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電影評介2015年02期

電影評介2015年02期

發布時間:2022-10-06 01:38:07

㈠ 電影評介是2015核心期刊嗎

是的,雖然正式的紙質目錄還沒有出來,但是可以打電話去北大圖書館查詢!

㈡ 知網收錄的電影評介里的文章屬於核心期刊的文章嗎2013年《電影評介》還屬於中文核心期刊嗎

《電影評介》中的文章不屬於核心期刊文章。此刊現在是省級普通期刊。

《電影評介》由貴州省群眾藝術館主辦。

如有一點幫助,請及時採納。


㈢ 《電影評介》是2010年的核心期刊嗎它的版面費是怎麼計算的

應該不是了,附錄了08電影類的核心期刊目錄,希望對你有幫助!

期刊名稱 電影評介
期刊CN號 52-1014/J
主管單位 貴州省文化廳
主辦單位 貴州省群眾藝術館
文種
發行范圍 公開
出版狀態

J9 電影、電視藝術類核心期刊表
1、電影藝術
2、當代電影
3、世界電影
4、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5、電影新作
6、中國電視
7、中國電影市場
8、電影文學
9、當代電視

㈣ 《電影評介》是否是國內核心期刊

搜索一下是不是cssci期刊源

㈤ 陳曉偉的學術論文

1、《論結構主義敘事學的發展及其對電影敘事學的影響》,《濟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年4期;
2、《全球化語境下的媒介生存策略——以中國電影為例》,《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全國中文核心)(哲社版)2006年2期;
3、《從繪畫到銀幕:中西古典繪畫與電影影像關系探析》,《中州學刊》(全國中文核心)2006年2期;
4、《中國傳統繪畫美學思想與表現形式的電影化轉換》,《電影藝術》(全國中文核心)2006年2期;
5、《「十七年」電影:中國傳統繪畫美學向電影的有意識移植》,《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6、《論傳統繪畫「空白」觀念在中國電影鏡語中的運用與轉換》,《電影評介》(全國中文核心)2007年10月刊;
7、《創意產業視角下中國電影的突圍之路》,《鄭州大學學報》(全國中文核心)(哲社版)2008年4期;
8、《論中國電影景物鏡頭的山水畫意味》,《電影評介》(全國中文核心)2008年17期;
9、《電影字幕與傳統繪畫「題畫詩」「題跋」》,《電影評介》(全國中文核心)2008年18期;
10、《傳統繪畫「寫意」與中國電影「神似」之美》,《東南傳播》2008年7期;
11、《傳統繪畫「遠」觀與中國電影空間意識》,《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
12、《中國新聞人才培養策略探析》,《人才資源開發》2008年第11期;
13、《「高票房」與「低口碑」:中國電影大片悖論現象解析》,《鄭州航空管理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年5期;
14、《從「改編」到「編造」——2000年以來中國商業電影的文學改編問題》,《電影評介》2009年11期;
15、《當下中國新聞人才培養策略探析》,《人才資源開發》,2009年7期;
16、《論中國商業電影的文化悖逆》,《新聞愛好者》2009年12期。

㈥ 聶偉的學術論文

1.《從「戲台」到「站台」——讀取中國第五代、第六代電影敘事差異的視點之一》《杭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中國高教影視學會論文獎;並以《在代際的天空下——中國第五代與第六代電影美學比較分析》名稱發表於《世紀中國》網站2005年5月20日,亦入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論文」網路文庫;
2.《婁燁論:新生代電影與當代都市的文化表達》,《杭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5年第7期全文轉載,《世紀中國》網站2005年10月14日;
3.《SMHM:新生代影像傳播的文化模式分析》,《文藝研究》2006年第1期,《世紀中國》網站2006年3月17日轉載;
4.《當代都市電影與民間慾望漂流:王小帥論》,《杭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世紀中國》網站2006年3月3日;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0年第7期全文轉載;
5.《新生代影像傳播出路何在》,《中國藝術報》2005年6月17日;
6.《百年中國電影的五幅面孔》,《上海藝術家》,2005年第3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5年第10期全文轉載,《世紀中國》網站2005年11月15日;
7.《戰爭意識形態籠罩下的城市感性》,《當代電影》2005年第6期,《世紀中國》網站2005年12月16日,亦入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論文」網路文庫;
8.《賈樟柯:讓記憶有跡可尋》,《新民周刊》2005年第15期,《世紀中國》網站2005年6月10日;
9.《世界性因素·細節現實主義·飢餓的象徵:重讀《萬家燈火》的幾個節點》,《當代電影》2005年第3期,《世紀中國》網站2005年11月15日;
10.《假如我是賈樟柯》,《每日商報》2005年4月8日,《世紀中國》網站2005年4月15日;
11.《全球化語境下的「後東方」電影》,《當代電影》2005年第2期,《世紀中國》網站2005年6月24日;
12.《影像「原鄉」與民間化敘事》,《莽原》2004年第3期;
13.《海派電視與文化現代性》,《電視藝術》2003年第6期;
14.《都市民間與當代敘事的現代性》,《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
15.《亦「熱」亦「冷」話「韓流」》,《中國藝術報》,2005年5月20日;
16.《都市現代性的溫情救贖》,《當代電影》2006年第1期;
17.《卻話巴山夜雨事》,《當代電影》2006年第3期;
18.《反思電影與文學的關聯》,《人民日報》·《文藝評論》版2004.11.2;
19.《在精神局限與人文良知中追問生存真相》,杭州師范學院2003年第4期;
20.《<盲井>:人心的盲井有多深》,《新民周刊》2004年第2期;
21.《發掘經典的「今點」意義》,《語文學習》,2005年第6期;
22.《世界之「眼」——寫在世界電視誕生80周年之際》,《新民周刊》2005年40期;
23.《韓劇熱播的理性之辨》,《文匯報》2005年10月22日;
24.《世界·亞洲·中國——電影美學的反思與建構》,《電影新作》2005年第4期;
25.《芥末給我帶來了好運氣——走近電影大師沃爾克·施隆多夫》,《新民周刊》2005年25期,《世紀中國》網站2005年9月23日;
26.《電影美學向何處去》,《當代電影》2004年第5期;
27.《面向「第三世界」的影像地圖》,《電影新作》2007年第4期;
28.《影像城市與歷史感性——返回上海電影記憶的方式之一》,《電影評介》2007年第16期;
29. 《不斷重臨的產業起點》,《電影評介》2006年第14期;
30. 《關於電影配額制度的訪談》,《電影評介》2006年第14期;
31. 《重繪中國電影與好萊塢的文化地形圖》,《當代電影》2006年第5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06年第12期全文復印;
32. 《從「後<黃土地>」到「後賈樟柯」時代——第六代電影美學與產業發展略論》,《上海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7年第1期收錄;
33. 《從銀幕配額制看韓國電影的發展》,《世界電影之窗》,2007年第5期;
34. 《我們需要怎樣的「大片」——<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冷思考》,《文匯報》2006年12月26日;
35. 《將電視真人秀推向文化創意秀——國內真人秀產業發展之管窺》,《南方電視學刊》,2007年第2期;
36. 《動漫黃金季節背後的憂思》,《文匯報》2007年8月10日;
37. 《揭開蒙娜麗莎的面紗》,《中華讀書報》2006年4月19日;
38.《再見美國派,再見畢業生》,《中華讀書報》2007年7月18日;
39. 《後殖民語境中的文本救贖》,《香港電影雙周刊》2006年第714期
40. 《好萊塢潛規則》,《中華讀書報》2006年6月21日
41. 《啟動泛亞電影共同體》,《文匯報》2006年11月5日
42. 《不動聲色的冷靜背後——評電影 <三峽好人>》,2006年12月9日
43. 《韓國電影二○○六:十字路口起點隱現——銀幕配額削減前後韓國影業觀察》,《文匯報》2006年11月26日
44. 《大片神話何以為繼——「黃金甲」現象引發的思考》,《中國藝術報》2007年1月23日
45. 《尋找類型創新的黃金分割點》,《文匯報》2007年8月25日
46.《曖昧而游移的「無用」》,《文匯報》2007年10月27日
47.《國產動漫亟待破「門」而出》,《解放日報》2007年6月29日
48.《好萊塢盲點之外的全球影像掃描》,《當代電影》2007年第6期
49.《文學都市與影像民間》(專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50.《文化解禁與新生代電影的多重轉向》,《杭州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51.《鍾惦棐西部電影美學思想的當下闡釋》,《西北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52.《電影寫實美學的當代反思與「在地」訴求》,《上海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09年第2期全文復印
53.《華語電影文化、美學與工業的跨地域理論思考》,《電影藝術》2008年第5期
54.《歷史「烏托邦」,現實「異托邦」——新時期以來中國電影文化生態考察視點之一》,《當代電影》2008年第12期
55.《世界之「眼」與電視之辯》,《電影評介》2008年第1期
56.《被廣告綁架的敘事——談<非常勿擾>》,《解放日報》2008年12月29日
57.《泛亞視域中的家國模式與離散敘事》,《杭州師范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58.《「後新生代」力量助推新電影節》,《電影新作》2009年第1期
59.《當西方遇見東方:奧斯卡的途中轉身》,《文匯報》2009年2月24日
60.《想像的「本邦」與「看不見」的都市——新世紀以來上海電影敘事的空間轉向》,《當代電影》2009年第6期
61.《「中間」,當仁不讓的「中堅」》,《文匯報》2009年8月6日
62.《中國性與泛亞性》,《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10月27日
63.《通俗現代性、想像中國與跨文化闡釋》,《電影新作》2009年第5期
64.《從華語、泛亞到歐美:中國電影產業海外市場拓展的「三級跳」》,《藝術交流》2009年第2期
65.《低成本的「笑」與喜劇電影的「嬉具」現實》,《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
66.《且取「舊」綠換「新」藍:話語圍城中的「上海手印」》,《藝術評論》2010年第3期
67.《「經典」之後:視覺奇觀與後「P2P」時代的電影生態》,《杭州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10年第12期全文轉載
68.《走得出的唐山,走不出的餘震》,《文匯報》2010年7月31日
69.《新版<紅樓夢>的當代審美情懷》,《中國文化報》2010年9月15日
70.《新潮流電影的「天卦」與夢話——關於電影<盜夢空間>》,《解放日報》2010年9月16日
71.《當代韓國宗教題材電影的主題學分析》,《上海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11年第2期全文轉載
72.《打造一套喜劇大片的標准件——關於<讓子彈飛>》,《解放日報》2010年12月15日
73.《「假領子」、底層奇觀與大銀幕生產——近年來第六代電影創作的幾個側面》,《南方文壇》 2011年第1期
74.《尋找票房與口碑的平衡點—2010年賀歲檔觀察》,《中國藝術報》2011年1月21日
75.《電影批評空間的拓展與媒體化生存》,《當代電影》2011年第2期
76.《「穿越」,多少惡搞假汝之名而行》,《文匯報》2011年4月12日
77.《從上海展示到上海創意——「後世博」時代上海影視文化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藝術百家》2011年第2期
78.《中產幻象、敘事黑洞與意識混茫》,《當代電影》2011年第6期
79.《從視覺展場到創意驅動》,《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7月7 日
80.《面朝銀幕,背對觀眾——新生代電影創作的三次轉型》,《解放日報》2011年8月29日
81.《2010中國電影藝術與產業生態備忘》,《電影新作》2011年第1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11年第8期全文轉載
82.《構建華語電影研究共同體》,《電影藝術》2011年第4期
83.《新生代,新十年:市場探索、類型化實踐與明星策略》,《杭州師范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84.《技術新穎 情懷缺失——「丁丁」夢碎記》,《解放日報》2011年12月12日
85.《讓市場真正成為繁榮中國電影產業的決定性力量》,《電影藝術》2012年第1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12年第4期全文轉載
86.《微時代·微電影·微現實》,《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1月11日
87.《構建過渡性市場:中國主流電影泛亞區域產業推廣策略芻議》,《東岳論叢》2012年第1期
88.《一個概念的熵變:「第六代」電影的生成、轉型與耗散》,《文藝研究》2012年第2期
89.《「中產」市場、品牌策略與明星類型》,《中國藝術報》2012年2月27日
90.《務實知識分子的「導演力」》,《當代電影》2012年第3期
91.《「原生態」敘事三辨》,《中國民族》2012年第3期
92.《新媒體時代青年影像工作者的雙重寫實》,《電影新作》2012年第3期
93.《微電影:演變、機遇與挑戰》,《上海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13年第1期全文轉載
94.《「搜索」網路正義:以電影之名?》,《當代電影》2012年第8期
95.《媒體自律與人文關懷》,《解放日報》2012年8月4日
96.《收視率:「無間道」還能玩多久》,《文匯報》2012年8月13日
97.《後「協議」時代中國電影的「產業自救」》,《藝術評論》2012年第9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12年第12期全文轉載
98.《上海創意·中國故事·亞洲敘述》,《文學報》2012年9月20日
99.《兩岸電影合拍:產業競合與文化交往》,《電影新作》2012年第6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13年第2期全文轉載
100.《新媒體,「微托邦」:崛起於網路的「青年中國」影像》,《當代電影》2012年第12期
101.《電視劇主流敘事的新嘗試》,《文匯報》2012年12月6日
102.《類型試錯與藝術「夾帶」:試論新生代導演創作轉型之困》,《藝術百家》2013年第1期
103.《2012年中國電影藝術與產業生態備忘》,《電影新作》2013年第1期
104.《新世紀上海電影院空間布局與發展》,《電影新作》2013年第2期
105.《亞洲之窗,好萊塢之橋?——2012年韓國電影產業發展狀況》,《當代電影》2013年第5期
106.《奇觀化,模式化,陌生化,平面化,空心化——新世紀以來原生態少數民族電影的創作問題與症結分析》,《藝術評論》2013年第5期
107.《青春「初老症」與青年資本暴利——<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票房神話的時代精神動因》,《當代電影》2013年第7期
108.《尋求「流動性」:新世紀內地與香港合拍片的現狀與未來》,《電影藝術》2013年第7期
109.《「騎牆者」的隱喻:華語青春片的「胖子」群像分析》,《電影新作》2013年第7期
110.《青春資本化的暴利狂飆》,《解放日報》2013年5月17日
111.《新媒體語境下國產穿越劇的重生與重復》,《南方文壇》2013年第4期
上海大學影視學院
上海市延長路149號308信箱 郵編:200072
郵編:200072
Postal Address:
POB.308, 149 Yan Chang Road,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P. R. China

㈦ 怎樣向電影雜志投稿

電影評介雜志

★入選中國期刊方陣,獲中國新聞出版總署授予的 「雙效期刊」稱號。

★入選2004年(北京大學)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月發行量曾突破52萬冊。

欄目設置

影視理論研究 、影視傳媒研究、影視文學研究、影視音樂研究、影視美學研究、影視技術前沿、影視評論分析、文藝論壇、學術探討等等。

徵稿范圍

影視理論、影視文化、影視文藝、影視專題、影視管理、電影美學、電影文學、影視教育、影視布景、影視廣告、影視產品營銷、影視技術、影視服飾、影視效果設計、影視文獻回顧、影視史研究、影視資料賞析、影視潮流分析、影視產業分析、影視前沿、影視人物采訪;影視產業或創作與傳播學、電腦、數碼、設計、美術、音樂、戲曲、舞蹈、藝術、新聞、傳媒、哲學、社會、文化、教育等各學科的交叉研究。

投稿說明

1、本刊定位是學術類核心期刊,要求來稿符合學術論文範式,具備中文摘要、關鍵詞和參考書目(評論性稿件可適當放寬),有一定理論深度和較高學術價值。

2、由於作者容易為欄目設置所局限,特做如下撰稿說明:

第一,來稿篇幅。一個版面2300字內〔含標點,空格〕,兩個版面的文章是4500字左右的漢字。

第二,來稿選題分兩類,第一類是和電影或者電視有直接關聯的,這類稿件非常廣泛。如:

A.文學專業 可以寫電影文學、電視劇文學、劇本等等;

B.傳媒專業 影視傳媒、電視廣播、傳媒藝術等等;

C.音樂專業 影視音樂、配樂、配曲、旋律、影音世界等等;

D.美術專業 影視中場景布置、美術造型、平面設計、工藝美術等等;

E.計算機專業 數碼影視、網路電視、電腦技術在影視製作中的應用等等;

F.體育專業 電視台體育頻道、體育欄目、體育影片等等;

G.思想政治 愛國主義影片的教育意義等等;

H.舞蹈專業 影片中舞蹈應用、歌舞影視劇等等;

I.教育專業 藝術教育、影視中的教育題材研究、教育電視台等等;

J.管理專業 影視產品的包裝、設計、營銷、廣告策劃等等;

K.經濟專業 電影經濟、電視經濟、影視產業、娛樂產業等等;

L.熱點問題 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獎等等;

M. 新聞專業 電視新聞、新聞片等等;

N.人文專業 影視文化、倫理片的人文思考等等;

O.語言學專業 影視語言、影視對白等等;

P.英語專業 外國影片中的英語對白翻譯、原聲影片與英語學習、譯制影評中的英美文化等等;以上創作思路只是拋磚引玉,可以進一步打開思路,百花齊放。

第二類是和影視間接關聯的綜合性文藝類選題,如文學、音樂、美術、書法、舞蹈、雕塑、金石、鑒賞等綜合性藝術類的稿件也可以接收,以豐富本刊的研究領域。

《電影評介》雜志現全面展開組稿工作,我機構提供選題策劃、稿件潤色提升,實現優秀稿件的提前刊發等專業服務。 投稿 來文以4000字左右為宜

Q Q:337669313

郵箱:[email protected] 投稿請註明「電影評介」

《電影文學》徵稿啟示
《電影文學》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電部主管、長影集團期刊出版公司主辦的一本面向國內外發行的專業刊物。1958年創刊。創刊近50年來,依託長影的人才資源與品牌優勢,發表了大量的影視文學劇本及影視學術作品。在全國廣有影響。入選2004年(北京大學)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是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收入期刊。編輯出版:電影文學雜志社,國際標准刊號:ISSN 0495-5692,國內統一刊號:CN22-1090/I,郵發代號:2-188,刊期:半月刊。刊物規格:國際流行大16開本128頁,每本定價6.00元。出版時間:每月10、15日出版。
《電影文學》是一本面向全國發行、服務於全國影視工作者和文學、藝術研究者的理論刊物,系全國中文類核心期刊。其中,上月刊主要發表影視創作資訊及電影文學劇本,下月刊以學術評論為主,為高校的專家、學者提供理論研討和學術研究的園地。立足影視文學的學術研究,關注藝術創作的專業思潮,是本刊精心打造的閱讀亮點;拓展文學創作的人文視野,探究藝術流派的審美取向,是本刊不斷張揚的學術底蘊。
欄目設置:
〔專家論壇〕主要面向全國影視及文學藝術類專業的資深專家、學者對影視作品及創作思潮自成體系的學術觀點及研究成果
〔新銳視點〕青年學者的理論探討與學術爭鳴的園地,導演及表演把握最新的創作焦點,突出先鋒意義、探索意義的話題。作品及流派 關注前衛的創作理念,注重經典意義、現實意義的參照。
〔視覺品讀〕主要面向影視類專業,藝術特色、技術流派、傳播策劃、視聽語言、視覺風格等方面的稿件
〔文本創作〕主要面向文學新聞類專業 影視劇作理論與創作、影視思潮研究、經典佳作評述等
〔外國電影研究〕主要面向外國語文學專業 國外影視創作思潮的論述及評介,世界經典作品的解讀及闡釋
〔藝術沙龍〕主要面向美術、音樂、藝術類專業 影視創作中的音樂、美術、形體及製作過程中的藝術風格與特色。
徵稿范圍:影視美學,影視文學,影視藝術,影視思潮,影視創作,影視表演,影視形象、影視產業,影視技術,影視翻譯、影視傳播、影視文獻及影視歷史的研究等。其中,美術、音樂、戲曲、表演、舞蹈、藝術、新聞、哲學、社會、文化等與影視文學交叉的學術研究,也均在徵稿范圍之內。
來稿須知:
1、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所有來稿,均請以word文件排版,通過郵件附件的形式郵寄。
1、來稿確保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文責自負;
2、本刊有權對文稿進行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請投稿時註明。
3、來稿以2500-6000字為宜,稿件格式請按照「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作者聯系方式、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撰寫。稿件一經錄用,即郵發用稿通知單。
5、本刊常年徵稿。所有文稿均在一月內做出處理。
6、論文發表後,贈送該期雜志兩冊,並向作者寄送錄用通知單。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工作QQ:627469939
聯系電話:13641798492 聯系人:周老師

㈧ 電影評介審稿周期是多長

《電影評介》審稿周期:本期刊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如果三個月作者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作者可以另投他刊。

㈨ 電影評介的期刊簡介

《電影評介》創刊於1979年,以對電影的評論和介紹為刊物宗旨,以平等、民主、自由的學術態度,為所有喜愛電影的朋友提供交流思想、展示才華的園地,為影視研究提供學術科研的陣地。本刊在全國具有相當影響力、並具有海外發行權的電影專業刊物。創刊至今已經出版400期。單月最高發行量曾突破50萬冊,多次獲得全國影評工作先進集體、貴州省優秀社科期刊、貴州省報刊整體設計獎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授予的雙效期刊等榮譽獎項。

㈩ 電影評介是2015年的核心期刊嗎

是,已經確定了,電影文學和電影評介兩個都是,語文教師英語教師和體育教師,我是說大學教師哈,可以勇往直前了,不過話說回來,我還是做電影文學多一點,為了保險起見,電影評介你最好還是打電話給北大圖書館確認一下,我印象里,有個朋友做著呢,應該是核心,但你還是多打個電話吧,萬一我說錯了你還不殺了我啊,hoho

閱讀全文

與電影評介2015年02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湖告急2017電影 瀏覽:109
美國電影關於爛車的電影 瀏覽:204
刪除電腦電影怎麼找回 瀏覽:281
香奈兒電影大全集 瀏覽:93
電影我愛你2017主演 瀏覽:205
電腦看電影看到10分鍾就 瀏覽:776
周星馳古裝搞笑電影 瀏覽:698
蓋縣電影院有哪些 瀏覽:368
北京電影節2015鹿晗 瀏覽:504
最佳搭檔雷克斯第一季電影 瀏覽:96
豆瓣電影為什麼上不去了 瀏覽:66
韓國電影排行高分 瀏覽:909
電影動漫長視頻在線觀看 瀏覽:671
日本動畫電影導演宮 瀏覽:365
日本電影畫面審美 瀏覽:401
國內外電影票房 瀏覽:561
歐美電影血腥的有哪些 瀏覽:950
2018上半年電影排名 瀏覽:906
長城電影用英文怎麼說 瀏覽:222
國外黑幫電影人物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