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電影院里很多大片都是3D的呢
至於3d電影的「泛濫」。不管是歸結於政府鼓勵、分成偏高,或者片商限制,這些既和行政盲目管制有關,也和市場無序競爭有關。影院里絕大部分所謂3d電影,首先它們完全沒必要做成3d,惡果是片商僅僅出於多掙幾塊的目的而完全拋棄電影藝術的考量。其次它們多數根本不是3d電影,更多的是「後期3d字幕片」等讓人看後直喊坑爹的次品。最後,即使影院放映了真正的從拍攝到後期到轉制到放映皆符合規范的3d電影,你也沒必要去追著看。為什麼,這還是跟國內商人的傳統——缺斤短兩有關:放映機燈泡亮度達到標準的影院,也許在你的城市,一個都沒有。所以你的多數3d電影觀影感受是:眼前的銀幕昏暗模糊,你不得不努力睜大雙眼,然而還是看不太清楚。
② 中國的3D電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2010年,阿甘導演「大作」《魔俠傳之唐吉可德》
《魔俠傳之唐吉可德》是2010年8月上映的國語電影,導演阿甘。是中國也是亞洲的首部全片3D立體電影,由阿甘執導,郭濤主演,
於英國完成後期製作工作。脫胎於西班牙作家作家米蓋爾·塞萬提斯的代表作《唐吉可德》
票房約3000萬,製作成本7000萬。評價基本上是負面,劇情爛到極點,從頭到尾不知所雲,看不出導演想說點什麼,如果你只是想看熱鬧、看場面,對不起,你也會失望,技術成不成熟倒在其次,感覺攝制人員根本還沒搞懂3D的概念,壓根不會表現畫面,只能說是一個3D電影的嘗試吧。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演員表演黑賣力,只是從全局來看,賣力也成了吃力。
《龍門飛甲》
徐克導演2010年作品
《龍門飛甲》是中國第一部用3d技術拍攝的imax3d電影,徐克導演2010年拍攝的作品,是《新龍門客棧》的續集,是中國大陸繼香港後大中華區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3D武俠電影。影片投資3500萬美金,是導演徐克與動作巨星李連傑繼《黃飛鴻》系列之後再度合作的電影作品,並匯聚周迅、陳坤、李宇春、桂綸鎂及范曉萱等實力影星傾情加盟。出品方博納影業集團已與IMAX公司正式簽約,《龍門飛甲》也成為了繼粵語後華語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得官方認證的IMAX 3D電影。該片於2011年12月15日上映。徐克坦言,其實3D的計劃原本應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實現的,但當時的技術並沒有完全成熟。《龍門飛甲》如果只是作為普通效果來看沒什麼出彩的,要到影院里去體驗imax3d的震撼效果
附註:
IMAX-3D的立體效果確實強於數字3D,
現在世界上3D技術有很多種,而IMAX-3D採用的是目前公認的最好的3D立體技術,這種3D技術,可以呈現更為立體的效果,但代價就是用來播放的3D設備價格非常昂貴,不是所有電影院都能擁有的,因此導致IMAX-3D的票價居高不下。如果看普通電影,IMAX巨幕可能不劃算,但看3D立體電影,雖然票價仍然很高,但更為逼真的3D立體影像,倒也物有所值
③ 3d電影的起源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外的3D大片輩出,可以說真的是更上了N層樓,這也說明國際的3D技術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那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我國立體電影的發展。
一系列引進的3D大片掀起了3D熱潮,國內眾多院線紛紛擴建、更新放映設備,力推3D電影。08年中國的3D銀幕數量還只有86塊,一部《地心歷險記》6700萬的票房極大的刺激了各院線老闆的胃口,紛紛上馬升級3D銀幕和設備,到暑期《冰河世紀3》上映之時,中國的3D銀幕數量已經迅速發展到350塊。《阿凡達》上映之時,中國的3D銀幕數量將突破600塊,成為緊隨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大3D電影市場。中國3D銀幕數量2010年的目標甚至是1300塊,直追美國目前的2000多塊。
短短一年半時間,3D銀幕數翻了近五番,而且這一增速還在持續。目前影院對於3D設備有兩種選擇方式,一種是放映機成本較低,投入幾十萬,但科技含量在眼鏡上,因此一副立體眼鏡的成本就達到了700元(如今更新換代,不少影城已經不需押金了);另一種方式,則是眼鏡只有20到30元,但設備成本高達幾百萬。只要有數字銀幕,在此基礎上花20多萬元添加設備就能放映3D電影,成本不算高,復制起來非常容易。因此絕大部分影城都採用前者設備放映DDD電影。
中國3D電影市場一不留神成為全球第二,成長速度可謂一日千里。同時,一批優秀的影視、動畫工作者也投入到了3D電影的影視製作當中。中國第一部真人實景拍攝的3D電影《樂火男孩》已於今年8月上映,開創了國產3D電影的先河。隨後,兩部國產DDD動畫電影《齊天大聖前傳》和《麋鹿王》都打出「首部國產3D動畫片」的旗號於9月29日同時上映。只可惜國產3D電影還不成熟,一方面技術上不能真正與好萊塢3D效果抗衡,另一方面急功近利的創作不倫不類,這三部電影進入市場也是幾乎石牛入海。
業內傳言「未來兩年,市場上國產3D電影會出現「扎堆」之勢。3D真人版《驚魂平安夜》、《唐吉訶德》、《胡桃夾子》和3D動畫《搖滾藏獒》、《天書奇譚》、《古蜀傳奇》、《齊天大聖鬧天宮》、《豬八戒招親》等將與勢頭更加兇猛的進口3D大片形成直接競爭。 但目前狀態來看,和《齊天大聖前傳》、《麋鹿王》、《樂火男孩》相似,這些影片都貌似為了搶3D熱潮,分食3D技術帶來的巨額效益,誠意難說。
3D電影即使目前不是電影市場的主流,但肯定是消費熱點,但凡有好萊塢3D大片上映,觀眾必然趨之若鶩,就算是票房遠不及《阿凡達》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但也能算是同期市場中的佼佼者。未來幾年的好萊塢,影視製作3D大片層出不窮,《納尼亞傳奇3》、《玩具總動員3》、《丁丁歷險記》等耗資巨大的商業電影,都將以3D形式呈獻給觀眾,進入影院欣賞是看到3D電影真貌的首要選擇,這也使很多地區原本門可羅雀的電影院變得門庭若市,這是3D電影對市場做出的巨大貢獻。
④ 誰能告訴我國產的3D大片有哪些
近年來,中國電影產業在3D技術的應用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誕生了一系列備受矚目的國產3D影片。《樂火男孩》和《兔俠傳奇》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樂火男孩》是一部融合了動作、冒險與喜劇元素的動畫電影,以其精美的3D畫面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影片講述了樂火男孩和他的朋友們在神秘島嶼上的一系列冒險經歷,通過生動的角色和獨特的世界觀構建,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兔俠傳奇》則是一部結合了武俠與現代元素的動畫片。影片通過3D技術打造出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展現了兔俠在面對重重困難時的勇敢與智慧。影片中的角色設計和場景設置都充滿了東方美學,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
這兩部影片的成功不僅展示了中國電影工業的技術水平,也體現了中國動畫電影在創意和文化內涵上的獨特魅力。它們的成功案例激勵著更多優秀的國產3D影片不斷涌現,為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意的不斷涌現,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國產3D影片走進觀眾的視野,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⑤ 中國3d電影從哪一年開始流行
1922年第一部3D電影誕生;1962年中國的3D電影第一部『魔術師的奇遇』誕生
⑥ 有什麼國產的3D電影嗎
近年來,國產3D電影逐漸嶄露頭角,給觀眾帶來了許多驚喜。如《龍門飛甲》和《畫皮2》,這兩部作品憑借其精美的特效和豐富的劇情受到了廣泛好評。除此之外,還有多部3D電影正在拍攝中或即將與觀眾見面。比如,《林海雪原》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通過現代3D技術,將那段歷史重現於銀幕之上。《狄仁傑通天帝國前傳》則將帶領觀眾回到唐朝,感受那裡的風土人情和懸疑劇情。《白發魔女》是一部融合了武俠與愛情元素的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忠誠與背叛的故事。《逃出生天》則是一部緊張刺激的動作片,講述了一群人在險境中求生的故事。《血滴子》以清朝為背景,講述了一個神秘組織的故事。而《太極》則是一部充滿武術元素的電影,展示了中國武術的精髓。最後一部是《大鬧天宮》,它重現了經典動畫電影的輝煌,運用3D技術賦予其新的生命。
這些即將上映的3D電影不僅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同時也力求在內容上有所創新。無論是歷史題材、懸疑故事,還是動作冒險,它們都力求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影體驗。相信這些電影會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讓觀眾在享受電影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國電影工業的進步與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3D電影的製作團隊大多由國內頂尖的電影人組成,他們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功力。這些電影不僅在技術和藝術上有所突破,同時也力求在內容上有所創新,力求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影體驗。從歷史題材到現代故事,從懸疑劇情到動作冒險,這些電影都力求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