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百花金雞獎電影節趙雅芝

百花金雞獎電影節趙雅芝

發布時間:2022-07-26 10:09:16

A. 劉嘉玲和趙雅芝參加的是什麼綜藝節目

劉嘉玲和趙雅芝參加的綜藝節目是《我們來了》。

《我們來了》(原名《偶像來了第二季》)是湖南衛視推出的明星女神生活體驗秀節目。 由汪涵、袁弘擔任隊長,趙雅芝、劉嘉玲、莫文蔚、陳喬恩、江一燕、謝娜、徐嬌、奚夢瑤組成固定嘉賓。

節目中女神深入到不同地點、不同行業,體驗不一樣的文化特色與生活狀態,面對多重挑戰,通過驚險刺激的游戲環節,讓女神放下偶像包袱,全方位地呈現不一樣的自己。

節目於2016年7月22日起每周五晚20:20接檔《全員加速中第二季》在湖南衛視播出。

趙雅芝(Angie Chiu),中國香港女演員、華鼎獎表演藝術家。

1973年參加香港小姐選美,1976年以第一主角出演許冠文的年度票房冠軍電影《半斤八兩》而成名。1977年主演吳宇森電影《發錢寒》,成為年度票房兩連冠女影星。1979年主演許鞍華電影《瘋劫》獲金馬獎劇情片獎。同年主演楚原電影《英雄無淚》,塑造了蝶舞這一經典角色,1979年獲評香港十大明星。

1980年憑借《上海灘》獲20世紀香港最難忘女主角之一,1981年主演《飛鷹》,1982年被評為吉隆坡十大明星,1985年《觀世音》獲美國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金獎,1987年《京華煙雲》獲金鍾獎最佳戲劇作品,1991年《戲說乾隆》獲中國第11屆金鷹獎優秀合拍片獎,1992年《新白娘子傳奇》掀起全國熱潮。2016年7月,參與錄制《我們來了》 。

2007年獲中國首屆華鼎獎「最受公眾尊敬表演藝術家」稱號,2015年獲華鼎獎「中國電視劇傑出成就獎」。2010至2012年任香港慈善機構「慧妍雅集」主席(會長)職務。

劉嘉玲(Carina Lau),1965年12月8日生於中國江蘇蘇州,1980年隨父母移居香港,中國香港影視女演員、歌手。

1984年畢業於香港無線電視台第12期藝員訓練班;1989年主演TVB電視劇《上海大風暴》一人分飾兩角;1991年憑借《阿飛正傳》獲得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女主角;1998年參演電影《自梳》獲得第3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2007年主演《好奇害死貓》獲得第1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女主角;2008年7月劉嘉玲與梁朝偉在南亞佛國不丹完婚;2011年憑借《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獲得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2014年憑借《過界男女》飾演闊太一角榮獲第9屆大阪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

2015年6月劉嘉玲在法國玫瑰山莊被授勛左岸名庄騎士榮譽會員;2016年4月劉嘉玲入駐杜莎夫人蠟像館;2016年7月參與錄制《我們來了》。

B. 80年代電影里的女演員現在如何了

說起女演員,我們第一想到的應該就是趙麗穎、楊冪、迪麗熱巴這些80年代出生的近幾年來活躍在大屏幕里的女演員們,再往前一點,我們能想到的就是劉濤、袁泉這些老牌演員,但比我們大一輩的爸爸媽媽們應該印象更深的是80年代的女演員們李芸之類的,但如今的她們年紀早就近半百了,也都已經淡出娛樂圈,開始後半生了,不過她們給我們塑造的經典形象依然被人們保留在心中,就像說起她們,我們的爸爸媽媽依然能有印象,依然能想起她們的一些作品。今天我就給大家盤點一下80年代電影里的女演員的現狀。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的80年代女星現在都過得不錯。

C. 窈窕紳士的女主角是誰呢

林熙蕾,台灣著名電影及電視女演員,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獲得經濟和文學雙學位。因主演香港王晶導演的《制服誘惑2 地下法庭》而成名,以大膽暴露的風格吸引了大批影迷。在加入中國星集團後,無論是徐克執導的《蜀山傳》,還是杜琪峰執導的《全職殺手》林熙蕾的表現都非常出色,2008年還憑《東京審判》入圍了金雞百花獎。2009年7月2日,林熙蕾在香港正式確認男友就是朱孝天,兩人後又於2010年七夕前夕分手。2011年3月28日林熙蕾與男友楊晨在馬爾地夫完婚。2011年9月3日老公楊晨證實林熙蕾已於2011年8月31日剖腹,產下重3060克的女娃。
中文名: 林熙蕾
外文名: Lin Hsi Lei,kelly lin
別名: 蕾蕾
國籍: 中國台灣
出生地: 台灣省台北市
出生日期: 1975年10月29日
職業: 演員
畢業院校: 美國加州大學經濟和文學雙學位
代表作品: 《全職殺手》,《奪命心跳》,《劍雨》,《大笑江湖》
主要成就: 第二十六屆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2008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第三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身高/體重 : 170cm/48kg(105.6磅)
血型: A
三圍: d37 W23 H34
屬相: 兔
喜愛的城市: 因弗內斯,里耶卡,奧赫里德

D. 藝術人生邀請過誰

藝術人生:
農民藝術家趙德平做客《藝術人生》
趙德平的身份很復雜,首先他是一個農民,而且是一個很好的農民,因為他家裡世代務農。
解密「吉祥三寶」
隨著2006年觀眾最喜歡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的揭曉,「吉祥三寶」的一家再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溫暖2005》關鍵詞之守護
最近這三個月,對郭德綱的報道和采訪都越來越多,這位「非著名相聲演員」因為對傳統相聲的執著和堅守,得到了人們的關注和喜愛。
遲來的花開
2002年,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電視劇讓觀眾咬牙切齒地記住了那個暴戾的打妻子的醫生安嘉和。
溫暖2005
歲末年初,人們總不忘對過去的一年進行總結和盤點,在回憶的行走中,總有一些過往的瞬間讓我們再次駐足,總有一些溫暖的感動讓我們禁不住回望和銘記。
藍天野:畫、劇之間的選擇
作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建院元老,藍天野在話劇舞台上工作了一輩子,他的諸多影視作品也廣為人知。
《千里走單騎》的情感之旅
張藝謀最新力作——《千里走單騎》12月已經公映,《藝術人生》欄目組繼三亞「電影百年」的特別節目之後,也再一次走出了北京演播室。
半生青山,半生黃土——劉文西人生素描
2005年11月26日,《藝術人生》的演播室迎來了開播以來的第一位美術界嘉賓——劉文西。
李連傑:比武術更酷的是愛
帶著最新力作《霍元甲》的宣傳片,帶著對武術和生命意義的深刻領悟,「功夫皇帝」李連傑上周六做客《藝術人生》,在長達近四個小時的暢談中,為觀眾朋友們講述了他不惑之年的人生境界。
《藝術人生》走進鄧玉華
親愛的朋友們,在額爾古納樂隊小夥子們演繹的一首《情深誼長》的歌聲當中,我們請出了本期《藝術人生》的主人公鄧玉華老師。
《藝術人生》「絕版」巴金
11月25日是巴金先生誕辰102周年的日子,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時刻,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欄目組在北京市豐台體育中心演播大廳錄制了一期名為《銘記巴金》的特別節目。
《藝術人生》致敬電影百年
11月12日,正值第1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即將謝幕之時在慶祝電影100年最高潮階段。
耄耋「寶黛」的紅樓奇緣
四十多年前的一曲《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讓越劇電影《紅樓夢》走進了全國觀眾的視線。
侯耀文:向父親和相聲致敬
侯耀文的名字似乎今生註定是要與侯寶林和相聲這兩個詞聯系在一起的。
《藝術人生》庄奴、喬羽中秋特別節目
二老,一個在台北,一個在北京,接到這樣一個命題的時候,一揮而就寫得如此的精彩一定來源於內心非常真摯的情感。
魔術師夫婦:秦鳴曉、姚金芬
近日,著名的魔術夫婦秦鳴曉、姚金芬來到藝術人生,他們不僅是生活當中的一對,而且事業上也是搭檔,真可謂志同道合。
龐學勤:我是一個兵 來自老百姓
當年的「英俊小生」龐學勤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角色當數《戰火中的青春》中那個揮舞著大刀的排長雷振林了。
一位英俊的女指揮鄭小瑛
鄭小瑛,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受過專業訓練的合唱女指揮。當年,她逃離家庭,參加了革命,卻意外的促使她走上了指揮這條道路。
使命——偉大作品的背後
我們中國人提到事情「艱苦」,就會想到二萬五千里長征。說到事情「漫長」,就會提到「八年抗戰」。
李世濟與京劇的不解之緣
近日,現年七二歲的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世濟老師來到《藝術人生》,為觀眾講述她從藝六十餘載的坎坷人生。
我回來了——劉江
已經八十二歲的劉江老師心甘情願地演了一輩子壞人,近日,《藝術人生》邀請劉江老師做客演播室,暢談他的演藝人生。
紀念趙麗蓉特別節目:背影
今年7月17日是著名表演藝術家趙麗蓉逝世5周年紀念日,不知不覺,「趙媽」離開喜愛她的觀眾們已經5年了。
叢飛
畢業於沈陽音樂學院聲樂系的叢飛,1994年隻身來到深圳發展,憑借自己出色的男高音、小品和口技等多方面的才華,很快成為一名深受觀眾喜愛的知名演員。
情愛不老:張良
張良在《情愛不老》中的「序言」中寫道,「我這一生很值了,好的,壞的,成功的,失敗的,以至於苦難都經歷過了,所以我很滿足」。
最美莫過夕陽紅 :彭玉
彭玉的一生不是很有起伏,按她自己的話講自己也沒有作過轟轟烈烈的事情或取得過豐功偉績。
鞏漢林:有情有義大男人
鞏漢林和趙麗蓉的感情很深,已經遠遠超過了工作關系。當著外人的時候,叫趙麗蓉「趙媽」,但單獨在一起的時候,就直接叫「媽」。
陳小藝:活得簡單,更多幸福
陳小藝不是那種燦爛的巨星,但14年來光芒不減。她演繹的賢妻良母形象深得觀眾的喜愛。
李誠儒 人生幾度秋涼
6歲唱戲,20歲拜名師學藝,36歲出演第一部電視劇,42歲重返演藝圈,這是李誠儒的藝術之路。
和這個謎一樣的男人好好聊聊
張信哲是戀舊還是喜新?是憂郁還是開朗?是乖巧還是叛逆?編導列出來的這十個看起來簡單的問題實則「暗藏殺機」。
勞動著 美麗著
驚奇,驚喜,驚嘆,這是《藝術人生》開播以來最值得期待的節目。真誠,樸素,熱鬧,這是《藝術人生》開播以來最懷舊動情的節目。
平常人的傳奇:顧長衛
顧長衛,惟一一位被奧斯卡提名的中國攝影師,第一次導演電影的作品《孔雀》,就既叫好又叫座,獲得了2005年柏林電影節的「銀熊獎」。
一生燦爛——陶虹做客《藝術人生》
陶虹的一生與「燦爛」有關。看過她戲的人,對她記憶最深刻的是那一臉燦爛的笑。
另一個焦晃
戲里的焦晃,「只要他站在那裡就會吸引人」,這是戲劇學院老師對他的評價。「王者之氣」,這是許多觀眾對他的深刻印象。
理想
在這個春天裡,《藝術人生》像一個溫暖的港灣一樣,把即將駛出港口乘風破浪的「桅帆」聚攏在上海這方「龍虎」地。
挑戰人生:《千手觀音》
在2005雞年春節聯歡晚會上,一群聾啞人組成的舞蹈班底讓全國人民領略到了美的別樣韻味。
在燦爛陽光中徜徉的楊瀾
也許,我們對於她的印象,都是來自於那些最早期的銀屏綜藝。那時候,站在春節晚會上初露頭角的楊瀾,笑得就像那春天的陽光。
春節特別節目《喜福會》
「喜福會」是個吉祥的名字。節目以四組不同的性質的嘉賓組合為基礎,突出節目的創意主題。
生死攸關,感慨人間真情重
傅彪眼中的2004年,就像是一個不完整的輪回。雖說一場病痛的折磨與生死攸關的考驗,已經把他身上的幽默神經消磨了大半,但是好在我們仍然看到了他。
王海瓴細數前半生
小說、電視劇,頻繁的家庭糾葛與婚姻背後的剖析,讓我們記住了這樣一個敏感而堅韌的女性。她就是王海瓴,一個頻頻以細膩手筆闡述婚姻困惑而引發社會思考著名編劇。
成龍笑看當年勇
在許多西方人眼中,中國電影所承載的文化意義,遠遠要超越電影本身的內核。功夫,就是在這樣的一個被文化渲染的影像載體中,被全世界人所熟知的。
溫暖2004
2004年即將離去,生老病死、聚散離合的周遭沒有任何改變,改變的只是你我,改變了容顏、改變了夢想,改變了熾熱而憧憬的眼神,改變了你我那幾多年來風雨無阻般關懷彼此的忐忑心情。
是老百姓的雙手捧紅了我
郭頌,一個一生立志做老百姓的貼心人的老民歌藝術家,從東北那冰天雪地里走來的他,以一生火辣而熾熱的激情,把那塊肥沃的黑土地捂得滾燙。
煤鄉采出來的「金嗓子」
她渾厚的嗓音,高亢的熱情,把一股源自於北方的人性直率,揉入到了自己的歌聲中來,讓人們真正體會到了時代的激情與精神的愉悅。
宋祖英:歌聲背後的故事
她,是湘西山寨里走出的苗族辣妹子;她,唱著山歌從湘西一路走到長沙,從長沙來到北京,又從北京闖入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的金色大廳。
因為是「小鹿純子」,所以更要堅強活下去
這又是一張被淚水打濕的面孔,你可能會記不得她是誰,記不得她二十年前在銀屏上那璀璨的笑。
楊少華做客《藝術人生》
有他在的《藝術人生》,當然不會缺少快樂,雖然說大半生的艱辛勞苦,讓他的人生早早浸透了淚水與血汗,但是他仍舊會以一副笑面為你娓娓道來,讓你在笑聲中品味他的人生百味。
騰格爾:舊時「天堂」新時「家園」
聽騰格爾的歌聲,難以抵擋那滌盪於心靈與腦海之間的暇意,如草原上賓士的駿馬嘶鳴般的粗獷,如天空中翱翔的雄鷹長嘯般的悠揚。
趙雅芝傾訴「美麗」人生
三十多年了,歲月匆匆,江湖路遠,來來往往消磨過多少靚麗紅顏,只有她似乎一點都沒有改變過。
漂亮媽媽·李玲玉
「甜歌皇後」李玲玉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淡然退出歌壇,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後,她先是去了日本,做了兩年音樂電視的主持人,然後遠渡加拿大。而今,當年的甜妹子已是「甜媽媽」了。她體會著為人妻的快樂,更感受著為人母的幸福。
男人四十正當年
又見他,恬靜地坐在那端,一副被歲月消磨的老男人模樣,唱著那熟悉的老情歌,閉上眼睛忘我地把歌的情緒肆意釋放。人們手中輕輕揮舞著燭光,不忍心哼唱,只想此時安靜地欣賞他。欣賞他的陶醉、欣賞他的聲音、欣賞他的率真、欣賞他的歡喜與悲傷……
韋唯:我和從前不一樣了
重溫你的「花樣人生」
二十六號,九月二十六號。二零零四年九月二十六號下午兩點之前的幾個小時里,王家衛和你在一起,因為他,我們會記住那每一分鍾。從現在開始,我們情願做那幾個小時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他明天或許會再來……
永不消逝的電波
《藝術人生》精心策劃了一期節目,為了紀念那些讓我們感動的廣播歲月,紀念廣播書寫的難忘歷史瞬間,紀念一批老去的播音藝術家,也為觀眾撩開我們喜愛的播音員的神秘面紗。定名為「永不消逝的電波」,心願和意義自在題中。
祖國,願你永遠東方紅
1964年10月2日,一群青年才俊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和火熱激情上演了一場經典大劇,獻禮年輕的共和國15周歲生日。該劇僅僅用了50天的時間便調動了3000多人的力量,其創造的經典不僅轟動了文藝界,更成為中國文化政治進程不可磨滅的生動手筆。這就是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
譚元壽:宅門內外
京劇,自清乾隆年間四大徽班進京,逐漸形成,至今已經風雨歷經了200多載。200多年來,生旦凈末丑,不僅角色繁榮了起來,而且唱法各異,各有千秋,形成了各派爭相鬥艷的局面。而各大著名唱派中幾代出自一門一姓的數來又只有專工老生的譚派。
敢問路在何方
事隔半年,當炎炎夏日又一次來臨,《西遊記》也再一次成為我們消暑和學生娛樂的大餐。而我們的節目適時策劃了這樣一次別樣的文化盛宴:組織《西遊記》師徒四人及眾神仙妖魔鬼怪做客,為您講述師徒四人取經途中歷經的九九八十一難,並且續寫取得真經之後的西遊記後傳。
四代美猴王 一生何所求
在一群猴娃的簇擁下,六小齡童登上了舞台,如同榮歸了花果山,睿智明亮的眼睛依然讓我們相信那就是孫悟空的火眼金睛。
天下第一嫂:王馥荔
她是京劇小花旦出身,卻在後來改行進了影視圈;她主演過多部影視劇,獲得了很多大獎卻每每在關鍵時刻為了家庭放棄事業。
左麟右李的故事
如同「左麟右李」組合一般,我們請到譚詠麟、李克勤做客並沒有突出誰主誰次來,因為「左麟右李」已經是一個整體品牌。
「左麟右李」精彩對白
往事匆匆:謝芳
這一次,我們不是以電影名稱作為主題組織一次聚首,我們傾向於更簡單的方式,邀請「青春」代言人——「林道靜」的扮演者謝芳做客節目,聽聽她對青春的理解,對於匆匆往事的懷念。
五·一特別節目——《歌聲走過20年》
1984年,一座舞台為很多默默無聞的音樂愛好者敞開,中央電視台青年歌手大賽在那一年鳴笛啟程。2004年,當這個比賽又一次悄然來臨的時候,我們驚訝地發現,它已經舉辦了11屆,走過了20年。
乘著夢想的翅膀:大衛•科波菲爾
在「終極之旅」火熱展開的間隙,我們有幸請到了這位魔幻大師做客節目和我們一起聊天。大衛屬猴,今年是他的本命年。錄像那天,他穿了件紅襯衫,這讓他看上去很精神。
獨行浪子:王傑
他是一個浪子,一個孤身上路的千里獨行俠。他適合流浪、適合漂流,適合獨自痛苦,不適合結婚。在婚姻失敗女友分手的歲月里,他曾為我們奉獻了許多過耳難忘的好歌。
岳紅的眼淚
岳紅,一個出生在天府之國的辣妹子,一個三考中戲屢試不爽卻最終進入她夢中象牙塔的學子,一個在80年代與姜文、呂麗萍等同窗奮斗過來的女子,一個24歲就因《野山》中成功塑造的桂蘭而捧走第六屆金雞獎影後的女演員……
歸去來兮:張瑜、郭凱敏
他們是銀幕上的「最佳情侶」,23年前,在那個不談愛情的年代,他們通過銀幕給80年代初的觀眾留下了關於愛情的美好印象,而他們也成了那個年代名副其實的偶像。23年過去了,這些年,他們到底過得好不好?
一個男人的成熟:鄭鈞
有人說他飽經滄桑、疲憊而憔悴,為內心的矛盾而感傷;有人說他天真而熱誠,像孩子一樣口無遮攔,想說就說;而他曾用音樂解讀著自己的溫情和幻想,且這樣個性化的音樂卻又能廣為傳唱,讓我們年輕的內心和他一起歌唱。
唯物論者啟示錄:張賢亮
他曾經有過華麗的家世,在「傷痕」歲月中度過22年光景;22年前,他氣概沖天,有《大風歌》作證;22年後,他將抒情變成了反思,於是,有了我們喜愛的系列讀物--《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靈與肉》、《我的菩提樹》……
長歌萬里情:「歌俠」胡松華
他出生在北京,卻能用各民族的語言唱歌;他歌唱,卻又有書畫的專長;他邊走邊唱,游歷祖國邊疆;他年過古稀卻依舊高歌,歌聲響亮而悠揚。他說,這輩子愛上了兩個姑娘,一是夫人,還有就是邊疆藝術……他就是素有「歌俠」美稱的民族歌唱家——胡松華。
軍營阿凡提:克里木
繼德德瑪、才旦卓瑪等之後,《藝術人生》又走進了一位少數民族歌唱家,他就是以一首《達坂城的姑娘》而家喻戶曉的維吾爾族歌唱家克里木。
好人一生平安:凱麗
在朱軍吹奏的管樂《悠悠歲月》中,我們見到了久別的慧芳,歲月沒有將容顏太多改變,她一如從前那樣有著祥和的面容、友好的神態,只是平添了幾許成熟的風韻和自信來。
特別節目:父老鄉親
與以往的《藝術人生》大牌明星雲集的場面不同,這一次,所有的主角都是來自民間的藝術家,在現場他們將與觀眾分享他們與眾不同的民間藝術家的藝術人生。
20年後憶舊夢——紅樓兒女再聚首
這是我們精心策劃准備半年的一期節目,組織紅樓兒女在久別20年後重逢。
與2003年乾杯
在年終時,回看2003,在這個多事的年頭里,是什麼觸動你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用你的方式闡述溫暖的含義,用你的話語描述溫暖的感受。
站在你的背後
「只要給我這個角色,我就一定能演好。」鄧婕的預言果然奏效。刀子嘴豆腐心的王熙鳳形象在鄧婕的一顰一笑,一怒一罵,一皺眉一眨眼,一舉手一投足中活靈活現出來。
《藝術人生》饕餮盛夜
匯聚豪華的明星陣容,第一時刻關注熱點現象及熱點人物,《無間道3》劇組成員做客《藝術人生》。
趙傳:我是一隻小小鳥
這是一個由美麗主宰的地球,趙傳在這樣的規則下凸現並且成功,加之台上瘋狂台下抑鬱的個性,於是,人們賦予他傳奇人物的美名。
中野良子:女人怎樣「真優美」
把鏡頭從電影拉回到現場,歲月的變遷沖淡了青春的氣息,從前少女的飄逸長發變成了典雅的發髻,清秀的面龐多了歲月的痕跡。
穿越時空的聲音
童自榮,有著王子般聲音的幕後英雄,期待對那段瘋狂的電影歲月再回首……
齊秦暢談屬於他的1/4世紀
80年代初的齊秦憑借代表作《狼》成為無數人心中年少輕狂的真實寫照。齊秦也因此成為整整一代人文化觀念的闡述者和代言人。
人間正道是滄桑
延安,在中國人的心中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她是革命的聖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搖籃,怎樣紀念這樣的歷史、這樣的精神和情懷,《延安頌》這部經典長篇電視劇完成了我們對於延安和延安精神的祭奠,記錄了歷史、弘揚了偉大的民族精神。本期《延安頌》劇組來到《藝術人生》做客。

美麗與哀愁並行
有人說劉若英決不是漂亮的一類,但一定是美麗的,就像奶茶一樣,外表不艷麗,卻散發著清新芬芳,其間還有更多的內容等著你品嘗。

說句心裡話
郁鈞劍的身份變了,從軍旅歌手到中國文聯演藝中心主任,郁鈞劍脫下了戎裝,進入另一個圈子,開始了另一種方式的生活。對於一個即將知天命的男人來說,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是不惑的延續,還是知天命的開始?

搏浪藝海的「於大船」
近日,老一輩電影表演藝術家中的代表人物——於洋老師帶著他70多年豐厚的藝術成就和人生經歷走進了《藝術人生》的錄制現場,讓我們再一次地感受了經典藝術家帶給我們的震撼和啟迪。

一起吃苦的幸福
從20歲的大學生到40歲的中年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周華健:《孤枕難眠》、《怕黑》、《明天我要嫁給你了》、《風雨無阻》、《親親我的寶貝》、《讓我歡喜讓我憂》、《花心》、《朋友》,這是觀眾評選出的最喜愛的華健的歌。

人生大舞台,戲劇小天地
當81歲的常香玉老人身穿著一件桃紅色上衣面帶著微笑走進我們演播大廳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一期節目我們籌劃了有半年的時間,能請到這樣一位大師來我們的節目也一直是我們的心願。

三十以後才明白
「明年我就三十歲了」,上次做客《藝術人生》的時候黃磊說,此番,已過而立之年的黃磊帶著事業、親情、友情、愛情上新的收獲再次走進《藝術人生》,和我們一起細細品味三十歲男人身後的幸福。

孫海英—石光榮=?
有一種演員一輩子只為一部戲而生,孫海英也許就是這樣。一部《激情燃燒的歲月》讓他一夜之間家喻戶曉,使他埋藏了幾十年的能量得到了釋放。

愛的代價
有人說王姬的人生充滿了流浪色彩,就像她的作品,從《北京人在紐約》到《危險旅程》,每一個時代的作品都與時空跨越與地域變換相通。
謝飛:七月的禮物
去年,謝飛剛剛過了他的60歲生日,作為一個一生熱愛電影、中國獲得國際大獎最多的電影導演之一,名門之後的身份並沒有使謝飛在一般的觀眾中大紅大紫,他安詳地過著自己的生活,樂悠悠地當著老師和導演。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這一次,我們是以一部電影的名義組織大聚首,這部電影名為《冰山上的來客》,41年前撥人心弦,41 年後依然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中。

打開問號,了解陳坤
陳坤是又一位做客《藝術人生》的年輕嘉賓,因為2003年一部不被人看好的《金粉世家》,使他成為今年上半年最受人矚目的新星。他的憂郁與張狂連同他的那部唯美的電視劇一同留在了觀眾的記憶里。

十大奉獻
百位人物,百個故事,有台前的精彩,更有幕後的生動,全方位的展示,是一種標牌樣式的品牌出擊,是精華薈萃的一次自我總結,更期待著以此換來我們的開門紅。

我愛我家——我的非典生活
他們的面孔在熒屏上成為歡樂的代言,歡聲笑語是他們送給我們最好的情感禮物。非典過後,三位經常在熒幕上喜笑顏開的喜劇明星李琦、鞏漢林、潘長江走入《藝術人生》的演播室和我們一起嘮嘮非典期間他們的典型生活。

李亞鵬,你想說點什麼?
在長達「很久」的關於李亞鵬的議論中,這是他第一次似乎真正有了屬於自己的「話語權」。

六一特別節目
在《藝術人生》如星光熠熠的演播室中,迎來了幾個似曾相識的面孔,與以往的嘉賓不同,他們經歷了一段家喻戶曉的童年。

生命思考:畢淑敏
我們的主題是關注「SARS」,關注生命,我們的嘉賓是大家可能並不太熟悉的女作家,用王蒙的話說「她的名字是畢淑敏,這名字普通得如任何一個街道婦女。」

劍膽琴心:李默然
當75歲的李默然老師走進演播大廳的時候,觀眾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是對明星的崇拜?對藝術的景仰?還是對老人的尊重?不管怎樣,他的到來多少都讓人激動。

能追無盡景,始是不凡人
喬臻的雄渾和丁建華的柔美組成了中國譯製片中獨特的聲音,在塑造了《茜茜公主》等一系列聲音形象之外,他們的生活是怎樣一番模樣?

面對面:
李連傑,成龍,周星弛,曾志偉.等等,這都是我看過的.

E. 本屆的金雞百花電影形象大使人選網友呼聲最高的是誰

本屆的金雞百花電影形象大使人選網友呼聲最高的女演員---周冬雨。

此外,網上還流傳一張青年導演董軍的照片,並套用官方媒體名義散播,以此混淆視聽。執委會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網傳照片均為網友個人行為,一切信息應以執委會官方發布為准。”

第27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舉辦時,吳京憑借《戰狼2》入圍最佳導演、編劇、最佳男主角(影帝)多個獎項,同時還擔任了這一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的形象大使。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廈門舉辦時,選定的形象大使姚晨正好也是福建人,很有家鄉情懷。

電影節形象大使在影迷中的影響力與人格魅力,對電影節的推廣與宣傳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首次承辦國家級電影節的鄭州,對形象大使的人選,註定也會貼合鄭州的城市氣質,讓全國觀眾耳目一新、留下記憶。

F. 請問網友們給我趙雅芝的祥細資料

周潤發
個人信息:

姓名:周潤發
英文名:Chow Yun fat
生日:1955年5月18日
生肖:羊
星座:金牛座
身高:180厘米
籍貫:廣東寶安
出生地:香港南丫島
職業:演員,歌手(玩票性質,偶爾)
語言:廣東話、英語
家庭狀況:母親、妻子
最喜歡的運動:潛水、帆板
職業:演員
最喜歡的人:媽媽
最難忘的人:父親
最常說的口頭禪:明天會更好
最喜歡吃的東西:台灣鳳梨
最快樂的事情:幫助別人
最欣賞的演員:勞勃狄尼洛、梅麗爾·斯特里普
不拍戲時最喜歡做的事:睡覺
曾從事職業:照相機推銷員、酒店雜工、郵包搬運工人等

入行經歷:

1974年考入無線電視(TVB)第三期藝員訓練班,無線電視台(TVB)的造星的途徑有兩個,一是「港姐」選美大賽,二是舉辦藝員訓練班。前者最成功的例子有張曼玉,後者有的是影視明星,有的是著名導演和監制,如:

第1期:甘國亮、招振強
第3期:周潤發
第4期:林嶺東、杜琪峰
第5期:關錦鵬
第6期:陳玉蓮、呂良偉
第8期:湯鎮業、廖啟智
第9期:黃日華、苗僑偉
第10期:劉德華、戚美珍
第11期:梁朝偉、周星馳

之後接連主演連續劇《狂潮》、《奮斗》、《網中人》、《上海灘》、《千王群英會》、《笑傲江湖》、《蘇乞兒》、《親情》等。

電影作品年表:

1976年:《投胎人》、《新蘇小妹三難新郎》、《池女》、《撈家邪牌姑爺仔》
1977年:《入冊》
1978年:《愛欲狂潮》
1980年:《師爸》
1981年:《胡越的故事》、《執法者》、《巡城馬》 (是周潤發真正電影生涯的開始)
1982年:《獵頭》/(也叫《再見江湖》)
1983年:《血汗金錢》、《花城》
1984年:《等待黎明》、《靈氣逼人》、《傾城之戀》
1985年:《女人心》、《何必有我》
1986年:《玫瑰的故事》、《奇緣》、《初一十五》、《癲佬正傳》、《地下情》、《原振俠與衛斯理》、
《義蓋雲天》、《你情我願》、《英雄本色》、《殺妻二人組》、《夢中人》
1987年:《小生夢驚魂》、《龍虎風雲》、《義本無言》、《江湖情》、《精裝追女仔》、《英雄本色2》、
《秋天的童話》、《監獄風雲》、《英雄好漢》、《江湖龍虎鬥》、《鬼新娘》
1988年:《公子多情》、《八星報喜》、《老虎出更》、《長短腳之戀》、《大丈夫日記》、《義膽紅唇》
《郁達夫傳奇》、《再見英雄》
1989年:《賭神》、《伴我闖天涯》、《阿郎的故事》、《英雄本色3之夕陽之歌》、《喋血雙雄》、
《我在黑社會的日子》
1990年:《吉星拱照》《喋血雙雄》
1991年:《縱橫四海》、《監獄風雲II逃犯》
1992年:《我愛扭文柴》、《辣手神探》、《俠盜高飛》
1994年:《花旗少林》、《賭神續集》
1995年:《和平飯店》Peace Hotel
1998年:《血仍未冷》《替身殺手》The Replacement Killers
1999年:《再戰邊緣》(又名《魔鬼英豪》)The Corruptor、《安娜與國王》(Anna and The Kind)
2000年:《卧虎藏龍》
2003年:《防彈武僧》
2005年:《獨自等待》(客串)
2006年:《滿城盡帶黃金甲》
2007年:《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

電視劇:

1976年:《大江南北》、《江湖小子》、《狂潮》
1977年:《家變》
1978年:《強人》、《奮斗》
1979年:《天虹》、《網中人》
1980年:《上海灘》、《親情》
1981年:《前路》、《千王群英會》、《上海灘續集》、《有樓收租》、《火鳳凰》、《蘇乞兒》
1982年:《播音人》、《孤城客》、《北斗雙雄》、《天降財神》
1983年:《笑傲江湖》
1985年:《大香港》、《新紮師兄》
1986年:《楊家將》

個人唱片:

《十二分十分吋》(1988年)、《舊情人》 (1989年)

獲獎、榮譽記錄

1985年 第30屆亞太影展影帝 《等待黎明》
1985年 第2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 《等待黎明》
1987年 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 《英雄本色》
1987年 第2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 《秋天的童話》
1987年 第1屆香港導演學會評選大獎影帝《秋天的童話》
1988年 第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龍虎風雲》
1988年 獲美國電影協會「亞洲傑出演員獎」《龍虎風雲》
1990年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 《阿郎的故事》
1999年 第5屆百視達娛樂大獎「最受歡迎本地藝人大獎」《再戰邊緣》
2000年 第1屆美國亞裔艾美獎最佳男主角獎《安娜與國王》
2001年 第2屆美國亞裔艾美獎最佳男主角獎《卧虎藏龍》
2005年 第1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之一
2005年,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邀請香港一百零一位電影工作者投票,選出歷史上一百部最佳華語電影。

周潤發入選6部,名單如下:
第02名 1986年《英雄本色》
第10名 2000年《卧虎藏龍》
第42名 1989年《喋血雙雄》
第49名 1987年《秋天的童話》
第54名 1987年《龍虎風雲》
第87名 1989年《賭神》

馬來西亞傳媒界二十世紀華語電視劇集100強
周潤發入選8部,名單如下:

第01名 上海灘(周潤發)
第02名 網中人(周潤發、鄭裕玲)
第03名 親情(周潤發、鄭裕玲)
第03名 狂潮(周潤發)
第12名 家變(汪明筌、周潤發)
第32名 奮斗(周潤發)
第40名 強人(周潤發)
第53名 蘇乞兒(周潤發)
第85名 鱷魚潭(周潤發)

新加坡電視媒體評選20世紀(1970-2000)百部華語經典電視劇集
周潤發入選7部,名單如下:

第01名 上海灘
第03名 網中人
第11名 狂潮
第12名 家變
第18名 親情
第38名 奮斗
第45名 千王群英會
第80名 蘇乞兒
第81名 鱷魚潭

無線1999年千喜台慶評選
5位最難忘的男主角,許文強高居第一
5部最難忘的電視節目《上海灘》第二(第一是一個綜藝節目《歡樂今宵》)

香港一雜志十大經典電視劇評選活動。先由雜志社在眾多劇目中選出三十一部較受觀眾歡迎的電視劇,然後由記者分別向香港影視界的三十五位名人發出問答卷,根據得票多少,選出他們心目中的十大經典電視劇。選票結果如下:

1980年由周潤發、趙雅芝和呂良偉等主演的《上海灘》名列榜首(共獲31票,僅差4票就是全票)
由周潤發和鄭裕玲合作的《網中人》位居第二(共獲24票)
由梁朝偉、張曼玉、呂方和劉嘉玲聯合主演的《新紮師兄》屈居第三(共獲22票)
由石堅、周潤發和狄波拉等主演的《狂潮》排名第四(共獲20票)
1976年由鄭少秋和汪明荃主演的《書劍恩仇錄》排名第五(共獲15票)
1973年《獅子山下》排名第六(共獲15票)
1979年由鄭少秋和趙雅芝合作的《楚留香》排名第七(共獲14票)
由甘國亮監制的《執到寶》排名第八(共獲14票)
1983年由翁美玲黃日華和苗僑偉等合作的《射鵰英雄傳》排名第九(共獲13票)
1978年由鄭少秋、汪明荃、黃淑儀和趙雅芝等通力合作的《倚天屠龍記》排名第十(共獲13票)

在上榜的十大經典電視劇中,最為風光的男演員是周潤發和鄭少秋,他兩各自在三部戲中擔任了主角。最有光彩的女演員是趙雅芝,她也在三部戲中擔任了主角,其次是汪明荃,她在兩部戲中擔任了主角。

1988年 獲香港叱吒樂壇Very Nice大獎(香港商業電台主辦)

1997年 獲新加坡電視台頒贈「跨越年代成就獎」
1998年 芝加哥市長將1月12日命名為「周潤發紀念日」以表揚他對電影業的貢獻;並獲「卡地亞卓越成就獎」
1999年 獲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
2000年 被香港七間電子傳媒機構選為「十大世紀娛樂風雲人物」
2000年 被美國《時代》周刊選為七位「地球名人英雄」之一
2001年 獲第16屆香港城市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2003年 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銀紫荊星章
2004年 香港娛樂圈大民調電影演員榜首

()
2006年 被北京《新京報》選為中國最美50人之一
擔任過兩次奧斯卡頒獎嘉賓(第72.73屆),
一次金球獎頒獎嘉賓,
辭謝了一次金球獎頒獎嘉賓,
一次東京電影節評委主席。

周潤發是首位被列入中學教科書的演藝界人士,過去從未試過有香港藝人成為中學教科書的教材,而啟思出版社所出版的中一級中國語文第二冊課本,「講讀篇章」選了岳飛之少年時代作教材,「導讀篇章」則選了平民總統孫中山和華裔太空人張福林作教材,至於「自習篇章」就選了大器晚成周潤發,約花了十二頁篇幅描寫其奮斗經過。

「我去好萊塢十年拍了五部電影,成不成功,我卻不敢說,不敢說沒有什麼壓力,但是,『I take my best ,I've no regrets !(我已盡力,決不後悔!)』。」————2004年8月,周潤發在出席香港理工大學會考放榜講座時,對著台下上千名學生和家長發表演講。回顧自己十年來的好萊塢經歷,周潤發感慨良多。對於外界對他年齡和能力的質疑,周潤發說自己心態很平和,他說有些東西只能是「隨緣」。 周潤發在演講中總結說:心平常,自非凡。

總結個人經歷:
周潤發,廣東寶安人,1955年5月18日出生,受過初中教育,輟學後進入社會工作,曾當過雜工、郵差和售貨員等。1973年考入無線電視台藝員訓練班,是第三屆的畢業生。畢業後成為無線藝員,參演過「歡樂今宵」節目和多部劇集(第一部《共屋共住》,第一部當主角的劇集是《江湖小子》)。1976年周潤發主演電視劇《狂潮》成名,從此主演不少劇集。他主演的電視劇,著名的有《網中人》和《上海灘》等。
1975年他開始拍電影,第一部是《投胎人》。他曾先後七次獲得「電影皇帝」稱號。主演《等待黎明》獲卅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獎和廿十四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主演《英雄本色》、《龍虎風雲》和《阿郎的故事》,又先後獲第二屆、第七屆和第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他還得過美國電影協會和韓國頒發的「亞洲最傑出的演員獎」。
從無線電視台港劇中的小角色開始慢慢躍上大銀幕,20多年的從影時間,發哥至已演過超過60部以上的電影,成績斐然。不管是嬉鬧的喜劇或是嚴肅的劇情片,不管是痴心的富家公子還是公正英勇的警官,發哥演來都渾然天成、毫不矯作。1986年《英雄本色》中有情有義的小馬哥一角,奠定了發哥在影壇中最有名的熒幕形象。1987年因為出張婉婷導演的《流氓大亨》而登上金馬影帝,片中他飾演了個香港留學生,苦苦暗戀著鍾楚紅。《賭神》是發哥創造的另一個銀幕角色,看《賭神》之後一窩風的「賭」字輩傳人,就知道這個「賭神」有多成功了。
想要在好萊塢擁有一片天空,一直是許多華語演員努力的目標,但是真正能實現
這個夢想的人卻不多。在成龍的《尖峰時刻》在好萊塢獲得成功後,周潤發的第三部西片也將要上映了。跟成龍所不同的,周潤發不是靠拳腳打進好萊塢,而是以精湛的演技、迷人的亞裔男性風采,獲得了全世界觀眾的青睞與肯定。
第一部與米拉·索維諾合作的西片《替身殺手》第一周便登上全美周末票房冠軍,發哥確定了他在美國市場的立足。在第二部西片作品《再戰邊緣》中,發哥飾演一個警員,在污穢的警界里隨波逐流著,漸漸忘記了曾經的理想與抱負。直到受到充滿理想、剛毅正直的新進警員馬克·沃爾伯格(《熱舞之夜》《好膽別走》)的影響,才開始喚起他一些曾有的正義與堅持,而在現實與理想中掙扎不已。雖然所演的人物還是脫離不了殺手、警察之類的角色,但是片中這個遊走於正邪之間灰色地帶的警察,卻也是一個很好的發揮空間,再次展露了他成熟的演技

周潤發的名字已經成功地打進了好萊塢,影後朱迪·福斯特與他一起再將《國王與我》重新搬上大熒幕,合作演出《安娜與國王》.
8月

G. 金雞百花獎的歷屆獲獎名單是什麼

金雞百花獎歷屆獲獎名單如下:

1、第一屆(1962年)

最佳女演員 祝希娟 《紅色娘子軍》

最佳男演員 崔嵬 《紅旗譜》

最佳配角 陳強 《紅色娘子軍》

2、第二屆(1963年)

最佳女演員 張瑞芳 《李雙雙》

最佳男演員 張良 《哥倆好》

最佳配角 仲星火 《李雙雙》

3、第三屆(1980年)

最佳女演員 陳沖 《小花》

最佳男演員 李仁堂 《淚痕》

最佳配角 劉曉慶 《瞧這一家子》

4、第四屆(1981年)

最佳男演員 達式常 《燕歸來》

最佳女演員 張瑜 《廬山戀》

5、第五屆(1982年)

最佳男演員 王心剛 《知音》

最佳女演員 李秀明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6、第六屆(1983年)

最佳男演員 嚴順開 《阿Q正傳》

最佳女演員 斯琴高娃 《駱駝祥子》

最佳男配角 牛犇 《牧馬人》

最佳女配角 姜黎黎 《赤橙黃綠青藍紫》

7、第七屆(1984年)

最佳男演員 楊在葆 《血總是熱的》

最佳女演員 龔雪 《大橋下面》

最佳男配角 劉信義 《快樂的單身漢》

最佳女配角 王馥荔 《咱們的牛百歲》

8、第八屆(1985年)

最佳男演員 呂曉禾 《高山下的花環》

最佳女演員 吳玉芳 《人生》

最佳男配角 何偉 《高山下的花環》

最佳女配角 王玉梅 《高山下的花環》

9、第九屆(1986年)

最佳男演員 楊在葆 《代理市長》

最佳女演員 方舒 《日出》

最佳男配角 陳裕德 《咱們的退伍兵》

最佳女配角 王馥荔 《日出》

10、第十屆(1987年)

最佳男演員 姜文 《芙蓉鎮》

最佳女演員 劉曉慶 《芙蓉鎮》

最佳男配角 祝士彬 《芙蓉鎮》

最佳女配角 張曉敏 《非常大總統》

11、第十一屆(1988年)

最佳男演員 張藝謀 《老井》

最佳女演員 劉曉慶 《原野》

最佳男配角 陳佩斯 《京都球俠》

最佳女配角 呂麗萍 《老井》

12、第十二屆(1989年)

最佳男演員 姜文 《春桃》

最佳女演員 劉曉慶 《春桃》

最佳男配角 申軍誼 《歡樂英雄》《陰陽界》

最佳女配角 鞏俐 《代號美洲豹》

13、第十三屆(1990年)

最佳男演員 古月 《開國大典》

最佳女演員 宋佳 《庭院深深》金雞百花獎

最佳男配角 孫飛虎 《開國大典》

最佳女配角 林默予 《紅樓夢》

14、第十四屆(1991年)

最佳男演員 李雪健 《焦裕祿》

最佳女演員 宋佳 《落山風》

最佳男配角 陳裕德 《斗雞》

最佳女配角 伍宇娟 《龍年警官》

15、第十五屆(1992年)

最佳男演員 王鐵成 《周恩來》

最佳女演員 趙麗蓉 《過年》

最佳男配角 葛優 《過年》

最佳女配角 呂麗萍 《青春無悔》

16、第十六屆(1993年)

最佳男演員 古月 《毛澤東的故事》 金雞百花獎

最佳女演員 鞏俐 《大紅燈籠高高掛》

最佳男配角 馮鞏 《站直了,別趴下》

最佳女配角 陳小藝 《離婚》

17、第十七屆(1994年)

最佳男演員 李保田 《鳳凰琴》

最佳女演員 潘虹 《股瘋》

最佳男配角 孫飛虎 《重慶談判》

最佳女配角 丁嘉莉 《無人喝彩》

18、第十八屆(1995年)

最佳男演員 李仁堂 《被告山杠爺》

最佳女演員 沈丹萍 《留村查看》

最佳男配角 謝園 《天生膽小》

最佳女配角 李媛媛 《天生膽小》

19、第十九屆(1996年)

最佳男演員 張國立 《混在北京》

最佳女演員 郭柯宇 《紅櫻桃》

最佳男配角 方子哥 《混在北京》

最佳女配角 何賽飛 《敵後武工隊》

20、第二十屆(1997年)

最佳男演員 高明 《孔繁森》

最佳女演員 寧靜 《紅河谷》

最佳男配角 牛犇 《夫唱妻合》

最佳女配角 宋春麗 《離開雷鋒的日子》

21、第二十一屆(1998年)

最佳男演員 葛優 《甲方乙方》

最佳女演員 劉蓓 《甲方乙方》

最佳男配角 李保田 《有話好好說》

最佳女配角 張路 《這女人這輩子》

22、第二十二屆(1999年)

最佳男演員 趙本山 《男婦女主任》

最佳女演員 劉欣 《紅娘》

最佳男配角 牛犇 《媳婦你當家》

最佳女配角 李曉紅 《銀幕戀情》

23、第二十三屆(2000年)

最佳男演員 潘長江 《明天我愛你》

最佳女演員 章子怡 《我的父親母親》

最佳男配角 尤勇 《緊急迫降》

最佳女配角 陶虹 《說好不分手》

24、第二十四屆(2001年)

最佳男演員 王慶祥 《生死抉擇》

最佳女演員 鞏俐 《漂亮媽媽》第15界金雞百花獎

最佳男配角 朱旭 《刮痧》

最佳女配角 閻青妤 《留住心中的月亮》

25、第二十五屆(2002年)

最佳男演員 葛優 《大腕》

最佳女演員 周迅 《煙雨紅顏》

最佳男配角 英達 《大腕》

最佳女配角 袁立 《絕對情感》

26、第二十六屆(2003年)

最佳男演員 盧奇 《鄧小平》

最佳女演員 徐靜蕾 《開往春天的地鐵》

最佳男配角 王志文 《和你在一起》

最佳女配角 袁泉 《美麗的大腳》

27、第二十七屆(2004年)

最佳男演員:葛優《手機》

最佳女演員:范冰冰《手機》

優秀男演員獎:李幼斌《驚心動魄》

優秀女演員獎:張妍《上學路上》

28、第二十八屆(2006年)

最佳故事片 《張思德》

優秀故事片 《功夫》《生死牛玉儒》

最佳導演獎 尹力 《張思德》

最佳女主角獎 劉若英《天下無賊》

最佳男主角獎 吳軍《張思德》

最佳女配角獎 元秋《功夫》

最佳男配角獎 謝霆鋒《新警察故事》

最佳新人獎 孫儷《霍元甲》

29、第二十九屆(2008年)

最佳故事片獎 《集結號》 金雞百花獎獲得主

優秀故事片獎 《雲水謠》 《隱形的翅膀》

最佳導演獎 馮小剛《集結號》

最佳男主角獎 張涵予 《集結號》

最佳女主角獎 李冰冰 《雲水謠》

最佳男配角獎 鄧超 《集結號》

最佳女配角獎 歸亞蕾 《雲水謠》

最佳新人獎 雷慶瑤 《隱形的翅膀》

終身成就獎 陳強 袁乃晨

H. 趙雅芝除《新白娘子傳奇》還有作品嗎為什麼地位那麼高

由劉嘉玲、惠英紅、趙雅芝出演的電視劇《不完美的她》,現階段已經視頻平台開播。

早期這一部劇的宣傳策劃並不是很多

翻閱趙雅芝的演出之途,許是趙雅芝的古裝劇打扮仙氣十足的緣故,她的絕大多數著作全是古裝電視劇為主導,而古裝劇主題剛好是各種頒獎盛典最不易得獎的種類。

不管金雞百花獎,或是國際性上較為著名的電影節,都是會更偏重於文藝類的電影或是是劇情電影。文藝電影通常在電影票房上並不太好,與商業服務大面積對比,它不足沖擊性觀眾們的感官。

故事情節上也相對性平整,因而文藝電影向來都是冷門,可是各種電影節較為喜好該類電影。劇情電影相對性文藝電影銷售市場會更好,因為它更接近實際,觀眾們也會更有共鳴點。

通常可以讓觀眾們看了以後,造成思索,回味無窮。也恰好是由於這般,這類電影更非常容易得到 巨獎。趙雅芝出演的許鞍華電影導演的《瘋劫》便是劇情電影。

在趙雅芝重歸銀幕以後,那一個時間港澳台電視劇的最佳時機,她的關鍵活力也都放到電視劇層面。大家如今較為認同的《新白娘子傳奇》《戲說乾隆》全是在這里一期階段拍攝。

這時的中國香港電影早已漸顯低迷,銷售市場並不太好,因而把關鍵活力放到電視劇上,也是那時候較為明智的選擇。

電視劇的獎項相對性電影而言,發展要晚得多,有經典著作,沒有獎項也是一個關鍵的緣故。

日常生活的以前在最好是的時代隱退

在拍戲上,我們這一代全是20多少歲到三十五歲上下年齡。這也是趙雅芝最好是的時代,這段時間在電視劇和電影層面都很優異,著作也持續發布。

但是在1985年,這針對趙雅芝而言恰好是她演出職業生涯的「當打之年」,她由於家中而離開娛樂圈。雖然在2年以後她就挑選重歸,但升級換代快的演藝圈,早已發生了許多同種類的知名演員。

由於拍攝《京華煙雲》,趙雅芝在中國台灣打開了演技。以後拍攝的許多經典人物角色,也全是中國台灣的電視劇。

這時都不算作徹底重歸銀幕,大量是在拍戲與家庭中間均衡,因此 大家見到這段時間的趙雅芝著作並不是許多,接連不斷的拍攝。

直至2003年才公布全方位再出,但再出以後著作並不是很多,每一次發生大多數是主題活動或是是綜藝節目為主導。

假如當初趙雅芝沒有離開,挑選和以前一樣的腳步,電影和電視劇另外拍攝,很有可能早已得到 了表演類的巨獎。

閱讀全文

與百花金雞獎電影節趙雅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d電影製作方法 瀏覽:65
日本電影慢反應 瀏覽:758
義大利的電影院 瀏覽:390
粵語電影周星馳食神 瀏覽:733
av21電影網 瀏覽:452
電影有個叫什麼吳大亨 瀏覽:649
美國與日本火力交戰電影名稱 瀏覽:532
劉德華內地喜劇電影大全 瀏覽:849
法國電影裙角飛揚 瀏覽:310
選舉美國電影 瀏覽:144
韓國2017年電影鐵雨 瀏覽:364
太爺電影院 瀏覽:292
張藝謀電影有哪些2021 瀏覽:597
北京哪裡有家庭電影院 瀏覽:240
現在韓國電影都在哪個網站看 瀏覽:660
解放戰爭電影大全在線觀看 瀏覽:515
湛江恆大外灘電影院 瀏覽:429
俄羅斯電影有人居住的島嶼 瀏覽:367
王力宏電影動作 瀏覽:290
冒險逃生電影有哪些 瀏覽: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