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第十放映室》做的電影解說,都有哪些大片中招了
有許許多多的電影,比如《大魔術師》、《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開心闖龍年》等等。非常的犀利有趣。
「什麼是電影?」什麼是中國電影?」這樣的問題被太多的電影人忽視了,感官刺激正逐漸取代靈魂的觸感。主流製作人也有意無意地放棄了對現實的觀察和思考。
似乎所有的人都滿足於奢侈和慾望的感官享受。這部電影正在成為一種對最奢侈事物的炫耀性消費。電影業的每個從業者似乎都在談論IMAX。,3d,票房和成功,就好像電影本身只有這些。
4、《瘋狂的蠢賊》
這是一部愚蠢的電影,我們根本不花時間談論它。我之所以要提到它,是因為我想用它來佔用一點時間,給你一個電影第一季度的簡要總結。
㈡ 電影<<感觀世界>>的劇情謝謝
版本一:
影片故事根據1936年一則轟動日本的桃色新聞改編。阿部定是一個富人之家的傭人,在這以前她是京都的紅藝妓。石田吉藏是一家之主,他看上了阿部定,阿部定也對風流瀟灑的主人傾倒。開始,阿部定還能控制自己的慾望和感情,主動向老闆娘提出辭職,但後來竟沉溺於和吉藏的肉體之歡難以自拔。兩人私奔到一家旅館,沒日沒夜地沉醉在性交的肉慾之中。為求得更高的慾念滿足,兩人體驗著旁人難以想像的近於變態的性交。當性交在對快感的追逐接近死亡之時,兩人的交歡已經接近於一種儀式,一種釋放性慾的儀式,一種愛與死的儀式。最後,阿部定在性交高潮之時勒死了吉藏,並割下了吉藏的陽物。
這部影片讓我們領略了日本人的變態和對性的崇拜,影片中女主角阿部愛上了一個男人,於是在他們之間做愛幾乎成為生活的全部,沒日沒夜的做,沒完沒了的做,瘋狂而不加節制的做,無休無止的慾望的深淵,令人絕望的快感,在做愛中體驗著生存的空虛,這是一部深刻的影片,人的慾望是沒有盡頭的,盡頭只能是死亡!所以在影片的最後,阿部用帶子勒住了情人的脖子,讓他死在最後一次高潮之中,然後她割下了他的陽物,他因此失去了生命,而她失去的是靈魂。就這樣愛你愛到殺死你,這是多麼殘酷的真實。因此被列為世界十大禁片之一。
版本二:
一九七六年導演大島渚自立門戶以來首度與法國合作所拍大戲。取材自一九三六年轟動一時的《阿部定事件》。女主角阿部定是中野某日本料理店--吉田屋的女服務生,她與老闆石田吉藏一見鍾情,二人在情投意合之下,常常在店裡的接待室或者偏遠的宴客廳幽會。不久二人的姦情被石田吉藏的妻子發現,於是二人只好私奔。最後因為阿部定不願石田吉藏回到他太太的身邊,在強烈的佔有欲驅使下萌起殺機,於是阿部定勒死石田吉藏並且割下他的陰莖……。緊接著畫面出現導演的旁白,說明阿部定與石田吉藏的相識時間,阿部定何時被捕及所判刑期。在片中,大島渚給與阿部定的形象是愛的勝利者,是對現今"性"這個主題帶有極端挑戰的性格。而片中的性器及性交等鏡頭,依據日本法律是不許可的,所以本片雖然是在日本拍攝,但所有毛片的沖洗、剪接等則利用與法國合作之故而送到法國處理,故亦可視為法國版的日片。
版本三:英文簡短劇情
Based on a true story set in pre-war Japan, a man and one of his servants begin a torrid affair. Their desire becomes a sexual obsession so strong that to intensify their ardor, they forsake all, even life itself.
版本四:
14歲被強暴,男友患絕症,被迫當娼,一生坎坷的她,誓要以最神聖的手段,體驗愛的真諦!慾望太過純粹,所以很危險……為了愛情,她左手抱他右手拿刀……
內容:日本昭和年間(1936年)5月19日,一生坎坷的藝妓阿部定手持一根男性生殖器,在東京街頭游盪被捕,事件震驚全日本。因為深愛而割掉情人的生殖器,這種奇情故事就是到今天,因著其故事元素的傳奇性、瘋狂和極端的徹底,仍然被很多人津津樂道。
阿部定的故事也先後多次被搬上電影屏幕。其中爭議最大、也最富盛名的是大島渚導演的1976年的《感官世界》。時隔20多年以後,1998年由一向擅拍青春電影的大林宜彥導演、黑目瞳主演的《感官新世界》,把這個聳人聽聞的故事重新演繹,由在《失樂園》中有大膽演出的黑木瞳飾演阿部定,拍成本片,迷離的色彩交錯拍攝技巧,刻劃阿部定的靈欲狂戀之情,凄美浪漫得令人透不過氣來。
《感官新世界》的攝影和畫面,影片一直在彩色與黑白之間游刃有餘地交錯,營造出一股濃郁的懷舊色彩和一種「過去」與「現在」交替的時空錯亂,被詩意了的畫面,這才勾起人的幾許惆悵,惆悵舊歡如夢。淪落的女人,痴情的半生,被仲裁的昭和情史」,阿部定的故事,孕育再多的文藝作品,人物和真相永遠都只有一個,已發生過的歷史,就如那個男人被割下的生殖器,存在過,但永遠也不可以重新來過。而在影像世界裡,又有什麼是不可以死而復活的呢?所以電影無論是優還是劣,觀者是喜歡抑或不喜歡,片中人的感官世界,觀者的感官新世界,終可以跨過時空親密接觸……直到很多年以後,「我們也都成為歷史」。
㈢ 4D電影,如何調動你的感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新型的娛樂項目不斷涌現。而對於視聽娛樂來說,一項稱為「4D電影」的新型娛樂項目逐漸普及開來。那麼,什麼是4D電影?4D電影和我們所熟知的3D電影有何區別?而一些所謂的「5D」「6D」等電影又是怎麼回事呢?
從2D到3D
整個電影的發展史,都可以看作人們對影視娛樂項目不斷追求「逼真」的縮影。1895年,法國盧米埃爾兄弟發明的「活動電影機」,讓膠片拍攝的影像在銀幕上「動」了起來,實現了拍攝影像「從靜到動」的飛躍。由此,電影開始了百年的發展史。15年後,發明大王愛迪生將影像和聲音結合在了一起,從而發明了有聲電影。這樣,人們在視覺刺激之餘,又有了聽覺刺激,這使得感官效果大為提升。到了20世紀40年代,彩色膠卷的發明又再次讓單調的黑白電影具有了斑斕的色彩,又一次提升了感官效果。
不過,對於這些電影形式來說,其影像產生的基本原理是一樣,即人們所觀賞的,是投影在一張銀幕上影像。由於銀幕是一個平面,因此人們看到的其實只是一個平面的影像。平面影像具有左右和上下的區分,但是對於影片所顯示的內容來說,缺乏表現「前後」的「深度」信息。隨著人們對視覺效果要求的提高,能夠在銀幕上表現出「深度」效果的3D電影應運而生。
所謂3D電影,其實可以簡單的理解為「3維電影」,D就是維度「dimension」一詞的首字母。它區別於傳統電影的特點就是能讓觀眾產生「縱深感」,即立體感。事實上,3D效果的實現利用了人眼的雙眼效應:人類在通過雙眼觀察立體物體時,由於雙眼位置不同,因此在同一物體在不同眼中產生的像具有細微的區別。當雙眼的信息傳遞到大腦視覺中樞後,大腦會將雙眼產生的兩張有細微差異的圖像進行重組,從而產生了立體視覺。
因此為了在銀幕上重現立體效果,在拍攝3D電影時,會使用2台攝影機同時拍攝,而對於近期的很多3D電影來說,則使用更為先進的雙鏡頭攝影機拍攝。在放映時,投影在銀幕上的圖像則是兩套疊加在一起的、由兩台攝像機或兩枚鏡頭所拍攝影像。因此若用肉眼直接觀看,可以發現圖像是模糊的。此時,觀眾需要佩戴特殊的眼鏡,來讓疊加的兩套畫面分別進入不同眼鏡之中。目前比較流行的實現3D的方式有兩類,一類是隔幀技術,即以雙倍的幀速率隔幀放映左右眼的影像,觀眾佩戴液晶快門眼鏡來與放映源同步隔幀關閉左眼和右眼的影像。另一類則是採用偏振光的干擾濾鏡技術,通過兩個光偏振方向不同的圖像,用相應的偏光鏡片濾光後達到雙眼效果。
4D電影,讓感官更進一步
在實現電影立體視覺之後,人們有對逼真性和感官刺激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們嘗試將觸覺等更多樣的感覺添加進電影的視、聽感覺之中,來營造更為真實的觀影環境。因此,所加的其他感覺,就成為了立體的「3維」之後的「第4維度」,這就是4D電影名稱的來歷。可不要和物理學中長、寬、高與時間構成的「4維」所混淆。
要實現額外感覺,就需要對觀眾所處的放映環境進行改裝,並增加相應附件。例如,座椅不再是傳統的固定式座椅,而是由電腦程序操控的、可進行預演動作的移動座椅,以此來模擬運動、振動等場景。與此同時的,為了模擬運動時產生的風,座椅周圍還需加裝鼓風機等設備來進行模擬。此外,有的4D電影院中還有噴霧頭、煙霧甚至氣味散發裝置,以此來更為逼真的模擬下雨、燃燒、花香等感覺。這些裝置都經過與畫面的同步設置,在相應的場景發揮相應的功能,從實現到觸覺、嗅覺等。因此總體來說,4D電影就是將震動、吹風、噴水、煙霧等特技效果引入原有的3D影片中,從而形成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而其他所謂5D電影、6D電影,只不過是強調其引入了更多的感覺而已,事實上它們都屬於「4D電影」的范疇。
4D電影適用於動作片、科幻片、戰爭片、恐怖片等有著較為激烈視覺效果和特效場景的影片。因為這些種類的影片場景變化激烈,能充分發揮3D視覺的優勢,再加上觸覺等感覺,能夠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震撼感。然而,對於以表現情節、內涵等的影片,4D電影乃至3D電影就不適合,因為多方面的視覺、聽覺和觸覺刺激,會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向這些感覺,而減少了對情節或台詞的接受和思考。
此外,4D電影所面對的最大問題在於觀眾的容忍時間和運行成本。對於4D電影來說,由於其充分調動了觀眾的感官,使得觀眾一直處於神經高度興奮和緊張的狀態,而這種狀態通常只能保持30分鍾到一個小時左右。時間過長會讓觀眾的感受能力下降、降低觀影效果,並且結束後會感覺疲倦。此外,4D電影由於添加了額外的附屬設備,且這些附屬設備需要和影片情節進行同步,因此單位時間內4D電影的運行成本高於3D電影和普通2D電影。因此基於這兩點,目前常見的4D影片長度一般都不超過1個小時。而時間過短則對於影片本身的內容表現和情節安排造成了一定限制,並提出了更高要求。
綜上來看,4D電影在感官上相比之前的電影表現形式更為前進了一步,但目前也面臨著自身技術帶來的各種局限。如何克服這些局限將是4D電影發展所要面臨的挑戰。但無論如何,人們對於更為真實、更為震撼的影音娛樂的追求是永遠存在的,4D電影這種新型影視娛樂技術必將有更大的發展。
㈣ 盤點美劇中經典的動作電影,每一部都能讓你熱血沸騰,你看過哪個
從小就喜歡動作類型的影片,覺得很刺激。長大後依舊如此,凌厲迅猛的招式、拳拳到肉的快感都凸顯出暴力美學帶給人們不一樣的感官刺激與享受。
《伸冤人》與其說這部電影是動作片,不如說是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高級特工在退役後,為拯救失足少女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特工一路浴血奮戰,其打鬥場面非常刺激,看完後肯定讓人熱血沸騰,也想要揮上兩拳。
飆車戲動作戲貫穿全片,雖然最後會有點疲憊感,但不妨礙腎上腺素仍然不斷飆升。而且電影充滿了令人瘋狂的想像力,又令人毛骨悚然地滑稽,呈現在大銀幕之上最佳的動作片之一。
《突襲》是由加雷斯·埃文斯執導的動作片,伊科·烏艾斯、唐尼·阿蘭西亞等人參加演出,該影片於在印度尼西亞上映。該片講述了一支特種部隊在黎明前突襲毒販據點的故事。
㈤ 中國3D動作電影《戰狼1》觀後感
中國3D動作電影《戰狼1》觀後感
《戰狼1》是國內首部3D動作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普通人為拯救國家和民族命運成為民族英雄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冷鋒剛開始被人們叫做痞子,在一次執行任務的行動中擅自狙殺了恐怖分子因此被開除軍隊卻被神秘部隊戰狼所接受,冷鋒是一名擁有頂尖軍事技能的軍人,反應敏捷,戰術高超頭腦靈活有中國軍人身上不服輸堅強抗敵的英勇。他與心機頗深的恐怖分子,雇傭兵鬥智斗勇,最終獲得勝利,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同時也收獲了愛情。 《戰狼1》展現了中國優秀軍人本色,顯現了動作大片的熱血英雄氣概。叢林戰斗,貼身肉搏等極具沖擊力的畫面一一上映,賦予了人們極致的觀影體驗。
《戰狼1》塑造了一個類似與好萊塢的個人主義的英雄,描述了一個小人物經歷磨難為了保家衛國成為英雄的故事。電影中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更是直戳人心,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鳴。在觀影過程中不由得心潮澎湃。電影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在冷鋒被敵人用刀抵著喉嚨時,敵人撕下了冷鋒衣服上的國旗,他本來已經絕望的眼睛充滿了憤怒和殺氣,他奪過敵人的刀鋒,刺入了敵人的喉嚨,最終贏得了勝利,把國旗又重新貼回了衣服上,冷鋒身上的這種濃濃的愛國精神我們一定要向他學習。吳京塑造了一個令人欽佩的中國軍人形象,塑造了一個硬漢形象。 看完《戰狼1》我不會虛度光陰,努力學習,為中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戰狼觀後感 篇1
《戰狼》這是一部主旋律電影,故事及其簡單,但是劇情極為緊此廳湊。故事講訴吳京飾演的冷鋒在一次行動中違抗軍令打死了片中倪大紅飾演的大反派的弟弟,要被開除出隊,卻意外得到了神秘部隊“戰狼”的接納,在新的特種部隊中,結實了個性十足的戰友,也喜歡上了有些冷酷的余男飾演的女隊長。之後又與倪大紅僱用的跨過邊境線入侵中國雇傭兵進行戰斗。最後作為超級英雄拯救了隊友,殺死了雇傭兵,也抓到了大反派,也追上了女隊長……
記得上一次看的這種類型的影歷世片,就應是《沖出亞馬遜》,該片在好多層面都超出了前者。該片採用3D技術,特技極為酷炫,絕對到達了國際水準,武打場面充分吸引眼球。電影的主題講訴的是軍人的戰斗,很能展示軍人的血性,作為女性觀眾的我,看的也很是過癮,但是片中表現的愛國主義很是牽強,但是這是軍人的職責,軍人的人性透過幾個事件也展現的很好。
主角的父親當兵時因為幫忙隊友解脫而開槍,從此而深陷自責,而當他開槍時看似重走父親的老路,卻峰迴路轉救了副隊長。片中也有他勇敢追逐感情,最後抱得美人歸。這些都充分展現了軍人的人性。但是特種部隊與跨境組織的鬥智斗勇的劇情設置有些偏短,顯得前面鋪墊與主要資料搭配不協調,最大的反派劇情略少,劇情設置上存在不合理因素,和狼群打鬥場面其實是雞肋,完全能夠剔除,太倉促並且科幻效果並不出彩。作為武打演員出身的吳京第一次做導演,可能是過於苛求了,但是片中展現的誠意絕對是值得認可的,絕對強於大部分前幾年跨界導演執導的影片。片中的武打鏡頭很有好萊塢的感覺,雖然有些不貼合真實,但是絕對有超級英雄的范兒。余男作為唯一的女主角,演的還是不錯的。反派中的雇傭兵演的也很是給力,特種部隊的大BOSS也很有軍人外的人情味,片中的其他部隊內的人物也展示除了配角的喜劇元素力量,我只能說我看夠了主旋律,喜歡看更多展現森爛隱人性的片子。
雖然片子劇情設置懸念不大,劇情有些俗套,主旋律有時弄的又有些剩餘,主人公也是類似好萊塢套路的超級英雄,但是開槍的幾個情境片段絕對是片中的亮點,起到貫穿劇情和展現人性閃光點的作用,特效技術運用的也是很是合理。絕對是誠意十足的一部爆米花電影,吳京轉行之作是相當能夠的!但願中國更多的電影更多的展現人性,少用主旋律來裝飾主題。
中國3D動作電影《戰狼1》觀後感
森林裡非常寂靜,戰士們都趴在樹叢里,幾乎沒有一點聲音。突然,一名戰士快速起身跑向前去,是互相探探敵方的情況。可是沒想到,“砰!”的一聲響,那名戰士倒在了地下。原本他沒有死去,他的左腿被擊傷了。排長正准備上前治療他。那名奄奄一息的戰士說:“排長,別上來!把情報,交,交回去。”
突然間,他又說:“排,排長,給弟弟一個痛快吧!給弟,弟弟來一槍吧!”排長含著淚,又是“砰!”的一聲,那名戰士嘴裡吐出血來,喊了一聲:“啊——”這聲音飽含著痛快,飽含著憤怒,響徹了整個森林。
這個觸目驚心的場景來自《戰狼》,它講了:冷鋒音擅自行動被踢出了原部隊,沒想到幾經周轉,他又加入了特種部隊中的王牌之師——戰狼中隊。這個時候,外國雇傭兵進入國境內,其中有個叫老貓的老闆是個老兵,身手不凡,身價幾個億。但是冷鋒最後還是把他幹掉了,把中國丟失的尊嚴找了回來。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煩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我做夢都沒有想到中國竟然這么遙遙領先!夜視鏡、信息手環、武裝直升飛機等等,都讓人眼前一亮。
還有那隻老貓,你知道不?我最想把你拽出來暴打一頓,雖然我打不過你,但是你竟然說我們只是一幫童子軍!哼!看見沒?怕了沒?還有那個冷鋒,你可以去參加自由搏擊世界賽了!
煩我中華者者,雖遠必誅!這部影片實在強力推薦!
中國3D動作電影《戰狼1》觀後感
《戰狼》的故事背景不是一場演習、緝毒等等,而是一場真實的戰役,因此也更充滿新時代感和戰鬥力。《戰狼》作為一部動作戰爭巨制,題材上有著十足的創新與挑戰。影片全面揭秘現代戰爭的真實面目,如氣象作戰、電子作戰等等依託於高科技的戰術博弈全面登場,勢必令人大開眼界。而且首次把包括槍械、坦克、武裝直升機在內的等等一系列中國當下最頂尖的軍事的裝備呈現在大銀幕當中,與眾不同、格局恢宏。叢林野戰、人狼肉搏,極富感官沖擊力;在戰爭電影題材里很少見到,有一定新鮮度。
據悉《戰狼》中的服裝、武器均為現役軍隊標配,戰場也選定在邊境附近演習區。不僅如此,《戰狼》還運用了國內最先進的全景聲、3D技術進行後期製作,電影從籌備到拍攝歷時七年時間,同時上百人的後期團隊製作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據悉片中僅吳京飛檐走壁救戰友、人狼大戰等戲份,僅幾個鏡頭製作成本高達上千萬。
通過360°拍攝系統等高新技術,影片將從全方位表現特種兵為保衛國家的熱血瞬間,人狼大戰、中外特種兵肉搏等動作戲碼,將為觀眾帶來一種"沖破銀幕、撲面而來"的獨一無二的視聽盛宴。具備先進軍事武器、高科技戰術的國內戰爭電影首現大銀幕,飛機大炮坦克等尖端裝備及冷熱兵器的激烈交鋒,都可令觀眾血脈噴張。
中國3D動作電影《戰狼1》觀後感
什麼是感情?心理學說,它是有情緒長期積累的一種復雜的綜合情緒,大家都知道前段時間的戰狼2,這部電影讓我義憤填膺,熱血沸騰,熊熊的烈火點燃了我的愛國心。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非洲紅巾軍叛亂,首領卻被歐洲僱傭軍殺害,我國的特種戰狼部隊的冷鋒為了給妻子復仇,也為了非洲華僑的生命安全,與紅巾軍血戰血拚的事件。其中有許多令人深思的片段,讓我印象深刻:由於非洲的戰亂,非洲的普通百姓家破人亡,國不成國,家不成家。對他們來說,像我們這樣幸福美滿的家庭,是他們一輩子所追求,所嚮往的。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強國,哪有美滿的家?這讓我有了深深的自豪,自豪自己是一個中國人。
當僱傭軍首領不聽從紅巾軍首領的命令,甚至殺了他,並肆意殘殺普通群眾,鄙視中國人和黑人時,一把火燃起了我的憤怒“你也不看看現在。”對啊!就像冷鋒說的那樣,中國已經從落後走向了進步,誰也不能輕易觸碰我們的底線,今天的中國已經今非昔比,已不再是那個低頭彎腰的中國了。
當冷鋒在廢墟下用手機拍下了僱傭軍和紅巾軍對非洲普通工人和小孩的殘殺證據,當海軍指揮官看到冷鋒傳來的證據時,軍艦上所有的人都沉默了,男軍官熱淚盈眶,女軍官淚流滿面,大家都被激怒了,當上層的指令一發布,一顆顆威力巨大的導彈飛向了戰地,讓紅巾軍和僱傭軍損失慘重,原來的幾乎不能扭轉的局面在這一刻翻盤了,這讓我熱血沸騰,感受到了祖國強大的軍事實力。這讓我無比自豪。
在電影最後的片段中,冷鋒舉起了國旗,丟掉了所有槍械經過交戰區時,原本草木皆兵的非洲軍人放下了手中的武器,讓出了一條路,讓車輛通行。這讓原本以為又要打仗而緊張的我鬆了一口氣,同時,感慨萬千:這就是對一個國家的尊重,對一個國家的人民的尊重。祖國的強大,昌盛,對於它的人民是有多麼的重要,“落後就要挨打。”沒錯,這個世界遵循著弱肉強食的規則,適者生存,只有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立足於這個世界。
身為一個國家的人民,國家強大了,我們就能挺直腰板,驕傲地對世界說:“我有一個美麗,強大的祖國!我驕傲,我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