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日復一日2001年美國電影

日復一日2001年美國電影

發布時間:2025-07-10 05:29:45

『壹』 哪部電影里的一句台詞觸動了你,讓你思考了很久呢

多圖預警,自行選擇是否觀看!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電影台詞想必也是經歷過的人,才能寫下這些經典!

電影1——《one day》


電影2——《肖申克的救贖》


電影3——《愛在日落黃昏時 Before Sunset》


電影4——《初戀50次》

「我喜歡看你笑。」

「我喜歡你逗我笑。」

電影5——《一代宗師》

電影6——《功夫熊貓》

如果你只做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情,就永遠沒法進步。

電影7——《喜劇之王》

後續再補……

下面繼續更

————————————這是個不同尋常的分割線——————————


電影8——《這個殺手不太冷》

「里昂,我想我已經愛上你了,這是我的初戀,你知道嗎?」

「你未戀愛過,怎知道那叫愛情?」

「因為我能感覺得到。」

「哪兒?」

「 在我的胃裡,感覺很溫暖,我以前總覺得那裡打結,現在不會了。 」

電影9——《怦然心動》

有的人淺薄,有的人金玉其表敗絮其中。有一天 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爛的人,當你遇到這個人後,會覺得其他人都只是浮雲而已。

電影10——《穿普拉達的女王》

你知道嗎?也許你覺得奇怪,但能讓你隨時接電話的人,才是你真正在乎的人。


電影11——《東邪西毒》

「有些人是離開後,才發現那個人是最喜歡的。」

電影12——《中國合夥人》

不要總在過去的回憶里纏綿,昨天的太陽,曬不幹今天的衣裳!

哥哥的不解釋

❤❤❤❤❤❤

「其實有些人你們已經見了這輩子最後一面了

只是你還沒有發覺」

我的愛人是如此英俊, 他的皮膚像黃金般閃耀著光澤, 他的雙頰如香草台般迷人豐潤, 他的眼睛如鴿子般明亮, 他的身軀如同雕刻的象牙, 他的雙腿如大理石柱般堅實。 

總而言之他是那樣可愛, 可惜他永遠是個一無所有的小混混,所以他永遠不會是我的愛人, 多麼可惜!

這段台詞來自1984年的經典電影《美國往事》,是女主角Deborah念給男主角的一段。

黛博拉在年紀很小時便明白究竟什麼才是自己最想要也最願意追求的東西,所以當她面對著喜歡的男孩子時,頭腦出奇的冷靜。

雖然你是那麼的令我心動,只可惜你一無所有。

有的人淺薄,有的人金玉其表敗絮其中。有一天 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爛的人,當你遇到這個人後,會覺得其他人都只是浮雲而已。

所謂斯人若彩虹,遇見方知有,是電影《怦然心動》的經典台詞之一,故事中兩小無猜的孩子在童真純潔的浪漫中實現了自己和對方的成長,並在家人的推動下逐漸了解人生的真諦。

電影是一個神奇的東西,他能讓人產生共鳴,讓人思考,讓人陶醉,忘記什麼時候開始,總是會一個人躺在被窩里靜靜的看一部電影,看著別人的故事,思考著自己的人生!短短的兩個小時訴說的也許是主人公的一生、也許是一件神奇而又偉大的事情!

楚門的世界

「假如再也碰不見你,祝你早午晚都安」!

《楚門的世界》將人的一生描述的特別清楚,主人公楚門從一出生就處於一場秀之中,他身邊所有的人都是演員,包括自己的父母、妻子以及摯友,他的前半生都重復的過著一天的生活,他想尋求改變,這不就是描述的現在 社會 上大多數人的生活嗎?我們已經被生活壓的透不過氣了,每天都是重復式的生活,我們想改變卻又害怕卻改變,這句話完美的體現了電影的主題。

肖申克的救贖

「要麼忙著死,要麼忙著活」!

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遠不會消逝。

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會有這么多失意的人,無非就是想的太多,把許多時間花費在了徒勞無功的地方,對生活滿是抱怨,他們沒有體會到生活的樂趣,要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是一個有用的人。

白日夢想家

當我們遇上一件喜歡的東西,我們都希望他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都希望是屬於自己的,這是人性的慾望,享受當下,做自己生活的主角。

愛在日落黃昏時

「我覺得,當你年輕時,你會相信你會認識很多人,但後來你會發現你會發現能交流的人其實很少」!

其實這一輩子摯友只有一兩個,他們會在我們難過傷心時安慰我們,陪我們高興、陪我們難過,生命之中大多數是過客,留下的才是陪我們一輩子的人。

天堂電影院

「人生和電影不一樣,人生辛苦多了」!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人生如戲,但是他比演戲多了一點,那就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你永遠得改變,去適應生活,生活是現場直播,沒有綵排,沒有劇本、作為演員的你也不一定會敬業!

怦然心動

「有些人淺薄,有些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可不經意間,你會遇到一個如彩虹般絢爛的人,從此以後,其他人不過是匆匆浮雲」!

千言萬語抵不過這一句 I miss you

還有冠希哥的這一句 這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

《尋夢環游記》里說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恍惚間您只是去遠行了,並沒有離開我們

1 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麥克白》

2 愛所有人,信任少數人,不負任何人。《皆大歡喜》

3 世間的很多事物,追求時候的興致總要比享用時候的興致濃烈。《威尼斯商人》

4 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台上指手劃腳的笨拙的憐人,登場片刻,便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嘩和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麥克白》

5 贊美倘從被贊美自己的嘴裡發出,是會減去贊美的價值的;從敵人嘴裡發出的贊美才是真正的光榮。《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6 虛榮是一件無聊的騙人的東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麼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麼過失。《奧瑟羅》

7 失去,不一定再擁有,轉身擁抱,不一定最軟弱。《仲夏夜之夢》

8 智者說話,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愚者說話,則是因為他們想說。《柏拉圖對話錄》

9 當美的靈魂與美的外表和諧地融為一體,人們就會看到,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理想國》

10 當愛情輕敲肩膀時,連平日對詩情畫意都不屑一顧的男人,都會變成詩人。

11 最初的人是球形的人,兩個個體背靠背粘合在一起,有兩張臉,八隻手和腳,兩副生殖器。宙斯和眾神擔心人類過於強大,不敬神靈,於是把球形的人劈成兩半。所以我們每個人都一直在尋求與自己相結合的另一半。《會飲篇》

12 一般人的勇敢都是出於害怕。他們放棄某些享樂因為他們貪圖著另一種享樂,他們的自我節制出於自我放縱。《斐多》

13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放棄了不該放棄的。

好吧,星際穿越,我男生,我哭了

余華在小說《活著》中文版自序中寫道「作家要表達與之朝夕相處的現實,他常常會感到難以承受,蜂擁而來的真實幾乎都在訴說著丑惡和陰險,怪就怪在這里,為什麼丑惡的事物總是在身邊,而美好的事物卻遠在海角。換句話說,人的友愛和同情往往只是作為情緒來到,而相反的事實則是伸手便可觸及。正像一位詩人所表達的:人類無法忍受太多的真實。」普通人不必如同作家一般擁有太過敏感的感受,但仍舊需要在生活中感受真實,而不是在麻木中度過日日夜夜。我們無需說在現實的土壤中難以開出夢想的花來,在某種意義上說,人的確會刻意規避真實的東西,無論是無力吐槽的工作,還是窘迫的生活,亦或者其他並不是能讓人直面的事實。魯迅筆下真的猛士,未必存在;埋頭在土裡的鴕鳥倒是不差你我。

現代 社會 的快節奏影響著每一個人,不僅小孩子們要在起跑線上奔跑,每一個成人也在幾乎確定的軌道上忙碌、努力、奔忙著,如同《摩登時代》中生產線上,一個個的產品,生怕錯過某個環節,影響了原本美好的生活,謹小慎微的經歷著光陰和生命的流逝,隨大流、趨利避害成為生存的首要原則和信條。「大部分人走的路總是穩妥的」成為了我們違背本心堂而皇之的借口,愛好和想法輕易地舍棄在現實面前,別人的眼光永遠優先於內心的標准,我們置身於事務主義中,讓忙碌變成了生活的全部,然後以為這就是真實。

我們置身於商業構築的城市中,在周而復始的商業消費和光怪陸離的霓虹燈下耗盡一天,第二天再開始新,如此伴隨著春節走過一年又一年。在沒有黑夜與白晝分界線的現代都市裡,「有人『凌晨三點不回家』,有人『凌晨已上路。』」伴隨著蘇醒就在奔跑的人們,生活節奏快到讓人難有喘息的時間,生存讓人筋疲力盡,遑論思考生活,在疲於奔命的狀態下生活久了的人們,每日的活動只余吃飯睡覺上班消費。縱然一場旅行能讓忙碌的身心從現實中抽離,但短暫的放空並不能拯救被現實屠戮的生活,新環境帶不來新出路,最後人還是回到了原來的地方、原來的狀態。若非十分清醒,人很難在生活的迷霧中,找尋到為人的自由、欣喜和驕傲來。況且在物質生活中相處久了的人們,本來就將「思考生活」這種並不算有用的字眼當做「高大上」的東西,遠離了思考甚至反感厭惡思考,直到以為眼前的忙碌就是真實的生活。

社會 的發展和進步讓人具備了選擇和行動的巨大自由,同時加大了生活的不確定性,選擇眾多反而讓人無所適從,選擇恐懼症如影隨形,深怕稍有不慎遺恨終生。大到個人就業、成家的事關命運的選擇,小到對人和事務的判斷,如同《烏合之眾》中所說的那樣,「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用別人之眼看世界、用別人之心觀感受,將人生也當成了技術可量化的工業產品,樣樣要爭先、事事要攀比,最後得到了世俗眼中的高配生活,可是又悵然若失,總有一種得不到之感,縱然如此也不會停下來思考原因,直到舍棄了初心和夢想,然後繼續追求別人眼中的成功和完美,直到將得到的一切都變成眼前的苟且,而將得不到的都變成了詩和遠方。以為已經擁有的就是真實,將得不到的詩與遠方徹底變成夢想,即便那不確定的詩與遠方未必就會比眼前的苟且更好。

生活真相總是湮沒在忙亂中,沒有足夠的耐性和智慧,是不可以找到真正的生活本質的。大多數時候,真理並不難尋,只是它常常隱沒在我們身後。電影《無問西東》中有一句台詞「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日間的忙碌使人失去了靜下心來考慮真實的機會,再加上人太容易被情緒影響、思維誤導,日積月累間人也就失去了對於真實的判斷能力,在生活的旋渦中,被無情的捲入,最終恍如墜入深淵,將一切都陷入到虛無中去,然後人就此開始似是而非的生活,最後不可自拔。泰戈爾在大禮堂為清華師生作《你們要遠離物質主義的毒害》的演講中所講述的:你們的使命是在於給人家看,使人家信服,愛這地土和這地土所生產的物品不必是唯物主義,是愛不是貪,愛是寬容的,貪是乖戾的,愛是有限度的,貪是忘本分的。這一貪就好比拿一根繩子把我們縛住在事物上。貪的人就好比如被那條無饜的粗繩綁住在他的財產上。你們沒有那樣的束縛,單看你們那樣不厭不倦地把一切事物做成美滿就知道你們的精神是自由的,不是被貪欲的重量壓住。因此我竭我的至誠懇求你們不要錯走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記你們的天職,千萬不要理會那惡俗的力量的引誘,誕妄的巨體的叫喚,擁積的 時尚 與無意識,無目的的營利的誘惑。

人不能完全沉迷於生活的忙碌,消滅了無聊,用手機或是購物填充了生活的空隙,將休閑簡單的定義為打發時間,很容易陷入到充實的陷阱中去。生活,眼見不一定為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生活消磨著生命,渾渾噩噩和忙忙碌碌填充了人的所有,然後覺得這就是真實,但是內心中有一個角落大聲吶喊著,這不是我想要多的。人要在物質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的浮華造作中,在無物質不生活、提前消費的泥潭中,在慾望走在夢想前面的滿足中,認清內心的真實,尋回對生活感知能力和渴望,撇除物質主義的華麗外衣,不在無盡的「買買買」中感知生活。

人置身於蒼茫環宇,只是一個赤子,撇除一切物質的迷惑,才會擁有平靜和理智。 留出一點時間來自省,忘記自己的身份,世界中只剩下我自己,不要想得到和失去的,只是自己,而不是現實生活中的身份位置。我只是我,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念,所有的喜怒哀樂同別人無關,只同自己有關,才能看清自己的內心。從外物抽身出來,只看護和自己的內心、頭腦、思想,不要想誰喜歡你、你喜歡誰,忘記憎惡和喜愛,不要計較任何得失、忽略掉一切的現實考量、利益糾葛,這一刻,我只是我,我就是全世界,全世界就是我,更加不要想過去和未來,只在這一刻,把自己同現實剝離開,沒有煩惱,沒有慾望,頭腦清明,心靈純粹,沒有不公的憤憤,也沒有得利的竊喜,一切都是平和寂靜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干擾,一切都是滿足滿意的,讓自己愉悅的,只有在這種狀態下,才可以訴說自己真實的內心。

喬布斯說「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但凡事物,華麗的外表總是比內里的真實更受歡迎,這是人性使然。但更多時候這樣的觀念造成的結果卻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因此,想要尋求真實,就必須要將生活中許多不必要的浮華去除,不是將自己的喜怒哀樂的情緒附著在外在的事務上,別人的羨慕眼光或是某一件高昂的物品,或許這樣的說法一種「佛系青年「的淡泊,但一個人要看重的不應該是既有的成就或享受,而是永無止境的追尋心之嚮往的。真正的幸福是不需要被別人肯定的,或許這幸福可以分享,但卻絕不必被外人認證。

人做某件事,沒有發自內心的熱忱是很難不計較得失厲害而一味地做下去的。真正的熱情,會燃燒一切,會讓人不顧自己的安危處境,會讓自己的家人連累受苦,所有得到和失去在這份熱情面前,只是神馬浮雲,而人會顯得瘋狂,也因此真正熱愛某些事物的人,讓別人覺得是瘋子,也因此大部分人即便具備這種熱情,可是當邁出追求自我真實意願和嚮往的步伐時,又會停滯不前,這既是不能也是不敢。當金錢成為世俗成功的判斷標准時,人就更加難以偏離世俗軌道,去追求自我認可的東西,畢竟獨辟蹊徑或許會獲得真實的人生,但更多要付出極大的代價,而走大部分人走的路,危險性是極小的。即便許多人理解人類命運,也有許多人明白,人是一種勢必要接受悲憫命運、向死而生的生物,經歷和創造是真實生命的歸宿,但還要增添命運的悲憫,將生活的真實交給別人評判,直到最後失去自己的獨特,走進似是而非的虛假人生中還洋洋得意。

肖申克的救贖和阿甘正傳 這兩部人類迄今為止都沒有被超越的經典電影


安迪被冤枉入獄 本來是要在監獄待一輩子的 但他並沒有屈服 監獄只能關住他的人 卻關不住他的心 所以他挖通了一條預計六百年才能打通的地道。
要麼忙著活 要麼忙著死。

第一次看到這句台詞被深深震撼

阿甘 經典的美國夢

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哪種。

然而我覺得阿甘正傳的另一句台詞才能道出人生真諦 當阿甘在一直跑的時候 有人問他為什麼跑下去 他說沒有為什麼。

嗯 就像人生的許多事一樣 沒有為什麼。

『貳』 電影93號航班觀後感

這是一部虛構的寫實電影,「記錄」了911事件中,一架被劫持的民航客機上的所發生的事情。導演在影片中屏蔽了自己的一切情緒和態度。

將自身從事件中完全抽離出來,變成一個冷酷的記錄者,影片雖朴實無華,卻懾人心魄,全片混亂、喧囂但總能令人感到身臨其境的真實。



(2)日復一日2001年美國電影擴展閱讀

主要劇情:2001年9月11日的清晨,秋日的天空甚是晴朗,一名黑人民航飛行員吻別了熟睡中的妻子,來到新澤西州紐瓦克國際機場,執行日復一日的飛行任務,他所駕駛的聯合航空公司第93次航班即將飛往舊金山。

行色匆匆的乘客們依次登機後,空姐們開始了熱情而周到的例行服務,除了混入乘客之中的4名基地恐怖分子之外,誰也不會想到這將會是他們此生的最後一次旅程。93次航班起飛後不久,世貿大廈遭到一架民航客機的自殺性恐怖撞擊。

『叄』 關於自律方面的電影

1、《當幸福來敲門》

《當幸福來敲門》是由加布里爾·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賈登·史密斯、桑迪·牛頓等主演的美國電影。影片取材真實故事,主角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里斯·加德納。

影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影片獲得2007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2、《美麗心靈》

《美麗心靈》是由朗·霍華德執導,羅素·克勞、艾德·哈里斯、詹妮弗·康納利、保羅·貝坦尼、亞當·戈德堡、賈德·赫希、喬什·盧卡斯、安東尼·拉普、克里斯托弗·普盧默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01年12月21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最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故事。

3、《百萬美元寶貝》

《百萬美元寶貝》(Million Dollar Baby)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的劇情電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希拉里·斯萬克與摩根·弗里曼等主演。

這部電影的三個主要人物都很草根,這無疑在先天方面就與普通觀眾拉近了距離,而他們相互牽扯的命運也讓觀眾充滿期待。

從主要故事情節來看,本片對觀眾的情感拿捏得非常准確,情感過度涇渭分明。前半部分是奮斗的希望,讓我們感受生活的溫馨;後半部分是失敗的絕望,讓我們坐觀生活得殘酷;最後的點睛,又讓我們對人生存留一絲欣慰,而不至於陷入悲觀。

在遇到女主角麥琪之前,弗蘭基唯一的朋友斯凱普(摩根·弗里曼飾),他曾經是一名出色的拳擊手,只可惜在冠軍賽場上失去了一隻眼睛,從此只能在拳擊場打打下手。

拳擊教練法蘭基長時間在人群中封閉自己,直到麥琪走進他的體育館,歷經挫折,麥琪強烈意志要向世人證明自己的實力,軟化了法蘭基的心房,決定承擔一切風險調教麥琪成為女拳擊手。

在訓練的過程中兩人的遭遇啟發了對方,一同找到力量超越過往傷痛,同時在彼此身上找到失去已久的家人歸屬,他們同舟一命面對一場超過想像需要無比精神與勇氣的抗戰。

而在一場比賽中,麥琪與比麗的WBA次中量級冠軍爭奪賽,在弗蘭基看來是那麼的自信,那麼的勢在必得。但「藍熊」比麗的經理人那毫不在意的笑容,似乎認為自己的拳手才是笑到最後的。

待等待這一場火爆的拳賽了。按照弗蘭基的套路「照準比麗的臀下打,照準坐骨神經不停地打」這場比賽會7(麥琪):3(比麗)開。

可最惱火的是「藍熊」比麗偷襲麥琪那一拳。那一拳就像空中飛翔的戰斗機發動機口吸入的巨大飛鳥,瞬間發動機爆炸,戰斗機也隨即墜毀。

麥琪倒在了弗蘭基的助手為她准備的矮腳凳上。醒來的麥琪不再是拳場上叱吒風雲的「莫庫什勒」了,每天都躺在病床上,等待她的是一波又一波護士的「關懷」。

在觀看的過程多少中,多少人都希望奇跡能發生。即使在麥琪躺在床上無法自立,法蘭基打遍全美的電話依然無效的情況下,還是希望會有一個世外高人能站麥琪重新站立,重回拳台。可當麥琪不得不截肢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奇跡是不會再發生了,她只能無奈惋惜的接受這悲傷的結局。

在觀看的過程多少中,多少人都希望奇跡能發生。即使在麥琪躺在床上無法自立,法蘭基打遍全美的電話依然無效的情況下,還是希望會有一個世外高人能站麥琪重新站立,重回拳台。可當麥琪不得不截肢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奇跡是不會再發生了,她只能無奈惋惜的接受這悲傷的結局。

4、《阿甘正傳》

《阿甘正傳》是一部好電影,塑造了一個純真,重感情,呆板,善良,執著的阿甘,他的所作所為對我們個人感觸巨大,是當代社會消失的顏色。

作為劇情片也是一部美國歷史教科書,時間跨度長達三十年,經歷了越戰,反戰,水門事件,中美外交,阿甘還見了三任總統,還有不少的明星大腕,揭示了那個年代的人與事。

5、《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斯蒂芬·金《不同的季節》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被指控槍殺了妻子及其情人,安迪被判無期徒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恩克監獄中度過餘生。

「我沒有一天不在後悔,但並非受懲罰才後悔。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談談,我試圖講理讓他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是我辦不到,那個少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我垂老之軀。」

這是影片中瑞德的一席話,在無數次假釋被拒,在遇見安迪的以後,瑞德對於高牆中的人生有了新的認識,安迪讓他明白了,人生中還有一個叫希望的詞兒。而不管你身在何處,希望都是最美好的,最美之物,永不凋零。

瑞德是此部電影另一位重要人物,電影正是以他的角度來講述安迪的一切。講述了那個被誣陷入獄的年輕人,在知道事情真相之後開始自我救贖的故事。主角用一把小榔頭,近20年的時間,在人身控制極為嚴格的肖申克監獄,敲鑿出了一條通往自由的小隧道。

在安迪剛進監獄的時候,瑞德對他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然而安迪卻告訴他:"記住,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或許正是靠著這信念和不屈服的韌勁,安迪才能夠用二十年時間挖開瑞德認為六百年都無法鑿穿的隧洞。

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我們按部就班,自以為是的認為生活或許就是這個樣子,習慣了、麻木了,在日復一日的重復中失去了鬥志,在歲月的流逝中喪失了希望。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百萬美元寶貝

網路-美麗心靈

網路-當幸福來敲門

『肆』 如何看待第73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父與女》

《父與女》是由荷蘭動畫導演邁克爾·度德威特2000年執導的一部動畫短片,Jennifer Bangs參加演出,由英國cloudrunner電影公司與荷蘭cineTeFilmproctie電影公司聯合出品,Crest International Inc.發行。該片主要講述父親帶著女兒一起騎單車,他們穿過林間小路,騎過草地,騎上高坡,來到平靜的湖邊,而父親在河岸揮別而去。思念父親的女兒,騎著單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來到河畔等待的故事。
《父與女》是由荷蘭動畫導演邁克爾·度德威特2000年執導的一部動畫短片,Jennifer Bangs參加演出,由英國cloudrunner電影公司與荷蘭cineTeFilmproctie電影公司聯合出品,Crest International Inc.發行[1] 。
該片主要講述父親帶著女兒一起騎單車,他們穿過林間小路,騎過草地,騎上高坡,來到平靜的湖邊,而父親在河岸揮別而去。思念父親的女兒,騎著單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來到河畔等待的故事[2] 。
該片2001年獲得第73屆奧斯卡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第54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動畫短片獎[3] 。
中文名
父與女
外文名
Father and Daughter
其它譯名
岸辺のふたり,父女情深
出品公司
英國cloudrunner電影公司
發行公司
Crest International Inc.
製片地區
英國,比利時,荷蘭
拍攝地點
英國
拍攝日期
1999年 - 2000年
導 演
邁克爾·度德威特
編 劇
邁克爾·度德威特
製片人
Claire Jennings,Willum Thijssen
類 型
動畫、親情
片 長
8分26秒
上映時間
2001年5月27日(波蘭首映)
對白語言
無對白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279079
主要獎項
Annecy動畫大獎
第73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背景音樂
伊凡諾維奇《多瑙河之波》

『伍』 高三經典勵志電影推薦

有很多電影都會向觀影者出傳達出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往往都能讓我們從中學會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以及面對人生的態度。下面請欣賞我帶來的高三經典電影推薦,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獲!

一:

一、《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1965年

電影簡介:

這可能是影史上最受歡迎的歌舞片,有趣的故事,悅耳的歌曲,活潑的孩子,溫馨的人情,天真無邪的笑料,這些元素當時令它打破了影史最高賣座紀錄,而且還拿到了5座奧斯卡獎杯。

和片中的那個家庭一樣,人們在庸常的生活中突然遭遇了一個女人。她讓原本死氣沉沉的家庭充滿歡聲笑語,她用天籟般的歌喉唱出一首首傳世經典:《音樂之聲》、《雪絨花》、《哆來咪》……這是人們對天倫之樂的幻想,這是一個女人照亮的凡塵俗世。

二、《十二怒漢》12 Angry Men1957年

電影簡介:

五十年代是好萊塢電影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集中地涌現出了一大批在電影史上不朽的優秀演員和導演。亨利?方達無疑是這一時期最具影響力的男影星之一,悉尼?呂美特也是這一時期最有才華的年輕導演之一。

十二個人各有自己的職業也生活,他們當中有巧舌如簧的廣告商、仗義執言的工程師、毫無見地的富家子、歧視平民的新貴族、性情暴躁的老***、精明冷靜的銀行家、只趕時間的推銷員。每個人都有自己思考和說話的方式,但是除了亨利?方達扮演的工程師之外,其餘的人都對這個案子不屑一顧,在還未進行討論之前就早早認定男孩就是殺人兇手。在第一次投票表決的時候,由於工程師的一票「無罪」票,使得大家要進入討論;經過一番爭吵,有一個老者開始站到了工程師的一邊;沒有達成一致就要繼續討論,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激烈爭論和思維斗爭中,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本案有著諸多的疑點,如果大家都不負責任的投了「有罪」票的話,將會白白的斷送一個年輕人的性命。最終通過了各種不同人生觀的沖突,各種思維方式的較量,所有的陪審團員都負責任地投出了自己神聖的一票。

十二個大男人在炎熱的夏天擠在一間小房子里,爭得面紅耳赤,時不時地有人要掄起胳膊扁人,那場面好不熱鬧。電影觀眾在看這十二個憤怒的男人爭論的時候也會反思如果自己被賦予了這種神聖的權利,自己會不會負責任地對待它呢。劇情我就不提示得太多了,或許還有一些沒有看過該片的朋友正要體會這個故事呢。

三、《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年

電影簡介:

本片根據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契爾的長篇暢銷小說《飄》改編而成,在1939年第十二屆奧斯卡獎中一舉奪得八項金像獎,轟動美國影壇,這部耗資巨大、場影豪華、戰爭場面巨集大逼真的歷史巨片,以它令人稱道的藝術成就為美國電影史上一部經典作品,令人百看不厭。影片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描寫了南方兩個庄園的興衰歷程以及幾個人物之間的愛情波折。美麗任性的庄園主之女郝思嘉小姐,高傲自信、青春奪人。在一次酒會上贏得了青年浪子白瑞德的青睞。而郝思嘉的心卻為另一位庄園公子衛希禮所佔據,衛與表妹媚蘭情意相投,已結連理。戰爭的爆發使郝思嘉二度成為寡婦並最終與白瑞德結合,但對衛希禮的愛之夢卻依然沒有破滅,直至唯一愛女騎馬身亡,白瑞德在絕望中離她而去,這位美國南方姑娘在歷經戰爭和生活磨難後,才終於明白了自己的真正所愛……

四、《斯巴達克斯》Spartacus1960年

電影簡介:

公元前七三年,羅馬加普亞格鬥學校的奴隸在斯巴達克斯帶領下發動起義。

奴隸起義震驚了羅馬的統治集團,激化了貴族派和平民派的矛盾,貴族將領克拉蘇乘機擊敗平民派首領革拉古,篡奪了首席執政官的權力,實行***。

革拉古為了打擊克拉蘇,打算私下放走奴隸大軍;克拉蘇卻重金收買了海盜。與此同時,羅馬又召回在國外作戰的兩支大軍。斯巴達克斯起義軍三面受敵,寡不抵眾,結果數萬奴隸戰死,她與六千倖存的戰友被克拉蘇所俘,被活活釘在十字架上。

斯巴達克斯的妻子帶著剛出生的兒子在革拉古的幫助下獲得了自由,逃出羅馬城。

五、《金色池塘》On Golden Pond1981年

電影簡介:

由歐內斯特.湯普森編劇的本片,描述退休的老教授與老伴在新英倫湖畔的度假屋中度假,在平靜的日子裡卻面臨年老的各種危機。他的女兒剛離了婚,正處於徘徊的心境。一向關系不佳的兩父女,終於因為十三歲的孫子跟祖父母同居了一段日子而解開了各種心結。影片以人情味方式探討老年問題及代溝,片中風景美麗,演員亦非常賣力。但導演馬克.瑞戴爾的手法不乏濫情之處,並未真正面對問題。本片曾獲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三項金像獎,使凱瑟琳.赫本成為影史上唯一的四屆金像獎影後,亨利.方達也在病床上如願地獲得了他渴望已久的奧斯卡獎。

二:

一、《原野百合花》Lilies of the Field1963年

電影簡介:

影片描寫了地位低下的黑人青年霍默.史密斯,熱心幫助一些逃難的東德修女,並答應為她們修建一座小禮拜堂……從而展示了他的人性美。本片觸及全美最敏感的神經——黑人問題,一開始就顯得不同反響。還有波蒂埃細膩的表演更引人注目,贏得36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躋身於好萊塢超級影星的行列。

二、《2001太空漫遊》2001 Space Odyssey1968年

電影簡介:

在2001年人類已經可以進行太空旅行。弗洛依德博士是美國在月球克萊維斯研究基地的負責人之一,這次他秘密返回基地調查一起神秘的事件。原來,基地研究員在月球某地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強磁性柱子,這個柱子顯然是在四百萬年前被人故意埋在那裡的。正當弗洛依德博士率領6位科學家對其進行考察研究的時候,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本片曾獲得5項奧斯卡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導演提名。但導演斯坦利?庫伯力克的命運似乎總是如此,獲得無數提名但永遠也拿不到一個奧斯卡的大獎。該片在科幻片領域的重要性是其它任何一部影片都無法代替的,你看過該片後就明白為什麼後來的科幻片里的飛船會是那樣,為什麼外星的表面總是砂石遍地。該片絕對不是一部純粹意義的科幻片,它帶給我們的是對整個人類文明的深層次思考,告訴我們的是人類永恆的絕望,正因為有這樣深邃的思想意義,也使得這部科幻片不像日後的《星球大戰》那樣廣受歡迎。但是,它絕對是一個里程碑。

三、《非洲皇後號》THE AFRICAN QUEEN1951年

電影簡介:

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沿河賣貨的酗酒雜貨商查斯奧爾耐特與拘謹的女教師因形勢所逼成為冤家伴侶,他們同乘載貨的小船非洲號逃難,後來因形勢所迫將非洲號改裝成魚雷艇,向德軍的炮艦發出了突擊……

四、《約翰多伊》MEET JOHN DOE1941年

電影簡介:

約翰?沃勒威和科諾兩人是街頭賣藝的浪子,一次偶然的機會約翰到「新簡報」報社去應聘當一位盛世英雄「約翰?多伊」,因為他長得英俊瀟灑,再加上口才好,很快就成了眾人心目中的「英雄」,於是全國各地颳起一個「約翰?多伊」風,約翰?多伊俱樂部也因此而生,正在約翰春風得意的同時,危機也隨之產生,由於他不滿當權者利用其名聲大發橫財,和他們鬧翻了,最後鬧了一個身敗名裂,假「約翰?多伊」的面紗被揭穿……

五、《奔騰年代》Seabiscuit2003年

電影簡介:

1930年代,美國處於大蕭條的陰影中,故事就在這個時候開始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查爾斯?霍華德以前是個自行車修理工,因為向美國西部引進汽車賺了錢。他買了一匹個頭很小的馬,名字叫做Seabiscuit,直接翻譯過來意思是海洋餅干。霍華德和半盲的前拳擊冠軍瑞德?波拉德和以前從事表演的湯姆?史密斯組成了一個小組訓練他的小個子賽馬,波拉德做騎師而史密斯則擔任訓練師。海洋餅乾和它的三人小組開始了一個傳奇的旅程,而三個人的人生路也從此改變。

在這之前,三個人都因為各自的原因顯得是生活中的失敗者,為家人朋友所遺棄,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霍華德靠汽車交易發財,兒子卻在交通事故中喪生,妻子要求離婚;波拉德從小愛好騎馬,而他的家庭在失去一切以後任由他四處流浪;史密斯本是個牛仔,能馴服任何暴烈的野馬,卻也到處浪盪,無所歸依。他們的馬海洋餅干也和主人相彷彿,是賽馬中的失敗者,不僅個子比尋常賽馬小,看上去腿也有問題。但是當三個人開始訓練這匹看起來沒什麼希望的馬,人和馬的執著勁頭都顯露出來,他們的堅韌和勝利在那個灰暗的年代給整個國家帶了了希望。

『陸』 曾黎的個人簡介

曾黎,1976年9月17日生於湖北省荊州市,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96級本科。

2000年曾黎畢業後進入全總文工團;同年出演首部電視劇《本家兄弟》進入娛樂圈;2002年主演都市情感劇《男才女貌》受到關注 。

2005年主演愛情戰爭電影《理發師》並憑借該劇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2007年主演懸疑情感劇《藍色檔案》 。2008年出演戰爭刑偵劇《軍人榮譽》。

2010年出演民國偵探劇《唐琅探案》。2012年參演家庭情感劇《妯娌的三國時代》;2014年參演電視劇《妻子不設防》。同年出演青春勵志劇《旋風十一人》 。

2015年主演都市情感勵志劇《真心想讓你幸福》。2016年1月出演仙俠玄幻劇《青雲志》 ;4月1日主演的青春校園勵志劇《旋風十一人》首播 。

同年主演都市情感輕喜劇《主婦也要拼》 。2017年參演東方奇幻劇《醉玲瓏》。

(6)日復一日2001年美國電影擴展閱讀:

曾黎出生在湖北荊州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職工。小時候的曾黎調皮好動,常參加體育、文藝活動。

11歲那年,中國戲曲學院(定向招生)到學校挑京劇苗子,這時的曾黎已比同學高出一大截,招生人員看上了她。

曾黎當時對京劇的概念很模糊,但很想去北京,就去參加考試。考完後,曾黎就在家等中國戲曲學院的通知書,但直到初中開學都還沒有等到通知書。

中國戲曲學院代培單位湖北省京劇院的劉金初老師知道此事後,去查,才知道把曾黎的錄取通知書漏掉了,然後連夜將錄取通知書補發到曾黎家裡。

中國戲曲學院附中88級的學生近七成都是湖北籍的,同樣來自荊州的袁泉成了曾黎的同學。12歲的曾黎來到了北京,在北京沒有任何親戚朋友,一直是一個人,只有寒暑假才能回一次家。

在學校里,每天很早就要起來練功,曾黎至今印象仍很深刻的就是,床上很大的床單、被套,都要自己洗,人小洗不動,就赤腳踩著搓洗。

班上同學50多人,12歲的曾黎身高有1.63米,在班上是最高的,比男生還高,高度跟班主任差不多。

畢業後,曾黎分到中國戲曲學院定向委培單位湖北省京劇院工作,團里對她們這幫年輕人特別好,但演出特別少,平時只是象徵性的去單位簽到、練功。

日復一日,曾黎坐不住了,心裡害怕,覺得這樣是在虛度年華,想去考大學,中戲曲北京籍的同學有的直接去了中戲。

第二年開春,過完春節後,曾黎就進京考中戲,一試、二試都順利通過了,三試時出了點小麻煩。二試完了在校門口小食店吃炒扁豆絲,當晚中毒了,上吐下泄。

第二天早上起來,曾黎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但最終還是堅持走進考場,考完後,曾黎覺得自己被錄取的可能性很小,但沒過多久她就知道自己被錄取了。

接下來就是准備文化課,對於一個中專生來說,參加高考很難的,而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備考試,三個月瘋了似的學習,做最後一搏,文化課差三分,不過挺幸運,她以專業課第三名的成績被破格錄取。

曾黎在中戲四年,兩年沒想過拍戲,因為學校不允許,到三、四年級時,先後有好幾個劇組來找她,但都被她謝絕了,常莉老師對她說:如果有好的就不要放棄,一般的就沒必要了。

畢業時,曾黎通過招考進入了全總文工團。2000年9月,曾黎在重慶拍攝電視劇《本家兄弟》 ,在劇中擔綱女一號,這是曾黎接拍的第一部電視劇。

2001年,劉德凱導演的電影《停車暫借問》要曾黎去演一個角色,男一號是張信哲,女一號是周迅,曾黎演張信哲的未婚妻,這是曾黎第一次演電影。

接下來,曾黎先後演了不少電視劇,都是重要角色,直到《男才女貌》 、 《歸途如虹》播出後,觀眾才發現了一個冷艷、高挑、會演戲的美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曾黎

閱讀全文

與日復一日2001年美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優先找電影 瀏覽:947
電影美女野獸2018簡介 瀏覽:9
太陽與月亮電視劇完整的電影 瀏覽:842
時尚主義美國電影 瀏覽:57
美國歷年3d動畫電影 瀏覽:121
吃雞電影真人大全 瀏覽:440
之後電影觀後感英語 瀏覽:778
法國電影插曲 瀏覽:676
電影你好李煥英英文插曲 瀏覽:362
再見李煥英電影導演是誰 瀏覽:142
愛花是哪個電影里的人物 瀏覽:304
手機里怎麼搜小電影 瀏覽:451
韓國5g電影 瀏覽:751
人民電影院電影 瀏覽:244
變形金剛5飄花電影網 瀏覽:430
尚優電影院 瀏覽:381
電腦電影怎麼導入ipad 瀏覽:505
美國喜劇電影慢慢夏日 瀏覽:199
愛的曙光日本電影 瀏覽:375
好家風電影觀後感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