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如何形容紀錄片類電影

如何形容紀錄片類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30 10:45:11

⑴ 可以用波瀾壯闊形容紀錄片嗎

波瀾壯闊形容紀錄片是可以用於的。

⑵ 紀錄片的風格有哪些

1、詩意型紀錄片(Poetic Documentary)

詩意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代表作為伊文思(JorisIvens)的《雨》(Rain)。這種類型的紀錄片不強調敘事,不注重特定時空的營造,不強調連貫剪輯。它著力於節奏的創造,不同空間的並置,目的在於情緒、情調的傳達。

2、闡釋型紀錄片(Expository Documentary)

闡述型紀錄片也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中國在1990年代「新紀錄運動」(這個概念是否成立或許依然存疑)之前的紀錄片多屬此類。這種紀錄片宣傳意圖明確,創造者倚重解說詞的力量說服觀眾接受自己的觀點。形式上的典型特徵是「上帝之聲」(voice-of-God)、證據剪輯、全知視點等。

3、觀察型紀錄片(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

觀察型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其技術基礎在於攜帶型攝影機和磁帶攝像機的出現。這種紀錄片放棄解說,放棄扮演,紀錄片導演成了「牆壁上的蒼蠅」(fly on the wall)。

近年來中國出現很多這種類型的紀錄片,如段錦川的《八廓南街16號》、康健寧的《陰陽》等。這種紀錄片長於現實世界的表達,但對於歷史題材卻難以處理。由於放棄了解說、字幕,影像的表達很容易流於冗長而沉悶。

4、參與型紀錄片(Participatory Documentary)

參與型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代表作品是讓魯什(Jean Rouch)和埃德加莫林(Edgar Morin)的《夏日紀事》(Chronicle of Summer)。這種類型的紀錄片不掩蓋導演的在場,相反,刻意強調導演與被拍攝對象的互動。標志著中國紀錄片創作邁入新階段的作品《望長城》即有此特點。


5、反射型紀錄片(Reflexive Documentary)

反射型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代表作是《姓越名南》(Surname Viet Given Name Nam)。這種類型的紀錄片的顯著特徵在於對紀錄片呈現社會歷史過程本身的反思。

和其他類型紀錄片一樣,反射型紀錄片重視對現實世界的表達,但更為重要的是,導演在片中同時表達對紀錄片創作本身的反思。這種影片往往顯得更為抽象,難以理解。對於中國的紀錄片創作者和觀眾來說,這種類型的紀錄片還是陌生的。

6、表述行為型紀錄片(Performative)

表述行為型紀錄片把真實的事件進行主觀的放大,背離現實主義的風格。強調創作者主觀的表述。代表作如馬龍里格斯(Marlon Roggs)的《舌頭不打結》(Tongues Untied)。這種類型的紀錄片往往與先鋒電影(avant-garde)很接近。

⑶ 紀錄片影評

紀錄片影評可以從五個角度入手,分別是:主題、人物、聲音、細節、呈現方式。

一、主題:主題是一部紀錄片的中心思想,反映的是導演對生活、歷史、以及社會現實的認識。

二、分析紀錄片的人物,可以圍繞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出發,根據人物形象、人物性格、人物心理矛盾、人物關系矛盾等幾個方向去入手分析。

三、細節:細節一般體現在構成人物性格、事件發展、社會情境、自然景觀中體現。細節的作用有很多,比如:揭示主題、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態、傳達情感力量、展示人物關系、交代環境、推動情節發展等等。

四、聲音的分析包括這幾個方面:同期聲、解說詞、音樂、音響,每種聲音的都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五、分析紀錄片的呈現方式:這個就是分析視聽手法,和分析電影長片類似。通過光線、構圖、景別、角度、各種特殊鏡頭的運用,來幫助表現紀錄片主題。

紀錄片一詞是英國的約翰·格里爾遜最早稱呼出來的,他是紀錄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弟子。然而他並沒有給予紀錄片一個完整的定義,究竟什麼樣的作品能算是紀錄片,圍繞這個問題,眾多名家都產生過分歧。

紀錄片美學觀的奠基者:維爾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維爾托夫開創了「電影眼睛派」,提倡鏡頭如同人眼一樣「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反對人為的扮演,甚至反對帶有表演的影片(故事片)。

而弗拉哈迪的開山之作《北方的納努克》卻是由納努克「真實」扮演而成,最後由現代文明重返原始生活的納努克甚至因為缺乏過冬食物而死。同為紀錄片的先驅,他們的風格卻迥異,這也成為日後紀錄片流派紛爭的源頭。

⑷ 怎樣用一段話描述紀錄片

首先,紀錄片解說詞不是獨立文體。它必須與紀錄片的畫面、音響、音樂等配合,互相協調、相得益彰。
解說詞不是獨立存在的。它的出現是為了配合紀錄片的畫面和聲音。使紀錄片更好地紀錄和再現生活。在紀錄片中,畫面、聲音、解說詞都不可能單獨傳遞信息。如果這三方面各行其是,互不配合。那麼紀錄片的整體效果可能有重復累贅之處,或有表達不清之處。所以,畫面、聲音和解說詞之間必須完美配合,解說詞不能追求單方面的完美與完整。在畫面、聲音無法最好地展示紀錄片內容的時候,解說詞要擔當重任、濃墨重彩地登場。而在需要畫面、聲音來展示內容時,解說詞則要讓位於其他傳播符號,進行輔助、配合;同時,解說詞還要配合畫面的長短、節奏,音響和音樂的風格等因素。
第二,紀錄片的解說詞不是對畫面的簡單描述、重復或者修飾,而是要對畫面說明、補充甚至深化。
在紀錄片中,對一切畫面已經展示了的內容的描述、修飾都是多餘的,解說詞不是重復畫面內容。解說詞要傳遞畫面、音響無法傳達的內容,深化紀錄片的主題和內涵,甚至是通過解說詞,來達到展示紀錄片的哲學思想和美學意義的重要作用。
第三,解說詞具有結構整部紀錄片的作用,擔負著轉場和過渡的任務。
紀錄片的情節需要連貫而完整。每一次時間、場景、人物的變化,都要自然而然,最好不要給觀眾造成割裂感。在轉場和過渡時,有時無法找到合適的鏡頭、音響,解說詞就要在這個時候發揮作用,進行語言性過渡。
第四,在寫作解說詞時,既要注重其文學性,又要注重其口語化的特點。
紀錄片的解說詞大部分需要播讀,具有很強的「適聽」性特點,是為「聽」而寫的。所以,在解說詞的寫作中,盡量不要使用諧音字、艱澀的詞語、長難句。最好使用短句,響亮的音節,注重韻律美和節奏美,多用口語化詞語。這樣的解說詞才能更好地配合畫面,並讓觀眾「聽」得懂、「聽」得好。
綜上所述,紀錄片的解說詞是特殊語言環境下的一種特殊文體,只有充分適應了電視紀錄片在傳播過程中聲畫結合、視聽兼備的特點。與畫面相互補充、密切配合、水乳交融,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發揮它的獨特功效。

⑸ 什麼是紀錄片它可分為哪幾種類型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

可分為時事報道片、歷史記錄片、傳記紀錄片、舞台紀錄片、專題系列紀錄片等。

1、時事報道片

時事報道片又稱新聞紀錄片,是一種兼具新聞性的紀錄片類型。時事報道片除大量報道、記錄工農業生活和部隊生活之外,對其他的題材也多方涉及,如《齊步前進》、《顧客的煩惱》等。

時事報道片對不同題材的時事新聞進行創造性的、多樣化的處理,以報道式、政論式、雜文式、散文式、詩歌式和穿插著相聲或近似科學幻想式的式樣,陸續出現在影壇上,使紀錄電影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

2、歷史記錄片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

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的創作。1895年法國路易·盧米埃爾拍攝的《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等實驗性的電影,都屬於紀錄片的性質。

3、傳記紀錄片

傳記紀錄反映特定人物生平或某一方面事跡的紀錄片。

與著重反映歷史事件始末的文獻片不同,傳記紀錄片則側重記錄人物的生平事跡;與故事片的傳記片也不相同, 不能由演員扮演,《毛澤東》、《葉劍英》、《詩人杜甫》等屬此類影片。傳記片還包括某些人物肖像片、速寫片如《仙人掌精神》、《赤子心— 懷念廖公》等。

4、舞台紀錄片

直接紀錄舞台演出的紀錄片。其拍攝對象為所有舞台演出,包括傳統的戲劇、曲藝、雜技,以及話劇、歌劇、舞蹈、器樂等。這類影片是擴大相應藝術的傳播面,加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手段。它必須忠實地紀錄各種舞台演出,但允許運用電影的藝術手段進行必要的選擇、刪節和剪裁。

5、專題系列紀錄片

專題類紀錄片是指圍繞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集中的、深入的通過非虛構的藝術手法,直接從現實生活中獲取圖像和音響素材,真實地表現客觀事物以及作者對事物的認識與評價的紀實性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

⑹ 如何評價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 有哪些亮點

《厲害了,我的國》是一部記錄國家發展的影片,從記錄片的拍攝和畫面來講,影片充分的展現了中國攝影技術的發展。畫面層次分明動人心魄,遠景近景切換自如,剪輯技術同樣是十分精湛。但我想在千萬中華兒女心裡,它不只是一部紀錄片,畢竟中國的發展和富強又豈是一部影片所能概括的。

這部紀錄片是成功的,因為它帶給了我們振奮人心的力量,蓬勃向上的激情。改革開放的號角響徹華夏山河,自主富強的旗幟插遍中華大地。我們驕傲,我們是中國人。今日,我以中國為驕傲,來日,中國因我而自豪。

⑺ 請問一下什麼是電影紀錄片能具體解釋一下嗎

紀錄片
什麼是紀錄片
一切真實記錄社會和自然事物的非虛構的電影片或電視片都是紀錄片。紀錄片英語為documenl,這個詞的意思是文獻、公文、證書、證件、憑證等。都有不可偽造的意思。國際紀錄片電影大師伊文思不止一次地說過,紀錄片把現在的事記錄下來,就成為將來的歷史。紀錄片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它的非虛構性,不論是紀錄人物,還是自然景觀,都是如此。法國《電影辭典》對紀錄片是這樣定義的:具有文獻資料性質的、以文獻資料為基礎製作的影片稱為紀錄電影。美國《電影術語匯編》中,紀錄片的定義是這樣的:「紀錄片是一種排除虛構的影片。它具有一種吸引人、有說服力的主題,它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素材並用剪輯和音響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我國「中外廣播電視網路全書」中關於電視錄片的定義是:「通過非虛構的藝術手法,直接從現實生活中獲取圖像和音響素材,真實地表現客觀事物以及作者對一事物的認識與評價的紀實性電視片。」記錄電影和電視紀錄片的真實性,首先表現在它的非虛構性,他錄片所拍攝的必須是真人真事,其次,紀錄片創作的基本手法是紀錄,而不是扮演。

⑻ 紀錄片有什麼優點

真實。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

相關流派

紀錄片一詞是英國的約翰·格里爾遜最早稱呼出來的,他是紀錄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弟子。然而他並沒有給予紀錄片一個完美的定義,究竟什麼樣的作品能算是紀錄片,圍繞這個問題,眾多名家都產生過分歧。

紀錄片美學觀的奠基者:維爾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維爾托夫開創了「電影眼睛派」,提倡鏡頭如同人眼一樣「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反對人為的扮演,甚至反對帶有表演的影片(故事片)。而弗拉哈迪的開山之作《北方的納努克》卻是由納努克「真實」扮演而成,最後由現代文明重返原始生活的納

努克甚至因為缺乏過冬食物而死。同為紀錄片的先驅,他們的風格卻迥異,這也成為日後紀錄片流派紛爭的源頭。

50年代的紀錄電影運動:五十年代末開始的紀錄電影創作潮流實際上由兩大紀錄電影運動組成,他們分別是法國導演讓·盧什(《夏日紀事》 1961年)為代表的「真實電影」運動以及由美國梅索斯兄弟(《推銷員》 1969年)代表的「直接電影」運動。

真實電影為參與式電影,允許導演介入到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煽動其中一些劇情的發展。直接電影為觀察式電影,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過程,要求導演採取嚴格的客觀立場,以免破壞對象的自然傾向。

(8)如何形容紀錄片類電影擴展閱讀

依照美國學者比爾·尼克爾斯的觀點,紀錄片可以分為如下六種類型:

詩意型紀錄片(Poetic Documentary)

詩意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代表作為伊文思(JorisIvens)的《雨》(Rain)。這種類型的紀錄片不強調敘事,不注重特定時空的營造,不強調連貫剪輯。它著力於節奏的創造,不同空間的並置,目的在於情緒、情調的傳達。

闡釋型紀錄片(Expository Documentary)

闡述型紀錄片也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中國在1990年代「新紀錄運動」(這個概念是否成立或許依然存疑)之前的紀錄片多屬此類。這種紀錄片宣傳意圖明確,創造者倚重解說詞的力量說服觀眾接受自己的觀點。形式上的典型特徵是「上帝之聲」(voice-of-God)、證據剪輯、全知視點等。

觀察型紀錄片(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

觀察型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其技術基礎在於攜帶型攝影機和磁帶攝像機的出現。這種紀錄片放棄解說,放棄扮演,紀錄片導演成了「牆壁上的蒼蠅」(fly on the wall)。

近年來中國出現很多這種類型的紀錄片,如段錦川的《八廓南街16號》、康健寧的《陰陽》等。這種紀錄片長於現實世界的表達,但對於歷史題材卻難以處理。由於放棄了解說、字幕,影像的表達很容易流於冗長而沉悶。

參與型紀錄片(Participatory Documentary)

參與型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代表作品是讓魯什(Jean Rouch)和埃德加莫林(Edgar Morin)的《夏日紀事》(Chronicle of Summer)。這種類型的紀錄片不掩蓋導演的在場,相反,刻意強調導演與被拍攝對象的互動。標志著中國紀錄片創作邁入新階段的作品《望長城》即有此特點。

反射型紀錄片(Reflexive Documentary)

反射型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代表作是《姓越名南》(Surname Viet Given Name Nam)。這種類型的紀錄片的顯著特徵在於對紀錄片呈現社會歷史過程本身的反思。

和其他類型紀錄片一樣,反射型紀錄片重視對現實世界的表達,但更為重要的是,導演在片中同時表達對紀錄片創作本身的反思。這種影片往往顯得更為抽象,難以理解。對於中國的紀錄片創作者和觀眾來說,這種類型的紀錄片還是陌生的。

表述行為型紀錄片(Performative)

表述行為型紀錄片把真實的事件進行主觀的放大,背離現實主義的風格。強調創作者主觀的表述。代表作如馬龍里格斯(Marlon Roggs)的《舌頭不打結》(Tongues Untied)。這種類型的紀錄片往往與先鋒電影(avant-garde)很接近。

閱讀全文

與如何形容紀錄片類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兒童類電影電視 瀏覽:732
2019法國藝術電影 瀏覽:96
電影山楂樹之戀電視劇 瀏覽:352
劉德華天下無賊電影片段 瀏覽:420
天師斗僵屍電影有哪些 瀏覽:669
好看動漫推薦歐美電影 瀏覽:544
國外浪漫電影結果悲劇 瀏覽:866
石頭的故事電影網 瀏覽:979
七十年代的日本電影市場特質 瀏覽:850
75電影院 瀏覽:34
勁爆動作功夫電影 瀏覽:256
怎麼給剪輯的電影排順序 瀏覽:610
2018電影寂靜 瀏覽:888
日韓電影免費觀看網址大全 瀏覽:689
古天樂阿就是什麼電影 瀏覽:90
號大電影 瀏覽:947
2017新電影百度雲 瀏覽:480
韓國愛情動作電影迅雷下載下載地址 瀏覽:435
台灣八十年代武俠電影大全 瀏覽:184
黯然煲仔飯周星馳電影 瀏覽: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