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藍鳥與紅鞋好詞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小學( )年級讀書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筆記可以彌補腦力的不足,是記憶的貯存器。
假期寫讀書筆記通常會是學生最為頭疼的作業。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寫讀書筆記的方法~:
1
摘錄式
讀書時,把書報上精彩的、有意義的、富有哲理的語句、重要的片段摘抄下來。摘錄詞語,可以按人物類、景物類、狀物類、警句類等分類抄下來。
日積月累,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寫作文需要時,就可以從「詞語倉庫」里搬出來,參考使用。摘錄式讀書筆記的主要內容:摘抄精美的詞語,語句,語段。
2
體會式
讀書之後,有自己的收獲、心得、體會或認識、感想等,聯系自己的實際寫下來,這叫讀書體會或讀後感。
這種體會式的筆記,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適當引用原文作例證,表達自己的看法、想法,寫出真情實感來。
3
提綱式
讀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隱含的提綱找出來,記下來,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寫作思路。
編提綱可以採用文中語句和自己語言相結合的方式寫,提綱的語言要簡明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提綱式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抓住中心,記住要點,理清思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當然,前面介紹的這的這三種讀書筆記可以結合起來哦!我們來看一篇範例:
姓名:陳咚咚 班級: 3年級6班
時間:7月6日
書名:《魔盒》 作者:朱曄
好詞薈萃:皎潔 一擲千金 吃喝玩樂 游手好閑 碩大無比 粉身碎骨 搖身一變
好句採摘:山民又得到一筆錢,更加荒淫無度,終於,惡有惡報,他受到了上帝的懲罰。
好段抄錄:山民拖著病體,費了好大的力氣才爬到了山頂,找到了那顆小草,當他伸手正要采時,忽然發現,在山崖邊上有一顆閃閃發光碩大無比的鑽石。山民心動了,要是得到了這顆鑽石,不就什麼都有了嗎。於是,他又爬到了山崖邊,就在他抓到鑽石的瞬間,失足跌下懸崖,摔得粉身碎骨。
故事梗概:有一山民,妻子病了,他在給妻子采葯時從山上摔了下去……由於半山腰的樹枝勾住了衣服,山民得救了,醒來之後發現身邊有個小盒子,於是帶回家中。山民怎麼也打不開盒子,在無意中說出「我想要」的時候,盒子奇跡般打開了,出來一個小人。此人給了山民一沓錢,他享盡榮華富貴,唯獨沒給妻子買葯。不久,山民得了一種可怕的病,小人讓他去采一株小草治他的病。山民爬上山,伸手采小草時,發現了一顆鑽石,不料失足跌下山崖,粉身碎骨,小人又出現了,它的名字就叫——誘惑。
心得體會:只有勞動才有收獲,做人得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
4
批註式
在閱讀時,為了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可邊讀邊圈圈畫畫,把書中的重點詞句和重要內容用圈、點、畫等標記勾畫出來,或在空白處寫上批語、心得體會、意見。
偉人毛澤東讀書時就經常採用批註法,有時整篇文章畫滿了符號,空白處寫出自己對文章的看法和意見。有的文章內容寫得有出入,不符合實際,他還會寫上批語,提出修改意見。
5
書簽式
平時讀書時,遇到需要背誦的內容,可以記在書簽上。
把書簽夾在課本里、放在口袋裡或插在房間專放書簽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讀一讀、念一念、背一背。這種書簽式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記憶。
6
卡片式
讀書時,可按照寫人、記事、寫景、狀物分門別類地摘記在卡片上,分類存放。還可以按類別編上號碼,寫上標題,以便使用時查找。
卡片還有攜帶、使用方便的特點。
1
有關學習
(1)描寫學習態度的詞語
勤奮 刻苦 認真
專注 鑽研 踏實 勤懇
虛心好學 發奮苦讀
腳踏實地 不恥下問
精益求精 刨根問底
廢寢忘食 手不釋卷
如飢似渴 持之以恆
一絲不苟
(2)專心學習的詞語
聚精會神 全神貫注
屏息凝視 目不轉睛
專心致志 津津有味
掩卷沉思 神情專注
(3)描寫學習的佳句
1.小飛坐在座位上,埋頭只顧寫呀寫呀,筆底下好像有源源不斷的泉水涌流出來,用不到一節課的時間,一篇作文竟全寫好了。
2.曉鴻恰好面對窗戶坐著,午後的陽光射到她的圓臉上,使她的兩頰更加紅潤;她拿筆的手托著腮,張大的眼眶裡,晶亮的眸子緩慢游動著,豐滿的下巴微微上翹——這是每當她想出更巧妙的方法來解決一道數學題時,為數學老師所熟悉、喜愛的神態。
3.每當我做作業時,筆尖沙沙響,好像小鳥在對我唱歌,又好像在鼓勵我:「你要不怕困難,勇攀高峰。」
4.她站了起來,回答得那麼准確,那麼自然,那麼流暢,似乎早有準備似的。
5.她抑揚頓挫地朗誦著,聲調優美,娓娓動聽,舉座動容。
6.他這個調皮鬼,書念得太快了,劈劈啪啪,像是炒花生米一樣。
7.娟娟用普通話朗讀課文,聲音脆生生,很是好聽,連陽光也聽得入了迷,偷偷地從窗口鑽進了教室,落在她的書上,久久不願離開。
8.我貪婪地讀著書,如同一隻飢餓的小羊闖進芳草嫩綠的草地。
9.她鑽進浩如煙海的書籍里,如魚兒進入了大海,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10.他勉強打起精神,翻開書,開始就覺得一行行的字在上面活動起來,像要飛;後來覺得只是模模糊糊的一片,像一窩螞蟻在紙上亂爬。
11.他又埋頭寫起作業來,屋裡靜悄悄的,只聽到鋼筆在紙上沙沙寫字的聲音。
12.同學們坐在教室里,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像幾十株花兒在靜悄悄地承受著辛勤園丁的澆灌。
13.琅琅的讀書聲從各個教室飛出來,像動人的童聲大合唱,音符滿天。
2
描寫人物
(1)描寫人物外貌的詞語
虎頭虎腦 眉清目秀
面紅耳赤 白凈柔嫩
滿面紅光 滿頭銀發
目光炯炯 雙目如潭
火眼金睛 濃眉大眼
慈眉善目 氣宇軒昂
高大魁梧 英姿颯爽
衣著得體
(2)描寫人物表情的詞語
眉開眼笑 破涕為笑
捧腹大笑 笑逐顏開
滿面春風 洋洋得意
和顏悅色 悠然自得
容光煥發 神采飛揚
氣勢洶洶 神情沮喪
愁眉苦臉 沒精打采
淚流滿面
(3)描寫人物心情的詞語
心花怒放 滿心歡喜
歸心似箭 心曠神怡
心潮起伏 心悅誠服
心事重重 憂心忡忡
心如刀絞 悲痛欲絕
怒火中燒 心驚膽戰
心慌意亂 心急如焚
心灰意冷
(4)描寫人物的句子
1.她的臉上有一雙帶著稚氣的、被長長的睫毛裝飾起來的美麗的眼睛,就像兩顆水晶葡萄。
2.這孩子黑虎頭似的臉上,生著一對銅鈴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3.他的眉毛時而緊緊地皺起,眉宇間形成一個問號;時而愉快地舒展,像個感嘆號。
4.他那紅嘟嘟地臉蛋閃著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蘋果一樣。
5.他地耳朵白里透紅,耳輪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勻稱,像是一件雕刻出來地藝術品。
6.她那張小嘴巴蘊藏著豐富的表情:高興時,撇撇嘴,扮個鬼臉;生氣時,撅起的小嘴能掛住一把小油壺。從這張嘴巴說出的話,有時能讓人氣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時卻讓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7.李老師有一頭漂亮得頭發,烏黑油亮,又濃又密,她站在陽光下,輕輕地一搖頭,那頭發就會閃出五顏六色地光環。
8.我地同學蕭紅,梳著一條大辮子,黑亮黑亮的,濃濃的眉毛下嵌著一雙烏黑發亮的大眼睛,看起來蠻漂亮的。
3
描寫高山
(1)好詞
高山 群山 奇山
荒山 山坡 山林
千山一碧 萬山叢中
千姿百態 山石壯膽
山明水秀 山清水秀
山高樹茂 谷下有谷
青山綠水 青海青山
奇山秀水 峰上有峰
清逸秀麗 寸草不生
聳立雲霄 雲霧纏繞
奇峰聳立 巍然屹立
山勢雄偉 群山簇立
千山萬嶺
(2)好句
1.露出雲層的群山似島嶼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懸浮著。
2.周圍的大山像一幅五顏六色的花布。山浪峰濤,層層疊疊。
3.山黑蒼蒼沒邊沒沿,刀削斧砍般的崖頭頂天立地。
4.起伏的黃土山頭,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濤。龍山頭,像一座大墓似的聳立在夜色中。
5.峽江兩岸的山直起直落,高得讓人頭暈。
6.幽幽的深谷顯的駭人的清靜和陰冷。
7.山溝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樣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鋪的大廣場。
8.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隱若現,日落西山,餘光橫照。
(3)好段
1.站在這里一看,真怪,山簡直變了樣,它們的形狀與在平原或半山望上來大不相同,它們變得十分層疊、雜亂,雄偉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後左右盡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隨時觸到山。
2.只見遠處有一座迷濛的巨峰突起,周圍還有幾十座小石峰。仔細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孫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瞧瞧,孫悟空正領著它的孩子們向南天門殺去呢。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蒼黑似鐵,庄嚴、肅穆。紅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藍色。緊接著,霧靄泛起,乳白的紗把重山間隔起來,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筆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畫。過了一陣兒,霧又散了,那裸露的岩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紅,漸漸地又變成古銅色,與綠的樹、綠的田互為映襯,顯得分外壯美。
3.重重疊疊的高山,看不見一個村莊,看不見一塊稻田,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個靠著一個,沉睡著不知幾千萬年了,從來有驚醒它們的夢,從來沒有人敢深入它們的心臟,就是那最愛冒險的獵人,也只到它們的腳下,追逐那些從山上跑下來的山羊、野豬和飛鳥,從不攀登它的峰頂。
4.再沒有比春雨洗浴後的青山更迷人了,整個山坡,都是蒼翠欲滴的濃綠,沒來得散盡的霧氣像淡雅絲綢,一縷縷地纏在它的腰間,陽光把每片葉子上的雨滴,都變成了五彩的珍珠。
5.這堵石壁似摩天大廈仰面壓來,高得像就要坍塌下來咄咄逼人。山巔上,密匝匝的樹林好像扣在絕壁上的一頂巨大的黑毯帽,黑綠從中,岩壁里蹦躥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4
描寫江河溪流
(1)好詞
波瀾不驚 風平浪靜 水波不興
碧波盪漾 清澈見底 波光粼粼
水平如鏡 水到渠成 水漲船高
波瀾壯闊 水天一色 滄海橫流
一江春水 碧水微瀾 涓涓細流
潺潺流水 襟江帶湖 流水淺淺
水波不興 水波粼粼 逆水行舟
細水長流 順水推舟 風平浪靜
波濤洶涌 驚濤駭浪 浩浩盪盪
白浪滔天 碧波浩渺 銀河倒瀉
(2)好句
1.漁火明月交輝,把烏蘇里江映得金波滾滾,像是有千萬條銀蛇在游動。
2. 彩虹輝映著湛藍的晴空,陣陣涼風吹來,美麗的嘉陵江兩岸,風光更加動人。
3. 叮咚叮咚,清脆悅耳的河水聲是那麼柔美,那是大自然的旋律,是一支動聽的歌。陽光下,河面波光粼粼,像無數的小星星在閃爍,美麗極了。
4. 洶涌澎湃的金沙江,像一條搖擺飛騰的金龍。
5. 這條河像嵌在綠色帳幔間的一根銀弦,淙淙流淌,歡快跳躍,滋潤著萋萋芳草,催開了簇簇鮮花。
6. 微風吹來,鴨綠江面上便泛起朵朵浪花,發出有節奏的嘩嘩聲,好像一支樂曲,悅耳動聽。
7. 你看那湍急的流水,時而一瀉千里,如狂奔的野馬群,時而又在峽壁和礁石間急速地迂迴,發出聲震峽谷的吶喊。
8. 岷江,它像千萬匹脫韁的怒馬,從川西叢山中嘶叫著飛奔而來。江水浩盪,洶涌澎湃,一路上湧起千堆萬堆的雪浪花。
9. 滾滾黃河,沖破冰山,切開雪野,艱難曲折而又一往無前地一瀉千里。
10. 江水穿山破壁,氣勢洶洶奔騰而下;奔騰叫囂的江水,如瀑懸空,砰然萬里。
(3)好段
1.受感情的驅使,這時我倏然想起了母親的形象,並把母親同黃河緊密聯在一起。黃河就是母親。盡管她有過暴戾,有過憂傷,流過淚;她的兒女曾飽經憂患,心靈上也曾浮現過陰影和愁雲。但是,從她作為母親身份那天起,是以何等博大的胸懷和甘美的乳汁,在把她的兒女哺育啊!多少個世紀過去了,她不施粉黛,梳理著自己,不著艷裝,勝過艷裝,一天比一天更加年輕。今日,她躺在坦緩的黃土地上,任麗日照耀,顯得那麼慈祥,那麼溫柔,那麼壯美,那麼崇高!
2. 夏日的黃河美麗無比。黃河兩岸綠樹成陰,枝繁葉茂,垂柳倒映,水鳥飛翔。登上攔河大壩,舉目遠眺,河水濁浪排空,像母親的血液輸入平原兒女的條條「血管」,滋潤著肥沃的河套平原。
3. 這時太陽直射頭頂,天氣已比較暖和,冰雪在悄悄地消融,冰水像乳汁一樣一滴一滴地從「舌尖」往下滴,陽光下,那樣的晶瑩,那樣的圓潤,靜靜地匯集到一個只有10多平方米的小潭裡面。等小潭盛滿以後,才緩慢地向外溢出,形成一條細細的小溪流,又靜靜地向前流去。在這冰川如林的群峰之間,它是那樣的細小,那樣的不引人注目,這是母親河擠出的第一滴乳汁的地方,奔騰萬里的浩浩長江,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4. 向前走去,便看清了那剛剛融化的松花江。它雖然沒有長江奔騰萬里的氣勢,也比不上黃河波濤洶涌的壯麗景色,但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風光。淡藍色的江水緩緩地向東流去。在微風的輕拂下,水面泛起了魚鱗似的波紋,是那樣的溫柔,那樣的恬靜。
5. 清水河,畫一般:堤上,小草密密匝匝,在陽光下爭綠斗艷;岸邊,一棵棵柳樹排成行,柔軟的枝條垂在明鏡似的河面上;水中,小魚成群,有的輕游,有的蹦跳,有的貼在河底,一動也不動;河面上,燕子飛來飛去,唧唧地叫個不停,還不時地用翅膀拍打著水面。
5
描寫趣事
(1)好詞
天真爛漫 無憂無慮
自由自在 幼稚可笑
挺胸碘肚 牙牙學語
嘻嘻哈哈 你追我趕
抱頭鼠竄 逃之夭夭
窮追猛打 亂作一團
雞飛狗跳 雞犬不寧
自以為是 屏聲息氣
尖聲尖氣 指手畫腳
油腔滑調 撒嬌賣乖
東跑西顛 愛不釋手
忍俊不禁 呆頭呆腦
愣頭愣腦 玩耍嬉戲
裝聾作啞 裝腔作勢
裝模裝樣 若無其事
調皮搗蛋 滿身泥漿
追來逐去 大發脾氣
吵鬧不休 舞刀弄棍
瓮中捉鱉 胸有成竹
得心應手 隨心所欲
左右逢源 歡呼雀躍
(2)好句
1.我立刻興奮起來,不管三七二十一,甩掉鞋子,從媽媽手中搶過救生圈,光著小腳丫,歡呼著撲向大海的懷抱中。
2.「撲通!」「撲通!」大家「奮不顧身」地一頭扎進清亮的小河中,有的手腳並用在水中撲騰,有的仰肚朝天在水面漂浮,有的則像泥鰍一樣潛入水底。
3.剛才還是靜靜的小河,突然間喧嘩起來:喊叫聲、笑鬧聲此起彼伏,撩水,擊水,水花飛濺,你逃,我追,亂成一團。
(3)好段
1.我們在河邊急三火四地脫光衣服,撲進小河裡,立刻開始打水戰,追逐嬉戲了。你看,我們分兩隊,一隊為「敵人」一隊另是「紅軍」。一雙雙小手掌把水往對方潑去,潑得人人臉上滿是晶瑩的水珠。水把眼睛弄模糊了,我們便各自退到一邊,用手拭去,然後再猛烈「進攻」。整個小河立時一片喧嘩,叫喊聲,歡笑聲此伏彼起,匯成了快活的交響曲。水仗打累了,就在河裡追逐嬉戲。一個追,一個跑,在水裡穿來鑽去,小身子像條泥鰍一樣滑,怎麼也抓不到。河面上的歡歌笑語,在和兩岸遠遠的盪開了。
2.我們這些小淘氣會不顧家長的再三忠告,三五成群來到小石灣,脫下褲頭,赤條條地鑽進水裡。又是扎猛子,又是豎蜻蜓,又是打水仗,翻江倒海,一個個像小泥鰍似的,在水裡追來逐去,又喊又叫,玩耍嬉戲,真有說不出的愜意。
3.幾個小朋友光著小腳丫,正冒著大雨踩水玩呢!唱歌的是紅紅,她一邊唱,一邊用雙手接從天而降的雨水。跟在她後面的小雨和丁丁一邊「啪噠啪噠」的踩著地上的雨溪,一邊有節奏地擺動著胳臂,還不時仰起頭,任憑雨水劈頭蓋臉的沖刷。這時,我心裡癢癢的,急忙甩掉鞋子,挽起褲腳,沖出房門。剛跑到紅紅的身後,「撲通」一聲,我摔了個仰面朝天,濺起的水花紛紛落到紅紅身上。
紅紅轉過身,「嘻嘻嘻」的笑著說:「快打落水狗!」說完,用腳劃起水向我擊來。我顧不得爬起來,連忙用雙手捧起水向紅紅的臉上揚去,嘴裡還樂呵呵地大叫著:「來呀!來呀!」紅紅招架不住了,「哎呦,媽呀」地叫著,急忙用手擋住臉,扭頭向後退去。「援軍來了!」隨著歡快的叫聲,小雨和丁丁向我發起了攻擊。我立即手腳並用,把一道道水柱向小雨和丁丁潑去。「嘻嘻嘻——!」「哈哈哈——!」茫茫的雨幕中回盪著我們愉快的笑聲。
- END -
免責聲明: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學語文;
聲明:小編尊重原創,版權歸屬於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因文中圖片文字等無法全部核實出處,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非授權發布,請及時與我們小編聯系刪除,謝謝
② 求一部老片子 80-90年代的 說有個公寓(好像是藍鳥公寓)鬧鬼,其他不是有鬼 是有人假扮的鬼 大陸的片子
香港電影《紅蝙蝠公寓》。
③ 誰能幫我找到這部電影《趕屍艷談》,送100分
截至2021年10月,國內視頻網站都沒有片源。
《趕屍艷談》是由Mah Wu Tu、呂賓執導,林美嬌等主演的恐怖片。於1991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道士趕僵屍途中姦淫一女屍引起的一系列故事。
劇情:
一道士趕僵屍途中姦淫一女屍,引起眾屍不滿。後行至一村子,道士未看緊眾屍便去風流快活,於是眾屍開始瘋狂殺人。
這是一個古靈精怪的電影,同時將跳躍恐怖的僵屍與情色性愛場面相結合。然而令人信服地講述了一段關於趕屍的傳奇香艷故事,是一部比較經典的港台電影。
④ 有兩只小藍鳥的那個動畫電影叫什麼
是《里約大冒險》嗎
⑤ 關於藍鳥的電影
電影《青鳥》,有多個版本,根據同名戲劇改編。
⑥ 日產藍鳥怎麼樣
日產藍鳥很不錯,有一個缺點,就是密封橡膠條做得比較粗糙,很扎眼,不能細看。
隔音效果個人覺得還得看路面情況,路面平整,那就幾乎沒有什麼胎噪。要是路面坑窪,那聲音還是挺響的。座椅前排非常舒適,包裹性也好。後排座椅個人感覺有點直,有點硬,不屬於皮質大沙發那種陷下去的感覺。
⑦ 急求!電影(藍鳥)
是《青鳥》。
⑧ 大家記得一部老電視劇嗎
片名:《十三太保》
『影視評論』 [電影眾論]邵氏經典電影賞析 --《十三太保》
作者:sleep_forest 提交日期:2005-7-24 17:33:00
《十三太保》是我最早觀賞的幾部邵氏電影之一。從去年買到影碟到現在,我早已反復看了不知道多少次。說來自己都覺得奇怪,從小愛看電影的我,在被當前製作精美的大片疲勞轟炸以後,居然會對七十年代拍攝的情節簡單,節奏緩慢的老電影情有獨鍾。這也許是因為,這些老片在情節和布景之外,還蘊涵了一些更為深沉的東西。這些東西,沒有隨著時間老去,反而經久彌香,在三十年後依然具有打動人心的魅力。
聽說張徹自己對這部片子倒不是十分滿意。 為什麼我不清楚,不過當年邵氏化了大價錢拍攝這樣一步史詩式的戰爭武俠片,期望自然是很高的。前段時間看過一些影評,似乎大家對影片里的布景不甚滿意。的確,就以我這個神經大條的觀眾來看,汴梁和長安的城樓也委實太像了些(眾人:根本就是一個!汗。。。)。盡管如此,片中的戰斗場面還是很可以用「宏大」二字來描述的。看完影片很久,十三太保李存孝帶著排山倒海的黑鴉兵風馳電掣地沖向汴梁營救李克用的情景依然在腦海里揮之不去。一直覺得,張徹的影片猶如潑墨重彩的寫意畫,勝在氣勢:
十一太保史敬思在城中力保李克用的拚死血戰,是畫布上慘烈的紅;
而隨著緊密而強勁的鼓點飛馳而來的十三太保和黑鴉軍, 則是冷峻的白與黑;
鏡頭在兩種色系之間來回切換,將情勢的危機烘托到一種極致。。。然後,便是那個無聲的高潮—身著白衣的十三太保帶著一大群黑壓壓的人影從高高的城樓上輕盈地躍下。
至此,畫面上的兩種色系融合在一起,危機終於解除,而屏幕前的我也早被那逼人的氣勢震懾,哪還有心去管這城樓長得什麼模樣。
《十三太保》是從倪匡的小說改編而成。整個影片的故事從唐朝末年, 黃巢義軍佔領長安後李克用奉詔討賊拉開序幕,沿著兩條線索展開:一是李克用節節勝利,朱溫深恐他勢力太大對己不利,故而設計誘殺; 另一條線索,便是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太保之間為了殺敵爭功的兄弟相殘。暴力美學大師張徹對血染的兄弟之情的興趣顯然遠遠大於政治 陰謀,所以,前一條線索只是推動情節,而後一條線索則貫穿著影片的精髓。
看完電影以後,出於好奇,我也閱讀了倪匡的小說。平心而論,小說寫的還是很不錯的,不過,遠沒有電影給人帶來的震撼大。盡管電影的情節和小說幾乎一模一樣,可是因為電影語言的巧妙運用造成的強烈視覺沖擊和一干演員精彩紛呈的表演,給原本無甚懸念的故事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 使之擁有了超越原著的感人至深的力量。
《十三太保》的卡司是十分強大的,演員都是一時之選。主角自不必說, 就連戲分不多的大太保也是由金漢出演。谷峰把那個粗曠豪放有餘,政治遠見不足的李克用演得透活。說到這兒,真是不能不贊一句谷峰的演技。雖然總演配角,忠奸善惡, 全都信手拈來,演得像模像樣。陳星演的朱溫也當真是個頗具野心,滿肚子壞水兒的陰謀家。十三個太保雖然戲份有多寡, 卻都是個性鮮明,各有各的特色。其間最引人注目的,當然要算是狄龍的十一太保史敬思和姜大衛演的十三太保李存孝。
年輕的狄龍確是英挺不凡,他演的史敬思自然也是卓爾不群。他槍法出眾, 和十三弟一起攻克長安,立下汗馬功勞。看起來,李克用最寵信的義子,除了十三太保李存孝以外,就數他了吧。看過此片的觀眾,肯定不會忘記在汴梁城中史敬思力保李克用突圍的情景。那時李克用中了朱溫的詭計, 帶去的部下都在醉中被朱溫的人殺得精光,只剩史敬思殺出一條血路保他逃出城去。是時晨曦微明,史敬思屹立橋頭,一身紅色的披風在風中飄搖。雖然身負重傷,他依然驍勇地像一頭獅子,以一敵百, 銳不可當。然而,他還是沒能等到十三弟趕來,就力盡而亡。死後依然持槍而立。(想起了《雙俠》,汗,張徹是不是覺得站著死更能顯示英雄氣概?不過,不得不承認,這種Pose更適合於狄龍)
史敬思的這場血戰現在看來依然令人震撼。可以想見,對於三十年前的觀眾, 這樣的場面真可以說是視覺盛宴了。不過,張徹還不滿足,他還要策劃另一場更驚心動魄的血的祭奠,那就是凡提到《十三太保》就不得不說的五馬分屍。
無疑,這場「五馬分屍」拍攝得是意味十足,唯美之極,其視覺沖擊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張徹本人對這個場景十分滿意,連姜大衛在多年後接受采訪的時候也說:這是一場浪漫的死亡。然而,這場「浪漫的死亡」之所以會具有如此強烈的悲劇力量,是因為被毀滅的是十三太保李存孝, 不是歷史上的李存孝,也不是倪匡書中的李存孝,而是姜大衛演繹的李存孝,一個生命如夏花般燦爛, 雖然是勇冠三軍,骨子裡卻單純如斯的美麗少年。
李存孝這個角色,真是非姜大衛演不可。按倪匡書中形容, 李存孝「身形極小,看來就像是一個小孩子一樣」, 張徹旗下這幫演員,除了姜大衛,也再沒有別人符合這個條件。值得慶幸的是,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姜大衛塑造的這個李存孝,多了許多書中人物沒有的特性,因而格外地惹人憐愛。書中描寫的,是一個機勇沉著的少年將軍,而姜大衛向我們展示的,不僅是勇猛善戰,更是一個青春飛揚,意氣風發的鮮活的生命。
他懶洋洋倚槍而睡的姿態,被朱溫辱罵「胡兒」後,委屈地撅著嘴向父王抱怨的樣子,讓人覺得他不過只是個恃寵而驕的孩子;
他輕盈地從城樓上躍下和孟絕海一戰時,在藍天的映襯下那抹耀眼的笑容,真如一道突如其來的陽光,直直地射進觀眾的眼裡;
在雅觀樓執意搶奪朱溫的玉帶,到手後卻又滿不在乎地丟掉的舉動,又淘氣又無賴;而他和哥哥們痛快地喝酒,肆意嬉戲打鬧的樣子,很難讓人不為他全無掩飾的那份張揚的快樂而動容。
影片一開始,張徹就以層層的鋪墊,把這樣一個意氣張揚的陽光少年推到觀眾面前。他是個將軍,勇猛非凡,而且沉著應變,因此不僅能生擒孟絕海,還能成功地組織夜襲長安。但他更是一個大孩子,單純而快樂。世界在他眼中是燦爛而美麗的,他恣意地享受著這個世界給他的幸福,包括父王的寵愛, 同時他也以自己單純的心去回報著這份幸福。
所以,他在看到汴梁起火的時候不顧一切地領兵沖去。不是為了領功,只是擔心,擔心父王受到傷害;
所以,他在被傷心過度的父王一腳踢翻後, 表情是如此的委屈, 彷彿一個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的孩子, 無端地遭到大人的責罵,想辯解卻又怕惹大人生氣;
所以,在四哥和十二哥誘殺他的時候,他一點也沒有懷疑。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哥哥們,在他單純的心裡,決計想不到哥哥居然會殺自己。
張徹的確夠狠。 他用盡全力塑造了一份美麗,卻又用最殘酷最血腥的方式將他毀滅。即使是死亡里的李存孝,依然如此美麗,像一個熟睡的孩子。然而這染血的美麗,卻深深刺痛了熒屏前的我的心,只因我在看電影時已經愛上他,十三太保李存孝,張徹的「阿多尼斯」。
當然,李存孝死了,痛的不只是我這個觀眾,還有他的父王李克用和一乾哥哥們。不知為何,看到李克用傷心欲絕的樣子,我心裡隱隱感到一絲報復的快樂。出於某種說不清的陰暗心理,我這個歷史白痴居然一頭栽進故紙堆,只是為了想知道李存孝死了以後,李克用究竟如何收場。
在翻閱了《五代史》和網上五花八門的介紹之後,濾去和影片中故事矛盾的信息,勉強整理出以下結果:
李存孝死後,李克用如失左右手,在戰場上連連失利。原本實力遠勝於朱溫的李克用節節敗退,失掉了河中,最後兵困晉陽。不過,在這最後關頭,李克用和其他的太保拚死一戰,總算打退朱溫, 給自己保住了一塊存身之地;
公元907 年,朱溫殺死唐哀帝,建立後梁;李克用打著「復唐興唐」的旗號和當時的其餘割據軍閥聯合,與朱溫對壘;
公元908 年,李克用死於晉陽,是年53歲。
那一肚子壞水兒的朱溫,下場也不怎麼樣。 皇帝剛剛當了5年,就因為荒淫無度,在病重時被自己的兒子所殺。
公元912 年,其子朱友貞繼位,是為梁末帝。
十一年後,即公元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 殺朱有貞, 滅梁,立後唐。
真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歷史有時更像一個玩笑。
在時間的長河裡,那些曾經叱剎風雲的歷史人物,已化作故紙堆里的符號。而張徹鏡頭下那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在多年以後,依然會透過屏幕向我們露出陽光般炫目的笑容。。。
作者:逍遙狂嗑 回復日期:2005-7-24 19:24:43
頂,我喜歡姜大衛
作者:孤風一笑 回復日期:2005-7-24 21:49:03
年代久遠啊,印象還有,不太深了。
樓主要貼一些圖更好!
作者:老昕 回復日期:2005-7-24 22:07:57
只對片名有印象
別的就不記得了!
作者:盈盈品茗 回復日期:2005-7-24 23:50:39
《十三太保》是我最早觀賞的幾部邵氏電影之一。從去年買到影碟到現在,我早已反復看了不知道多少次。說來自己都覺得奇怪,從小愛看電影的我,在被當前製作精美的大片疲勞轟炸以後,居然會對七十年代拍攝的情節簡單,節奏緩慢的老電影情有獨鍾。這也許是因為,這些老片在情節和布景之外,還蘊涵了一些更為深沉的東西。這些東西,沒有隨著時間老去,反而經久彌香,在三十年後依然具有打動人心的魅力。
—————————————————————————————
即便老片布景再假、劇情bug再多,俺看的仍是津津有味嘖嘖稱嘆。一度以為這是因為兒時對這些片子、這些演員印象太深刻了,如今難舍舊情所以主觀偏愛。
如今交替看了幾部武俠片,特意選了幾部以前沒看過得武俠劇,才頓悟原來自己不是因留戀才偏愛老片的。老片大都宣揚俠骨柔情義薄雲天的俠義精神,而現在很多武俠劇的導演似乎對武俠的理解和以前有所不同了,似乎更關注武俠劇的視覺效果和武功招式的動態美。過多的電腦特技,使得招數美則美矣但似乎過於天馬行空,沒有一招一式穩扎穩打的舊片拍得實在,自然也就少了幾分暢快淋漓的感覺~~
俺偏愛張徹的影片,喜歡那種看後熱血沸騰、新潮澎湃的感覺
作者:盈盈品茗 回復日期:2005-7-25 0:18:00
森林好文采!上來再贊一下!!遺憾的是還沒有機會溫故《十三太保》,看了森林的文字,更加期待早一點看到那個 機勇沉著、意氣張揚卻單純如孩子的陽光少年 了呢!
森林把這篇文章也發到壇子吧?!俺忍了很久才沒轉發,嘿嘿
汗~~~剛才還打了個錯別字——心潮澎湃
作者:肥咪 回復日期:2005-7-25 0:19:17
弄點圖來看呀!
作者:youaregood 回復日期:2005-7-25 0:21:34
李存孝!歷史上的李存孝可是死得很慘的啊!和袁崇煥有得一拼了!
作者:pays-bas 回復日期:2005-7-25 0:44:52
有圖嗎
作者:ascing 回復日期:2005-7-25 1:02:49
前十!要看圖!
作者:mianjuzhu 回復日期:2005-7-25 1:10:19
從花痴的眼光來看,姜大衛的戲份還是少:P
(想起了《雙俠》,汗,張徹是不是覺得站著死更能顯示英雄氣概?不過,不得不承認,這種Pose更適合於狄龍)
------------------------------------------------
agreed.我覺得年輕時的姜大衛即使做「悍鷲」的姿態,骨子裡也是柔軟脆弱的,所以死得像孩子更適合他。
兄弟相殘死了一大半,李克用應負有直接責任,當我聽到他問李存信?「我派存孝調度,你服不服?」時,就知道導火索已埋下,只等爆發。可這爆發也太慘烈了!而且便宜了康君利,他死得好輕松!每次想起李存孝的死,我心中都免不了隱隱作痛。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1:34:03
作者:youaregood 回復日期:2005-7-25 0:21:34
李存孝!歷史上的李存孝可是死得很慘的啊!和袁崇煥有得一拼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唉,在猛翻故紙堆的過程中,我才發現,歷史遠比張徹殘忍許多!
張徹鏡頭里的李存孝之死,是個悲劇,可是歷史上的李存孝之死,簡直就太離譜了,像個黑色幽默, 哎,不說也罷。。。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1:46:31
作者:mianjuzhu 回復日期:2005-7-25 1:10:19
兄弟相殘死了一大半,李克用應負有直接責任,當我聽到他問李存信?「我派存孝調度,你服不服?」時,就知道導火索已埋下,只等爆發。可這爆發也太慘烈了!而且便宜了康君利,他死得好輕松!每次想起李存孝的死,我心中都免不了隱隱作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嚴重同意!李克用的確不善於管理手下的人才, 且缺乏政治遠見。
十三太保的自相殘殺他的確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而因為政治遠見的缺乏,他對和朱溫的矛盾認識不足,才有了被困汴梁那一幕。
其實,歷史上的李克用也差不多。可能比電影里的還要糟糕。。。
存孝之死。。。唉,如果只是書中描寫的少年將軍,遭到如此下場,我大概會覺得很惋惜,可是姜大衛演的李存孝,就像是開的正盛的一朵花, 突然被殘忍地撕碎。。。這種痛,真是讓人猝不及防。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3:35:06
看到朋友們說想看圖,那我就貼幾張。。。
不過,靜態的圖片實在是無法表現出影片的韻味。那激烈的戰斗場面就不必說了,根本無法截圖,只有看動景才能感受到那逼人的氣勢;
而十三太保那份張揚的意氣,也是在他的動作和表情的變化中,才能流露出來。在靜止的圖片中,姜大衛一般是不太起眼的,是他充滿靈氣的表演,讓這個角色如此引人注意。。。
呵呵,說了半天,就是:如果圖圖的效果不好,大家表打我。。。如果有可能,還是應該看影片, 方能感受其中精髓。
第一張圖: 谷峰演的靖王李克用。此時他奉唐皇之命率兵進駐河中,准備討伐黃巢。因為李克用兵精將猛(據說是三萬騎兵,大家都知道騎兵的戰鬥力遠勝步兵), 不誇張地說,簡直就是岌岌可危的唐室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所以其他的節度使們對李克用當然是極盡討好之能事。
圖中,李克用正在雅觀樓和各節度使宴飲。。。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3:45:02
相冊出了點問題,等恢復後再繼續。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4:30:57
作者:盈盈品茗 回復日期:2005-7-24 23:50:39
即便老片布景再假、劇情bug再多,俺看的仍是津津有味嘖嘖稱嘆。一度以為這是因為兒時對這些片子、這些演員印象太深刻了,如今難舍舊情所以主觀偏愛。
如今交替看了幾部武俠片,特意選了幾部以前沒看過得武俠劇,才頓悟原來自己不是因留戀才偏愛老片的。老片大都宣揚俠骨柔情義薄雲天的俠義精神,而現在很多武俠劇的導演似乎對武俠的理解和以前有所不同了,似乎更關注武俠劇的視覺效果和武功招式的動態美。過多的電腦特技,使得招數美則美矣但似乎過於天馬行空,沒有一招一式穩扎穩打的舊片拍得實在,自然也就少了幾分暢快淋漓的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感。 不過我小的時候可沒有看過這些邵氏電影。這些影片的年紀比我還大。呵呵。所以不存在是因為兒時珍貴記憶才特別喜歡這個理由了。多虧了最近天映娛樂修復了邵氏老片,這簡直就像是打開了一扇裝滿寶庫的大門。。。
當然邵氏電影並不都好看(雖然號稱邵氏出品,必屬佳片)。我也曾試著看了一兩部愛情片,那可真是節奏緩慢,情節老套,表演誇張,簡直看不下去。武俠片也不是都好看, 比如《奪魂鈴》,看起來就很沉悶。 其實,不管是什麼時候的電影,要好看,關鍵得言之有物,人物形象立體飽滿,表演富於感染力。。。當然,還得拍得漂亮,養眼。。。汗,是不是要求太高?
俺偏愛張徹的影片,喜歡那種看後熱血沸騰、新潮澎湃的感覺
——————————————————————
我也很喜歡張徹的影片。張徹導演的電影太多,難免有點良莠不齊。但他的經典之作真的具有超越時代的魅力。 而且他的影片里從來就不缺乏激情。看他的電影如同在三伏天吃一頓熱辣辣的重慶火鍋,痛快之至。。。
現在的武俠片也有不少優秀之作,像徐老怪的《黃飛鴻》系列,《新龍門客棧》等等,我都是一看再看。徐克算是個集大成者,雖然聽說師從胡金銓,不過也兼收並蓄了張徹的不少東西。可惜近兩年過於注重新奇的電腦特技,弄的有點本末倒置。聽說這次的新作《七劍》,徐克有返璞歸真,很是期待啊。。。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5:22:28
第一張圖: 谷峰演的靖王李克用
作者:藍鳥與毛毛 回復日期:2005-7-25 5:29:23
現在的電影已經不習慣用簡單的形式來承載深厚的內涵了……
也就是說,沒法用一兩句話說一個深刻的道理,如今看來初似淺顯直白但卻如陳釀,依舊餘味悠長,這點老片子可以做到,因為那個時候的觀眾,用很兒科的鏡頭就可以滿足,立足點扎穩了,生命力就長了;現在的觀眾對形式的口味拔高了,從業者便只好把腦細胞都率先貢獻給了畫面,他們現在做的,往往是把表達的過程和形式弄到非常非常復雜,結果兜兜轉轉,觀眾卻發現如是般恢弘巨制其實只講了一個小孩子大概都能弄懂十九的核心內容,甚或根本就空洞無物,如《英雄》,再如《SMMF》。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5:31:02
圖二:金漢演的大太保。
和其他太保相比,大太保為人謹慎,頭腦精明,頗有政治遠見。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5:57:02
朱溫和十一太保史敬思在雅觀樓的小沖突。。。
史敬思大概對朱溫 直覺上就沒啥好印象。於是,趁李克用叫他舞槍之機捉弄朱溫,讓他陪自己耍槍。。。
朱溫自是老羞成怒。。。
不知為何,看完電影以後,想起驍勇的史敬思, 首先映入腦海的不是他在汴梁城中的盤腸大戰, 而是他在雅觀樓捉弄朱溫是俏皮的壞笑。。。這哥倆都是少年心性啊。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6:26:03
黃巢軍中大將孟絕海前來挑戰,朱溫指明讓十三太保應戰。
一幹人來到城頭,看見的卻是這樣的場景。。。
「那倚槍睡覺就是十三弟」, 這就是十三太保李存孝的第一次出場。。。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6:45:51
城樓上十三太保和朱溫的一場戲很有看頭的。。。
朱溫憤憤地說:像你這樣的人,能生擒孟絕海?
李存孝微微一笑, 輕描淡寫地說: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6:55:31
呵呵, 下面幾張圖以前貼過,現在重新拿來,算作一個細節說明吧。
朱溫用腰間玉帶,賭他無法生擒孟絕海,李存孝聽到此言,嘴邊揚起一絲譏誚的微笑。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6:57:39
"就與你賭這顆腦袋!」少年人特有的豪氣從他狠絕的眼神中噴薄而出。。。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00:32
當聽到朱溫問:「你打算帶多少人去」時,他仰著頭輕笑,一股傲氣不經意地流露出來。。。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02:09
姜大衛的表情,靈動多變。 好多演員是多句台詞伴著一個表情,他則是一句話沒說完,表情已經變換了多次,而且極其自然,讓人不能不感嘆,有人天生就會演戲。
下圖顯示他說同一句話時的神情變化,語氣也由輕蔑轉為嘲諷。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06:45
李存孝輕盈地躍下城樓,迎戰孟絕海。碧藍的天空襯著一身白衣,煞是漂亮。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10:49
和孟絕海對戰。
人高馬大的孟絕海赤膊上陣,打得氣喘吁吁。。。反觀這位。。。笑得如此燦爛。。。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18:34
李存孝輕松搞定孟絕海,回到雅觀樓。
朱溫卻想賴賬。。。
不過隱忍可不是李存孝的美德。他得意地笑著,一手卻搭上朱溫的肩膀:「拿來!」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32:02
朱溫自是不願交出玉帶。
李存孝哪肯善罷甘休。他一邊嬉笑著,一邊掰斷了一炳劍,用斷劍搶了朱溫的大半根玉帶。。。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38:01
搶過玉帶以後,他得意洋洋地把玉帶放在腰間比劃,微仰起頭,斜睨著朱溫說:雖然拿了一大半, 也差不多了。
然後,他隨手將玉帶扔給哥哥們,大家開心地嬉鬧起來。。。
很喜歡看著一段場景,只有動態才能顯示出李存孝那種帶著稚氣的驕傲。。。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40:14
憤怒地朱溫要向李克用討個說法。。。
李存孝是滿不在乎。果然,李克用自然是護著他。此時的李存孝真是個備受寵愛的大孩子。。。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44:44
和哥哥們一起痛快地暢飲,嬉鬧,盡顯孩童心性。。。
作者:attzc 回復日期:2005-7-25 8:43:06
邵氏片是無法超越的
流星蝴蝶劍也拍得不錯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12:49:32
呵呵,再來發一張《十三太保〉中的外景吧。這是兄弟九人縱馬飛奔准備夜襲長安的情景。
當然,三十年前的老片,外景不能和現在的大片相比,而且我的VCD也不太清楚。 但仍然可以看出,張徹的鏡頭對光和影的運用是很嫻熟的。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13:36:37
作者:attzc 回復日期:2005-7-25 8:43:06
邵氏片是無法超越的
流星蝴蝶劍也拍得不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竊以為,流星蝴蝶劍是楚原作品中古龍韻味最足的一部片子了。
可惜演員不夠到位,尤其是孟星魂。。。
但全劇的情節絲絲相扣,氣氛也烘托得很好。
作者:夢之百合 回復日期:2005-7-25 14:01:18
唐末的那段歷史的確很有意思。那位大人清楚李存孝的故事,說來聽聽?
作者:ftkftk 回復日期:2005-7-25 14:18:26
沙陀李克用因受命剿滅黃巢,在雁門關夜夢為一隻飛虎咬傷,此夢兆應得一員猛將。第二天在圍獵時,見一青年單身殺虎。問時,乃鄧大戶的放羊娃安敬思。克用愛惜其才,收為義子,改名李存孝。鄧大戶也將女兒許配於他。後來存孝幫助義父打敗黃巢的大將張歸霸、張歸厚,並打進長安,殺敗黃巢的弟弟黃圭,遂使李克用霸業有成。
作者:mianjuzhu 回復日期:2005-7-25 14:23:09
我也試試
作者:夢之百合 回復日期:2005-7-25 14:29:14
作者:ftkftk 回復日期:2005-7-25 14:18:26
沙陀李克用因受命剿滅黃巢,在雁門關夜夢為一隻飛虎咬傷,此夢兆應得一員猛將。第二天在圍獵時,見一青年單身殺虎。問時,乃鄧大戶的放羊娃安敬思。克用愛惜其才,收為義子,改名李存孝。鄧大戶也將女兒許配於他。後來存孝幫助義父打敗黃巢的大將張歸霸、張歸厚,並打進長安,殺敗黃巢的弟弟黃圭,遂使李克用霸業有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謝謝!
有意思,原來李存孝還是打虎英雄。 但樓上有位大人說他死的慘,看比袁崇煥是怎麼回事?
作者:ftkftk 回復日期:2005-7-25 14:34:26
李存孝:殘唐五代時第一條好漢,沙陀李克用的第十三太保,日奪八寨,夜搶三關,單槍匹馬殺敗黃巢的大軍,十八騎奪取長安。直追得黃巢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被迫在狼虎谷自刎。李存孝輕松殺敗後來極其囂張的王彥章,在當時根本沒有人是他的對手。李存孝後被他的兄弟謀害,在李克用醉酒時下假令,五牛掙死李存孝。
即五牛分屍
作者:ftkftk 回復日期:2005-7-25 14:38:41
殘唐五代演義誇張的說,五牛分屍時,五牛更本拉不動李存孝,結果上天出現一神人,喚李歸位,李一卸勁,遂被分屍。呵呵,,
作者:夢之百合 回復日期:2005-7-25 14:51:52
日奪八寨,夜搶三關,單槍匹馬殺敗黃巢的大軍,十八騎奪取長安
——————————————————————————
哇賽,簡直太酷了!戰神一樣。
不過五牛分屍偶還是第一次聽說。樓主的文章裡面寫的五馬分屍。到底是牛還是馬?
不過,那李克用看起來真是個白痴阿,那時候的法制一定不規范的說,這么容易下假令啊。。。
那些兄弟也忒很了吧,殺就殺了,還要分屍,這比趙高還狠呢。 趙高也就是矯詔讓扶蘇自盡而已。
作者:七葉忘憂草 回復日期:2005-7-25 15:15:55
作者:藍鳥與毛毛 回復日期:2005-7-25 5:29:23
現在的電影已經不習慣用簡單的形式來承載深厚的內
⑨ 有兩個小孩尋找藍鳥他家的水火糖狗貓都變成人幫助 那電影叫什麼
青鳥 是比利時戲劇家莫里斯·梅特林克創作的戲劇 有電影版和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