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十面埋伏》中,劉德華扮演的角色結局如何
劉德華所扮演的角色,最後死在了自己喜歡的小妹的飛刀之下,可以說這樣的結局也是非常的悲催的了。十面埋伏是張藝謀拍攝的非常著名的一部電影,在這部電影裡面有很多的一些劇情,可以說是非常的虐心,在這這么多的虐心之中,而劉德華所扮演的捕手的結局也是非常的虐心了。
而本身這部電影其實他在國內上映的時候,很多人對他的評價其實並不是太高,因為這個故事的結構並不是非常的完成,很多人對它的評價都是比較負面的,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部電影居然在國外引發了非常大的反響,票房也是很高的。
Ⅱ 十面埋伏經典台詞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台詞,藉助台詞可以更好地表達劇中人物各自的身份、地位、性格、特點等。優秀的台詞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十面埋伏經典台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十面埋伏經典台詞
1、「我讓你摸上面,你卻從下面摸起……」——烏克蘭的大好風景中,金城武色迷迷地對章子怡說。
其時風光旖旎,身為觀眾,我們實在不知道今夕何夕……莫非,傳說中的電影分級制度已經來臨,而我們作為成年人,正幸福地享受著「少兒不宜」?
2、「好兄弟,你辛苦了。」——劉德華的卧底身份公布後,宋丹丹這樣對他說。
感謝燈光,音響,還有一個目盲的姑娘——好兄弟,你們都辛苦了,折騰死了。
3、「三年來,我無時無刻都在想念你。」——劉德華對章子怡表達這三年的思念之情。
原來這三年,劉捕頭愛上了官府腐朽、安逸的生活,根本就沒想過小妹。墮落至斯,小妹當然要和你分手。
4、「千萬不要假戲真做,誤了大事。」——樹林中,劉德華語重心長地對金城武說。
你千萬不要啊,千萬不要——耽誤了抓飛刀門事小,搶了我的馬子,這事可就鬧大了。不信?等會我就發瘋給你看,別怪我沒警告過你。好電影就要先設伏線,絲絲相扣,匠心啊匠心。
5、「兄弟,你傷不重吧?」——金城武被追兵傷了臀部,劉德華大驚小怪。
劉德華真該繼續問下去:兄弟,你傷不重吧?有沒有傷到骨頭?沒有傷到骨頭劃破了褲子也不好嘛……兄弟,你傷不重吧?你有沒有父母親人?你媽貴姓啊……
6、「我等了你三年,比不上他陪你三天。」——面對變心的章子怡,劉德華悲涼無限。
華仔提出了一個樸素的、但卻永恆的命題:女人啊,你要的到底是什麼?其時真該風煙滾滾,華仔臨風獨立,大吼一聲:為——什——么——
7、「婚姻大事,望大姐從長計議!」——宋丹丹許下婚約,金城武又驚又喜。
其實我也就想占點小妹的便宜,你怎麼就把她許配給我了呢?我可是隨風啊,隨處風流的風。
8、「回來,為一個人。」——金城武趕回決斗現場,凝重地說。
廢話,回來難道是為趕一個飯局?只是劉德華不免心中一凜,他為的人,莫非是我?宋丹丹也在想,莫非是我?
9、「你可以不愛我,但不可以跟他走!」——半瘋狀態下的劉德華對章子怡大聲怒吼。
你可以不愛我,這沒什麼;但你怎麼能跟他走呢?同門一場,相戀這么多年,小妹你好歹給我點台階啊?
10、「是你逼我殺你的!」——劉德華飛刀出手,眼含熱淚地說。
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愛小妹愛得深沉。《十面埋伏》倒真是《英雄》的姊妹篇,這話讓我回想起了梁朝偉那句經典台詞:「我知道你看到了!我是故意讓你看到的!」
電影介紹
唐大中十三年,皇帝昏庸,朝廷腐敗,民間涌現不少反官府的組織,其中以飛刀門的勢力最大。飛刀門旗下高手如雲,以「殺富濟貧、推翻朝廷」為旗號,甚得百姓擁戴。飛刀門總部設在靠近都城長安的奉天縣境內,直接威脅長安的安全,朝廷深以為患,逐嚴令奉天縣加以剿滅。飛刀門幫主柳雲飛雖在與奉天縣官兵的戰斗中犧牲,但在新任幫主領導之下,飛刀門的勢頭不減反增。
奉天縣兩大捕頭:劉捕頭、金捕頭奉命於10日之內,將飛刀門新任幫主緝拿歸案。劉捕頭懷疑新店牡丹坊的舞妓小妹是飛刀門前幫主柳雲飛的女兒,於是用計將她拿下,押入天牢。兩人並再度設下圈套:由金捕頭化名隨風大俠,乘夜劫獄,救出小妹;藉此騙取小妹的信任,查出飛刀門的巢穴,以便一舉剿滅。
隨風依計救走小妹。逃亡路上,隨風對小妹呵護備至,小妺不禁對他漸生情愫;而隨風與小妹朝夕相對,亦被她的出塵氣質深深吸引。星月之夜,兩人終究按捺不住,狂烈戀火,眼看一發不可收拾。漫天遍野的花海中,兩人情不自禁地共墜愛河,可金捕頭萬萬沒想到,小妹竟另有隱情:她所經歷的一切,都是為了秘密調查殺父仇人。然而林外,罡風凜冽,隱隱殺機正悄悄地向他們進逼。種種跡象表明劉捕頭具有重大嫌疑。但是隨著調查的發展,沒想到真正的兇手原來是金捕頭。與此同時,劉捕頭也愛上了小妹,三人不得不面對一道解不開的難題。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選景和造型精緻
《十面埋伏》很好的展現了張藝謀電影的一貫風格:選景精緻。片中的牡丹坊是一個唐代的高級娛樂場所,整個360度的圓形大廳,大氣華麗,所有雕梁畫棟全部以各式牡丹造型精雕細琢。片中薄霧籠罩中的竹林取景自重慶永川的竹海;爛漫的花海、泛著銀光的白樺林和層層疊疊如畫般的遠山則取景自烏克蘭克索沃國家森林公園(搜狐網評) 。
《十面埋伏》的服裝突破了以往武俠電影里用得爛俗的造型,從布料到造型都表現了獨特之處,比如劉德華和金城武的捕快服與帽子。在牡丹坊那場戲中,金城武的緞面褲子和有精細刺綉的長靴,章子怡的長裙、三米長的水袖和綴飾都道出了那個時代的萬種風情(搜狐網評) 。
具有速度感的畫面
整部影片的外景多在林中拍攝,由於要拍攝大量的動作場面,不可能選擇密度很大的樹林或者竹林。因此,一方面攝影師用合適的光學透鏡來表現樹林的密度,一方面用長焦距鏡頭跟拍人物,把空間極大壓縮,因此呈現在銀幕上的就是觀眾看到的速度感極強的畫面,這也成為該片的亮點之一(搜狐網評) 。
國外評價
在電影評論網站Metacritic上,根據發表的37個評論,它收獲了平均89分的高分。在爛番茄上,160個評論中有88%的評論給予了積極正面的評價;Metacritic把它列為2004年度好評排行第六的電影。
2005年美國《時代》周刊評選2004年全球十佳電影,將《英雄》和《十面埋伏》並列為第一名。
反面評價
劇本漏洞很多
《十面埋伏》劇本的漏洞比比皆是。如果飛刀門苦心經營計中計只不過是為了引出總州府的官兵與之決一死戰,那麼下一紙戰書,寫明時間地點人物就可以大功告成。可如此一來,小妹就無緣得見金捕頭,於常,一點也不像將死之人。小妹為救金捕頭拔出胸口的飛刀,霎時鮮血狂噴,哪知道過了半晌,小妹又在金捕頭的懷里頑強地睜開了雙眼。小妹這口氣還真是「難以下咽」(搜狐網評)。
武打場面失真
影片的武打場面的`精彩程度與觀眾預期相去甚遠。即便與張藝謀的《英雄》相比,也明顯不在一個檔次。以事先鋪天蓋地宣傳的牡丹坊一場戲為例,小妹用水袖擊鼓,畫內花團錦簇,畫外鼓聲震天,一時間熱鬧非凡。但稍有經驗的觀眾就會發現,這些動作場面都是用近景及特寫鏡頭快速剪輯而成,沒有任何一個鏡頭完整表現小妹揚袖、水袖飛出、擊中鼓面的全部過程。這些用最初級的蒙太奇手法製造的視覺效果,最大程度上削弱了動作場面的逼真性(《京華時報》評)。
人物情感單薄
有部分觀眾會為這部電影不能感動自己而遺憾。這就不得不提影片人物情感的單薄,除了幾處關於「隨風」釋義的文字游戲外,小妹和金捕頭敢叫天地變色、堪與日月爭輝的愛情沒有任何根據,這種糊塗的愛要麼用成語一見鍾情外加始亂終棄解釋,要麼就只能讓人想起粵語「無厘頭」;劉捕頭對小妹的深情更顯得兒戲,除了在和小妹交談中他自稱對小妹一往情深外,之前的情節沒有給出任何暗示。觀眾腦海里還滿是劉捕頭抓捕及逼供小妹時的兇狠表情(《京華時報》評) 。
演員表演令人失望
金城武在他的第一部古裝戲中遭遇了滑鐵盧,他的演技在《十面埋伏》中已經達到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生硬而矯情的對白、港台味十足的腔調、滑稽搞笑的激情表演,讓角色完全失去可信性,他與章子怡合演的感情戲也毫無美感(《新京報》評)。
劉德華在《十面埋伏》中的整個表演不是大飛躍,而是大退步,尤其是表現人物矛盾的內心世界時,顯得過於表面化(《新京報》評) 。片中劉德華僵硬的面目表情配上蹩腳的台詞「兄弟,傷得不重吧!」,再加上誇張的手勢語言,讓很多觀眾捧腹大笑(《北京娛樂信報》評) 。
趁熱打鐵未必成功是整個故事也隨之煙消雲散。這部電影的故事居然是從這么經不起推敲的前提下展開,只能用匪夷所思來形容(《京華時報》評)。
影片一開始,銀幕上出現了幾行字,簡單交待了一下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關於電影最主要的背景,飛刀門與官府的糾葛卻一筆帶過。觀眾想像中飛刀門應該與官府有過一場決定生死的大戰,但是還沒搞清楚怎麼回事,畫面便轉到了劉捕頭和金捕頭一起喝酒聊天的鏡頭,讓人感覺莫名其妙(搜狐網評)。
影片的結尾是全片的最大敗筆。小妹被劉捕頭一刀命中心脈,倒下去後竟然反復四次「死去活來」,情節之虛假拖沓讓觀眾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前兩次的悠然轉醒還能勉強讓觀眾接受,可當劉捕頭和金捕頭為此打得兩敗俱傷之時,雪地中小妹的「屍體」睡了半天居然又重新站了起來,而且行走和說話都很正
《十面埋伏》在國內上映後遭到了媒體和觀眾的猛烈批評。這是《十面埋伏》拍攝之初就已經種下的惡果,除去藝術本身的原因之外,《十面埋伏》是在錯誤的時間拍攝的一部錯誤的電影。從某種程度上說,《十面埋伏》給電影界的一個教訓就是:趁熱打鐵未必成功。事實上,張藝謀不能短期內大幅提升自己的電影水準,在《十面埋伏》中為維系《英雄》中的畫面感不惜泛用色彩和四季環境,在改變故事性、人物性差的批評上更加刻意和缺乏常理,導致了整部電影在情感高潮戲總是笑場的尷尬(《法制晚報》評)。
2015年《內地導演作品評分榜》中,張藝謀的處女作《紅高粱》在豆瓣和時光網上打分都超過8分,評分最高的《活著》達到 9分,但《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這三部評分均沒超過5.5。
Ⅲ 十面埋伏劉德華章子怡這部電影演的是什麼
《十面埋伏》故事大綱:
唐大中十三年,皇帝昏庸,朝廷腐敗,民間涌現不少反官府的組織,其中以飛刀門的勢力最大。飛刀門總部設在靠近都城長安的奉天縣境內,朝廷深以為患,逐嚴令奉天縣加以剿滅。飛刀門幫主柳雲飛雖在與奉天縣官兵的戰斗中犧牲,但在新任幫主領導之下,飛刀門的勢頭不減反增。奉天縣兩大捕頭:劉捕頭劉德華飾、金捕頭金城武飾奉命於十日之內,將飛刀門新任幫主緝拿歸案。劉捕頭懷疑新店牡丹坊的舞妓小妹章子怡飾是飛刀門前幫主柳雲飛的女兒,逐用計將她拿下,押入天牢。二人並再度設下圈套:由金捕頭化名隨風大俠,乘夜劫獄,救出小妹;藉此騙取小妹的信任,查出飛刀門的巢穴,以便一舉剿滅。隨風依計救走小妹。逃亡路上,隨風對小妹呵護備致,小穏不禁對他漸生情愫;而隨風與小妹朝夕相對,亦被她的出塵氣質深深吸引。星月之夜,二人終究按捺不住,狂烈戀火,眼看一發不可收拾。林外,罡風凜冽,隱隱殺機正悄悄地向他們進逼……
《十面埋伏》影評:
無論是一個影評人還是一個喜愛電影的普通觀眾
我想都是喜歡有意義和有價值的評論的,
對於網上若干網友的批評我想大家已經看得夠多了
甚至我都認為它是一個十足的濫片
所以我認為有必要給一部分堅持眼見為實的朋友們,轉貼下面幾篇文章。
說的很中肯,也有一定的價值。也希望各位聽了滿腦子批評的網友們能夠冷靜下來重新審視,我到現在都沒有看到,所以不發表個人意見,
1。解讀《十面埋伏》焦雄屏:非建設性謾罵無意義
在《十面埋伏》於全國范圍內逐漸引起反響時,台灣電影人焦雄屏女士悄然到京,我們有幸就此部電影與一名資深電影人進行了一次對話,從另一個渠道對張藝謀與他的《十面埋伏》進行解讀。
這本是場很有力量的對話,因為對話雙方,原本應該是張藝謀與焦雄屏。一個國內目前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一個台灣最有影響力的影評人、製片人。他們的學術背景、從業經驗、國際能見度,皆比普通從業者更寬泛,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中做到了其他人沒能做到的事情,兩人的對話將在對峙統一中完成,這也將是一場視點相對高的、不可能避開正在上映的《十面埋伏》爭論的對話。這些足以讓讀者和我們共同興奮。可是,當天夜裡,所有人失去了與張藝謀的聯絡,包括張偉平,我和焦雄屏女士等待著,消息傳來,張藝謀一直在奧申委開會,會開至深夜仍未結束。第二日清早即將離開北京的焦雄屏,最終回到酒店,我們不得不放棄原本意義重大的兩岸電影人的深入懇談,這場對話從而變成了我對焦雄屏的采訪。
記者:看過《十面埋伏》您對它的感覺如何?
焦雄屏:張藝謀嘗試一個新類型電影並不容易。很多想法和努力,是我們能夠看得到的,在他擅長的部分,他做得很好,他超越了大部分的導演。但是,另一部分,在類型電影中,有一定的規則和手段,這是必須遵循的。首先,我必須要說,張藝謀真的是個非常上進的導演,他用所有的元素創造票房奇跡,就商業上講,這對中國電影是有幫助的,對於轉型中的華語電影的影響是不能被忽視的,從《英雄》到《十面埋伏》,他讓國際電影界了解到中國具有多麼大的一個潛在市場,中國本土電影也具有著驚人的本土市場。無論怎麼樣,在電影史上,這兩部電影將會有屬於它的地位。不過,作為一部類型電影,《十面埋伏》又有著與類型電影的距離,他在某些地方有值得討論的地方,這也是我特別想跟他聊的有關類型電影的方面。
記者:你說「有他值得討論的地方」是指什麼呢?
焦雄屏:類型片是一個演化型過程。絕對是市場的需求。我舉個例子你就知道,香港電影的小馬哥,在當時,香港社會形態不穩定正義不明的情況下,這樣一個電影角色的出現就被當成了正義英雄,超出了許多電影人的想像,這個類型電影有他的一定的環境,有市民對某些東西的期待,他們把希望賦予在電影身上,覺得有這樣一個英雄就在自己的身邊。我覺得這是環境與製作產品的重心相互影響的結果,電影中將投射出市場需求,這需要一個量產,在產品製作中移植符號或者套用符號都沒有關系,但是,導演要有一個直覺性的,對電影絕對有用的東西,每個影片出來的確是個溝通的過程,有個與觀眾溝通的基礎,不能大家各自一套,永遠沒有共識,永遠在平行線上運動。
記者:現在對於《十面埋伏》有許多各種不同的說法,絕大多數是批評,對這些你怎麼看呢?
焦雄屏:我不希望看到網路上的那些謾罵,你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最好是有建設性的意見。非建設性的謾罵對於中國電影沒有任何幫助,什麼是電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一部電影不可能人人都喜歡,你可以不喜歡,但是不需要把它全部否定掉。華語電影需要非常小心這種現象的發生。台灣的國產電影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我非常希望有關人士注意這個問題。
焦雄屏
1953年生,山西人,台灣政大新聞系畢業,美國德州奧斯汀分校廣播電視電影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博士。以影評人身份致力於「提升台灣電影文化」,以她為首的大量評論曾促使了台灣「新電影」運動的興起,被人稱為中國台灣電影「教母」。目前,擔任著製片人、影展評審、教授等工作,並成立吉光電影公司,是《愛你愛我》、《望鄉》、《十七歲的單車》、《藍色大門》等多部影片的製片。
2資深評論:《十面埋伏》成全章子怡浪費劉德華
《十面埋伏》到底怎樣,記者在《十面埋伏》首映第一日,有幸請到兩位資深的電影研究者一起觀看了這部影片,並在觀映後采訪了他們:周承人,參經是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創辦人之一,現在是中國電影美術學會副會長;李以庄,周承人的老伴,中山大學中文系的退休教授,中國高校電影協會的創辦人之一。兩位老人嘔心瀝血20多年寫就的香港首部電影史《香港電影史》即將由香港三聯出版社出版。
目前對《十面埋伏》的各種評論鋪天蓋地,但客觀的說:多數評論都有意氣用事之嫌,要麼偏頗無力,要麼浮誇表面。兩位老人在看過影片後,對這部影片細致的作出了自己中肯的評價,他們認為:《十面埋伏》並不是一部失敗之作,但是也不能說有太大創新。記者將他們的觀點整理如下:
兩大創新:牡丹坊之舞和竹林大戰
《十面埋伏》在動作場面上勝過了《英雄》。。程小東在《十面埋伏》中的發揮比《英雄》要好。
《十面埋伏》中動作場面主要體現在兩場戲中,一場是「牡丹坊之舞」,這是全劇的精華所在,劉德華撒豆指路,章子怡飛袖擊鼓,是張藝謀的一個創意,這一場戲給人視覺上的驚艷和震撼,的確達到了張藝謀自己的追求目的———「即使影片被人批評得體無完膚我也不會在乎,只要我的影片能夠為觀眾留下過目不忘的燦爛3分鍾!」
《十面埋伏》另一場堪稱經典的動作場面是竹林之戰,竹林之戰在胡金銓的《俠女》和李安的《卧虎藏龍》中都非常經典,前者有殺氣,後者有詩意,李安《卧虎藏龍》的竹林戲周潤發如雕塑般的形象以及章子怡的足尖微顫完全顯示出了兩人不同的性格和身份,沒有一絲殺氣,只有詩意充盈。《十面埋伏》的竹林之戰殺氣凌厲,竹雨如箭,造成了困境重重之感,在這一點上,完全區別於胡金銓和李安,因而《十面埋伏》的竹林戲也得以脫穎而出,成為武俠片中竹林戲的又一個經典。
演員表現:章子怡有可塑性
可以看出來張藝謀把全部精力幾乎都用來力捧章子怡,章子怡這次的表現也不錯,證明她是個好演員。她演的盲女感覺到位,在感情戲上的表現,可以看得出是用了真感情的,不是K滴眼葯水,至少比當年的鞏俐會演戲。我記得當年鞏俐在《霸王別姬》中,張豐毅被拉去批鬥,鞏俐揭發張豐毅的一場戲,導演給了鞏俐一個特寫鏡頭,這對表現鞏俐復雜感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當鏡頭推進的時候,鞏俐的眼神是空洞的。
而另一明星劉德華在《十面埋伏》中卻被張藝謀給浪費了。金城武是事實上的第一號,主場戲都是他,而卧底的劉德華並沒有表現出他的兩面角色的復雜性。他與章子怡以及大姐之間的見面,也沒有表現出他們的歷史背景(在表演上的)。他和章子怡的三年戀愛史以及卧底身份都是說出來的,並不是在動作中展現出來的,他也就無戲可做了。
劉德華成為了一個符號,張藝謀浪費了一個好演員。
三大遺憾
沒有超越的偷師:張藝謀說:「武俠片是個筐,啥都可以往裡裝」,其實《十面埋伏》里裝了《卧虎藏龍》里的人性和《無間道》中的卧底。張藝謀從《卧》中偷了很多橋段,雖然有自己的變化,但其實金城武+章子怡就是《卧虎藏龍》中張震+章子怡的翻版,是尊崇自我的,無忌的。而劉德華+章子怡,跟《卧》中的周潤發+楊紫瓊有某種相似,都是尊崇規矩的,剋制的。而對於《無間道》的卧底,張藝謀簡直就是照搬了過來,但是又沒有像《無間道》那樣在卧底身份的目的和感情上交代得那麼充分明白。
體裁上的失敗:《十面埋伏》給人虎頭蛇尾的感覺,一開頭牡丹坊就讓觀眾興奮起來,很簡潔,節奏也很緊湊,但是後勁不濟,最後的高潮沒有上去,結尾沒有揚起來,這是最大的缺點。不過這跟張藝謀對影片的體裁把握不準有關系,《十面埋伏》到底是正劇還是悲劇?張藝謀沒有這個全局的意識,像影片最後的雪地大戰,本來是很蒼涼很凄美的,但是正當觀眾都要掉眼淚的時候,卻開始鬨堂大笑。如果導演按悲劇體裁處理,讓金城武和章子怡這兩個追求生命自由,用3天時間就愛得死去活來的戀人一起死去,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觀眾看,這會是很凄美很悲壯的,但是張藝謀沒有自覺地對體裁的把握,讓章子怡生生活過來好幾次,其實暴露了張藝謀不知如何讓雪中大戰結束的尷尬,搞得最後的結尾又拖沓又窩囊。
穿幫的激情戲:跟李安在處理《卧虎藏龍》激情戲時候相比,張藝謀在關鍵時刻捨不得。例如最後一場激情戲,章子怡和金城武兩個人在草地上翻滾的激情場面,攝像機一開始是平視的,但是後來突然用了俯視的拍法,這一鳥瞰,觀眾席上是一片笑聲,章子怡和金城武都是只裸露了上半身,下半身都穿得很齊整,這樣的激情戲就瞬間穿幫了。
發行霸道
對於《十面埋伏》霸道的發行,我們很有意見,曾經還想過抵制不看,《十面埋伏》這部電影雖然並不能說是失敗,但是我們不喜歡他們做買賣的方式,文革的時候10億人看八個樣板戲,但是這一次是13億人在兩周內同看一部電影。在《十面埋伏》的發行後面,明顯有一隻有形的手在操縱,對於其他影片是不公平的,國產電影花了半個世紀才從喉舌變成了商品,這一次,卻打著保護國產大片的旗號,行的是欺行霸市的行為,我猜度,這樣作的意思,是要創造一個讓全國人民都驚訝的票房,但是這似乎有生造「政績」之嫌,有違市場競爭的公平原則
Ⅳ 關於電影十面埋伏
從劇中小妹和劉捕頭重逢時的戲可以看出,二人的確是相愛的,而小妹和金捕頭共患難的過程中也生出了愛意,所以的確是小妹變了心。
電影《十面埋伏》劇情簡介:
唐大中十三年,民間涌現不少反昏君反腐官的組織,其中以打著「殺富濟貧推翻朝廷」旗號的飛刀門的勢力最大。飛刀門總部設在靠近都城長安的奉天縣境內,為保長安安全,朝廷下令奉天縣府將飛刀門成員悉數剿滅。
奉天縣兩大捕頭劉捕頭(劉德華)與金捕頭(金城武)收到限期緝拿飛刀門新任幫主歸案的命令。因懷疑牡丹坊的舞妓小妹(章子怡)是飛刀門前幫主的女兒,劉捕頭設計將她拿下押入天牢,後又與金捕頭再度設下圈套令金捕頭化身義士將她救出,想騙取她的信任查出飛刀門的巢穴,但他不知的是,除了在公務上與金捕頭和小妹打交道外,私情上也會與他們有番糾纏。
(4)十面埋伏電影粵語劉德華擴展閱讀:
電影《十面埋伏》角色介紹:
一、金捕頭(金城武 飾演):
他英俊非凡,迷人倜儻。本來是縣衙捕頭的他偽裝成隨風大俠,乘暗夜劫獄,救出小妹,成為小妹身邊的卧底,希望能查出飛刀門的總部,以便一舉剿滅。逃亡途中,他對小妹呵護有加,因而彼此動了真情。
二、劉捕頭(劉德華 飾演):
劉捕頭原是飛刀門在官府的卧底。一朝得見三年未謀面的小妹,劉捕頭急不可待地吻向小妹,已移情隨風的小妹卻幾番推阻。從小妹愧疚的淚眼中,劉捕頭看見了愛情的無望,他難以接受最愛的人棄自己而去。最後劉捕頭則因愛生恨,萌發了殺死小妹的念頭。
三、小妹(章子怡 飾演):
她是飛刀門前幫主柳雲飛的女兒,隱姓埋名委身牡丹坊賣藝,處心積慮地秘密調查殺父仇人。她為了復仇扮成盲女,在牡丹坊里表演舞蹈,突然她一劍刺向劉捕頭,劉捕頭躲過這一擊,將她拿下。化名為隨風大俠的金捕頭,乘夜劫獄救出了她;藉此騙取了她的信任。之後她對隨風漸生情愫,與此同時,劉捕頭也愛上了她。
四鴇母(宋丹丹 飾演):
她表面身份是牡丹坊的花媽媽,實際身份是飛刀門中的大姐。後來她指派小妹去牡丹坊借舞伎身份打探衙門的情報。
Ⅳ 十面埋伏講的是什麼
電影《十面埋伏》影片講述的是晚唐時期兩個捕快與一個歌妓的愛情故事。
原本歌妓喜歡的是劉捕頭,但後來經過一番周折,歌妓發現自己最愛的竟是金捕頭,劉捕頭則因愛生恨,萌發了殺死歌妓的念頭。最後歌妓為了保住金捕頭的性命,與劉捕頭同歸於盡
(5)十面埋伏電影粵語劉德華擴展閱讀:
《十面埋伏》是北京新畫面影業公司於2004年出品的一部武俠電影,由張藝謀執導,金城武、劉德華、章子怡領銜主演。
該片於2004年7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