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中國非科班的電影導演

中國非科班的電影導演

發布時間:2024-04-02 23:52:49

① 著名導演中非科班出身半路出道作導演的有哪些

‍‍

張藝謀,是由攝影師轉戰為導演圈的。中國電影導演。[1]1978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1982年,被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1984年,首次擔任電影《一個和八個》的攝影師,獲中國電影優秀攝影師獎。1986年,主演首部電影《老井》,獲三座影帝獎。1987年,執導電影《紅高粱》,獲中國首個國際電影節金熊獎。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總導演,獲得2008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和央視主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13年,執導電影《歸來》。2014年12月,任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主宣傳片總導演。2015年4月19日,憑借《歸來》獲得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2015年11月5日,在中美電影高峰論壇獲得終身成就獎。2016年,張藝謀擔任G20峰會文藝演出總導演。1984年,張藝謀第一次擔任電影攝影師就一鳴驚人。在張軍釗導演的影片《一個和八個》中擔任攝影師。當時以其大膽的構圖、獨特的鏡頭設計獲1984年中國電影優秀攝影獎。1950年4月2日張藝謀出生於陝西西安。1957至1962年,就讀於西安市通濟坊小學。1962至1966年,就讀於西安市第三十中學。1968至1971年,初中畢業後在陝西乾縣農村插隊勞動。1971至1978年,在陝西咸陽市棉紡八廠當工人。1978年9月,高考恢復後,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1982年7月畢業後任廣西電影製片廠攝影師,戶籍也轉到了廣西南寧。

‍‍

② 你覺得張藝謀和馮小剛是同一個層次的導演嗎

馮小剛和張藝謀都是導演,也都是非科班出身,而且在國內電影圈都有巨大的影響力,當然有可以對比的地方。只不過比完之後,馮小剛基本就可以扔了,因為他們的差距,大到讓人寒磣,比馮小剛的臉還寒磣。

不比那些虛無縹緲的各種獎項榮譽,因為這方面老謀子能夠把所有大陸導演綁一起按在地上摩擦,區區一個馮小剛根本沒資格跟他比。商業 社會 直接用鈔票說話,而且馮小剛也一直堅持票房王道的路線,用這個做對比也不算欺負人。

馮小剛的電影一共獲得6次年度冠軍,3次亞軍,4次第三,合計15次票房前十名,內地總票房合計48.63億。

張藝謀電影一共獲得5次票房年冠,4次亞軍,合計15次票房年度前十,內地總票房合計37.1億。

馮導先不要激動,這只是內地票房。作為一個國際知名導演,海外票房也是很重要的參考因素,必須一起加入數據比對。

張藝謀導演影片的全球總票房,也達到了9.5億美金,摺合人民幣67.1億,海外票房迄今仍然高於全體內地導演之首。

而馮小剛的電影,基本沒有海外票房,甚至港台都沒有什麼市場,所以就忽略不計了。

比藝術比獎項,馮小剛只能遠遠遙望張藝謀的車尾燈,而且他前面還隔著賈樟柯婁燁等海外拿獎專業戶。

比商業價值,馮小剛在內地市場也早就淪為二流,《我不是潘金蓮》為了拍片跟王思聰撕上了熱搜,也不過四億票房。而被媒體炒上天的曠世奇作《芳華》,勉勉強強跨過了十億門檻,但卻讓馮導背上了「讓女演員給領到跳舞陪酒」的惡名,口碑直接臭了一半。

時至今日,大家對於馮小剛的期許,就是他能不能再出點花邊新聞,或者再被揭秘點丑聞。至於他的電影作品,真的關注度極低了,《手機2》還沒上映就撲街,基本宣告了馮導市場號召力的終結。

而張藝謀這些年被資本裹挾頻繁拍爛片,即使票房口碑都不錯的《影》,也被詬病形式大於內容,講故事講不清楚。但只要老謀子有作品問世,仍然是院線經理們爭搶的對象。也不需要老謀子去撕萬達少爺,更不需要對著鏡頭罵觀眾是垃圾。電影國師這個名頭,足以讓張藝謀屹立不倒。

所以馮小剛跟張藝謀的層次差距,屬於全方位無死角秒殺的級別。即使張藝謀跌落神壇從此息影,馮小剛突然開竅導演水平暴漲佳作不斷,但要追上張藝謀,也得十年以上。

張藝謀與馮小剛兩人不是同一層次的導演。雖然近十年來,提起內地導演的話,總是將馮小剛與張藝謀放到一起。但是綜合三十年來取得的成就,張藝謀比馮小剛多的可不是一星半點。綜合來說,無論是藝術成就、影視地位或者為人處世方面,張藝謀都比馮小剛要強!

(采訪)

馮小剛前段時間在一次采訪中還提到過張藝謀。他說,他稱自己只拍攝資金只有一億的電影,這樣回本比較容易。同時他還嘲諷了一下張藝謀,他說張藝謀投資了十億的電影《長城》,因為要三十億的票房才能回本從而虧了不少錢。其實從這段話我們也能看出馮小剛的內心格局不大,他拍電影的目的不是造福觀眾做貢獻而且為了賺錢!他的本質是一位商人。

張藝謀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比較有名氣的。張藝謀拍過很多享譽國內外的名作,比如《紅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活著》、《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釵》等等。

而且張藝謀對大型活動策劃做的比較好。他在2008年開始專注於做大型活動策劃的總導演。細數這幾年來他策劃過的大活動有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及閉幕式總導演、2022年北京冬奧會主宣傳片總導演、G20峰會文藝演出總導演等等。每一項都代表著國家的榮譽,對於這些任務張藝謀作為總導演也是完成的很出色。

馮小剛的電影也是有他自己的特點存在,那就是詼諧幽默。馮小剛以拍商業片為名,他還稱自己的電影是「馮氏幽默喜劇電影」。號稱「賀歲片第一人」的他,這幾年來也拍了不少喜劇電影,也受到了觀眾們的好評。

其實馮小剛就是憑借著這些賀歲片才慢慢有了自己的名氣。比如《甲方乙方》、《天下無賊》、《夜宴》、《唐山大地震》、《老炮兒》等等。但是馮小剛的電影語言比較粗糙,而且馮小剛也只是在國內有名氣,在國際影響力這點是比不上張藝謀的。

在前面也說了,馮小剛的影視地位是不如張藝謀的。 張藝謀不僅在國內處於靠前地位的,而且在國際上也拿過不少大獎,比如他拿下了中國首個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兩次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三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獎等等。而馮小剛在國際上就沒什麼名氣了,他拿的獎一般都是國內的大獎。

(張藝謀、馮小剛)

就捧紅明星來講,張藝謀也是高於馮小剛的。鞏俐、章子怡、林妙可、董潔、周冬雨、倪妮……這些女藝人都是張藝謀捧出來的。不得不說,張導挑選演員的眼光毒辣又獨特。

馮小剛之前說過的一段話曾經惹怒無數觀眾。他說,中國的垃圾電影那麼多是不是因為很有多的垃圾觀眾才會有那麼多的垃圾電影呢?他這話一說出來,直接得罪了很多人。而且馮小剛還曾讓《芳華》裡面的女主角陪酒,這段視頻在網上也流傳過。在不久之前的采訪里,馮小剛也暗諷過張藝謀。這么多事一出來,他這個人具體如何還是交給你們評價吧!

而張藝謀為人就比較謙虛謹慎。他拍一部電影從來都不會說自己哪裡拍的好,他只會說這次這個電影一般,還需要繼續努力。

據我了解,張藝謀,1950年11月14日生於陝西西安,是一位具有國際聲譽的中國著名電影導演,他亦是中國大陸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張藝謀也給我們貢獻了許多比較好的點電影,《長城》《歸來》《金陵十三釵》《山楂樹之戀》《三槍拍案驚奇》《滿城盡帶黃金甲》等等一系列經典電影。

喜歡張藝謀導演作品的人比較文化層次高一點,因為不高真看不怎麼懂,起碼來說我看第一遍,還真不懂電影裡面想表達什麼!比作品,張藝謀的作品那應該是可以流芳後世的,有些作品中的細節幾乎可以做到電影藝術的典範了,張藝謀是用作品說話的一代導演藝術家。

馮小剛,1958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湖南省湘潭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演員,是中國大陸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之一。作品風格以京味兒喜劇為主,擅長商業片代表作為《大腕》《天下無賊》《甲方乙方》《我不是潘金蓮》《老炮兒》《芳華》等等,票房在國內也是數一數二的。

而馮小剛,骨子裡就是一個生意人,從他拍的電影類型就可以看出來,絕大部分都是商業片,再加上馮小剛是有名的老炮兒,一言不合就公開懟網友,性格比較直一點,經常罵人,因此經常有亂七八糟的新聞,所以馮小剛這些年也是挺有名氣的。馮小剛導演作品也還是可以的,至少可以笑一笑,比如甲方乙方這些電影看了笑了就沒有什麼了,至於內涵…好像真不知道,其實電影好不好看是每個人的欣賞水平不一樣。所以說這兩個導演各有各的好。

張藝謀,用文化誇張來遮掩文化自卑;

馮小剛,以調侃幽默來暴露不入主流。

這兩人都是當今中國優秀的導演,不少作品都可圈可點,但是正是通過他們的作品,也能發現存在的明顯問題。

張藝謀擅長通過宏大的場面、艷麗的色彩、唯美的舞姿以及誇張的音樂來刺激觀眾的感官,達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但是盡管效果驚人,他的作品還是無一例外地體系出壓抑、陰柔甚至有點寒冷的特點,並不是對於中國文化的完美呈現,而是有點扭曲,缺乏陽剛和正氣,似乎埋藏著某種深深的自卑。

馮小剛的作品充滿了貧嘴、調侃,但是讓人在會心一笑中領悟到不少人生的道理,情節也是跌宕起伏,讓人嘖嘖稱奇。總之馮導的作品有幽默有智慧,屬於比較好看的喜劇。但是反觀馮導的作品,其題材大都邊緣化,演繹的是一幫似乎在現實中不入主流的人的生活以及心態,不能反映 社會 主體的發展狀況。

所以盡管張、馮都是非常優秀的導演,但是都不見得有正確的 社會 導向作用。我們期待有思想的導演,能夠正視主體 社會 的發展現實,能夠正確領悟中國文化內涵,並能夠在影視作品中正確地呈現出來,讓觀眾看了,能夠生出真正的文化自信,能夠正確看待 社會 發展中的種種問題,從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以張藝謀特立獨行,不與京圈為伍,看得出其性格執著自信的一面。以馮小剛跪求融入京圈,諂媚京圈,看得出其自卑諂媚的一面。所謂其作品,張藝謀的大部分作品有種氣質與隱含的公共責任,這也是其作品受到西方基本認可的原因。馮小剛的作品除了跟風國師數部,大部分比較接地氣,但自說自話成份很重,與 社會 大眾看似很近,但卻隔(不是割)裂,幾無 社會 公共責任,這也是其作品算是受大眾喜歡,卻普遍缺乏主流精英的認可的原因,這也是其為何拚命跪求進入京圈的原因,但也從而導致馮小剛作品接地氣,風評不佳的根本原因。

張藝謀的影視作品中,受到頗多獎項肯定,但很少有大賣的,這也與中國影視作品走不出國門的原因有關系。中國影視作品大部分都是自說自話,只表達自我,不表達自我與外界的關系,這也是中國人大部分的性格。這種看不到的核心主旨是西方文化(影視作品)強烈表達與突出的。張藝謀作品有這些特點,但不夠徹底,因此其作品也是評價復雜,東也不是,西也湊合。馮小剛可能就沒有這種意識,也可能不願意如此,混好中國市場就滿足了。

張藝謀不標榜自我,但可表達,只是表達模稜兩可,馮小剛標榜自我,但表達不出,陳凱歌標榜自我,也想表達,但能力不行,作品總差一口氣,姜文是無所謂,其表達也是混亂不堪,自我標榜卻又不知該標啥!!!

如果說執導08奧運會還不足以說明張藝謀的實力的話,那麼執導國慶70年周年晚會總能說明張藝謀的實力了吧,看過節目的朋友都應該被那一幀一幀的畫面感動了吧。

反觀馮小剛,一位拍商業片出身的導演,其執導的首部電影是《甲方乙方》,這部電影的風格幾乎是貫穿了馮小剛的執導生涯,在馮小剛的諸多影片中我們總能看到這部片子的影子。雖然馮小剛也曾嘗試轉型拍文藝片,但我個人覺得其拍的文藝片總是達不到文藝應有的深度,更多時候馮小剛是在消費大家對於時代的情懷,如那部《芳華》。

很顯然,張藝謀和馮小剛不是一個層次的導演,張藝謀早已是國際知名導演,而馮小剛充其量算是中國半知名導演,為何說他是半知名,因為其正走在沒落的路上。自打其和崔永元針鋒相對一番後其便逐漸淡出了大眾的視野,由其執導的《手機2》的上映也儼然成了迷,再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下去馮小剛多半連半知名導演都做不成了。

《阿麗塔:戰斗天使》上映之時,作為監制的卡梅隆來中國宣傳時邀請了張藝謀,可見張藝謀在國際上的地位,而馮小剛貌似很少被國際知名導演邀請,不應該說很少,應該說幾乎沒有,其倒是經常拿自己的作品和好萊塢電影做比較,如被大家質問其執導的電影中廣告植入過多時。

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馮小剛都不及張藝謀,張藝謀早期拍過很多富有深度的文藝片,這為其在我國影壇以及世界影壇都打下了根基,縱然張藝謀後來轉型拍商業片取得的成績大不如前,但從技術上來說,張藝謀的執導水準還是值得肯定的,我個人覺得張藝謀的執導水平定然是屬於上乘的,只是他不太適合拍商業大片。而馮小剛是比較適合拍商業片的,其也懂得炒作映射之道,故而諸如《私人訂制》這樣的爛片也能取得還算不錯的票房,而縱觀其執導的所有影片,有深度的極少。

總之,在我看來,張藝謀早已是大師級的導演,08奧運會和祖國70華誕晚會證明了其實力,而馮小剛只不過是我國影壇的一個跳樑小丑,如今大家都看清了他的真面目,他想跳也跳不起來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張有《紅高粱》馮有《甲方乙方》

張有《大紅燈籠高高掛》馮有《1942》

張有爛片《三槍拍案驚奇》馮當然也有爛片

至於2008與國慶閱兵,只是機會問題。你給馮小剛了,馮小剛照樣能搞出來,並且不比張弄的差。

都很優秀,都很棒。

如果我是決策層,我會把在中國辦的賽事開幕給個導演,閉幕式給個導演。總之一句話,給所有能靠得住的導演,如此一來我們的導演更有創作熱情,更加愛國。

張藝謀的含金量在網友心中是更高的。從專業上來說,張藝謀是正經的科班出身,而馮小剛是搭上王朔後領著入的行,哪怕他如今功成名就,依舊不能被歸入到第五代導演的陣營中。

說到性情人品上,雖然我們對於兩人的認知都是來自媒體的鏡頭與筆桿,但沒有對比沒有傷害的是,除卻超生、以及多情外,張藝謀並沒有其他黑 歷史 ,也鮮少會因此上報。

這些宏大場面一定少不了張藝謀,張藝謀自從2008年奧運會出名以來,就鞏固他的這個地位,大型活動一定有張藝謀的身影。今年國慶慶典,張藝謀導演了國慶晚會,硬是把中國革命,中國建設和發展表現得淋漓盡致,從他的安排布局來看,不僅周密緊湊,而且,精彩至極,又從他的力作十萬人大遊行來看,也是很好的國力展現,解放軍方陣更是無可挑剔,到武器裝備都是尚加的表現,從天上飛的到地上走的,無一不是張藝謀才華的展示。張藝謀還導演了十月一日的晚上的群眾大聯歡活動,整個晚會設計得絲絲入扣,有一氣呵成的感覺,看得出張藝謀的匠心獨運,絕不是空有其名,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一個典範。比起張藝謀,那個馮小剛就不是對手,雖然兩個都是追名逐利之人,但是,就是平常的為人處世來說,都是雄心勃勃的大導演,可以呼風喚雨的人物,都是比較起來馮小剛還是要比張藝謀遜色得多,這不僅從他們導演的電影來看,還是從他們大氣磅礴來說,倆人不可能同日而語,張藝謀的 情感 還是要比馮小剛深厚得多……

直白點講:

張藝謀的作品是國宴

馮小剛的作品是家宴

再說的通俗點,90年代的時候,農村家家戶戶吃的都還是玉米面的饅頭,那會兒每家的人口都挺多的,大人們白天下地幹活,有的在磚廠、水泥廠,還有一些在村裡的鞭炮廠里上班。早上開工幹活之前,先給家裡小孩囑咐好,大的帶小的,小的有時候也能帶更小的,中午大人回家做飯。在那樣一個物質貧瘠生活水平相對不高的年代裡,人們整天吃著粗糧,日子過得還不是有聲有色,有說有笑的。偶爾過節,能吃上一頓白面饅頭,那心裡更是開心的不得了,簡直幸福的不能再幸福了。對於老百姓而言,粗糧能吃飽,這是家裡的必需品,白面饅頭也能吃飽,可這就屬於奢侈品了。必需品常有,而奢侈品不常有,這是生活,更是現實。電影也是,通俗的常有,高雅不常有。

拿玉米饅頭和白面饅頭來形容馮小剛跟張藝謀,不甚恰當,但是在我覺得卻很貼切。下面列個表格對比一下二人,一目瞭然:

這兩人在當今的中國電影市場已然是旗幟性的人物了,無論是在票房還是在影響力,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取代的。看老謀子導演的片子,不為別的,單單是畫面的美感, 就足以讓你被震撼,時間久了,把你欣賞美的眼光給吊了起來,在欣賞之餘再給你來點啟發、思考,這是張藝謀一貫的作風, 他的每一幀畫面都是藝術,影片更貼合時代去講故事 ;馮小剛的呢,輕松詼諧又一本正經,諷刺批判再拔高,更多的是賀歲檔、喜劇片,逢年過節給老百姓添點笑料,再就著一口小酒,愜意無比,優哉游哉, 他的每一幅畫面都是故事,更貼合現實 社會 去創造喜劇 。

把他們倆放一塊比較,不管你更傾向於誰,其實都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當下的中國電影有此二人,是能夠在時代的洪潮中創造出能被人記住的電影作品的,這種記憶,讓每一個身為觀眾的我們感到精神的滿足,而電影能做到這些,已經夠了。

③ 內地票房前十,大部分都是跨界導演拍得,這意味著什麼

目前,國內電影票房前三甲分別是吳京導演的《戰狼2》、餃子導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

當然,這種現象也反映了中國電影市場的不成熟,導演似乎成為了一個沒有門檻的職業,很多人都可以進來撈一筆。似乎只要會炒作,有話題,票房就不會差,這也導致了很多爛片都有很高的票房。但我相信觀眾不是傻子,上你一回當,還能有第二次?

其實不管是專業的還是非專業的,只要能誠心的為大家帶來高質量的好電影,就一定會得到大家的擁戴。群眾的眼睛永遠是雪亮的。

成功的背後日以繼夜的付出和努力,是對電影的熱愛與堅持,希望越來越多的電影人可以做到「不忘初心」,共同促進國內電影的發展。

④ 大鵬讓人刮目相看,拍了部《吉祥如意》,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嗎

作為新銳導演,大鵬一直被命名為「非主流」導演。與主流導演不同的是,他拍攝的電影往往出人意料。《煎餅俠》和《屌絲男士》都讓觀眾感受到強烈的「底層氣息」,而作為導演,大鵬也被貼上了「另類」標簽。作為非科班出身的導演,大鵬的職業經歷是坎坷的。從主持人到演員再到導演,從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到全國知名導演,這是一個普通人在這個行業能取得的奇跡,大鵬是什麼樣的導演,我覺得《吉祥如意》可以給我們一個答案。大鵬讓人刮目相看,拍了部《吉祥如意》,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嗎?

導演也通過這個對比回答了一些觀眾關於《吉祥》的問題,比如為什麼劉陸作為主角在劇情之外,因為她不是圈內人,但其他人都是真實的她的家人,她無法承受家人反過來施加的壓力。一般來說,《吉祥如意》更像是大鵬「妙手偶得」的作品。他想把相機放在家裡用劇本拍一個故事,但接連發生的意外讓他收獲了一個全新的故事,也幫他窺見了一個前所未見的電影領域。或許大鵬這部電影之後可以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閱讀全文

與中國非科班的電影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雞電影節做志願者 瀏覽:277
關於緝毒的電影2016 瀏覽:151
韓國電影劇情2017下載 瀏覽:4
秋霞電影網國產午夜 瀏覽:157
怎麼能讓視頻有電影感 瀏覽:168
王晶的電影鬼片大全 瀏覽:156
俄羅斯電影寶馬 瀏覽:812
中國電影可國外先上映嗎 瀏覽:469
電影院前台提成是怎麼算的 瀏覽:125
國外整形電影很多面膜 瀏覽:329
電影院大廈 瀏覽:273
尺寸大的動漫電影 瀏覽:520
美國電影阿富汗 瀏覽:40
電影票在哪個公眾號上買最便宜 瀏覽:748
電影少女2018收視率 瀏覽:262
日本人連老人孩放過電影名字 瀏覽:390
兇手2016電影 瀏覽:196
電影剪輯視頻怎麼配語音解說 瀏覽:389
日本治癒電影動漫純音樂 瀏覽:331
電影老鼠橫行豆瓣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