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的爛片導演成災,盡是神劇為什麼
具體原因如下:
1、中國審核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2、中國在特技水平上不如美國也是一個原因
3、中國演藝屆功利化。中國90年代以前,拍攝的都是經典,因為那時候,中國電影、電視都是藝術,最近這些年,電影效果提升了,電影質量卻沒有了。而且整個演藝圈都被香港給帶歪了。例孫此如以前的四大名著,無論看多少遍都不厭煩,現在翻拍很多次,都是垃圾。
4、中國體制上的原因。美國的電影有一個獨立的劇本審核制度,很多爛劇本,在劇本階段就被咔嚓掉了;所以,美國絕大多數片子,至少不至於賠錢。而中國,我們只能說制度還不成熟......
5、中國還有人情上的原因,我跟某演員關系不錯,指名道姓就要他演男(女)一號....(或者,我是演員,我跟某某關系不錯,脫不開懇求,要我出演某個爛片的男一號)(或者,我讓你演某某片子,就是給你面子,你如果不演——封殺)。還有投資方.....某老闆之類的,我們就是一點都不懂電影,我們就是有錢,我們就是要某某某當男一號、女一號.......
最明確點出這一點就是拍戰狼2的吳京,其在接受采訪是說「比如有人跟我說,這電影我投資了,你得用我女朋友。我說憑什麼啊,我自己媳婦都沒用。」
6、中國還有演員的高片酬,據說佔了電影投資的一半甚至更高....
7、美國電影就是流水線生產,套路都一樣,劇情差不多,結果則肆迅都賺錢......中國電影是偶有精品,很多爛片(當然這也和國情有關).....
8、中國市場太大了,只要有辦法,就能賺錢。典型就是《天機.富春》,沒開機就知道是爛片,但是就是評價2.9的片子,通過合理營銷,最終收獲頗豐。
9、轉型期的陣痛,例如很多演員轉行當導演,也有成功的,例如吳京和陳思成。當然也有失敗的:
黃磊翻拍日本同名電影《麻煩家族》,由於不接地氣,票房只有3232.5萬,豆瓣評分4.6;「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也想嘗嘗導演滋味,結果處女作《搶紅》票房為1625.4萬,豆瓣評分3.2;蔡康永的《吃吃的愛》票房2729.2多萬,豆瓣評分5.3;王嘯坤的《有完沒完》票房3739.9萬,豆瓣評分5.4;高曉攀的《兄弟,別鬧!》票房1210.2萬元,豆瓣評分3.5分;張歆藝的《泡芙小姐》票房1933.1萬,豆瓣評分3.6分……
如果他們都知雹清道自己非拍電影的料,自然會停止導演生涯,那麼爛片會少一些。
總起來一句話,市場不成熟,導致爛片多。但是不成熟也孕育生機,例如吳京和陳思成。
㈡ 中國拍的電視劇和電影為什麼會拍的越來越爛呢那些所謂有名的導演怎麼搞的
首先,導演並不是最大。 在片場有監制,片場外投資人最大。所以只能說,導演可以住到拍攝,但拍板的並不是他。當然我並不是給導演洗白,因為現在導演的門檻越來越低(所謂的)。其次,隨著互聯網思維IP的入侵,大家都想賺錢,所以只要有錢,怎麼快怎麼弄。 我是一名編劇,劇本我說了根本不算,導演覺得哪裡有問題讓我改;投資人覺得哪裡有問題,我又改……製片人、監制……亂七八糟的人讓我改,哪個我能不聽?!最後改來改去改的面目全非,就是這樣。還有一些原因卻是是因為 審 核太嚴,什麼都不讓。
最後,我想說,觀眾的觀影水平也是一方面,要不是都喜歡看泰囧那種爛片,慢慢還是會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