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有 第62屆柏林電影節 啊要直播的。。謝謝!!!
今年柏林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諸多陌生導演讓人看著摸不著頭腦,18部電影幾乎都是一些「無名之輩」的作品,與大名鼎鼎的評委會成員相映成趣。評委之中,除了著名英國導演邁克·李擔任評委會主席,上屆金熊得主、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有力競爭者阿斯哈·法哈蒂(《別離》)也在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一向對亞洲電影比較關注的柏林電影節,今年選擇了兩部東南亞電影進入競賽單元。東南亞電影近年來崛起迅速,2010年泰國導演阿比查邦更是在戛納摘走金棕櫚。而今年的柏林競賽單元里,菲律賓導演布里蘭特·曼多薩的新作《獵物》也頗有競爭力。該片邀請到法國知名性格女演員伊莎貝爾·於佩爾擔綱,講述一個關於外國人在菲律賓遭恐怖分子綁架的故事。這一題材不由讓人聯想到此前中國香港旅行團在菲律賓被劫持的事件。雖然該片目前還沒被透露出更多的劇情細節,但是以曼多薩以往的作品風格,此片肯定仍將充滿暴力與寫實批判,或許會成為獎項的有力爭奪者。
另外一部值得關注的電影是印尼導演埃德溫因(Edwin)的新作《來自動物園的明信片》。該片講述的是一名被父親遺棄的女孩從小在雅加達的動物園與動物作伴,長大後擔任按摩師的故事。埃德溫因表示:「人們參觀動物園,都存在看與被看兩種狀況。而電影也一樣,你在看電影時,其實電影也在看你。」有意思的是,柏林電影節尚未開幕,埃德溫因就已經拿獎了——香港方面傳來消息,埃德溫因在昨天下午獲得了「亞洲電影大獎」中的「紀念楊德昌亞洲新秀大獎」。而在柏林之後,埃德溫因也會帶著這部新片到香港參加第3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中的「火鳥新秀大獎」競賽。
⑵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歷史記錄
歷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回顧 第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⑶ 鄧科的主要作品
年代 名稱 職務 備注 2014《星語心願之再愛》 導演、編劇影片已於2015年上映2012 《爺爺騎士團》 編劇 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單元大獎 2011 《壞孩子的秋天》 導演、編劇 第20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導演處女作提名
第6屆華語論壇年度新銳導演
第62屆柏林電影節展映展銷
第8屆夏衍文學獎優秀文學劇本 2012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單元大獎
2011年第2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導演處女作提名
2011年第6屆華語論壇年度新銳導演
2011年第62屆柏林電影節展映
2009年土豆映象節最佳導演獎提名
2008年作品被中國電影博物館珍藏
2008年榮獲維他廣告大賽金獎獲得者
2008年榮獲英特爾迅馳廣告大賽金獎
2008年榮獲大學生追夢基金金獎
2007年榮獲微軟反盜版亞洲區第三名
2007年榮獲傳媒影像力最佳編劇獎
2007年榮獲第七屆北外影像最佳影片
2007年榮獲中山大學生影像最佳劇情片
2007年榮獲大學生影像節最佳剪輯獎 第62屆柏林電影節2月10日凌晨開幕。這個全世界最「冷」的電影節今年更是遭遇席捲歐洲大陸的「極寒」天氣,不過這並沒有阻擋電影人的熱情。中國青年導演鄧科攜處女作電影《壞孩子的秋天》亮相柏林,此次《壞孩子的秋天》參與展映和展銷環節,口碑頗佳,贊潛力青年導演。
鄧科攜《壞孩子的秋天》亮相柏林電影節
據悉,《壞孩子的秋天》是一部80後懷舊電影,影片以「壞孩子」和「好孩子」兩人的視角回憶一段八十年代的兄弟感情,影片中充斥著大量80後熟悉的元素「古惑仔」「拳皇街霸」「小虎隊」等,據導演鄧科透露,《壞孩子的秋天》並非只是一部靠回憶吸引人的電影,主打的還是感人的兄弟情。
作為青年導演,此次鄧科攜處女作電影《壞孩子的秋天》亮相柏林,成為一大亮點。在接受采訪時鄧科表示:「柏林電影節是世界三大電影節,也是歐洲主要的電影市場,對於觀眾來說電影節可能意味著榮譽和明星,但是對我們從業人員來說,電影節更重要的功能其實是推廣和銷售,柏林電影節下設的歐洲電影交易市場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全世界的電影發行商都會在這里挑選和銷售影片。」
鄧科亮相柏林被贊最具潛力青年導演
作為繼陸川(微博)、寧浩之後,09年唯一納入中影青年導演計劃的導演,鄧科憑借處女作《壞孩子的冬天》中運用的細膩鏡頭語言,扎實的基本功,一舉獲得「第二十八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導演處女作獎」,「第六屆華語年度新銳導演」,等眾多電影節的提名與獎項。
這對於一個十八歲入行,二十歲拍攝數字電影,二十二歲受邀好萊塢考察學習的青年導演來說無疑是一番不小的褒獎。如今,鄧科儼然已經成為80後青年導演的代表人物,媒體曾以「網路代導演崛起」形容他近兩年在電影方面取得的不俗成績,盛贊這位潛力十足的青年導演。
中影、土豆聯合投資青年導演鄧科
中影、土豆聯合投資青年導演鄧科由土豆網和中影集團聯合投資青年導演鄧科的新媒體短劇《Mr.雷》劇組日前雙喜臨門。首先,該劇在歷經半個多月的緊張工作後終於完成了前期拍攝過程,已經進入到後期製作階段。同時,劇組在先期得到東風標致的產品植入贊助後,又在拍攝過程中受到了惠普和摩托羅拉的相繼青睞,精彩的《Mr.雷》中同樣也出現了惠普電腦和摩托手機的身影。而東風標致、惠普和摩托羅拉三大品牌的聯袂助陣也創造了國內新媒體短劇在收到贊助金額上的歷史新高。導演鄧科對此興奮異常,成為下一個「互聯網百萬富翁」已經不是夢想。 隨著以網路劇為代表的新媒體短劇逐漸成為各種屏幕上的常見內容,其短小精悍、活潑互動的形式受到網友們的普遍歡迎和追捧,廣大品牌廣告主也開始對這些節目投來欣賞的目光,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品牌產品在新媒體劇中大量植入的開始。土豆網銷售副總裁鄧薇表示:由土豆網和中影聯合投拍製作的《Mr.雷》無論在導演選擇、劇本創作、演員選角還是後期製作推廣上都有著極高的保障,因此也受到了品牌廣告主的熱捧。此次東風標致、惠普和摩托羅拉三大品牌的加盟,也必將創造出一個新媒體節目品牌產品植入的營銷典範,值得整個新媒體行業學習和借鑒。
作為2009土豆映像節選拔出的土豆資深播客,鄧科實際上只是一名科班出身的草根導演,此次執導《Mr.雷》本來只被他看作藉助土豆網和中影的平台提高自身實力的一次挑戰。然而,令鄧科意想不到的是,在土豆網和中影的全力支持下,首先在演員選角上就有了驚喜的突破,男主角「Mr.雷」由實力派話劇演員謝硯簫(波仔)擔綱,而女主角「小美」則找到了素有「小張柏芝」之稱的新星貢米加盟。同時,三大品牌的助陣也讓鄧科底氣十足,畢竟"還未上映就已經賺錢"的好事不是每個導演在初出道時都能體會到的幸福。更為重要的是,《Mr.雷》完成後將在由土豆網獨家運營的中國移動視頻平台原創頻道上收費播出,成為第一部專為 3G 時代量身定做的新媒體短劇。這對於該劇未來的盈利前景更是作出了鑽石級的保證。
對於以鄧科們為代表的整個播客群體而言,土豆網與中影集團的這次聯合投資可謂給他們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通過網路成為百萬富翁的夢想第一次離他們那麼近。
中國新銳導演領軍人物之一,中影集團重要合作導演。
⑷ 張雨綺獲亞洲最佳女配,如何評價張雨綺
張雨綺獲得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配角獎,這個獎應該是這個星女郎出道至今拿的自己演繹生涯比較有分量的獎項了。這一次的最佳女配角給了張雨綺很大的信心,相信以後觀眾不會只關注她的顏值和身材了,更要看到張雨綺的演技哦。
3月18日報道 3月17日,第十二屆亞洲電影大獎在澳門隆重舉行。張雨綺身穿條紋小西裝混搭蕾絲半裙亮相頒獎禮,利落大方干練十足。此次,張雨綺憑借電影《妖貓傳》中春琴一角斬獲最佳女配角,現場更是耿直表示「誰說拿獎不重要,拿獎特別重要,以後還要拿獎」,真誠的發言收獲網友一直好評。
祝賀張雨綺!
⑸ 世界四大電影節的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我國電影《白日焰火》於2014年獲得金熊獎,男主角廖凡獲銀熊獎。
⑹ 柏林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與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熊獎」。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每年一次,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與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3月間舉行,為期兩周。其目的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是柏林國際電影節(德語: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稱Berlinale),和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列為國際三大電影節,是世界四大藝術電影節之一
⑺ 高分急問:第62屆柏林電影節於德國當地時間幾點開幕
德國當地時間2月9日晚上6:00舉行電影節開幕式。國內能收到的頻道就不知道了,你可以在網上看
⑻ 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入圍名單
18部參賽影片:
《再見,王後》(法國、西班牙)導演伯努瓦·雅科(開幕影片)
《芭芭拉》(德國)導演: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
《凱撒必須死》(義大利)導演:保羅·塔維亞尼、維托里奧·塔維亞尼
《俘虜》(法國、菲律賓、德國、英國)導演:布里蘭特·門多薩
《兒童游戲》(西班牙)導演:安東尼奧·查瓦里亞斯
《回家》(法國)導演:弗雷德里克·維多
《回家過周末》(德國)導演:漢斯-克里斯蒂安·施密德
《傑恩·曼斯菲爾德的賽車》(俄羅斯、美國)導演:比利·鮑勃·桑頓
《只是風》(匈牙利、德國、法國)導演:本斯·弗利高夫
《仁慈》(德國、挪威)導演:馬蒂亞斯·格拉斯納
《流星聖殿》(德國、希臘)導演:斯皮羅斯·斯塔圖洛普洛斯
《來自動物園的明信片》(印度尼西亞、德國、中國)導演:埃德溫
《皇室風流史》(丹麥、捷克、瑞典、德國)導演:尼古拉·阿塞爾
《姐姐》(瑞士、法國)導演:烏爾蘇拉·邁爾
《忌諱》(葡萄牙、德國、巴西、法國)導演:米格爾·戈梅斯
《今天》(法國、塞內加爾)導演:阿蘭·戈米斯
《戰地巫師》(加拿大)導演:金·恩古延
《白鹿原》(中國)導演:王全安
5部參展不參賽影片:
《俊友》(英國)導演:德克蘭·唐納倫
《特別響,非常近》(美國)導演:斯蒂芬·達爾德里
《金陵十三釵》(中國)導演:張藝謀
《龍門飛甲》(中國)導演:徐克
《影子舞者》(英國、愛爾蘭)導演:詹姆斯·馬什
2部特別展映影片:
《制勝一擊》(美國)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鐵娘子》(英國、法國)導演:菲莉達·勞埃德
⑼ 凱撒必須死的柏林首映
2012年 2月11日,第62屆柏林電影節第二日就出現了質量上乘的競賽作品,快八年沒有執導電影的保羅與維克托里奧·塔維亞尼兄弟此次出手不凡,《凱撒必須死》把莎士比亞的《凱撒大帝》搬上一個特別的舞台,台上的演員是來自五湖四海的重刑犯,他們在監獄的房間、走道、操場上演兩千年前的陰謀和悲劇,演員表一出,影評人便鼓起了掌。保羅與維克托里奧·塔維亞尼兄弟在隨後的發布會上亮相,談起這次在監獄拍攝的新鮮經歷,那些演技一流的重刑犯也觸動他們對藝術的理解。
談罪犯與莎翁:凱撒大帝的經歷就是他們的經歷
《凱撒必須死》的故事沒有它的名字那麼驚悚,片名是來自悲劇《凱撒大帝》裡布魯托斯對弒君行動的疑問,影片發生在羅馬的Rabibia監獄里,一群重刑犯要排演這部莎士比亞的劇作,並在一個月後公演。這些背負著六年、十四年乃至終身監禁的人經過試鏡、排練,把監獄變成了多維度的舞台,真實與虛幻模糊了界限,最令人叫絕的是,影片的背景、地點和所有演員都並非虛構,這些在鏡頭前全無生澀感的犯人如今大多仍在一邊服刑、一邊演出。
導演之一維克托里奧·塔維亞尼透露了這部電影取材的動機:「這是一次巧合,也是非常重要的際遇。幾年前有一個朋友打電話給我們,說她看了一場話劇,感動得痛哭流涕-她很少看戲看哭的,她推薦我們去那個監獄看一下他們的表演。離開那裡的時候,我們意識到自己想對他們的生活狀態了解得更多,我們想拍一部關於這個地方的電影。」
這也是為何影片敘述演員們在獄中排練《凱撒大帝》時全用高反差的黑白畫面,「彩色也許會顯得更自然,但我們想拍出這些人的靈魂,那樣殘酷的生活和記憶,其實是超現實的,過去沒有人嘗試過在這樣的環境拍這樣的電影。」
談演員:這些犯人能和角色溝通
影片里的情節全是實拍,卻有非常強烈的戲劇效果,其中一段試鏡戲就非常精彩:「我們認識這些人的時候,他們有的還算不上演員。一般我們在排練前都會安排試鏡,而且就像我們在片子里那樣,要求他們用兩種情緒-第一次是痛哭、第二次是憤怒-來進行自我介紹。人們其實可能會隨便報一個假名字,可是他們居然沒有撒謊。他們知道我們在拍電影,以後會有很多人看到他們,所以他們報上了自己的真實背景。有的場面很觸動我們,他們確實也是在表演,但是另一種質感,比如布魯托斯殺掉凱撒那場戲,他是痛苦糾結的,過去沒有人那樣演,這些犯人和他們的角色能溝通。」
扮演布魯托斯的Salvatore Striano如今成為了真正的職業演員,他在06年被保釋出獄,因為這部電影又「重回」Rabibia監獄:「Fabio Cavaili(指獄中的話劇導演)說塔維亞尼兄弟導演要找我拍這部電影,我當時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我回到監獄、參加試鏡,劇本里就有這場戲,對演員來說很正常。莎士比亞的劇作對我很大的啟發,2000年前的故事讓我明白發生在監獄里的事,他們在掙扎、想活下去,想得到寬恕,我感謝導演們送我這份珍貴的禮物。」
片尾簡要地交代了幾位主演的命運,保羅·塔維亞尼也表示,當時參演的罪犯里,除了兩、三位已經出獄、並且投入話劇表演事業,大部分的人還在Rabibia監獄服刑。
⑽ 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相關評論
華語電影:看王全安能否再次擒熊
電影《白鹿原》經過不斷審查和修改之後,終於在1月21日以驚喜電影的身份殺入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此前完成的長達3個多小時的初剪版本,獲得了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
導演王全安是柏林電影節的寵兒。2007年他執導的電影《圖雅的婚事》摘取了金熊獎;2010年他導演的《團圓》不僅作為開幕電影放映,而且還斬獲了最佳編劇銀熊獎,打破了柏林電影節「開幕片不擒熊」的慣例。而此次最後驚喜入圍的《白鹿原》,讓人對王全安能否再度擒得「金熊」充滿期待。
北美電影:數量銳減杜絕商業製作
此番18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電影中,只有1部美國導演比利·鮑伯·松頓指導的影片《傑恩·曼斯菲爾德的賽車》是美國血統的俄羅斯、美國合拍片,其餘的參賽片大多來自歐洲,去好萊塢化的結果非常徹底。
另一部北美電影是加拿大的《戰爭女巫》。雖然是一部加拿大電影,但是影片的故事卻發生在非洲一個戰亂國家,講述了一個女孩多舛的命運。
亞洲電影:大自然里吹出清新的風
亞洲影片在主競賽單元中占據了三個席位,分別是印尼的《獵物》、《動物園的明信片》以及中國的《白鹿原》。
印尼導演曼多薩的《獵物》,邀請法國知名性格女演員伊莎貝爾·於佩爾擔綱,講述了一群恐怖分子劫持了錯誤的人質後,走入叢林。惡劣的自然環境改變了受害者和匪徒位置。以曼多薩以往作品的風格,此次仍將充滿暴力與寫實批判,或許會成為獎項的有力爭奪者。
1978年出生的印尼導演艾迪文帶來他的新作《來自動物園的明信片》。該片聚焦在一個生長在動物園里的棄嬰,講述他對動物園和動物的鄉愁的故事。從劇情簡介上看,這應該是一個充滿著溫暖與感動的故事。
東南亞電影頻頻亮相世界舞台,無疑對未來世界電影格局的發展帶來一些新的啟發。
歐洲電影:沒有大師清一色「新面孔」
剩下的13部電影全是歐洲片,但是這其中並沒有大師、名導的作品,大多數導演都只是拍過一兩部作品的新人。其實柏林如此提攜新人並不是首次,前幾年的柏林電影節上,處女作的比例佔到了三成。可以說,柏林用自己的選擇讓我們看到了另一個版本的電影的未來。而這種選擇,對於電影的發展而言是絕對有益的。因為長期在好萊塢大製作影片和前輩導演的「陰影」下,這些年輕導演難有出頭之日。如果電影節再不扶持他們,可能長此以往,也不會再有什麼一鳴驚人的新人新作出現了,而這種結果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