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湮滅》票房慘淡,是註定還是偶然
上映6天的好萊塢科幻巨制《湮滅》,原以為會在有超多喜愛好萊塢科幻片的內地大殺四方,但是事實上卻只拿下了4710萬的票房成績,讓人唏噓不已。
電影在2月23號提前登陸北美,但是在北美的市場也並沒有爆火,在首周末收入1100萬美元之後,至今上映兩個月總票房也就3268萬美元左右。
如此的票房成績實在是有些可惜,據悉電影的製作成本有4000萬美元,如今的票房還不夠回本呢!
其實從觀眾的反饋中不能看出,電影拍除了好萊塢科幻的大片既視感,也拍出了新的科幻體驗,但是影片還是劇情太過復雜,讓很多觀眾很頭疼。
電影改編自傑夫·范德米爾所著的小說《遺落的南境·湮滅》,由亞力克斯·嘉蘭執導,讓這部電影成為一部極具期待性的科幻巨作,然而上映之後的效果卻截然不同。
首先口碑上就沒有預期中那麼好,很多觀眾感受了科幻帶來的刺激,卻融入不到劇情的緊張中去,表示無感。
其次無論是北美的票房還是我國市場的票房都很差強人意,這部電影算是正式宣布撲街了。其實如此上映之前聲勢浩大的好萊塢大作在上映後熄火還是很少見的。
同是好萊塢科幻電影,道恩·強森主演的《狂暴巨獸》就在6天時間里僅在內地積攢4.4億的票房,差距十分明顯。
B. 有沒有你看過一次再也不敢看第二次的電影
有沒有看過一次再也不敢看第二次的電影?有,我認為是以下兩部。
1、《hello,樹先生》
整部電影的敘事風格,沉悶,壓抑,會讓好多人觀看後,心裡感受到不舒服,更是有觀眾玩笑道「需要看幾天新聞聯播才能緩解。」充滿荒誕感的鏡頭吸引我來看這部電影。
也許直擊心靈的從來都不是創造而是寫實,很多人感慨每一個村子都有這樣一個「樹先生」。
大家一聲聲叫著「樹哥」不過是包著諷刺的糖衣炮彈,最後都一槍槍打在樹哥身上。生活的不堪給最終還是壓垮了樹哥。那一跪是絕望,而幻想的開始則是悲劇的上演。彈幕很多人頗有感悟,覺得王寶強像是在演自己,也有人說看不懂這部電影的人生活才是幸福的。
2、《狩獵》
影片用一個關於緋聞、謊言、仇恨和懷疑的傳聞毀掉一個男人生活的故事,講述了謊言變成「事實」的過程,向我們揭示了眾口鑠金的的含義。
看完了《狩獵》後心情真的非常的沉重,這裡面有太多值得討論的人性了,而我則是看到心痛的哭了,並且久久不能自己。
很多情況下,真相是什麼對圍觀者並不重要,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支點,讓自己站在虛妄的道德制高點上,得意一時是一時,反正過幾天他們就會遺忘,任由真相被新的獵奇淹沒,在網路上這樣的人和事比比皆是。
而對於結局我真的是相當的印象深刻,這個結局所帶來的震撼沖擊力實在是太大了,它無言地道盡了一切,在這里盧卡斯的表情完全說明了一切,先是驚嚇,接著是憤怒與無奈……還有了解。
事情其實並沒有結束,也永遠都不會結束。
C. 怎麼評價電影《湮滅》
當派拉蒙意識到當今幻想類作品市場已經完全被漫威占據之後,等待電影《湮滅》(Annihilation)的是院線轉網線的命運,網飛(Netflix)勇做「接盤俠」,讓《機械姬》導演阿歷克斯·加蘭的這部新作加入網飛科幻電影的大排行序列。在這個序列中橫向比較,《湮滅》還是要比此前上線的導演自我情感傾訴之作《靜音》要好一些,但是將比較范圍擴大到科幻類型電影中去,《湮滅》只能算是一部不那麼差的作品,下線上網對於它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湮滅》有亮點,但這些亮點不足以像影片中的外星生物「閃光」一樣讓片中大量缺憾灰飛煙滅,它拉高了網飛科幻電影的總體水平,但同檔期與質量過硬的幻想題材電影狹路相逢的話,它可能沒能力以硬碰硬。
D.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美國科幻片是哪部為什麼
心目中最好看的美國科幻片是
《湮滅》
用外星生物入侵構建起的哲思,成為了《湮滅》獨樹一幟的所在,電影透過大量新穎科幻概念的拋出,即打造了令人眼花繚亂的視覺奇觀,同樣構建起了層次豐富的內在縱深,雖然貫穿始終的意思流手法,不僅令劇情變的晦澀,邏輯也上存在著一定的詬病,但仍舊難擋電影自身所散發科幻魅力。
外星生物入侵地球,是電影表現的物種湮滅,於此同時透過這一新穎的科幻構思,《湮滅》同樣也建立起了人性上的泯滅內涵,在故事中,隨著女主的回溯,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她在「閃光」中的回溯,也展現了她與丈夫在伊始看似情深義重下所暗藏的背叛與隔閡,而其他的四位隊友同樣也存在著自身的困局,由此他們在「閃光」中的種種遭遇,所一展的人性泯滅同樣令人唏噓。
《湮滅》是一部全然超出我想像的作品,他的構思立意,以及可多重解構的哲學內核。都在不斷擴展著我們自身對於生命的認知,湮滅,既是毀滅也是重生。
E. 你覺得有哪些恐怖片拍的很成功
國產恐怖片啊,你多看幾部,那人臉是認得到的,就那幾個導演,就那幾個演員,翻來覆去的拍爛片,那種豆瓣上一分兩分三分的爛片,偶爾出一部能有四分的片子,都是要讓人驚呼的,良心之作啊,經典巨制啊。就是這種片子啊,站在一個觀影者的角度,你真是很納悶的,一部能看看的片子都拍不出的導演,到底是誰給他們投的錢,接二連三的拍?簡直不可思議好嘛?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大家可能不會相信,這個事從電影製作和發行的角度看,內在邏輯是可以自洽的,但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下次講,今天呢,照著豆瓣上的評分,從高往低,灣哥先帶大家來扒一扒這些爛出水平,爛出花樣的國產恐怖片。
國產恐怖片吧,內容一般不恐怖,我們掰著指頭都能把結尾數完,夢境,幻覺,精神分裂,惡作劇,來來去去左右就這么些事
F. 最新電影票房念什麼滅
yan(湮)滅是一部不錯的影片,所以票房也很高
G. 有哪些科幻電影值得推薦
值得推薦的科幻電影,大多數都是國外的,像是《盜夢空間》、《終結者》系列、《機器人總動員》、《黑客帝國》等,都是很不錯的電影。國內的相對較少,近幾年拿得出手的就是《流浪地球》,雖然有一定的缺點,但是在國內已經算不錯了。這些電影都是值得一看,有些已經成了經典。
國內的科幻電影並不少,不過大多數都是披著科幻外衣的愛情片或者喜劇片。當前比較不錯的,就只有一個《流浪地球》。票房十分不錯,可是口碑並沒有想的那麼好。畢竟當前國內科幻電影還不成熟,拍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H. 《狂暴巨獸》與其他巨獸電影相比如何
今天二刷了《湮滅》,看過後引發了更多的討論。《狂暴巨獸》和《湮滅》一樣講的都是關於基因的事兒,但《狂暴巨獸》更多的是人為因素,而且普遍理解為「zuo」。關於這部電影葉秋臣有極多的槽點要吐,也不是故意挑刺,而是這部電影在豆瓣有6.8的評分,其實偏高了。不考慮特效之類的因素,劇本上最多兩顆星。最近看過的《起跑線》《湮滅》《暴裂無聲》都是不錯的片子,而且適合不同觀眾的口味,推薦大家去看。關於《狂暴巨獸》,於我的選擇而言,完全不推薦。
以下有些許劇透,請慎入。
第二個是有關變態zuo姐弟的。姐姐一直一副很有自信成竹在胸的模樣,結果還沒想好怎麼控制怪獸就對它們發射了召喚信號。看得出後來它們是想乘坐直升機離開,但是把怪獸引到芝加哥的目的是什麼?毀滅自己公司的大樓?葉秋臣看的時候全程黑人問號臉。
第三個是有關白猩猩的。白猩猩剛剛變異的時候,身體不斷變大,胃口也逐漸變大,雖然展現了狂暴本性,但突破動物園的時候也沒有對周圍的人下口。在其還被病原體控制期間,竟然為了設計其吃下解葯,安排它第一次吞掉了人類,也就是有錢姐姐。前提是黑人研究員姐姐把解葯塞給有錢姐姐,然後就被白猩猩拿起來吃了……第一次吃人,而且還是在病原體受控的情況下,並沒有接到平時與它關系甚好的強森的指令,所以完全看不懂。
第四個是關於狼和鱷魚的。影片之前把這兩個變異生物說的極強,炸彈開火什麼的都沒用,怎麼打都是完好無損。狼會飛,鱷魚會長出硬刺襲擊對手。然而這么無敵的設定,竟然輕松就被KO了。狼是被強森逗一逗就開始和鱷魚打架,硬是被咬掉了腦袋……就這么輕松地減少一個敵人。鱷魚之前怎麼炸都炸不死,最後竟然被白猩猩插死了……當然你說它插的是眼睛比較脆弱,皮比較硬所以不好攻破……好吧你這樣覺得的話,我也沒辦法,你說的都對。
第五個是關於一個不太好的結局。其實我開始有猜到白猩猩可能會死,因為葉秋臣考慮的是猩猩不死的話後續怎麼處理也是問題,畢竟它也造成了大規模的死傷。所以劇情設計它死掉是比較好的,這樣不會有為難。但不曾料想,電影根本沒把這部分放進去,所以白猩猩不動彈那一段是裝死的……但想著皆大歡喜的結局,也不好再多吐槽什麼,只當看個樂呵吧,只能這樣了……
不能說非常非常難看吧,但是完全不足以讓人興奮。整個劇情可以萃取出來的精華不多,比起最近看過的《湮滅》更是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看完《狂暴巨獸》,我更推薦《湮滅》了。
I. 好萊塢是如何統治內地電影市場半邊天的
截止12月27日,2017年內地共有89部引進片上映,相比去年數量基本持平,其中引進片總票房預計為259.6億,佔比47.3%,國產片總票房為288.7億,佔比為52.7%。2017年國產片依然在票房整體佔比上略勝一籌。
單片方面,《速度與激情8》依然強悍,成為今年唯一一部票房超20億的進口片。「速激」系列以簡單粗暴又炫目的特效,成為最受中國觀眾喜愛的系列片之一。
2017年好萊塢「六大」的競爭十分激烈,哪家公司不進步或者進步太小,都意味著退步。今年迪士尼以內地總票房46.13億登頂冠軍寶座,相比去年61.5億有所縮水,不過仍穩居榜首,票房最高的單片是《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11.05億元。
今年批片表現尤其兇猛,其中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票房大爆,獲得了12億元的分賬票房,邁入10億票房俱樂部,遠超去年批片冠軍《驚天魔盜團2》6.3億票房,小語種批片《天才槍手》和《看不見的客人》,也有突破性的2.49億和1.58億分賬票房。
迪士尼524億美元收購福斯,好萊塢「六大」從此變「五大」2017年底,好萊塢最重要的新聞是「六大」變「五大」,迪士尼以524億美元的大手筆收購21世紀福斯部分資產後,20世紀福斯影業也歸於迪士尼,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每年都會有十來部甚至幾十部由迪士尼或福斯出品的電影面世。
現在《X戰警》、《神奇四俠》、《死侍》版權都回歸迪士尼了,迪士尼CEO鮑勃艾格曾透露相關角色會加入漫威電影宇宙。目前還有很多未定名的漫威電影,可以展望一下,再加上《星球大戰》和《阿凡達》兩大王牌,以及迪士尼的各種童話改編真人新片、大熱動畫續集等,到時候穩坐票房寶座的迪士尼,票房預計會再創新高吧!
目前中國每年會上映進口分賬大片為34部(其中20部為普通分賬,14部為特種分賬,主要是3D和IMAX電影),製片方的分賬比例為25%。2018年是否會有更多引進片入局?分賬比例是否會有新的變化,「好萊虎」會更加來勢兇猛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註:票房數據截至2017年12月27日;票房多為不包含服務費的分賬票房,單位未特別註明者皆為人民幣。
第一名:迪士尼
年度票房:46.13億元(分賬票房)
最賣座影片:《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11.05億(分賬票房)
年度回放:一直發揮穩定的迪士尼,2017年在內地上映的電影總票房達46.13億元(分賬票房)。迪士尼今年在內地共上映7部電影,數量比去年少一部,累計總票房比去年的61.5億略有縮水,不過仍在好萊塢六大公司中穩居票房榜首。
2017年迪士尼在內地票房最好的前三名分別是《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分賬票房11.05億,其次是仍在上映中的動畫片《尋夢環游記》10.36億元;以及《雷神3:諸神黃昏》,分賬票房為6.94億元。
今年的兩部漫威大作,在內地票房都表現平平,沒有單片破10億的電影:其中《雷神3:諸神黃昏》6.94億元,《銀河護衛隊2》6.46億元,反觀2016年上映的《美國隊長3:內戰》還拿下了超過12億的票房,幾乎是《銀護2》的兩倍了。看來中國觀眾對於套路滿滿的超級英雄大片,似乎有些「審美疲勞」了。
迪士尼一直以來的熱賣王牌「星戰」系列電影,在中國的票房也總是不太理想。2017年年初上映的《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內地票房4.5億元,全球票房高達10.56億美元(69.2億元)。2017年年底在北美上映的《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截止12月27日在全球已經狂攬7.9億美元,不知道這部電影18年年初在內地上映會表現如何。
2018展望:2017年迪士尼收購21世紀福斯部分資產後,20世紀福斯影業也歸於迪士尼,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每年都會有十來部甚至幾十部由迪士尼或福斯出品的電影面世,《X戰警》《神奇四俠》《死侍》的版權都已回歸迪士尼。本來就是「票房霸主」的迪士尼有了福斯的助力,勢必如虎添翼,繼續穩居票房排行榜首位。
2018年迪士尼有望引進內地的分賬片包括:「星球大戰8」《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漫威超級英雄大片《黑豹》、漫威續集大作《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以及漫威首部浪漫喜劇片《蟻人與黃蜂女》,還有包括動畫片《無敵破壞王2》、皮克斯出品的《超人總動員2》、以及有可能引進的《星球大戰外傳:韓索羅》。
第二名:環球
年度票房:43.09億元(分賬票房)
最賣座影片:《速度與激情8》25.18億元(分賬票房)
年度回放:2017年環球出品的電影在內地市場共拿下43.09億元分賬票房,排名第二位,和2016年排名一樣同為亞軍,比去年累計的24.14億元票房增長明顯。
2017年環球最大的功臣當屬《速度與激情8》了,該片在中國拿下25.18億元票房,全球斬獲12.35億美元(80.9億元)票房,同時《速8》也打破了前作《速7》在內地的票房紀錄,成為中國內地新晉引進片票房冠軍。
此外,動畫電影《神偷奶爸3》票房表現不錯,內地獲得9.72億元分賬票房,是該系列的歷史最高成績。「小黃人」今年在全球拿下10.3億美元(67.69億元)票房,這也讓環球成為今年唯一有兩個系列的單片全球都破10億的公司。
環球影業斥資1.25億美元打造的《新木乃伊》,在上映後遭遇了北美票房滑鐵盧的尷尬局面,被寄予對抗DC漫威厚望的「黑暗宇宙」出師不利。該片全球票房報收4.09億美元,內地票房5.86億人民幣(分賬票房)佔比21.8%,北美票房8000萬美元佔比19.6%,看來內地觀眾比北美觀眾對於主演「阿湯哥」更為寬容。
環球影業今年還有很多恐怖/驚悚片,並沒有引進中國,包括《忌日快樂》、《逃出絕命鎮》等片,由暢銷書改編的《五十度黑》也收獲了3.8億美元的票房,當然,這部電影同樣不可能引進。
2018展望:2018年環球有望引進內地的分賬片包括:續集電影《侏羅紀世界2》,該片的前作《侏羅紀世界》2015年在內地上映曾獲得14億元票房,由原班人馬回歸打造。
以及:梅姨、布魯斯南、阿曼達齊聚的《媽媽咪呀2:再次出發!》,「高司令」主演的傳記片《登月第一人》,照明娛樂出品的動畫片《聖誕怪傑》,以及奇幻片《掠食城市:致命引擎》,還有「憨豆」續集電影《憨豆特工3》等等。
第三名:派拉蒙
年度票房:28.03億(分賬票房)
最賣座影片:《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14.62億(分賬票房)
年度回放:《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全球票房6.05億創下系列最差今年在「六大」中排名第三的派拉蒙,年度票房28.03億,比去年的第五名上升了兩位,整體票房也比去年的9.43億大幅增長。
不過對於派拉蒙來說,今年的票房成績實在是難說「滿意」,因為今年他們拿出了手中的絕對王牌《變形金剛5》,但卻發現這張王牌不再那麼好用了。
《變形金剛5》投資高達2.17億美元,北美票房1.3億美元、全球票房6.05億美元,創下該系列的最差成績。該片的內地分賬票房為14.62億人民幣,佔比全球票房高達36.8%,相比北美觀眾的冷淡,顯然還是中國觀眾更為買賬。
派拉蒙2017年的另外一部新片《極限特工:終極回歸》,由范迪塞爾搭檔甄子丹主演,在中國市場大受追捧,該片全球票房3.46億美元,其中內地分賬票房10.5億人民幣,佔比高達46.3%,北美票房4489萬美元,僅佔13%,在今年進口分賬大片中,《極限特工3》是中國票房佔比全球票房高達46%,妥妥的是被中國觀眾「拯救」了。
除了《變形金剛5》和《極限特工3》內地票房雙雙破10億外,派拉蒙的其他新片在中國的票房就馬馬虎虎了。由斯嘉麗約翰遜主演的《攻殼機動隊》內地分賬票房1.9億元,科幻大片《降臨》內地分賬票房1億元。
2018展望:明年派拉蒙有望引進內地的分賬片包括:由阿湯哥搭檔西蒙佩吉主演的《碟中諜6》;變形金剛新版衍生片《大黃蜂》;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動作冒險片《湮滅》;由章子怡領銜主演的《科洛弗檔案3》(《上帝粒子》)。
第四名:索尼
年度票房:25.16億(分賬票房)
內地最賣座影片:《生化危機:終章》10.33億元(分賬票房)
年度回放:索尼2017年累計內地總分賬票房超過25億元,在好萊塢「六大」中排名第四位,比去年前進了兩位。單片最高的《生化危機:終章》內地分賬票房10.33億元,女神米拉喬沃維奇寶刀未老,中國觀眾對這部電影十分歡迎,內地票房佔比全球票房高達50%。
《生化危機:終章》票房歸到索尼的成績單里,是因為其商業模式比較特殊,是索尼與國內該片的宣發方獅鼠影業合作,在內地的票房歸屬是索尼影業。
2017年索尼排名第二的電影是《蜘蛛俠:英雄歸來》,分賬票房7.27億元。湯姆赫蘭德版本的小蜘蛛,讓不少內地觀眾覺得新意十足。第三名則是由「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主演的《太空旅客》,內地分賬票房2.94億,全球累計票房3.03億美元(19.86億元)。
2018展望:「巨石強森」主演的新版《勇敢者游戲:決戰叢林》,定檔2018年1月12日在內地公映,今天強森與星雲已經親自來到北京,為影片的宣傳增添滿滿的荷爾蒙氣息。改編自童話經典的真人+CG電影《比得兔》,有望在中國上映。
此外還有動畫片《精靈旅社3》,以及史前電影《阿爾法》。索尼打造的蜘蛛俠系列衍生獨立電影《毒液》由湯姆哈迪主演,它完全獨立於湯姆赫蘭德領銜的「蜘蛛俠」電影宇宙,將是一部外傳電影,能否引進中國目前還不確定。
第五名:福斯
年度票房:23.18億(分賬票房)
最賣座影片:《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6.94億元(分賬票房)
年度回放:今年二十世紀福斯共有5部電影在內地上映,累計分賬票房23.18億元,和去年的19.4億相比,福斯的年度票房成績明明進步了,但排位卻比去年的第三位後退了兩位。因為2017年「六大」的競爭異常激烈,俗話說「不進則退」,但如果你進步得沒有別人快,也相當於還是退步。
福斯今年的新片票房表現還算穩定,遺憾的是沒有在內地票房大爆發的新片。《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以6.94億元分賬票房排在首位,但這個「第一」卻連今年的引進片前十位都進不去,相當遺憾。
休傑克曼最後一部「金剛狼」電影《金剛狼3:殊死一戰》,在上映時意外地受到同檔期的《一條狗的使命》票房大爆的影響,在內地最終收獲6.79億分賬票房。
《王牌特工2:黃金圈》2017年福斯的新片表現普遍中規中矩:《王牌特工2:黃金圈》內地分賬票房4.43億,不如2015年上映的前作《王牌特工:特工學院》票房4.85億。
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異形:契約》,內地票房僅為2.89億,內地觀眾對這類的恐怖科幻類的電影接受度實在有限。該片投資9700萬美元,全球票房僅2.32億美元,由於票房整體不給力,最近頻繁傳出《異形:契約》將不會再拍續集的消息。
2018展望:從「六大」變成「五大」,20世紀福斯抱上了迪士尼的大腿,好萊塢電影市場的格局全面改寫。
2018年福斯有望引進內地的分賬片包括:頒獎季熱門電影《三塊廣告牌》、動畫電影《公牛歷險記》、休傑克曼主演歌舞片《馬戲之王》(和博納合作);好萊塢「跑男團」回歸的《移動迷宮3:死亡解葯》,韋斯安德森的動畫新作《犬之島》。
當然還有大家最為熟悉的「X戰警」系列新片,包括《X戰警:新變種人》、《X戰警:黑鳳凰》。此外,福斯還有男主角又萌又賤的R級片《死侍2》、由「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主演的驚悚片《紅雀》等等新片,能否引進拭目以待。
第六名:華納兄弟
年度票房:20.31億(分賬票房)
最賣座影片:《正義聯盟》6.46億(分賬票房)
年度回放:今年華納兄弟以20.31億內地分鍾票房位列第六名,比去年的16.18億增長得不算多。華納兄弟今年共在內地上映了6部新片,其中改編自DC漫畫的超級英雄集結大作《正義聯盟》,憑借6.46億元的分賬票房排名首位,吸金能力並未達到預期。
《神奇女俠》在內地分賬獲得5.72億元票房,排名第二。相比去年上映的《蝙蝠俠大戰超人》6.19億,DC宇宙在內地的單片票房幾乎沒太大變化。
今年《神奇女俠》在全球范圍內狂攬8.21億美元(53.8億元),成為史上最吸金的初代超級英雄。但內地觀眾似乎對「神奇女俠」並不是特別狂熱,內地票房僅占該片全球票房的1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華納兄弟有三部新片,全球票房口碑都表現出色,但內地觀眾不太買賬。諾蘭導演的大作《敦刻爾克》堪稱今年的口碑扛鼎之作,遺憾的是在內地票房僅收3.16億元,佔比全球票房9%。
動畫電影《樂高蝙蝠俠大電影》全球票房為3.1億美元(20.3億元),爛番茄新鮮度91%,但該片在內地僅收3900萬元。
今年華納兄弟製作的中小成本恐怖片《小丑回魂》,狂攬6.94億美元票房成為年度票房黑馬,不過這部電影並未引進中國內地。
2018展望:華納有望引進內地的分賬片包括新版《古墓麗影:源起之戰》;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科幻新片《頭號玩家》;「神奇動物」續集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格林德沃之罪》。此外還有大家關注的DC宇宙新作《海王》,這部將由溫子仁執導;以及動畫電影《雪怪大冒險》等等
批片大爆發首次迎來10億+新片
從印度片《摔跤吧!爸爸》到泰國片《天才槍手》、西班牙片《看不見的客人》,2017年眾多高質量的非好萊塢批片,終於開始在內地佔據主權,從口碑到票房全面征服了中國觀眾。
2017年內地市場批片創紀錄地達到近70部,2017批片累計票房突破50億元。其中《摔跤吧!爸爸》電影票房大爆,獲得12億元分賬票房,邁入10億票房俱樂部,遠超去年批片冠軍《驚天魔盜團2》6.3億票房。
此前引進批片主要聚焦好萊塢B級片和日韓電影,但今年的批片市場更加聚焦「小語種」,版圖也擴張到了更遠的地方。西班牙燒腦神作《看不見的客人》和泰國青春片《天才槍手》在內地市場都廣受歡迎,分別獲得1.58億和2.49億分賬票房,創下了該國電影在中國票房的歷史紀錄。
今年日韓批片表現一般,日本動畫排名票房首位的《哆啦A夢: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內地分賬票房1.37億元,遠低於去年的日本動畫《你的名字》內地票房5.77億元。受宏觀政策影響,在今年的內地市場上,韓國電影仍然是集體缺席。
讓電影遇見生活,盡在影視生活第一站
J. 2018好萊塢看什麼
上映日期:12月21日
導演:溫子仁
主演:傑森·莫瑪、艾梅柏·希爾德、威廉·達福、妮可·基德曼、帕特里克·威爾森
作為「正義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海王》的姍姍來遲,可謂是DC電影宇宙開發不力的一大佐證。好在《神奇女俠》的意外爆紅,讓人對這部人設、故事都與之有些相像的《海王》有了更多期待。而且傑森·莫瑪飾演的海王此前已在《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與《正義聯盟》中兩度露臉,多少積累了些群眾基礎,這部電影有望為華納打造的DC電影宇宙收復一些失地,以與強大的「米老鼠」分庭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