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俄羅斯電影畫家蘇里科夫

俄羅斯電影畫家蘇里科夫

發布時間:2023-06-07 07:43:27

『壹』 求好看的電影,大製作,動作,喜劇,動畫,動畫連續劇完結皆可,大眾化的基本都看過

1《穆謝特》布列松
2《這兒有泉水》(日本)
3《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4《幸福的黃手帕》
5《忍川》 (劇本和文學作品都很好看)
6《誰來敲我門》《金錢本色》 導演:馬汀斯克塞斯
7《壞血》卡拉克斯
8《男歡女愛》克勞德勒魯什
9《百萬美元酒店》(德 文德斯)
10《姊妹》(日本)
11《警察與小偷》(義大利)
12《她在荷葉中》(義大利)
13《紅帆》
14《帶閣樓的小屋》
15《木木》
16《橄欖樹下無和平》
17《畫家蘇里科夫》
18《阿基米德後宮的茶》
19《剪刀手愛德華》
20《旅行》阿根廷新浪潮大導費爾南多·索拉納斯
21《拉莉薩》 舍皮琴科代表作
22《野獸青春》《暴力輓歌》鈴木清順(日本)
23《魂斷威尼斯》《白夜》維斯康帝
24《布朗寧的觀點》(1943)安東尼阿斯奎斯
25《人情低風船》
26《單下佐膳百萬兩只壺》《河內山宗俊》《人情之風船》木下會介
27《飢餓海峽》內田吐司(日)
28《拋下書包上街》《上海藝人倡館》《依丹十三》寺山修司(日)
29《四月三周兩天》
30《阿基米德後宮的茶》
31《浮雲》成賴巳喜男
32《我的美國舅舅》
33《旅行》阿根廷電影
34《飯》 《浮雲》(日)成賴巳喜男
35《巴斯特-基頓喜劇短片全集》1234
36《岩井俊二初期作品精選》2d9
37《可怕的孩子們》
38《蒲田進行曲》深作欣二作品
39《圍捕》楊鎖
40《化石》小林正樹(日)
41《穆謝特》布列松
42《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43《幸福的黃手帕》
44《下一站天國》(天國的車站)
45《金錢本色》 導演:馬汀斯克塞斯
46《男歡女愛》克勞德勒魯什
47《雪國》(文學作品是川端康成的 很好看 文筆和情感都很細膩)
48《剪刀手愛德華》
49《白絲帶》
50《野獸青春》
51《暴力輓歌》鈴木清順(日本)
52《魂斷威尼斯》
53《白夜》維斯康帝
54《飢餓海峽》
55《上海藝人倡館》
56《殺人游戲》 鈴木清順
57《天使的孩子》艾倫帕克
58《隱劍鬼爪》山田洋次
59《如果》
60《三隻猴子》
61《神甫萊昂莫漢》梅爾維爾
62《一切搞定》夏布洛爾
63《東京流浪者》-
64《振盪器》
65《守門員害怕罰點球》
66《尋找小津》

刺激的通常沒好的 《我的美女老闆》 《歲月神偷》 重點推薦這兩個 也是國產的

『貳』 西伯利亞的理發師的影片評價

據說《西伯利亞理發師》是前蘇聯解體以後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在克里姆林宮舉行過首映禮的電影。
電影中用無國界的音樂——莫扎特——來隱約的說明這個初衷,工業文明只會帶來對文化傳統的摧殘,電影中是機器——伐木工具「西伯利亞理發師」。 愛情也沒有國界,尤其是悲劇色彩,留下遺憾和不那麼完美的愛情更是動人心魄。一場愛情煥發出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的思考,似乎這樣的主題太過隱諱,甚至看著電影一時半會兒都不能明白這故事究竟可以被概括成什麼?
《西伯利亞理發師》——這個電影的名字都簡單中帶著晦澀,另一個翻譯的名字才能夠讓觀眾明白《情留西伯利亞》,雖然有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這樣的標志,但是它用這個愛情說出的,或者要說的東西又遠遠不只是愛情。很多時候,有一些模糊不清的東西,才更能體現藝術——這一神奇的特質。
時光在1885、1895和1905年之間不斷交錯,莫扎特既是交流又是溝通俄羅斯和美國人的象徵,也是這個故事穿針引線的媒介。即使影片中那個沙俄軍官很滑稽和霸道,但是他裝得愛音樂和詩歌,在平時的為人上也不乏喜劇味道。但是在美國軍營的教官不知道莫扎特,發明「西伯利亞理發師」的美國人也對文化不感興趣,這就是文化傳統的差別。電影中表現的美國人,只有珍是從文化上被俄羅斯所吸引,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20年前的俄羅斯之行改變了珍的一生,珍的敘述也就是從對俄羅斯的印象出發。影片前面的喜劇色彩非常突出,安德列和珍在火車車廂的會面就表現出來強烈的喜劇成分,可能都明白那是導演故意想要表現的俄羅斯人性格,所以,不知不覺就發現,這部電影隨時都可以走出愛情故事的圈子。
如果看了《烈日灼人》(1994年)知道米哈爾科夫有一定歷史感的話,《西伯利亞理發師》裡面理想化了的、只屬於俄羅斯的博大,精緻,悲憫,智慧,足以讓人與導演一樣,慨嘆這個強盛民族曾有的輝煌。
以愛情線索貫穿始終的史詩巨片,耗資4600萬美元,首映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議會廳,規模之大,在俄羅斯尚屬首次。影片得了俄羅斯1999年國家獎金,卻不受國內評論界待見,兩個月,報刊雜志評論居然有400餘篇文章跟著罵他。理由不外是他的影片是拍給外國人看的,影片里的俄羅斯過於理想化……很有意思的是,這些質詬和當年張藝謀那個「後殖民」的大帽子有一拼。
電影的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具有強烈的俄羅斯的抒情傳統,他也經常被視為新俄羅斯電影的代表。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全名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米哈爾科夫,1945年10月21日出生於莫斯科的一個名聲顯赫的藝術世家。米哈爾科夫的外曾祖父瓦西里·蘇里科夫和祖父彼得·岡察洛夫斯基都是沙俄時期著名的畫家;父親謝爾蓋·弗拉基米羅維奇·米哈爾科夫是蘇聯著名的詩人、作家、社會活動者,蘇聯國歌的詞作者,三次斯大林獎金的獲得者;母親娜塔麗亞·彼得羅芙娜·岡察洛夫斯卡亞也是當時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和詩人。
所以他的抒情氣質顯然有家庭的影響,從講故事的角度說,他的技巧在於迴避一些敏感的東西,讓更多的觀眾可以接受。早期的《愛情的奴隸》《親戚》等影片就在故事的外衣下突出一些看點,淡化一些想要表達的思考。後期的《套馬桿》中的中國國情,蒙古族的傳統和俄羅斯人某些微妙關系,導演可以用生活中的小事來化解,甚至動用某些幻想,而更多的還是展現自然的和諧。《烈日灼人》面對蘇聯時期國內的元氣大傷,也用家庭關系和塵世生活來避重就輕,當然電影的感傷情緒是無處不在的。導演的特色是延續多年的。
這部《西伯利亞理發師》也是一樣,甚至電影用一個令人惆悵的愛情故事遠離可能涉及的俄羅斯革命年代的歷史背景。比如一開始安德列跟隨皇家軍校剛剛來到莫斯科就遇見一場暴力恐怖事件,電影沒有往深層里反映,他們是什麼身份。電影更多的是通過這個不得已和固執的愛情男女,表現出愛的偉大和無奈,俄羅斯人的個性傳統文化鑄造的魅力,吸引著世人,哪怕一些美好東西會流逝,但也有不變的東西永遠存在。
有些人可能喜歡舉重若輕的大本事,但有的人可以舉輕若重,那也是一大本事,米哈爾科夫顯然是後面一種,他幾乎不去觸碰歷史本身,但又不想很多人割斷歷史的血脈。所謂我們能夠清晰覺察的俄羅斯味道,俄羅斯民俗,俄羅斯民族的未來在歷史的巨輪下走向了何方?雖然變遷無可避免,但就像西伯利亞蒼翠的森林一樣,永遠都有生機盎然的時候。盡管工業機器、現代文明可以很強大,但自然和生命的力量永遠無窮無盡。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電影畫家蘇里科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任達華電影導演是鄭偉文 瀏覽:747
電影比電視劇評分高 瀏覽:882
長春電影電影節 瀏覽:197
周星馳新籌備電影 瀏覽:975
新上映日本動漫電影2015 瀏覽:831
林允兒電影節獲獎 瀏覽:702
印度節奏感強的電影 瀏覽:217
日本倫理電影片排行榜 瀏覽:252
北歐國際電影節簡介 瀏覽:661
神馬電影網秋霞 瀏覽:327
美國二維空間電影 瀏覽:327
印度電影流浪者插曲奴隸 瀏覽:395
嘉陽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897
潘多拉電影韓國完整觀看 瀏覽:501
為什麼美國電影主角孩子都有哮喘 瀏覽:884
2016劇情最雷電影 瀏覽:211
如何在電影院看電影 瀏覽:545
美國快餐的電影 瀏覽:642
韓國洗頭電影完整版 瀏覽:22
最新泰國les微電影 瀏覽: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