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狼圖騰講的是什麼
《狼圖騰》重點知識歸納與整理
一、作者簡介
姜戎,58歲。北京人。北京某大學研究人員。1967年自願赴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作品《狼圖騰》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於北京。2003年歲末定稿於北京。2004年4月出版。
二、概述內容
由幾十個有機連貫的「狼故事」一氣呵成,情節緊張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讀者可從書中每一篇章、每個細節中攫取強烈的閱讀快感,令人慾罷不能。小說主要寫了北京知青陳陣在草原上的種種經歷,他在中蒙邊境的額倉草原上牧羊,與蒙古族牧民一起並肩打過狼,鑽過狼洞,淘過狼窩,養過小狼,與狼戰斗過,又與狼纏綿過,並與他親愛的小狼共患難。狼是草原民族的圖騰,草原民族流淌的是堅貞不屈的狼性之血。千百年來,草原民族愛狼、敬狼、護狼,死了之後天葬喂狼,為了保護草原生態平衡和牧民財產,又不得不打狼、殺狼。人與狼之間,在相互消長、相互戰爭中平衡共處,維持了蒙古草原的勃勃生機。(重點)《狼圖騰》站在人的角度描寫了人與狼的關系和狼生活習性的種種: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系;倔強可愛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後艱難的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而思考人類歷史中那些迄今縣置未解的一個個疑問。
三、主題思想
《狼圖騰》表現了狼的自由獨立,狼的強悍卓越,狼超常的智慧和才能,狼不屈不撓的高貴的靈魂。主張人類狼性化競爭,宣揚了狼的那種團隊精神和永不言敗的作風。告誡人們要有積極進取的性格、頑強不屈、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四、內容簡介(共三十五章)
《狼圖騰》第一章:在雪窩中跟隨蒙古老人畢利格欣賞狼群的北京知青陳陣,回想起到草原兩年來的兩次可怕經歷:第一次,單騎獨人、赤手空拳的他誤闖入狼陣,恐懼讓他失去任何知覺,是大青馬的勇氣和智慧讓他靈魂回竅,阿爸曾經的教誨讓他突來靈感,竟出奇不意地嚇退狼群從而僥幸脫險;第二次,沉睡中的他被驚醒,嘎斯邁大嫂正拽著一條巨狼的長尾企圖將其拖出羊群,驚呆的他束手無策,9歲男孩巴雅爾卻奮不顧身地過去幫忙,威猛的大狗巴勒最終建功。狼群久久不對黃羊發起進攻,令陳陣感到很奇怪...
《狼圖騰》第二章:陳陣原以為三頭狼才能對付一隻黃羊,但數幾十隻狼就這樣對上千隻黃羊進行了一次成功的圍剿,雖然有畢利格阿爸在旁講解,仍令陳陣看得目瞪口呆,還令他不由得想起了蒙古鐵騎...
《狼圖騰》第三章:第二天,畢利格阿爸帶大家去雪窩中挖取被狼群圍剿後留下的黃羊,他的一些言行令陳陣似懂非懂:狼是在為草原除害;給狼留下過冬的肉;活的黃羊全部放走......
《狼圖騰》第四章:陳陣對蒙古人和狼越來越著迷。外來戶們置畢利格阿爸要給狼留下過冬肉的話不顧,偷偷挖走了全部黃羊,而場部也恢復了草原一年一度的掏狼崽活動。阿爸嘆道:狼群該發狠了…
《狼圖騰》第五章:罕見的白毛風之夜,憤怒的狼群發起了瘋狂報復,對象是近百匹精心挑選出來的上等軍馬。草原上最勇猛的馬倌巴圖率領馬群,那是一番如何驚心動魄的經歷呀?
《狼圖騰》第六章:陳陣跟隨大夥去看馬群被集體屠殺的現場,馬屍的慘狀、狼群留下的怪圈,讓所有人震憾!現場的狼屍,讓陳陣又想起了蒙古鐵騎…
《狼圖騰》第七章:人與狼的大戰在所難免!陳陣對蒙古人的了解越來越深,他懷疑所收養的一隻流浪狗「二郎」是天下罕見的狗狼,想更深層次了解狼的他想抓一條小狼崽來養…
《狼圖騰》第八章:從不對狼趕盡殺絕的畢利格阿爸帶著陳陣,以令人難以想像的小心安設狼夾子。陳陣想向阿爸請教掏狼崽,之向又聽巴圖講述了他13歲時深入狼洞的傳奇經歷…
《狼圖騰》第九章:一心想掏狼窩的陳陣一行被母狼引向一個山洞,一番激戰後用「二踢腳」將其炸得從另一個洞口逃走,二郎窮追不舍。黃黃發現了真正的狼洞,陳陣冒險孤身往裡鑽,卻只能驚嘆那實在是個魔鬼洞…
《狼圖騰》第十章:陳陣被畢利格阿爸毫不客氣地一頓好訓,陳陣保證以後再不掏狼崽。楊克請來了從東北遷來的東蒙獵手道爾基,最終結局令他們難以想像…
《狼圖騰》第十一章:陳陣面對7隻狼崽卻開始後悔,並為如何處理它們而發愁。最終,決定和道爾基各養一隻,而道爾基對餘下狼崽的「處理」連那隻叫二郎的狗都感到憤怒!正為狼崽吃狗奶時的奇特景象而大為震憾,陳陣等收到了場部「狼群已開始行動」的通知...
《狼圖騰》第十二章:在一向為狼講話的畢格利的指揮下,四五十頭狼被成功包圍,陳陣陣切實感受到了什麼叫「全民皆兵」。一番驚心動魄的激戰後,狼群近乎被全殲。陳陣跟蒙古人一樣,對漢人恨狗罵狗非常不滿...
《狼圖騰》第十三章:巴圖捎信說還二十餘只狼逃進了葦地,包順貴懷疑是畢利格故意放走的,決定親自指揮將其消滅,並不顧大家的反對採用火攻。畢利格在大火中面朝東方跪下,但包順貴火攻的唯一戰果就是燒死了一頭老狗和兩頭被牧人視為寶貝和神物的種牛...
《狼圖騰》第十四章:迎風飄揚的狼皮讓陳陣等感溉萬全,連二郎都有反應。小狼崽的神奇表現,讓陳陣覺得他被帶到了千年謎團的中心...
《狼圖騰》第十五章:一心想繼續打狼的巴圖和張繼原發現了兩頭狼,一番鬥智斗勇後開槍打死一隻,另一隻被打斷了一條腿,它能逃過追捕嗎?
《狼圖騰》第十六章:陳陣陪烏力吉、畢利格去查看新草場,一路上對維持草原生態的「連環套」有了更深的認識,見到一片美得心醉的處女地,並再次見識了狼群利用地形圍獵黃羊的絕技...
《狼圖騰》第十七章:烏力吉因軍馬事件被撤銷場長職務,離職前一番維護草原生態重要性的話讓包順貴頻頻點頭,可他能阻擊包順貴繼續打狼和准備在草原大國發展農業的決心嗎?
《狼圖騰》第十八章:陳陣與小狼的感情越來越深,小狼的每一個舉動都讓他浮想聯翩。畢利格知道他養狼後大發雷霆,最終卻因為他的赤誠之心而很無奈,烏力吉和包順貴也同意他養狼...
《狼圖騰》第十九章:楊克跟隨包順貴去看新草場,包順貴吃天鵝肉、刨野芍葯等種種惡行,讓他唯有期盼狼群能來保衛天鵝湖的美景不被人類破壞。兩頭老狼臨死前的悲壯讓楊克想起了「狼牙山五壯士」,他象想真正的蒙古人一樣向下跪,護送老母狼的靈魂抵達天國…
《狼圖騰》第二十章:小狼越長越大,深感「騎狼難下」的陳陣只得將將它用鐵鏈拴。馬群激烈的搶親大戰讓大家震憾,幾位知青就狼圖騰和游牧精神等展開了精彩的討論...
《狼圖騰》第二十一章:陳陣對小狼的感情越來越深,但卻越來越感到「騎狼難下」,有人對小狼發動了攻擊,生存能力和智慧令人震驚的它竟無師自通地挖了個洞躲避酷暑和襲擊...
《狼圖騰》第二十二章:迷狼的陳陣連對狼糞都有了興趣,既驚嘆狼超強的消化能力,還懷疑烽火台點的並不是狼煙。狼抓旱獺的絕技術讓他心嘆,狼偷吃綿羊時群羊的表現讓他想起了魯訊所描繪的場景。道而基成功的「以羊換狼」,另一位羊倌效仿卻失敗...
《狼圖騰》第二十三章:包順貴想大力發展農業,草原上一下子來了眾多外來戶,草原的寧靜馬上起了變化,高貴的天鵝成了他們的盤中美食,牧民和知青的憤怒無濟於事…
《狼圖騰》第二十四章:草原上爆發了一場人狼狗之間的聲光電大戰,被鐵鏈拴著的小狼變得異常亢奮,學狗叫學不完,最後它無師自通地仰天長嘯,第一次發出了狼叫,陳陣對此既驚喜又擔心…
《狼圖騰》第二十五章:張繼原送來了一匹被狼群聲東擊西而咬傷的馬駒,大家就狼對草原游牧民族的巨大貢獻展開了精彩的討論...
《狼圖騰》第二十六章:小狼的叫聲引來了群狼,但由於它還未睜眼就被抱走,無法與狼類正常溝通,認親大戲以失敗告終,陳陣等更為小狼的前景擔憂…
《狼圖騰》第二十七章:小狼的「狗爸」二郎帶回了野味,陳陣等感嘆草原民族因為從小練習騎馬射鼠-就感狼媽教小狼捕獵一樣,所以才有橫掃天下的鐵騎,而小狼得到完整的一隻大鼠後的表現更讓他們驚嘆。陳陣外出遛狼,小狼聞到野狼的尿味後狼性大發,竟向陳陣發動攻擊…
《狼圖騰》第二十八章:草原了爆發恐懼的蚊災,一番人蚊大戰驚心動魄,狼群襲擊了一群受不了蚊咬外逃的羊,小狼得到了狼爸狼叔們送給它的救災糧...
《狼圖騰》第二十九章:巴圖等馬倌為讓馬群避過蚊災費盡心力,然而狼群卻利用蟻災和雷電向馬群發動奇襲,畢利格帶人及時支援方未造成太大損失,包順貴決定請生產建設兵團來打狼...
《狼圖騰》第三十章:小狼已經長大,然而與老兔的搏鬥情景讓陳陣更不敢把它放歸野外,但陳陣卻由此感嘆草原的一切生靈除綿羊外都具有勇猛頑強的精神——這就是游牧精神...
《狼圖騰》第三十一章:包順貴以小狼相威脅,讓陳陣帶兵團的幾位去打狼。特等射手+軍吉普,雖然群狼巧妙地利用了地形,但仍有三條被打擊。陳陣維持生態平衡的觀念,對於把任何動物都視為美味的他們能管用嗎?
《狼圖騰》第三十二章:一匹高大威猛的狼被軍吉普一路狂追了幾十里,最後兩聲槍響在狼頭旁想起……陳陣象罪人一樣地回到家,聽到的是全師上下正以各種狠毒方式滅狼的憤怒講述…
《狼圖騰》第三十三章:不甘心就此失去自由和害怕離開地面的小狼在展開了令人驚憾的拚死反抗,並因此而受了很重的傷。道而基帶人殺狼的種種毒招讓畢利格和陳陣非常憤怒...
《狼圖騰》第三十四章:「靠邊站」的畢利格阿爸帶陣陣去打旱獺,看到的卻是外來民工們斬盡殺絕的惡毒捕獺法。眼瞅著擔心草原美景即將消失,老人流下了渾濁的淚水…
《狼圖騰》第三十五章:渴望自由的小狼的一次次反抗讓它的傷越來越重。在一個寒冷的冬夜,一個多月來首次聽到聽到狼類的微弱呼叫,陳陣在那一夜徹底失去他養了一年的小狼。看著飛舞在空中的狼皮筒子,陳陣相信自己已見到了真正屬於自己內心的狼圖騰…
《狼圖騰》尾聲:功鄖卓著的二郎與眾多草原狗一樣淪為外來人員的口中肉。痛苦的畢利格老人成為額侖草原最後一位天葬而魂歸騰格里的老人。陳陣和楊克在回城多年後舊地重遊,一路看到的是大片的板結沙地,就連千年古河也已乾涸,在村口還看到一位打老鷹的蒙古少年。由游牧改為定居的牧民的生活已變得非常富裕,然而老友重逢的喜悅能完全沖淡他們對生態環境正嚴重惡化的擔憂嗎?
五、藝術特色
1、文字質朴,充分運用細節描寫,渲染了緊張激烈的氛圍。
2、場景描寫驚心動魄,筆力非凡。
3、敘述和描寫極度逼真,極度活靈活現。
4、語言犀利,敘述中穿插議論。
Ⅱ 狼圖騰讀後感1000字
首先簡要敘述原文內容,對所讀文章做一個簡要的概述。寫作部分主要是為寫自己的感想做一個前期鋪墊。這部分寫作的重點一定要突出「簡」。
從來沒有過的感覺,這種感覺不是北方大雪般壯烈的情感;不是江南小雨般柔美的情感;不是兩情相悅般酥麻的情感;不是關懷備至般細膩的情感……這種感覺,好似一道閃電直擊內心深處所有的細胞,從頭發尖到腳趾的觸動之情,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好像在那1869頁的中國漢語字典中都找不到任何一個詞來形容它。這就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
圖騰仍在飄盪,狼已成為傳說……
初讀這本書源於我的老師,在一次課外話題中,無意提了這本書,由於好奇心,驅使我買下了這本書,於是,就踏出了我對狼認識的第一步。
起初,我並不了解狼,只是常從電視或書籍中看到狼常為反面人物出場,就會覺得狼是一個無惡不作,殘忍殺害動物的卑鄙種群,「豺狼成性」「狗肺狼心」「杯盤狼籍」等成語都是比喻人或社會像狼一樣的邪惡。
所以,自古以來,狼在人們心裡一直扮演著一個凶惡狡詐的角色,但事實恰恰相反,讀了這本書後,我感受頗深……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竟想不到我穿越了,穿越到了時期的內蒙古大草原。湛藍的天空下,一望無際的油油碧草。成群結隊的草原狼、悠閑自得的旱獺。遠處白色的蒙古包和那裊裊炊煙構成了一幅美麗潔白的畫卷。
遠方那個是主人公陳陣嗎?我真的在這個山美水美的額侖草原上嗎?我真的要去窺視狼群狩獵、見識狼群偷襲羊群、挖狼洞、養狼崽、面臨狼災嗎?我和陳陣跟隨睿智、崇尚騰格里的畢利格老人和一些見多識廣的蒙古人,漸漸地崇拜上了狼圖騰。
我們在這個與狼共生存的環境里,彷彿看見了一個勇敢、智慧、頑強、忍耐、謹慎、有冒險精神的一個似乎有形卻無形的靈魂。這靈魂讓我們著迷,讓我們不停的探索狼的奧妙。
當我們看見老練的狼王帶領身經百戰的狼群,睿智的狩獲大量的獵物時,我們被狼群的超群智慧所吸引,也被狼群種.種奇怪的舉動所迷惑;當我們看見狼群陷入一個個艱難的窘境,卻絲毫不膽怯,反而齊心協力共同解決困難,我們又為狼群非凡的組織能力和智慧而贊嘆。
狼是一種多麼神秘的動物!它那幽幽的眼睛就會告訴我們它們的智慧無人能比,它們的組織能力超於尋常,還有它們無與倫比的軍事天賦彷彿與身俱來!它們是團結的,很少各自為戰,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狼王的統一調度下進行。
從不產生逆反心理,忠於狼王,因而團結,他們團隊合作意識強,所有事情都是有規劃,有計劃地去做。
它們懂得知己知彼,在每次攻擊前都會去了解對手,而不會輕視它,所以狼一生的攻擊很少失誤;狼,懂得同進同退,雖然通常獨自活動,但卻是最團結的動物!它們雖然兇殘,但是母狼卻是母性最強的動物之一。
可以為了孩子放棄獵物,可以為了孩子飢腸轆轆,可以為了孩子不惜一切甚至是舍棄生命!為什們成吉思汗帶領了一小部分人,卻能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因為狼。
就是因為他們,使得成吉思汗從中獲取狼的精華及一身,所以他能成功。其實,在蒙古族人的眼裡,狼是毅力、勇敢、智慧、團結等眾多品德的化身。而並不是所謂的「殘忍種群」。
而真正殘忍的卻是人類,故事的最後,狼被殘忍無情的人類大面積捕殺,原因就是那些不懂生態規律,卻自我感覺良好的那些人,原因就是那些所謂值錢的狼皮大衣,人類啊,你們已經被奢侈的生活和骯臟的金錢蒙蔽了雙眼!醒醒吧!看看那些動物被扒去皮毛後無助害怕的眼神!摸摸自己身上穿的大衣。
是不是那些用生命為你構造出美麗的無辜亡靈!看看自己手上是不是已經有了屬於自己同胞的片片血跡!「棕熊」「巴里虎」「斑驢」等等等等這些以血為代價的警鍾還不能敲醒屬於我們真正的靈魂嗎?放下那些殘害生靈的斧子吧!請記住,上天能夠給與我們的東西,他同樣也能收回……
圖騰仍在飄揚,狼已成為傳說……
Ⅲ 我是一隻曾經家養的草原狼——紀實電影《重返狼群》賞析
我叫格林,是一隻草原狼,我來自四川的若爾蓋草原。
據說,我的親生父親是若爾蓋草原的狼王。那年冬天,母親產下了我和其它五個兄弟姐妹,父親為了讓母親有足夠的奶水養育我們,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跑到牧民的羊圈去偷捕羊。
結果,父親被牧民們抓住並活活打死了,據說還被剝了皮。母親對父親情深義重,她天天跑到牧場附近哀嚎,久久不願離去。被母親的嚎叫瘮得慌的牧民,向母親投出了毒餌。
老實說,以我們狼的智慧,怎麼可能不知道那是毒餌,我猜母親是因為傷心過度,為了殉情,故意吃下那份毒餌的。
據說母親為了不讓牧民在半路上,把自己截殺扒皮,它在爬回狼窩的路上,一直在撕咬自己的狼皮,把它咬得支離破碎。
母親此舉為我引來了,我的救命恩人,我的美女媽媽李微漪。
媽媽李微漪是個心地十分善良的美女畫家,我父母出事的那幾天,她剛好在若爾蓋草原寫生。當她聽說了我父母的悲壯故事之後,她幾經打聽,終於找到我們幾個失去父母的小狼崽。然而由於失去父母的庇護,我的兄弟姐妹連凍帶餓,都已不治身亡。也許是我命不該絕,當媽媽李微漪面對著我們這些無辜的生命發出一聲哀嚎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的我,一激靈爬起,投向她溫暖的懷抱,媽媽激動地把我捂在她那充滿濃濃母愛的懷里,把我帶回了大都市——成都,由此我開啟了我的都市之旅!
成都的李微漪媽媽家裡,有博美犬姐姐狐狸,還有爸爸亦風。開始,媽媽只想把我養成一隻家養的狼,她給我喂牛奶、雞蛋、米飯,後來又給我吃煮熟的骨頭和肉,並給我取了個好聽的名字——格林。
在我三個月大的時候,有一天媽媽在剁骨頭的時候,剁到了她自己的手上,聽到媽媽慘叫聲的我,趕忙跑過去安慰。在我舔媽媽傷口的時候,無意中,我嘗到了咸鹹的血腥味,它不但刺激了我的味蕾,也激發了我的原始的狼性,我眼光發綠,露出貪婪的本性,迅速舔幹了媽媽流在地上的血跡。
我的這一舉動,把媽媽原來想把我養在家裡的幻想破滅了。再加上,漸漸長大的我,每天半夜會在屋頂發出狼特有的奪命美聲,我那瘮人的「嗷嗷」叫聲已經影響到附近的居民。
李微漪媽媽不得不重新考慮我的去處,當爸爸亦風提出要把我送到動物園的時候,遭到了媽媽的堅決反對,她說那樣太殘冷,太不人道。於是,我摯愛的李微漪媽媽,做出了一個改變我命運的決定——把我送回草原。
對我疼愛有加的李微漪媽媽,為了讓我適應草原的生活,幫我重新找回狼性,她找來狼野外生存的錄影帶給我看,買來活雞,活魚訓練我捕獵的功能,以我的聰明和善於學習的悟性,我很快學會了這些。
終於,在我快到四個月大的時候,媽媽決定陪我回到草原,讓我回到草原訓練捕獵的本領。
回到遼闊的若爾蓋草原,我就像回到了天堂。開滿格桑花的草原上,一個穿著白紗裙的美女,帶著一隻小狼,隨意地游盪,那畫面簡直是太美了。充滿新奇的草原上的牧民,給我的李微漪媽媽取了個名字叫「狼女」。
為了讓我早日適應草原的生活,微漪媽媽和我借住在媽媽的朋友家。我天天和主人家的藏獒玩智斗,媽媽還特意買來頭羊訓練我的捕獵水平,在與這些獵物的戰斗中,我慢慢顯現了狼獨有的聰明和狡猾的天性。於是,媽媽又帶我到野外捕食野兔,山雞等獵物。
期間,也多次有獵民冤枉我偷殺了他們的羊,要把我抓去殺掉,並用棍棒趕殺我。微漪媽媽竭力為我申辯,死死守護我。
為了不讓獵民傷害我,微漪媽媽聽從好心牧民的指點,趕到寺廟,為我求得活佛的護身符。獵民的趕殺,使媽媽下了更大的決心,她不但要把我送回草原,還要把我送回狼群。
因為狼群只有在冰天雪地才會出現,於是,媽媽決定不畏艱難困苦留下來陪我,直到我找到狼群。晴天媽媽搭個帳篷,呆在野外曬曬太陽寫寫生,我就在她的不遠處玩耍;雨天我和微漪媽媽只能躲在山洞裡避雨,取暖。
人性本善,狼性也然。在和李微漪媽媽相依為命的日子裡,我和媽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媽媽用滿滿的愛守護著我,我也用生命保護著她。
某天,媽媽突然生病了,躺在床上起不來,把我著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我只能把埋在泥底下准備過冬的存糧——一隻野兔,挖出來送給媽媽,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媽媽吃了野兔身體會好起來。
當皚皚白雪覆蓋了草原,李微漪媽媽和亦風爸爸,為了陪我找到狼群,就在冰天雪地里搭個簡易房,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我知道他們偷拿了我的獵物,我就故意把每次獵殺的獵物,放到媽媽知道的地方,讓他們享用。
一天,我陪媽媽去取水,媽媽不小心拐了腳,寸步難行。機智如我,我跑到山的另一邊,找到一匹有馬鞍的小馬駒,用嘴巴咬著它的韁繩,硬生生地把它拖到媽媽的面前,並用頭拱著媽媽的屁股和後背,幫媽媽跨上了馬背。這一壯舉,把媽媽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我也為我自己的聰明之舉感到非常驕傲。
終於,狼群出現了,媽媽讓我和狼群廝混了多日。待我和狼群熟悉以後,在狼群要走的最後一天,微漪媽媽含著淚和我做了告別,並吩咐我不要輕易接近陌生人,我把媽媽的話記在心間,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救我養我的李微漪媽媽和亦風爸爸。
在人的世界裡,狼是忘恩負義的代名詞。誰不知好歹就會被罵做「白眼狼」。
其實我們狼是很懂感情的動物,我們獵殺只是為了生存。我們也懂得感恩,回報。
人們啊,只要你們給我們以愛,我們也會用單純的愛回報你們!
茫茫蒼穹下,願狼與人和平共舞於天地間!!!
後記:《重返狼群》是一部紀實電影,敘述的是美女畫家李微漪在草原上寫生,偶然收養了小狼格林,帶回都市撫養後,最終送它回歸草原,回歸狼群的真實故事。整片彌漫著惹人潸然淚下的溫情與愛,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