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看電影會哭是怎麼回事
看電影的時候,無法控制地眼圈濕潤,然後就淚眼汪汪了。這樣的場景相信很多人都體驗過,覺得是被電影的劇情感動到了,才哭的。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未必!
調查發現,愛情主題的電影最容易讓人感動,稀里嘩啦。可即便如此,看同一部催淚的電影,影院里的人們反應也各不相同,通常女生哭的比較普遍,男生更「冷血」;實際上不同的女性其哭泣的程度也不相同,有的淚如泉涌,有的卻只是雙眼濕潤,也有的哭不起來。
如果是因為被感動才哭的,同一部電影的感染力是一致的,那看電影的所有人應該同聲哭泣才對,事實顯然不是這樣的 。每個觀影者對同一劇情的不同感受才是哭的關鍵參數。
還有一個場景,在相對安靜的仿敏影院里,突然有人嚎啕大哭起來,大家都很不解,覺得莫名其妙,有什麼好哭的,一點都不感人。是的,在很多人看來不感人的劇情,可是對特定的個體卻有著強力的催淚效果。
那麼,電影情節是如何對不同的個體產生作用的呢?
朋友小D看電影的時候不會大哭,只是偶爾會眼眶濕潤或者滾下淚珠,有時候想要強忍,卻無力抗拒,對此感到郁悶。
我覺得有趣,就教她做個分析,讓她看電影或電視劇的時候,只要有忍不住想哭的情況出現,就做記錄,記下劇中的詳細劇情。
沒多久,朋友就把她已經完成的10次記錄拿給我看。看完我就明白了,這10次記錄都有一個共同的情節,就是劇中都出現了某一個或幾個人物默默為對方做出犧牲,然後隨著劇情的發展被其他人發現並最終被當事人(劇中)獲悉後體驗到的內心強烈的震撼。在我的提示下,橡迅朋友也發現了這個模式,當她把這幾次傷感再回憶一遍之後,更加確認了我的判斷。
接下來就是分析這一情況的成因了。
由於對朋友的情況比較了解,很快就找到了原因。朋友家裡有多個兄弟姐妹,相互之間以及他們跟父母之間的關懷牽掛都很少用語言表達,更多的是在默默付出,朋友自己也是這樣,心裡裝著家人親人,願意為家人做很多犧牲,卻很少直接表現出來。這些該表現的愛沒有得到正常表達,就會積壓成為更加強烈的表達慾望。
家庭成員的相處模式讓朋友內心強烈的愛的表達無處釋放,劇中相關的情節激發了這種情感的釋放。朋友對於這類劇情,想要逃開,卻又被深深吸引。人真是矛盾的動物。
朋友的情況相對簡單,因為她的哭備如枝泣的動因單一。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催淚點有好多個,可能因為被愛的情節掉眼淚,同時又會為了被拋棄的情節哭泣;看到劇中人哭了就跟著哭,看到劇中人笑了也一樣感動地哭了。
但是不管是什麼情況, 看電影時候的情感反應都來自於自身的生活體驗和心理感受,去分析為什麼哭,可以發現內心的一些被抑制的需求和表達。
至於影院里女性哭得比男性普遍,則是因為男性的情感控制比女性更強。但是不論多強,只要劇情足夠觸及內心深處,淚水總是無法抵擋的。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以後,你看電影的時候,如果想哭就盡情哭吧,因為那是內心的呼喚;如果你哭了而身邊的人沒哭,不要覺得他冷血,因為他的熱血總會在下次噴發;如果全場都哭了你卻不想哭,那你的淚水也會蓄著下次用的。看來,這才是看電影這項全民娛樂活動的正確打開方式。
最後,哭完了如果可以細細琢磨下其中的滋味,一定會更好!
㈡ 為什麼我看悲傷的小說或者電影會哭啊怎樣才能不哭
證明你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而且是一個善良的人,有同情磨或心的人,才會看到悲傷的事讓你流淚。哭也沒有不好,如果真笑游源的不想哭,當看到悲傷的小說或電影,將自己的想維想到另一邊,不碰態要太投入在這個悲傷情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