《上海灘》獲20世紀無線電視最難忘女主角之一,1985年《觀世音》獲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金獎,1987年《京華煙雲》獲金鍾獎最佳戲劇作品,1991年《戲說乾隆》獲中國第11屆金鷹獎優秀合拍片獎,1992年《新白娘子傳奇》掀起全國熱潮。 水象星座 的她同樣也如同水一樣十分溫柔,卻也在自己的范圍下不斷保護著自己珍惜的事物。
2007年獲中國首屆華鼎獎「最受公眾尊敬表演藝術家」稱號,2015年獲華鼎獎「中國電視劇傑出成就獎」。2010至2012年任香港慈善機構「慧妍雅集」會長職務。隨著年紀的增長,她卻還是依舊不放棄自己的事業,以及自己的努力,天蠍座的堅毅都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Ⅳ 找一部溫兆倫主演的電視劇名稱
TVB群星影片
片名:群星會
地區:中國香港(TVB)
類型:時裝喜劇
演員:TVB群星(何婉盈、溫兆倫、夏雨、周星馳、劉德華、陳玉蓮、郭富城、吳孟達、劉松仁、鄭少秋、萬梓良、張衛健、朱江、關禮傑)
2.劇情介紹
笨賊石小堅(夏雨)、小炳(張衛健)誤盜具有靈異功能的九轉靈童,堅更脅持忠厚老實的士司機譚阿倫(溫兆倫)為人質,糾纏間二人與新紮師姐侯盈盈(何婉盈)墮進時光隧道,慘被成吉思汗(萬梓良)及其手下桑昆(關禮傑)誤為奸細,幸得神鵰大俠楊過(劉德華)及小龍女(陳玉蓮)杖義相救。其後,堅被梟雄葉孤城(鄭少秋)利用,決戰紫禁城之巔,為陸小鳳(劉松仁)、小李飛刀(朱江)雙俠所擊敗。堅逃至「蓋世豪俠年代」因覬覦段飛(周星馳)之財,而被飛第一勇士(吳孟達)戲弄,後脅持盈逃去。飛助倫追蹤至民初,遇上流氓皇帝朱錦春(鄭少秋)及其愛侶易蓉蓉(李司棋),合三人之力終救回盈。倫、盈欲重返現代,豈料,九轉靈童不慎被跌破,他倆赫然發現再度置身武俠世界,更被捲入「風之刀」少俠(郭富城)的江湖斗爭中……
觀看地址:
http://www.56.com/u64/v_MjI1MDQ0Njk.html
Ⅵ 國際A類電影節的分類
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每年批准認可55個有質量的國際電影節。通常根據電影節的性質,將其分為A、B、C、D四類,即競賽型非專門類電影節,競賽型專門類電影節,非競賽型電影節,紀錄片和短片電影節
A類
國際A類電影節目前有十五個,有評獎,可以沒有特定的主題。以下名單來自於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官網,截至2015年,中國已經擁有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
十五個國際電影節分別為: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波蘭-華沙國際電影節;印度-印度電影節;愛沙尼亞-塔林國際電影節。
B類
競賽型專門類電影節, 此類電影節突出特定的主題。
C類
非競賽型電影節,此類電影節不設評獎,主要展映入選的各國影片。
D型
此類主要是紀錄片和短片電影。 世界上共有700個左右的電影節,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批准認可、並有著較高質量的國際性電影節大約有50個左右。這些電影節就其性質大概可以分為3類。
綜合性國際電影節
綜合性國際電影節有120多個,特點是規模大,各種類型的影片(包括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均可參加比賽或映出。舉行的時間長,一般兩個星期。主要的有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開羅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洛迦諾國際電影節、聖塞瓦斯蒂安國際電影節、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倫敦國際電影節、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卡塔赫納國際電影節、紐約國際電影節、迦太基國際電影節。
專業性國際電影節
專業性國際電影節有150多個,特點是規模小,舉行的時間也短,最多一周,最少3~4天,一般只放映或主要放映某一專業題材的影片,包括政治、軍事、科技、文教、衛生、工農業等30多種專業。歷史最久的專業性電影節是1945年義大利創辦的國際體育片電影節。自創辦以來,先後在義大利的科蒂納丹佩佐、聖萬桑、都靈等城鎮舉行,每年一次,為期一周。70年代以來,中國多次參加並獲得了一些獎。其他重要的專業性國際電影節還有:國際科學電影協會輪流舉辦的國際科學普及電影節、法國創辦的昂西國際動畫片電影節、西班牙的希洪國際兒童片電影節、法國巴黎的國際軍事電影節、保加利亞的瓦爾納國際紅十字會和衛生電影節、芬蘭的坦佩雷國際短片電影節、聯邦德國的弗里德堡宗教電影節、捷克斯洛伐克的伐斯特拉發國際生態學電影節、丹麥的歐登塞童話片電影節、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幻想片電影節、美國的紐約國際手工藝品電影節、瑞士的日內瓦國際自然影片電影節等。
地區性國際電影節
地區性國際電影節,現有30多個,特點是規模大、小不等,放映時間一般是一周,有的兩周,只放映某一個地區、幾個地區某些國家生產的影片。1954年由日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以及香港、台灣等地共同創辦的亞洲電影節(亞太影展)是最早的地區性國際電影節之一。其他主要的地區性國際電影節還有:蘇聯創辦的專門放映亞、非、拉國家影片的塔什干國際電影節、布吉納法索(原名上沃爾特)舉辦的瓦加杜古泛非電影節、在古巴舉辦的拉丁美洲新電影國際電影節、法國的南特三大洲電影節以及東盟國家電影節、巴爾干國際電影節、法語區國際電影節、北歐電影節、地中海電影節、英聯邦電影和電視節、撒哈拉地區國家電影節等。
以上3種不同性質的國際電影節在國際文化交流、政治活動、經濟貿易、科技合作等許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80年代每年有 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各種不同類型的國際電影節。通過各國影片的放映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各國的友好關系和相互了解,為發展各國電影事業作出重要的貢獻。
Ⅶ AmE是指什麼
廣告與營銷效果獎 (AmE)
美國"紐約節"是當今世界三大廣告節之一,創立於1957年。其宗旨是為那些在傳播、廣播、營銷及媒體等領域深深打動並征服了全球觀眾的人們授予殊榮。歷經40餘年的發展,"紐約節"已成為一項包括國際影視廣告、廣告與營銷效果、國際印刷物及電台廣告、全球醫療保健、國際電視節目與推廣、國際電影與電視節目推廣、國際交互媒體、國際電台節目與推廣、金融服務業傳播等九大領域專業競賽的綜合性國際傳播大賽組織機構。
參賽資格:所有參賽作品應是當年在全球范圍內實施的廣告活動。
獎勵:每個主要的節目的全場大獎將頒布給得分最高的金獎作品,每個項目設置金、銀、銅獎。所有入圍決賽的作品的名單以及金、銀、銅獎和全場大獎獲得者的作品都會被刊登在《紐約節年鑒》中,並在全球發行。
"紐約節"由國際知名營銷及廣告專家組成評委,認可和表彰全球范圍內最成功的營銷策略、創意表現及執行的成果。AME是迄今為止全世界唯一的廣告與營銷活動效果的權威獎項。
國際影視廣告
作為紐約節最熱門的賽事之一,該獎項每年都吸引著全世界那些致力於廣告創意和製作的專業人士。在所有優秀的影視廣告中精選出最為出色的作品,贏得全球的榮譽。
印刷物與電台廣告
該獎是全球范圍同最具影響力的平面廣告及電台播音廣告賽事之一,在國際文選業中已頗負盛名。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廣告精英匯聚於此,向全球展示最富創意的廣告作品。紐約節主席伯格先生強調,中國的平面作品在此獎項上已具備了很好的競爭力。
全球醫療保健
受聯合國的委託,紐約節特別設立的獎項,表彰那些在全球范圍內成功體現聯合國目標及理想的公益廣告。
國際電視節目與推廣
包括新聞、娛樂、兒童節目、音樂影帶、促銷等領域的廣告活動,旨在推動全球電視廣告的製作和發展,致力於電視文選製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國際電影與電視節目廣告(教育/工業/商業影劇院/家庭廣播)
紐約節的傳統獎項,讓那些來自教育業、信息業、工業、家庭影視、微型電影及商業影院等各行業的世界最優秀作品在世界范圍內贏得掌聲和贊許。該獎項在國際廣告界中的地位日益舉足輕重。
交互媒體(培訓/教育/廣告亭/網站)
隨著科技和時代趨勢的變化而於1992年設立,在不斷更新變化的信息時代,多媒體廣告愈加顯示出其特有的魅力,該獎項設立8年來,已成為受全球矚目的重要的賽事之一。
電台節目有推廣
設立於1982年,是國際上最具權威的電台廣告活動獎項之一,認可並表彰那些在全球影視節目的強勢競爭下,仍然引人注目的成功的電台節目及推廣活動。
國際金融服務傳播
專門為金融服務行業的廣告活動而新設立的獎項。旨在讓金融行業的優秀廣告作品在國際上擁有更為顯著的地位
Ⅷ 電視電影都有哪些獎項
華語電影獎項與電影節
中國大陸
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1949-1984)
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 (1985-)
《大眾電影》百花獎 Hundred Flowers Awards (1962-)
中國電影金雞獎 Golden Rooster Awards (1981-)
香港
香港電影金像獎 Hong Kong Film Awards (1981-)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Hong Kong Film Critic Awards (1994-)
金紫荊獎 Golden Bauhinia Awards (1995-)
台灣
金馬獎 Golden Horse Awards
中時晚報電影獎 (1988-)
非中文 / 華語電影獎項與電影展
亞洲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Hong Kong 香港國際電影節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of India, India 印度國際電影節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上海國際電影節
Singapo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Singapore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Japan 東京國際電影節
歐洲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Germany 柏林國際電影節
Film Festival of Three Continets, France 三大洲電影節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of Cannes 康城國際電影節
Deauville Asian Film Festival 杜維爾亞洲電影節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Czechoslovakia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Spain 聖塞巴斯蒂安科國際電影節
Tori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Italy 都靈國際電影節
Venice Film Festival, Venice, Italy 威尼斯電影節
歐洲非定期電影節
Cinema China 07 愛丁堡中國電影節 2007
美洲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Canada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Canada 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西雅圖國際電影節
Hawai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夏威夷國際電影節
Los Angel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洛杉基國際電影節
Montreal World Film Festival 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
San Francisco Asian Americ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舊金山(三藩市)亞裔美國人國際電影節
New York Film Festival 紐約電影節
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舊金山(三藩市)國際電影節
Golden Globes Awards 金球獎
世界各地影評人協會獎
Los Angel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國內外電視劇的重要獎項
《大眾電視》電視金鷹獎:電視「金鷹獎」是《大眾電視》社1983年創立的,名為「大眾電視金鷹獎」,由廣大電視觀眾投票評選,獎項包括連續劇、單本劇、短劇小品、兒童劇、戲曲片以及男演員、女演員。當時《大眾電視》隸屬浙江省廣播電視廳。1990年,《大眾電視》改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和浙江省廣播電視廳合辦,但「大眾電視金鷹獎」的名稱、性質以及設獎項目,均無變化。1997年,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中國文聯《關於貫徹中央加強全國性評獎管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的要求,「大眾電視金鷹獎」改由中國文聯和中國視協主辦,名稱也改為「中國電視金鷹獎」。
中國電視金鷹獎是我國電視界唯一的並經中宣部批準的觀眾投票評選的全國性電視藝術大獎。
電視劇風雲盛典:(2004年首屆) 光線傳媒第一屆電視劇風雲盛典的獎項設置由「最佳收視」獎項(以收視率為基礎)、評審團獎項、「最受歡迎」獎項和組委會大獎四部分構成。
美國最有名的電視劇獎項是艾美獎:艾美獎於1948年由美國電視藝術學會創立。作為美國廣播電視界最具權威的獎項,每年授予優秀的電視節目及為新技術開發作出傑出貢獻的企業、團體和個人。艾美獎被公認為「世界廣播電視業界的奧斯卡金像獎。」
艾美獎與格萊美音樂獎(Grammy)、 奧斯卡獎(Oscar)、東尼獎(Tony's Awards)(戲劇)並稱美國藝術四大獎項。
「艾美獎」主要是美國為本國電視節目設置的一個獎項,該獎項1949年首次頒發,由兩個部分構成,我們通常說的「艾美獎」是指黃金時段節目「艾美獎」,由總部位於洛杉磯的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此外還有一個日間節目「艾美獎」,由總部位於紐約的國家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
「國際艾美獎」是「艾美獎」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參選標准必須是在美國之外製作的電視節目,被提名「國際艾美獎」的電視節目長度不得少於30分鍾,分為電視劇、紀錄片、藝術紀錄片、流行藝術、藝術演出、兒童和青少年節目六大類。每個國家必須在每種類型的電視節目中選擇兩部最好的提名節目。
Ⅸ 溫兆倫拍過什麼電視
《我本善良》((40)(溫兆倫,邵美琪) 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銀牌
《零點出擊》(25)(溫兆倫,楊寶玲)
《江湖小子》(20)(溫兆倫,陶大宇,劉美娟)
《愛情三角錯》(20)(溫兆倫,吳鎮宇)
《老友鬼鬼》(20)(張衛健,溫兆倫,李婉華)
《今生無悔》(40)(黎明,周海媚,溫兆倫,邵美琪)
《火玫瑰》(40)(溫碧霞,溫兆倫,羅嘉良,尹揚明)
《武尊少林》(20)(溫兆倫,張兆輝)
《魔刀俠情》(18)(溫兆倫,蔡少芬,梁小兵,郭富城)
《第三類法庭》(30)(溫兆倫,邵美琪,郭藹明)
《天降奇緣》(20)(溫兆倫,宣萱,郭藹明)
《900重案追雄》(25)(溫兆倫,吳啟華,成奎安,宣萱)
《點指賊賊賊捉賊》(20)(溫兆倫,蒙嘉慧,錢嘉樂)
《流金歲月》(45)(羅嘉良,溫兆倫,宣萱,向海嵐)
電影
《鹿鼎記》 飾 康熙 (與周星馳、邱淑貞合演)
《鹿鼎記2之神龍教》 飾 康熙 (與周星馳、邱淑貞合演)
《整蠱神仙》 飾 瀟湘子
《群星會》 飾 司機譚阿倫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4238.html?wtp=tt
Ⅹ 趙雅芝的生平簡介,有什麼影視作品
趙雅芝,著名演員。是全球華人社會有廣泛知名度,大中華區的頂級巨星.曾被譽為古典第一美女,最能代表中國美美女,歷經數十年演藝旅程,留下轟動時代之作,角色從民國女性演到俠女仙子。憑借香港電影新浪潮《瘋劫》傳出口碑,以《上海灘》精湛演技風靡全亞洲,憑《戲說乾隆》開創戲說風潮,1992年,以《新白娘子傳奇》掀起舉國之白蛇熱,再創事業高峰,更因一系列經典角色榮膺表演藝術家稱號。她台風清麗脫俗,是典型的大青衣,也是無數亞洲人的心中女神.因卓越的成就和數十年不變的超強影響力,與劉德華/成龍/趙本山/王菲合稱「21世紀中國五大巨星」。
中文名: 趙雅芝
外文名: Angie Chiu
別名: 阿芝、雅雅、芝姐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中國香港
出生日期: 1954年11月15日
職業: 演員
畢業院校: 香港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代表作品: 新白娘子傳奇、戲說乾隆、京華煙雲、英雄無淚、上海灘、瘋劫
主要成就: 最受公眾尊敬的表演藝術家
香港千禧年最難忘女主角獎
香港十大影劇明星之金球獎
建國60周年品牌影響力明星
星光大典年度公益藝人大獎
祖籍: 河南開封
星座: 天蠍座
身高: 165cm
掌握語言: 國語、粵語、英語、日語、俄語
經典角色: 白娘子、馮程程、姚木蘭、蘇蓉蓉
作品:
主持(無線電視)
* 1975年《心大心細》
* 2008年《向世界出發》第三輯
電視劇(無線電視)
* 1975年:《乘風破浪》飾 中學生施淑楓
* 1975年:《江湖小子》
* 1975年:《無花果》
* 1975年:《大江南北》
* 1977年:《大報復》
* 1978年:《倚天屠龍記》飾 周芷若,與鄭少秋、汪明荃合作
* 1978年:《奮斗》飾 徐承菲,2000年,馬來西亞傳媒界二十世紀華語電視劇集100強,新加坡電視媒體評選20世紀(1970-2000)百部華語經典電視劇集
* 1978年:《大亨》
* 1978年:《殺手72小時》
* 1979年:《刀神》 飾 青青,與劉松仁合作
* 1979年:《楚留香》 飾 蘇蓉蓉,與鄭少秋、汪明荃(此劇1982年在台播出時創出70%收視率),2000年,馬來西亞傳媒界二十世紀華語電視劇集100強。新加坡電視媒體評選20世紀(1970-2000)百部華語經典電視劇集,
* 1980年:《上海灘》 飾 馮程程,與周潤發、呂良偉合作,迎來事業上的一個高峰;(此劇令趙雅芝一舉成名。)香港評選八十年代的十大電視劇集,位居榜首。2000年,馬來西亞傳媒界二十世紀華語電視劇集 100強,第1位。新加坡電視媒體評選20世紀(1970-2000)百部華語經典電視劇集第1位,香港無線1999年千喜台慶評選5部最難忘的電視節目,《上海灘》第二.
* 1980年:《沖擊》,2000年,馬來西亞傳媒界二十世紀華語電視劇集100強,新加坡電視媒體評選20世紀(1970-2000)百部華語經典電視劇集
* 1981年:《烽火飛花》 飾 瑛子
* 1981年:《飛鷹》 飾 倪天兒
* 1981年:《女黑俠木蘭花》飾 木蘭花,結識了黃錦燊
* 1982年:《顛鳳狂龍》
* 1982年:《新民間傳奇》
* 1982年:《福星高照》
* 1982年:《雙面人》 飾 淑革 與鄭少秋合作,鄭少秋更一人分飾兩角
* 1983年:《播音人》 飾 歐若芷,與周潤發合演
* 1983年:《三相逢》
* 1983年:《奶奶早晨》
* 1983年:《1+1=1》
* 1984年:《黃金約會》
* 1984年:《武林聖火令》 飾 任伊伊
* 1984年:《魔域桃源》 飾 唐琪,與劉德華合作,獲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銀牌
* 1985年:《楊家將》 飾 觀音大仕
* 1985年:《雪山飛狐》,飾馬春花, 與呂良偉合作,獲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金牌,2000年,馬來西亞傳媒界二十世紀華語電視劇集100強,
* 1985年:《觀世音》 飾 妙善公主,與任達華合作,獲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金牌
* 1988年:《芙蓉鎮》
* 2003年:《西關大少》飾 伍玉卿, 與劉松仁,張智霖合作,是2003年無線電影的台慶劇
電視劇(其他)
* 《楚留香之奇俠沉怨》
* 1989年:華視《京華煙雲》 飾 姚木蘭,被台灣評為「廣播電視金鍾獎」最佳電視連續劇獎,新加坡電視媒體評選20世紀(1970-2000)百部華語經典電視劇集
* 1991年:中視《戲說乾隆》 飾 程淮秀、沈芳、金無箴,新加坡電視媒體評選20世紀(1970-2000)百部華語經典電視劇集
* 1992年:台視《新白娘子傳奇》飾 白素貞、胡媚娘,與葉童、陳美琪合作,在兩岸三地掀起一輪收視狂潮;獲「港台電視演員拍片酬排行榜」冠軍;獲得日本第二十屆電視美術標題展之國際類金牌獎。新加坡電視媒體評選20世紀(1970-2000)百部華語經典電視劇集
* 1993年:《秦始皇與阿房女》飾 夏玉房(阿房女)、長樂公主, 與劉德凱合作,片酬以8萬港幣/小時再創新高
* 1994年:中視《笑看良緣》即《狀元花》與葉童合作
* 1994年:中視《新孽海花傳奇》即《孽海花》與葉童合作
* 1995年:中視《亂世不了情》即《帝女花》與葉童合作
* 1995年:《雪娘》飾 雪娘
* 1997年:《百年沉浮》飾 梅汝雪
* 2003年:《嫁錯媽》(又名《真愛》、《凍檸茶少甜》《我只在乎你》)飾 Shirley
* 2004年:《楊門虎將》 飾 佘賽花,狄龍合作
* 2005年:《青花》飾 夏魚兒,斯琴高娃、劉衛華合作
電影
* 1976年 《半斤八兩》,「嘉禾」與「許氏」聯合出品(當年票房第一)
* 1977年 《風鈴中的刀聲》
* 1977年 《發財寒》
* 1978年 《旋渦》
* 1978年 《發財埋便》
* 1978年 《剝錯大牙拆錯骨》
* 1979年 《英雄無淚》
* 1979年 《教頭》
* 1979年 《瘋劫》
* 1981年 《失業生》
* 1982年 《彈指神功》
* 1983年 《忍者戰警》
* 1984年 《傻探出更》
* 1991年 《豪門夜宴》 (客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