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王凱金蓮花最佳男主角
王凱憑借《大江大河2》首拿罩獲得金蓮花最佳男主角獎。
12月21日,在澳門舉行的十四屆澳門國際電影節、第十三屆澳門國際電視節頒獎典禮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現場星光璀璨,劉亦菲、王凱、章子怡、曾黎等明星閃耀出席,現場除了有養眼的明星可以看之外,今天還會有多個大獎頒發,讓人很期待。
「金蓮花獎」是澳門國際電影節、澳門國際電視節的常設獎項,以澳門地區的區花「蓮花」而命名,分別由澳門電影電視傳媒協會與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聯合主辦,創辦於2009年,此後於每年12月下旬在中國澳門舉辦。旨在鼓勵電影、電視、動漫產業多元化發展,培育電影、電視、動漫產業從業新人,搭建資本與影視項目對接的平台。
王凱簡介
王凱,1982年8月18日生於湖北省武漢市,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03級表演班。2007年,出演首部電視劇《虎穴》進入娛樂圈,2008年,因出演《醜女無敵》中娘娘腔陳家明一角而走紅,2012年,主演電視劇《知青》並參演首部電影《我的狗狗我的愛》。
2013年,主演的電影《逆襲》入圍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者鬧媒大獎最佳影片,2017年1月敏姿27日,王凱登上央視春晚舞台。2018年1月8日,發布單曲《往事流彈》,5月,以補位嘉賓身份參加《跨界歌王第三季》。8月4日,獲得《跨界歌王第三季》總冠軍。2018年12月10日,參演的電視劇《大江大河》在東方衛視、北京衛視全國首播。
② 《芳華》口碑爆棚塞班電影節獲得了哪些獎項
1,首屆塞班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獲獎作品:《芳華》。
2,首屆塞班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獲獎人員:馮小剛。
3,首屆塞班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提名作品:嚴歌苓《芳華》。
4,首屆塞班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獲獎人員:楊采鈺。
5,首屆塞班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提名人員:羅攀。
6,首屆塞班國際電影節最佳音樂,提名人員:趙林。
7,首屆塞班國際電影節最佳新人,獲獎人員:苗苗,鍾楚曦。
(2)澳門國際電影節2017在擴展閱讀
《芳華》獲獎記錄:
1,第9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獲獎作品:《芳華》。
2,第9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獲獎人員:馮小剛。
3,第9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獲獎人員:嚴歌苓。
4,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獲獎人員:馮小剛。
5,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新人獎,獲獎人員:鍾楚曦,苗苗。
6,第23屆華鼎獎最佳新銳演員,獲獎人員:鍾楚曦。
③ 澳門國際電影節在哪個台播
澳門國際電影節在芒果TV播。澳門國際電影節創辦於2009年,由澳門電影電視傳媒協會主辦,舉辦時間為每年的12月。
④ 終於上了!《麥路人》這部良心港片,賺足眼淚
上周末,和奇遇觀影團的小夥伴們一起看了 《麥路人》 提前點映。
不僅因為兩位主演郭富城、楊千嬅是很多人的兒時偶像,題材本身也很吸引。
記得2017年,一篇名為 《24點後不是快餐店》 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作者拍了一組北京午夜之後,寄宿在快餐店裡形形色色的人的照片,第一次,將這個群體呈現在公眾視野。
這些人,因為種種原因夜不歸宿,把24小時快餐店當成了自己的家。若是你在午夜後去過這些地方點餐,你一定也見過這些人。
他們總是安安靜靜地蜷縮在快餐店黑暗的角落裡,伏在桌子上,靜待天明。
這群人我們視而不見,習以為常,很少有人去問關於他們的故事。
那篇熱帖第一次把鏡頭對准了他們,去詢問他們的故事。
他們中,有的人是「頸椎斷了3根骨頭的看貨人」,有的是「進京求醫的姐妹」,當然,也有的人僅僅是不想歸家,失戀了,只想找一個不被打擾的地方,安安靜靜地呆著。
可以說,每一個夜晚的快餐店,都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
後來,大家才發現,不獨北上廣深有一群這樣的人,在香港、台北,同樣有這樣的人。
他們一般被當地人稱之為「 麥睡族 」(McSleepers),或「 麥路人 」。
如今,終於有一部純正的港片,把鏡頭對准這個群體,挖掘這個題材,焉能不期待?
越是光鮮的城市,背後的平凡人的故事,才越動人。
如果你在晚上九點後流連過香港的街頭,你會發現這個繁忙的超級國際都會的夜晚,其實是很安靜的。
仍在寫字樓加班的人躲在辦公室里,撐起了中環摩天大樓的璀璨;大街上都是急急忙忙趕路回家的上班族,一臉倦容,沒有人會停留。
除了蘭桂坊這樣的酒吧區擠滿了放縱的人,食肆、小店陸續打烊。
只有那些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仍燈火通明,這些快餐店一般不會趕客,於是,它便天然成為無處可去的人們借宿一宵的好地方。
通常,大家能從衣飾上辨認出這些人大致的身份和財務狀況——
譬如 口 水祥 (張達明飾演),瘦弱單薄的身軀,衣服總是臟臟的,帽子戴得歪歪的,眼神永遠不知望向哪兒。落魄人,就長這樣。
他平常靠在街頭擺攤賣畫為生,你知道,在香港這種腳步匆忙的地方,除了遊客哪會有人停留光顧,所以口水祥經常是有上餐沒下餐。
又譬如 深仔 (顧定軒飾演),你總是會在快餐店見到這樣不歸家的少年,他們通常獨來獨往,從不與人交流。
每個夜晚,他們躲在快餐店的角落,眼神疲憊,但永遠不放下手機,一遍又一遍地打 游戲 。
這種問題少年一般是因為家庭問題而出走,深仔也不例外,這個失業少年因為整天在家不務正業,與家人沖突,離家出走。
單親媽媽曉妍 (劉雅瑟飾演)因為老公意外離世,她要獨自撫養一個小孩,同時還要替爛賭的婆婆還高利貸,每天總是出沒於各種茶餐廳的後巷幫忙洗碗打工還債,夜裡,就帶著小孩借宿在快餐店。
只有三個人是例外的。
中年人 阿博 (郭富城飾演),他彷彿不屬於上述這個群體,穿著一身舊西裝、背著一個大書包,如若不是他落魄的神情、須根滿面、疲憊的面容,你還真是很難看得出,其實他也是一名流浪漢。
但你能感覺得出,他的與眾不同。
他能用流利的英文幫單親媽媽給 社會 福利署寫申請信,還能憑借熟絡的 社會 關系,幫各種流浪友找工作。
毫無疑問,他是這群人的中心。
等 伯 (萬梓良飾演)也很與眾不同。他長期窩在快餐店,不是因為沒有錢。
他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前事:妻子早些年意外去世,從此他的神志變得有點恍惚,他每天晚上都坐在同一個位置,對著空位思念亡妻。
在廟街「艷陽天」歌舞廳唱歌的 秋紅 (楊千嬅飾),則是另一個例外,她因為和阿博有著剪不斷的情緣,也加入到這群人中。
但說到底,她也是一個「麥路人」。廟街早已香火式微,往時這個亞洲最著名的夜市,如今已沒有人習慣去聽街頭賣唱。秋紅也面臨著失業的危機。
這群人,因緣際會在快餐店相匯,沒有血緣關系,只是「同是天涯淪落人」,因此與彼此產生了友情。
人們這才留意到,這群近乎「隱身」在快餐店的人的存在,因為這群人也很識趣,每每總是隱藏在店鋪的陰暗角落,盡量不去打擾別人。
香港人稱這個群體叫「 麥睡族 」或「 麥難民 」,後來又有了更善意的名字,叫「 麥路人 」。
經過調查,五年過去了,這個群體沒有消失,反而加入的數字在上升。
眾所周知,香港是全球租金最貴的地方,尤其在油尖旺、銅鑼環一帶,更是寸土尺金。辦公室租金貴,住宅更貴,甚至,一間十平方不到的地方被間隔成多個小單間,俗稱「劏房」,且租金相對於部分人的收入來說,也不算便宜。
於是,一部分低收入連「劏房」都租不起的人,順理成章只能流連在快餐店。
經過香港的社工團體調查,有接近一半的受訪者其實是有正職或兼職的,這頗顛覆大家的認知。
但無論是像阿博或等伯這樣還算有點錢的,還是像口水祥這樣三餐不繼的,寄宿在快餐店的人,原因都是「省錢」和「舒服」。
大型的快餐店其實也知道這個群體的存在,不過他們持比較開放的態度,也默許這群人在店內留宿。
於是加入這個「麥路人」一族的,越來越多。
太陽再光輝也有黑點,每個大都市光鮮的背後,都有著無數不為人知傷心的故事。
香港亦然。即使在經濟騰飛的20世紀80年代,各種 社會 問題亦層出不窮。
港產片一向有著人文關懷的傳統,如1982年黎大煒執導 《靚妹仔》 ,講述離家出走的未成年少女的故事(俗稱「老泥妹」),這部電影不但大膽採用當時還是默默無聞的素人作為主演,題材上可謂驚世駭俗,第一次把 社會 不光彩的一面展現在觀眾面前,這部電影開創了香港寫實電影的先河,也成為了港片經典。
即使在港片產量不斷下降、港產片式微的今天,香港的電影人們,依然拍出了《麥路人》這樣的有 社會 責任感的電影,是值得鼓勵的。
這次的《麥路人》,港媒用了「群星拱照」的大字標題來形容。從另一面反映出,電影市道越是艱難,香港的電影人們越是團結。
導演黃慶勛是個「老新人」了,20年來,他一直是大導演鄭保瑞的副導演,《麥路人》是他首部獨立執導作品,作為處女作,即選擇嚴肅的 社會 議題,勇氣可嘉,他亦憑此片入圍今年金像獎的最佳新導演獎。
身為金馬、金像雙料影帝的郭富城,僅憑故事大綱就立即答應出演。
這一次,郭富城的角色可謂與他超級明星的形象有雲泥之別,你很難想像,他會去演一個流浪漢。
就連導演黃慶勛也說,「有時在現場看到衣衫襤褸、須根滿面、一臉愁容瑟縮一旁的他,真的很難想像就是平時官仔骨骨、風流倜儻的郭天王。」
至於一眾配角們,張達明、萬梓良、鮑起靜,也都是港片的經典老戲骨,每個角色著墨不多,但都完整而生動。
《麥路人》並不是一部要賣「慘」的電影,盡管悲劇的劇情無處不在。
主角阿博和許多香港人一樣,有著光鮮的往事。他曾是金融才俊,但因為在操作過程中犯錯,鋃鐺入獄,人生從此被改變。
但正如他在片中的造型一樣,他像是把來快餐店幫助大家當作上班一樣,用他過往所學的知識和經驗,試圖帶領「難友」們走出困境。
秋紅的身上,則彷彿濃縮了香港夜生活的起起落落。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她唱歌的廟街「艷陽天」真有此地,是至今為數不多仍在營業的傳統歌舞廳。
前年英國搖滾巨星賈維斯·卡克 (Jarvis Cocker)趁在港演出期間,特意前來尋訪此地,感受一下昔日廟街的風情。
選擇楊千嬅出演這個角色,大概也是看中她身上那種港女的硬朗氣質。
時代在變,歌廳式微,秋紅並不氣餒,有得唱就繼續唱,沒法唱下去,便轉行、力所能及扶助他人。
一個城市自有它的故事,故事總有高潮低潮,起承轉合,但城市中的人,最要緊的,是不要失去心氣。人在,燈在,這城市便仍有生氣。
《麥路人》去年入選了澳門國際電影節和東京國際電影節,今年金像獎九項提名,張達明更是一舉拿下最佳男配。因為疫情耽誤,現在終於能上院線了。
如果你還愛港片,值得你去支持一下這部良心製作的電影。
本文首發於奇遇電影:cinematik
⑤ 澳門國際電影節哪裡能看
澳門國際電影節可以在優酷視頻上看。根據查詢相關公開資料截止於2022年12月31日顯示,澳門國際電影節運行平台與優酷視頻平台簽約視頻源播放,澳門國際電影節可以在優酷視頻上看。
⑥ 打造電影的嘉年華,澳門國際電影節時間
我國澳門政府近年來推行多元化產業發展的政策,希望將澳門打造成集娛樂、影視、文化、度假和休閑於一體的國際性旅遊城市,而在這之中,澳門國際電影節無疑是發展澳門影視文化產業的重要項目。那麼就讓傳統節日為你介紹,澳門國際電影節時間。
問:澳門國際電影節時間是什麼時候?答:澳門國際電影節在每年12月26日舉辦。
澳門國際電影節(Macau International Movie Festival)創辦於2009年,以後每年12月26日舉辦一次。澳門國際電影節的舉辦,是希望發揮澳門東西方文化匯聚的優勢,集中展示全球的優秀電影,並在鼓勵電影(電視、動漫)產業多元化發展的同時,培育本澳電影、電視及動漫從業新人,搭建資本與影視項目對接的平台,打造一流電影節應有的國際視野。
澳門國際電影節的宗旨,是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旅遊娛樂會友、推出影視新人、促進版權貿易。電影節通過匯集國際電影(電視、動漫)製作方、投資商和國際影視明星及政商名流,調動廣大民眾的參與熱情。
每屆電影節期間,還會舉辦「國際電影電視及動漫產品展銷會」等活動,並提供專業化服務及國際影視版權交易平台,力圖通過異彩紛呈的電影展映和形式多樣的配套活動,結合本澳的旅遊資源與娛樂要素,著力打造世界電影人與廣大民眾共同參與的電影嘉年華。
澳門國際電影節獎項設置
金蓮花優秀影片大獎金蓮花最佳故事片獎
不分類個人獎,獎項如下:金蓮花最佳導演獎金蓮花最佳編劇獎金蓮花最佳男演員金蓮花最佳女演員金蓮花最佳男配角獎金蓮花最佳女配角獎金蓮花最佳新人獎金蓮花導演新人獎
不分類技術獎,獎項如下:金蓮花最佳攝影獎金蓮花最佳剪輯獎金蓮花最佳音樂獎
其他獎項如下:金蓮花最佳紀錄片獎金蓮花最佳短片獎金蓮花最佳動畫片獎金蓮花優秀製片人獎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