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月夜是啥電影的主題歌
電影《緣分》主題曲國語版《明月夜》。
《緣份》是1984年邵氏出品的時裝愛情片,由黃泰來將執導,張國榮、張曼玉、梅艷芳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剛大學畢業的保羅,在地鐵中邂逅了美麗動人的莫妮卡和富家女安妮,三人譜寫了一場浪漫的青春愛情故事。
該片於1984年10月3日在中國香港上映,2016年3月2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劇情簡介
在新開通的地下鐵中,青年陳保羅(張國榮飾)對同車的莫妮卡(張曼玉飾)一見鍾情,不幸卻被另一名乘客安妮(梅艷芳飾)趁機捉弄。這幾位年輕人很快散落在茫茫人海中,職場新丁陳保羅開始為工作奔忙,莫妮卡則為了理清和上司的一段舊情而心神不寧。某日,保羅與莫妮卡再次相遇,而富家小姐安妮亦再度出現,半捉弄半挑逗地纏上了保羅。莫妮卡找到新工作,遭遇了好色新領導的騷擾,保羅則在安妮的暗中幫襯下正式追求莫妮卡,與後者的好色上司連番交手。莫妮卡考慮接受保羅的愛意但終於退縮,聲稱將他們的愛情交付給一場地鐵中的緣分游戲。在離亂的人流中,保羅和安妮一起,去找尋消失的莫妮卡 [3] 。
電影《緣分》主題曲國語版《明月夜》張國榮唱。
張國榮歌曲《明月夜》歌詞:
詞:謝明訓
曲:張國榮
編曲:鮑比達
走過千山我歷經多少風霜
才能夠回到你的身邊
等待的容顏是否依然沒有改變
迎接我一身僕僕風塵
等待我的人是否還坐在窗前
帶幾行清淚迎接晨昏
是否還依然在門前掛一盞小燈
牽引我回到你身邊
明明是一場空在夢里浮沉
不敢問當年是假是真
流水不管年華任它去
悠悠我心無處尋覓
經過多少年只有我還在窗前
冷冷的黑夜在我身邊
沒有一盞燈 沒有一個等待的人
只有夜色依舊如從前
等待我的人是否還坐在窗前
帶幾行清淚迎接晨昏
是否還依然在門前掛一盞小燈
牽引我回到你身邊
明明是一場空在夢里浮沉
不敢問當年是假是真
流水不管年華任它去
悠悠我心無處尋覓
經過多少年只有我還在窗前
冷冷的黑夜在我身邊
沒有一盞燈 沒有一個等待的人
只有夜色依舊如從前
明月夜 依舊如從前
明月夜 依舊如從前
試聽張國榮歌曲《明月夜》有感:
沉默,是一個人對愛最蒼白的表情;是一顆心對情最無力的回應。沉默的人,愛的最深;沉默的心,傷的最重。人這一生,總有不願接受的現實,不想承受的心情。不是你的夢,再美也要醒。
愛情是個奢侈品,來來去去無蹤跡,常常是當它被意識到時,已經走遠。有幸在人生中體味到愛情的人,都是幸運兒,月光依舊,故人不見
2. 《祝福》影評
《祝福》影評
《祝福》是夏衍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中的祥林嫂是一個受盡封建禮教壓榨的窮苦農家婦女的典型。丈夫死後,狠心的婆婆要將她出賣。她被逼出逃,到魯鎮魯四老爺家做傭工,受盡鄙視、岐視和虐待。很快她又被搶走,賣到賀家成親。賀老六是個純朴忠厚的農民,她「順從」了,很快有了兒子阿毛。然而,命運多變。賀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殘飲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經受雙重打擊的祥林嫂,喪魂落魄,猶如白痴,可是人們還說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門檻「贖罪」。她千辛萬苦積錢捐了門檻後,依然擺脫不了人們的歧視。最後,她沿街乞討,在除夕的鞭炮聲中,倒斃街頭。影片在如泣如訴的血淚控訴中,對舊社會的勞動人民的苦難,特別是對封建禮教,給予了強烈的鞭撻。影片結構嚴謹,筆觸深沉,既保持了魯迅作品中的冷峻、凝重的藝術風格和悲劇氣氛,又突出了許多電影特點。比如,注重運用人物的形體動作和表情刻畫人物;以視覺形象為主簡潔明了地揭示人物性格;增加的祥林嫂砍門檻等戲具有再創作的意義。
1881年 一歲
八月初三(公歷9月25日),生於浙江紹興府城內東昌坊口。姓周名樟壽,字豫山、豫亭、豫才。
1886年 六歲
是年入塾,從叔祖玉田先生初誦《鑒略》。
其五六歲時,宗黨皆呼之曰「胡羊尾巴」。譽其小而靈活也。
1888年 八歲
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夭,當其病篤時,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詢其何故,答曰:「為妹妹啦。」
是歲一日,本家長輩相聚推牌九,父伯宜亦與焉。先生在旁默視,從伯慰農先生因詢之曰:「汝願何人得贏?」先生立即對曰:「願大家均贏。」
1892年 十二歲
正月,往三味書屋從壽鏡吾先生懷鑒讀。
在塾中,喜乘閑描畫,並搜集圖畫,而對於二十四孝圖之「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獨生反感。先生外家為安橋頭魯姓,聚族而居,幼時常隨母太夫人前往,在鄉村與大自然相接
觸,影響甚大。《社戲》中所描寫者,皆安橋頭一帶之景色,時正十一二歲也。外家後遷皇甫庄、小皋步等處。
十二月三十日曾祖母戴太君卒,年七十九。
1893年 十三歲
三月祖父介孚公丁憂,自北京歸。
秋,介孚公因事下獄,父伯宜公又抱重病,家產中落,出入於質鋪及葯店者累年。
1896年 十六歲
九月初六日父伯宜公卒,年三十七。父卒後,家境益艱。
1898年 十八歲
閏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師學堂,改名為樹人。
1899年 十九歲
正月,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路礦學堂,對於功課並不溫習,而每逢考試輒列前茅。課余輒讀譯本新書,尤好小說,時或外出騎馬。
1901年 二十一歲
十二月,路礦學堂畢業。
1902年 二十二歲
二月,由江南督練公所派赴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學院。課余喜讀哲學與文藝之書,尤注意於人性及國民性問題。
1903年 二十三歲
是年為《浙江潮》雜志撰文。秋,譯《月界旅行》畢。
1904年 二十四歲
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
八月,往仙台入醫學專門學校肄業。
一九零六年 二十六歲
六月回家,與山陰朱安女士結婚。同月,復赴日本,在東京研究文藝,中止學醫。
一九零七年 二十七年
是年夏,擬創辦文藝雜志,名曰《新生》,以費絀未印,後為《河南》雜志撰文。
一九零八年 二十八歲
是年從章太炎先生炳麟學,為「光復會」會員,並與二弟作人譯域外小說。
1909年 二十九歲
是年輯印《域外小說集》二冊。六月歸國,任浙江兩級師范學堂生理學化學教員。
1910年 三十歲
四月初五日祖母蔣太君卒,年六十九。
八月,任紹興中學堂教員兼監學。
1911年 三十一歲
九月紹興光復,任紹興師范學校校長。
冬,寫成第一篇試作小說《懷舊》,閱二年始發表於《小說月報》第四卷第一號。
1912年 三十二歲
一月一日,臨時政府成立於南京,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招,任教育部部員。
五月,航海抵北京,住宣武門外南半截胡同紹興會館藤花館,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
八月任命為教育部僉事。是月公餘纂輯謝承《後漢書》。
1913年 三十三歲
六月,請假由津浦路回家省親,
八月由海道返京。
十月,公餘校《嵇康集》。
1914年 三十四歲
是年公餘研究佛經。
1915年 三十五歲
一月輯成《會稽郡故書雜集》一冊,用二弟作人名印行。同月刻《百喻經》成。
是年公餘喜搜集並研究金石拓本。
1916年 三十六歲
五月,移居會館補樹書屋。
十二月,請假由津浦路歸省。
是年仍搜集研究造象及墓誌拓本。
1917年 三十七歲
一月初,返北京。
七月初,因張勛復辟亂作,憤而離職,同月亂平即返部。
是年仍搜集研究拓本。
1918年 三十八歲
自四月開始創作以後,源源不絕,其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以魯迅為筆名,載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號,掊擊家族制度與禮教之弊害,實為文學革命思想之急先鋒。是年仍搜 羅研究拓本。
1919年 三十九歲
一月發表關於愛情之意見,題曰《隨感錄四十》,載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號,後收入雜感錄《熱風》。
八月,買公用庫八道灣屋成,
十月發表關於改革家庭與解放子女之意見,題曰《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載《新青年》第六卷第六號,後收入論文集《墳》。
十一月修繕之事略備,與二弟作人俱移入。
十二月請假經津浦路歸省,奉母偕三弟建人來京。是年仍搜羅研究拓本。
1920年 四十歲
一月,譯成日本武者小路實篤著戲曲《一個青年的夢》。
十月,譯成俄國阿爾志跋綏夫著小說《工人綏惠略夫》。
是年秋季起,兼任北京大學及北京高等師范學校講師。
是年仍研究金石拓本。
1921年 四十一歲
二三月又校《嵇康集》。仍兼任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講師。
1922年 四十二歲
二月八月又校《嵇康集》。
五月譯成俄國愛羅先珂著童話劇《桃色的雲》。仍兼任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講師。
1923年 四十三歲
八月遷居磚塔胡同六十一號。
九月小說第一集《吶喊》印成。
十二月買阜成門內西三條胡同二十一號屋。同月,《中國小說史略》上卷印成。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及世界語專門學校講師。
1924年 四十四歲
五月,移居西三條胡同新屋。
六月,《中國小說史略》下卷印成。同月又校《嵇康集》,並撰校正《嵇康集》序。
七月住西安講演,
八月返京。
十月譯成日本廚川白村著論文《苦悶的象徵》。
仍兼任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及世界語專門學校講師。
是年冬為《語絲》周刊撰文。
1925年 四十五歲
八月,因教育總長章士釗非法解散北京女子師范大學,先生與多數教職員有校務維持會之組織,被章士釗違法免職。
十一月,雜感第一集《熱風》印成。
十二月譯成日本廚川白村著《出了象牙之塔》。
是年仍為《語絲》撰文,並編輯《國民新報》副刊及《莽原》雜志。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范大學,中國大學講師,黎明中學教員。
1926年 四十六歲
一月女子師范大學恢復,新校長易培基就職,先生始卸卻職責。同月教育部僉事恢復,到部任事。
三月,「三一八」慘案後,避難入山本醫院,德國醫院,法國醫院等,至五月始回寓。
七月起,逐日往中央公園,與齊宗頤同譯《小約翰》。
八月底,離北京向廈門,任廈門大學文科教授。
九月《彷徨》印成。
十二月因不滿於學校,辭職。
1927年 四十七歲
一月至廣州,任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
二月往香港演說,題為:《無聲的中國》,次日演題:《老調子已經唱完!》。
三月黃花節,往嶺南大學講演。同日移居白雲樓。
四月至黃埔政治學校講演。十五日,赴中山大學各主任緊急會議,營救被捕學生,無效,辭職。
七月演講於知用中學,及市教育局主持之「學術講演會」,題目為《讀書雜談》,《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
八月開始編纂《唐宋傳奇集》。同月《野草》印成。
八日,移寓景雲里二十三號,與番禺許廣平女士同居。
十月抵上海。滬上學界,聞先生至,紛紛請往講演,如勞動大學,立達學園,復旦大學,暨南大學,大夏大學,中華大學,光華大學等。
十二月應大學院院長蔡元培之聘,任特約著作員。同月《唐宋傳奇集》上冊出版。
1928年 四十八歲
二月《小約翰》印成。同月為《北新月刊》譯《近代美術潮論》,及《語絲》編輯。《唐宋傳奇集》下冊印成。
五月往江灣實驗中學講演,題曰:《老而不死論》。
六月《思想•山水•人物》譯本出。《奔流》創刊號出版。
十一月短評《而已集》印成。
1929年 四十九歲
一月與王方仁,崔真吾,柔石等合資印刷文藝書籍及木刻《藝苑朝花》,簡稱朝花社。
五月《壁下譯叢》印成。同月十三,北上省親。並應燕京大學,北京大學,第二師范學院,第一師范學院等校講演。
六月五日回抵滬上。同月盧那卡爾斯基作《藝術論》譯成出版。
九月二十七日晨,許廣平生一男。
十月一日名孩子曰海嬰(周海嬰)。同月為柔石校訂中篇小說《二月》。同月盧那卡爾斯基作《文藝與批評》譯本印成。
十二月往暨南大學講演。
1930年 五十歲
一月朝花社告終。同月與友人合編《萌芽》月刊出版。開始譯《毀滅》。
二月「自由大同盟」開成立會。
三月二日參加「左翼作家連盟成立會」。此時浙江省黨部呈請通緝「反動文人魯迅」。「自由大同盟」被嚴壓,先生離寓避難。同時牙齒腫痛,全行撥去,易以義齒。四月回寓。與 神州光社訂約編譯《現代文藝叢書》。
五月十二日遷入北四川路樓寓。
八月往「夏期文藝講習會」講演。同月譯雅各武萊夫長篇小說《十月》訖。
九月為賀非校訂《靜靜的頓河》畢,過勞發熱。
同月十七日,在荷蘭西菜室,赴數友發起之先生五十歲紀念會。
十月四五兩日,與內山完造同開「版畫展覽會」於北四川路「購買組合」第一店樓上。同月譯《葯用植物》訖。
十一月修正《中國小說史略》。
1931年 五十一歲
一月二十日柔石被逮,先生離寓避難。
二月梅斐爾德《士敏土之圖》印成。
同月二十八日回舊寓。
三月,先生主持「左聯」機關雜志《前哨》出版。
四月往同文書院講演,題為:《流氓與文學》。
六月往日人「婦女之友會」講演。
七月為增田涉講解《中國小說史略》全部畢。同月往「社會科學研究會」演講《上海文藝之一瞥》。
八月十七日請內山嘉吉君教學生木刻術,先生親自翻譯,至二十二日畢。二十四日為一八藝社木刻部講演。
十一月校《嵇康集》以涵芬樓景印宋本。同月《毀滅》制本成。
十二月與友人合編《十字街頭》旬刊出版。
1932年 五十二歲
一月二十九日遇戰事,在火線中。次日避居內山書店。
二月六日,由內山書店友護送至英租界內山支店暫避。
四月編一九二八及二九年短評,名曰:《三閑集》。編一九三○年至三一年雜文,名曰:《二心集》。
五月自錄譯著書目。
九月編譯新俄小說家二十人集上冊訖,名曰:《豎琴》。編下冊訖,名曰:《一天的工作》。
十月排印《兩地書》。
十一月九日,因母病赴平。同月二十二日起,在北京大學,輔仁大學,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師范大學,中國大學等校講演
1933年 五十三歲
一月四日蔡元培函邀加入「民權保障同盟會」,被舉為執行委員。
二月十七日蔡元培函邀赴宋慶齡宅,歡迎蕭伯納。
三月《魯迅自選集》出版於天馬書店。同月二十七日移書籍於狄思威路,稅屋存放。
四月十一日遷居大陸新村九號。
五月十三日至德國領事館為「法西斯蒂」暴行遞抗議書。
六月二十日楊銓被刺,往萬國殯儀館送殮。時有先生亦將不免之說,或阻其行,先生不顧,出不帶門匙,以示決絕。
七月,《文學》月刊出版,先生為同人之一。
十月先生編序之《一個人的受難》木刻連環圖印成。同月「木刻展覽會」假千愛里開會。又短評集《偽自由書》印成。
1934年 五十四歲
一月《北平箋譜》出版。
三月校雜文《南腔北調集》,同月印成。
五月,先生編序之木刻《引玉集》出版。
八月編《譯文》創刊號。同月二十三日,因熟識者被逮,離寓避難。
十月《木刻紀程》印成。
十二月十四夜脊肉作痛,盜汗。病後大瘦,義齒與齒齦不合。同月短評集《准風月談》出版。
1935年 五十五歲
一月譯蘇聯班台萊夫童話《表》畢。
二月開始譯果戈里《死魂靈》。
四月《十竹齋箋譜》第一冊印成。
六月編選《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並作導言畢,印成。
九月高爾基作《俄羅斯的童話》譯本印成。
十二月編瞿秋白遺著《海上述林》上卷。
十一月續寫《故事新編》。
十二月整理《死魂靈百圖》木刻本,並作序。
1936年 五十六歲
一月肩及脅均大痛。同月二十日與友協辦之《海燕》半月刊出版。又校《故事新編》畢,即出書。
二月開始續譯《死魂靈》第二部。
三月二日下午驟然氣喘。
四月七日往良友公司,為之選定《蘇聯版畫》。同月編《海上述林》下卷。
五月十五日再起病,醫雲胃疾,自後發熱未愈,三十一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國鄧醫生來診斷,病甚危。
六月,從委頓中漸愈,稍能坐立誦讀。可略作數十字。同月,病中答訪問者O•V•《論現在我們的文學運動》。又《花邊文學》印成。
七月,先生編印之《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出版。
八月,痰中見血,為《中流》創刊號作小文。
十月,體重八十八磅,較八月一日增約二磅。契訶夫作《壞孩子和別的奇聞》譯本印成。能偶出看電影及訪友小坐。
八日往青年會觀第二回「全國木刻流動展覽會」。
十七日出訪鹿地亘及內山完造。
十八日未明前疾作,氣喘不止。
十九日上午五時二十五分逝世。
3. 2002年有哪些電影
1.《芝加哥》
出品時間:2002年
類型:劇情,歌舞,犯罪,喜劇
製片地區:美國
影片以兩位「殺 夫女豪傑」通過殺人一舉成名、踏上明星路的遭遇,以及律師比利和媒體的炒作,揭示了不擇手段求成名的世態。
2.《鋼琴師》
發行時間:2002年5月24日
《鋼琴家》講述了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3.《異度空間》
類型:懸疑,驚悚,愛情
主演:張國榮,林嘉欣,潘美琪,徐少強,李子雄,周嘉玲,
片長:100分鍾
上映時間:2002年3月28日
4.《改編劇本》
《改編劇本》(英語:Adaptation.)是一部於2002年上映的美國半自傳體劇情元電影。
類型:喜劇,劇情,犯罪
主演:尼古拉斯·凱奇,梅麗爾·斯特里普,蒂爾達·斯文頓
片長:114 分鍾
上映時間:2002年12月06日
5.《男人四十》
上映時間:2002-03-14
6.《英雄》
電影《英雄》是張藝謀轉型執導的首部武俠巨制,李連傑、梁朝偉、張曼玉、陳道明、章子怡及甄子丹主演,主題曲由王菲演唱,2002年12月14日上映。
7.《無間道》
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香港電影。2002年在香港上映,一掃當時香港電影業的低糜,它戰勝了《英雄》,成為年度冠軍;在內地,它是電影審查制度放寬以來第一部引進的港產黑幫片。
8.《天下無雙》
主要劇情:明朝初年,少年皇帝正德與御妹平安違背皇太後意旨,私自來到江南,在梅龍鎮上遇上了惡霸小霸王及其妹鳳姐。兩對兄妹不打不相識,斗氣斗出愛火花,阿鳳喜歡上一身男裝打扮的御妹,御妹卻愛上了阿龍,正德對阿鳳也產生了真摯的感情。
類型:喜劇,愛情
主演:梁朝偉,王菲,趙薇,張震
片長:97分鍾
上映時間:2002年2月
9.《香港有個荷里活》
2002年4月13日
《金雞》
《金雞》是2002年上映的一套香港電影,由吳君如主演一名妓女金如,以其十五歲至四十歲所經歷的辛酸史,道出1970年代尾至2000年代初香港的各種變遷。
上映日期:2002-12-26
10.《想飛》
類型:愛情,科幻,劇情
主演:李心潔,吳彥祖,陳冠希,
片長:104分鍾
上映時間:2002年3月28日
11.《五月八月》
於2002年製作發行的一部電影。導演是杜國威,葉童、林泉領銜主演。故事背景以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展開。在國際上獲得了不少獎勵。
12.《走火槍》
出品時間:2002年11月27日
13.《天脈傳奇》
天脈傳奇》是中國第一女打星楊紫瓊又一力作,國際著名影星本·卓別林則在影片中飾演楊紫瓊的舊情人亞力,兩人更是上演了一出充滿艱險,卻又不乏浪漫的尋寶旅程。
上映時間:2002年7月31日
14.《夕陽天使》
上映時間:2002年8月22日香港 9月東南亞
15.《好心相愛》
《好心相愛》這部浪漫電影主要在泰國蘇梅島取景,屬於勵志愛情電影類型,
16.《美麗時光》
17.《夢幻部落》
4. 愛情劇情方面的片子
以下是一些關於愛情劇情方面的片子推薦:
《情人》:這是一部經典的愛情電影,於1992年上映。影片根據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小說改編,背景設定在1929年的越南殖民地。故事講述了兩位主角在特殊時代背景下,共同經歷了一段短暫卻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展現了愛情的復雜與深刻。
《雲上的日子》:這部電影同樣是一部經典之作,於1995年上映。影片改編自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的小說集,通過四個發生在不同城市但又相互關聯的小故事,探討了愛情、生活、人生選擇和命運等主題。每個故事都充滿了詩意和哲思,讓觀眾在欣賞劇情的同時,也能思考人生的意義。
《偷香》:這是一部融合了愛情、劇情和懸疑元素的電影,於1996年上映。影片通過主角的視角,將過去和現在交織在一起,讓觀眾能夠更加深刻地了解人物的內心變化和成長。愛情在懸疑的氛圍中顯得更加撲朔迷離,引人入勝。
《你的婚禮》:這是一部講述青春愛情故事的影片。影片中的周瀟齊為了追隨喜歡的女孩尤詠慈,從青澀少年追到職場新人,十五年的時光里,他們經歷了許多波折和考驗。這段愛情故事充滿了現實與理想的碰撞,讓人感受到愛情的堅韌與不易。
《想見你》:這部電影講述了黃雨萱為了尋找失蹤的男友王詮勝,意外通過一盤磁帶穿越到過去的故事。在時空的交錯中,她遇見了和王詮勝長得一模一樣的李子維,兩人之間展開了一段跨越時間的愛情故事。影片的劇情緊湊且充滿懸念,讓觀眾在欣賞劇情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愛情的偉大與神奇。
其他推薦:如《愛樂之城》、《泰坦尼克號》、《羅馬假日》和《真愛挑日子One Day》等,這些電影同樣以愛情為主題,劇情豐富多樣,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