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法國電影三個火槍手

法國電影三個火槍手

發布時間:2022-05-02 09:09:15

1. 《三個火槍手》的作者和主角

《三個火槍手》,又譯《三劍客》、《俠隱記》,是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該書曾五次被翻拍成電影作品。三個火槍手分別是阿多斯,波爾多斯,和阿拉密斯。
《三個火槍手》是法國十九世紀作家大仲馬1844年出版的小說Les Trois Mousquetaires,又譯作《三劍客》或《三銃士》。

《三劍客》於1843年3月至1844年7月在巴黎《世紀報》上連載,法國文學批評家阿爾梅拉在《亞歷山大仲馬和〈三劍客〉》一書中指出:「三位才華大相逕庭的作家共同寫出這部小說:庫爾蒂茨制訂了梗概和情節;馬凱擬了初稿;仲馬賦予它生動的敘述、對話、風格與生命。」。1907年中國的伍光建翻譯為《俠隱記》,多有刪節,後來李青崖從法文譯出全書,取名《三個火槍手》。

故事內容是平民出身的達達尼昂到巴黎投軍,加入國王路易十三的火槍手衛隊,和其他三個火槍手成為好朋友。他們為了保護王後奧地利的安妮的名譽,抗擊紅衣主教黎塞留,擊敗黎塞留設置的重重障礙,前往英國,從白金漢公爵那裡取回王後的鑽石,挫敗了黎塞留挑撥國王和王後的陰謀。

2. 《三個火槍手》好看嗎是講什麼的

中西文化的差異,造成審美觀點不同,《三個火槍手》對西方來說,是相當成功的著作,曾五次被改編成電影。我讀過《三個火槍手》也讀過大仲馬寫的《基督山伯爵》,個人拿來對比,我還是比較喜歡後者,《基督山伯爵》更符合我們東方人的審美情趣。以下是我從網路搜來的,覺得對《三個火槍手》的評價蠻公允的,你可以參照一下:由於《三個火槍手》是作者應報社所寫的連載小說,因此,它的顯著特點是:開門見山,情節生動,對話有趣,而且每段都留下一個懸念,以引起讀者欲罷不能的閱讀興趣。 大仲馬不愧是大手筆,他把許多既有密切聯系而又獨立成章的小故事編織在一起,如白金漢和王後的愛情、阿多斯的不幸婚姻、費爾頓的受騙上當、達達尼昂和米拉迪的糾葛……使它們組合成一個完整的驚心動魄的事件。 《三個火槍手》的主要文學成就,在於它塑造了一系列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達達尼昂的機智勇敢、重朋友之情,阿托斯的處事老練、嫉惡如仇,波托斯的粗魯莽撞、愛慕虛榮,阿拉米斯的舉止文雅、靈活善變,米拉迪的年輕美貌、心狠手辣,紅衣主教的深不可測、陰險奸詐,博納希厄太太的純真善良以及她丈夫的愚昧可笑的性格都活生生地躍然於紙上,表現得恰到好處,淋漓盡致,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向人們展示了當時法國社會的宏偉畫卷。 作品雖然屬通俗小說,但是,文字相當講究,華麗而不艱澀,風趣而不粗俗。作品從不同角度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象,揭露了統治階級人物之間的偽善關系,也是它至今仍有生命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再多說句,由於本團秉承的宗旨與三個火槍手的理念(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相一致的,本人因此緣故向你大力推薦一讀,希望你會喜歡。

3. 三個火槍手的主要內容

《三個火槍手》主要內容:
主人公達爾大尼央是一個外省的貴族子弟,來到巴黎後加入了國王路易十三的火槍隊,並與另外三個火槍手結成了莫逆之交。王後安娜與英國首相白金漢有私情,安娜送了一串鑽石墜子給白金漢;而與王後為敵的首相黎塞留卻派人去英國偷得墜子上的兩顆鑽石,想使王後在舞會上出醜。達爾大尼央自告奮勇與三位朋友一起去英國,幾經周折終於取回墜子,保住了王後的名節。

4. 三個火槍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主人公達爾大尼央是一個外省的貴族子弟,來到巴黎後加入了國王路易十三的火槍隊,並與另外三個火槍手結成了莫逆之交。

2、王後安娜與英國首相白金漢有私情,安娜送了一串鑽石墜子給白金漢;而與王後為敵的首相黎塞留卻派人去英國偷得墜子上的兩顆鑽石,想使王後在舞會上出醜。

3、達爾大尼央自告奮勇與三位朋友一起去英國,幾經周折終於取回墜子,保住了王後的名節。

5. 跪求關於三個火槍手的電影

作者:亞歷山大·仲馬,亞歷山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père, 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自學成才,一生寫的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大仲馬信守共和政見,反對君主專政。由於他的黑白混血人身份,其一生都受種族主義的困擾。
17世紀的法國,政治者爭權奪利,矛盾重重。主人公是一個法國鄉下小子達達尼昂,他善良淳樸聰明,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的朋友從危險中拯救出來,一次又一次打破紅衣主教的陰謀。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到達達尼昂的三個朋友――三個火槍手:阿多斯,波爾多斯,和阿拉米斯。阿多斯、波爾多斯、阿拉米斯是三位非常好的朋友,他們正直、勇敢,為了朋友可以不惜一切代價,還有著紳士風度。說到怎麼認識主人公達達尼昂,那可真是一段奇遇,真可謂是不打不相識。達達尼昂無意間分別冒犯了這三位火槍手,他們為了榮譽要和達達尼昂決斗,達達尼昂只好硬著頭皮接受了。本來達達尼昂准備去送死,誰知道來了紅衣主教的禁衛隊,他們人多勢眾,要和三個火槍手決斗。達達尼昂則加入了火槍手這一邊,就這樣大家同仇敵忔,一起戰斗敵人。結果他們以勝利而告終,也正以為這次戰斗化解了大家彼此的誤會,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達達尼昂經過努力也加入了火槍隊,這樣三個火槍手認識了好友,達達尼昂,四個人從此形影不離,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大家從此接受了反抗紅衣主教的任務……… 故事也就此展開。作者生動的描寫的以後的戰斗,一起高超的寫作水平烘托出了達達尼昂、阿多斯、波爾多斯、和阿拉米斯這四個個性迥然不同的四個人。看了這個小說我也受益匪淺,一個好漢三個幫,誰都需要幫助,朋友能給自己幫助,就像這四個朋友互相幫助,共渡難關,也正是這樣他門才能從一個又一個危險與困難中走出來。而且,人要證明自己就要以實際行動來證明。達達尼昂也正以為如此最終才變成了火槍隊的隊長。

6. 《三個火槍手》里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1、《三個火槍手》里的好詞:初夏時節,已近立夏,時值初夏,初夏之際,春去夏來,春末夏初,時當下令,時值盛夏,正值盛夏,夏天過去 ,正值炎夏,正值盛暑,盛夏時節,盛夏之季 ,盛夏之日 ,盛夏季節,酷暑季節,酷暑盛夏,盛暑炎夏,溽暑酷夏 ,溽暑盛夏,炎炎盛夏 ,五黃六月,時值六月,正值三伏, 熱在三伏,盛夏三伏,三伏暑天,三伏盛暑,大暑酷去 ,
伏梢末盡,已是夏末,多雨季節,陰雨季節,夏收季節,春種夏收,夏收夏種,夏收大忙,夏陽酷暑,六月炎暑 ,夏日炎炎,夏日可畏,太陽毒辣,太陽毒熱,烈日中天,赤日炎炎,夏日炎熱,盛暑炎炎,夏意正濃,夏山如碧 ,夏樹蒼翠,夏水湯湯,暑月蟬鳴。

2、《三個火槍手》里的好句:

1、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

2、世上只有糊塗的人才抱著痴望。

3、女人為死人流淚,男人為死人報仇!

4、在一切熱情當中,愛情是最自私自利的。

5、我知道鍾情的人做事都不是毫無所為的。

6、歷史只倚靠事實來做說明,而從來不倚靠任何推想。

7、獲得前程是由於自己的勇往直前,僅僅由於自己的勇往直前。

8、凡是有關計謀的事情,女人的危險不知比男人要大多少倍。

9、倘若他由於永恆相守的諾言種下了許多恩情,那麼他當然也不得不由於永恆失信的事實種下了許多怨恨。

10、一個人在興旺發達的時候,應該向左右播撒一頓頓飯,等到倒霉的時候就多少可以收獲幾頓了。

11、女人是為了毀掉我們而創造出來的,我們的一切不幸都來自她們。(總感覺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有點虛偽……)

12、一旦您也有了創口,要把它好好掩藏起來。沉默是不幸的人的最後的快樂,別讓任何人知道您的痛苦的傷痕。

13、生活是由一連串小煩惱串成的念珠,心胸開闊的人是一邊笑著一邊數這串念珠的。

14、一般來說,人們徵求了意見後並不聽從;即使聽從了也是為了在時候能有一個曾經為他提供意見的人可以抱怨。

15、只有死了的人是不會在世界上再被人遇見的。

16、平常是糊里糊塗的,現在變得出人意外的小心謹慎,這正是由於報復的 慾望,而這種慾望多麼能夠鍛煉人!

17、你將來有了傷口的時候務必好好地遮掩住它,沉默是不幸的人的最後的喜悅;請您不要把您的痛苦的痕跡泄漏給任何人,一條鹿受了傷,就有許多蠅子叮出它的血,我們受到痛苦就有好奇的人吸出我們的眼淚。

7. 《三個火槍手》里皇帝,是傀儡皇帝紅衣主教執政

當然不是了。紅衣主教黎賽留相當於中國周公一樣的人物,他是現代法國的締造者。

黎賽留

《三個火槍手》里,紅衣主教黎賽留是個臉譜式的反派頭目,可能還沒有米萊迪給人印象深刻。事實上,若比較小說中出現的人物在歷史中的重要性,黎賽留是當之無愧頭把交椅。甚至有人說:若沒有黎賽留,就沒有現代法國。

秉持君主權力至上、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黎賽留帶領當時一盤散沙的法國突破哈布斯堡家族的封鎖和天主教會的控制,在勁敵環伺的歐洲打造出了強有力的中央專制政體,留給光明王路易十四一個絕好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玩弄權術不可避免,外交手腕耍得不少,鎮壓民眾毫不留情,打壓異己是家常便飯,控制輿論更是不可或缺的手段——甚至有人說正是黎賽留發明了新聞審查制度。因此,說黎賽留陰險狡詐、冷酷無情怕是不冤枉,但要如小說和電影中一般,說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為個人權力而犧牲國家利益,則大大有悖於史實。

「我的第一個目的是使國王崇高;我的第二個目的是使王國榮耀」,在《政治遺囑》中,黎賽留曾如此自豪地宣稱。他是如此說的,也是如此做的。在國內,他打壓教會和貴族勢力,使君權達到巔峰;在國外,他極具前瞻性地成為現代外交第一人,為削弱對手無所不用其極,終於使法國在混亂的歐洲三十年戰爭中成為最大的贏家,面對衰落的西班牙和陷入分裂的德國而坐享其成。所以如果三個火槍手和達泰尼昂總是給他搗亂的事兒是真的,那到底是誰背叛法國呢。

在追求一個強大國家的道路上,身為教士的黎賽留肯定多次違反教條、教會利益乃至俗世道德;對路易十三的王後奧地利的安妮,他確實抱有敵意。然而對法國和路易十三本人,依歷史判斷,他從無貳心。

8. 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叫什麼名字

《三個火槍手》,又譯《三劍客》、《俠隱記》,是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該書曾五次被翻拍成電影作品。三個火槍手分別是阿多斯,波爾多斯,和阿拉密斯。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三個火槍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外一部電影里有天堂 瀏覽:893
勵志微電影大全 瀏覽:364
村花來了是什麼電影 瀏覽:990
海盜和俄羅斯海軍電影 瀏覽:447
什麼的情人電影 瀏覽:771
古惑仔全集電影第一集人在江湖 瀏覽:928
春節電影票房銷量 瀏覽:399
15cy影城電影網app下載 瀏覽:623
電影遇到俄羅斯軍艦 瀏覽:528
悟空傳電影主要講了什麼 瀏覽:620
美國槍戰動作電影 瀏覽:243
春節檔電影院放什麼電影 瀏覽:466
歐美電影獵捕 瀏覽:559
普通人美國電影 瀏覽:459
保護小白球動漫電影 瀏覽:685
日本陰獸電影解析 瀏覽:378
電影吧2018最新電影 瀏覽:671
俄羅斯籃球教練電影 瀏覽:919
電影院的商品 瀏覽:219
講述非洲移民到美國的電影 瀏覽: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