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能幫忙解釋一下金馬獎,金曲獎,金鍾獎,金像獎,金雞獎,金鷹獎都是什麼方面的獎項啊
金馬是台灣的電影類獎項,在中國歷史最久有49年的歷史了。金像是香港的電影類獎項歷史也是比較久遠的有31年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 金雞百花電影節每年一屆,為期4天!在全國各大城市輪流舉辦!現在大陸也有長春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金曲是歌曲方面的獎了。金鍾獎是台灣的電視類獎項。金鷹獎也是電視類獎項,近年有新增了主持人的獎項。一般是在湖南舉行的。已經有9年了。金馬金雞金像都是電影方面的,金鍾金鷹是電視方面的,金曲是歌曲方面的。
㈡ 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金鷹獎的區別
一、性質上的區別:
金雞獎:金雞獎評獎委員會是被稱為「專家獎」。
金像獎:華語電影最高成就三大獎之一
金馬獎:華語三大電影獎之一
金鷹獎: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
二、頒獎周期上的區別:
金雞獎:兩年一次
金像獎:每年一次
金馬獎:每年一屆
金鷹獎:每兩年舉辦一次
三、創辦時間上的區別:
金雞獎:中國電影金雞獎於1981年創辦。
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
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
金鷹獎:中國電視金鷹獎創辦於1983年。
㈢ 香港金像獎和台灣金馬獎的入選條件
金馬獎基本上沒有影片時間具體規定
只要是今年1月1日到12月31日上映或者拍攝完成的影片只要報名就可以參賽
它只有一個報名截止日期和一個大概范圍時間
因為金馬獎很包容所以入圍影片
我們會看到比如美國的《面子》澳大利亞的《意》新加坡的《我為財狂》等等早年入圍重要獎項
因為他只要有華語演員主演就行。不論投資之類問題的。
之前的金馬獎主席焦雄屏決定推行一個在華語電影界前所未有的新評選制度。新的改變主要分三個部分:1.擴大評審團人數至28人(初選評審21人、決選評審7人)。2.兩階段評審,再總合計分決定得獎名單。初選階段的21名委員共同票選最佳劇情片、最佳短片、年度傑出台灣電影、年度傑出台灣電影工作者4個獎項;其餘單項各按評審委員的專業組別組成小評審團,經討論後決定入圍者。3.採取計分制,以10分為一個級距,各評審個別打分數,再交由會計師統計,最高分者獲勝。
金像獎:
和金馬獎相反有嚴格的要求的,這就是為什麼比如夏雨拿影帝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當年完全沒有提名,陳沖《意》拿影後在金像獎也沒提名的原因。
提名獎(第一輪投票)中的最佳影片獎由所有電影從業人員投票選出,其他專業獎項由各電影專業團體分別選出,身兼數職的電影製作人員可利用多重身份投票,但最佳影片獎只能投一次票;第二輪投票確定最終獲獎的名單。
金像獎的入圍作品仍然是按嚴格照「必須是香港電影」的規定來提名。也就是說必須在香港作首輪公開放映的「香港電影」才可參選當年的金像獎,且影片必須符合下列其中兩項條件———「導演須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香港居民;出品公司須有一間為香港合法注冊公司;影片最少有六個工作項目的工作人員為香港華居民(工作項目即金像獎所設立的十七個獎項,如導演為香港居民,則不再重復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