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八佰》的主演有誰
主演有: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
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截至2020年9月21日,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電影《八佰》累計票房達到28.97億元,總人次7569.5萬人,登頂2020年度全球票房冠軍。
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
以往戰爭片的主角,要麼是正面迎敵的戰士,要麼是深入敵營的卧底。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
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刻畫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來個,但這也會造成「一開始還想把每個人名記住,但後來就記混了」的情況。
② 《八佰》電影講述的是什麼
電影《八佰》主要是取材於1937年的淞滬會戰,淞滬會戰總共歷時三個月,而這場戰役則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場戰役,主要是講述了88是262旅545團的團長謝晉元帶領了420名壯士你看了30萬日軍的反撲,戰役主要是以四行倉庫為據點,而這場小型戰役只是歷時了4天4夜,戰爭開始之初,謝晉元也是為了壯大聲勢,直接號稱有800人堅守倉庫,所以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八佰》。
其實近幾年來,國內的影片市場上相對來說並不算是特別的低迷,前前後後也是出了非常多的優秀國產影片,而這部作品在上映的時候也算是取得了國際票房冠軍。很多影迷其實希望未來國內的國產影片,拍攝的質量能夠越來越高,如果能夠多出幾部這樣的影片,那麼對於我們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
③ 八佰的最後結局是什麼八佰是什麼題材的電影
1、《八佰》的結局是八百壯士順利完成任務。他們為了能夠堅守住最後的防線,奮起反擊。體現了戰爭畫面的悲壯和慘烈。他們用自己不屈的精神點燃了觀眾的血性。
2、電影《八佰》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八佰》的結局是八百壯士順利完成任務。《八佰》展示了保衛戰最悲慘的一幕,他們跟敵人對峙到了第三天,此時敵人看前線的作戰並沒有達到一個理想的效果,為了尋找突破口,敵人用上了鋼板,讓步兵在其掩護下達到倉庫底層,但這時候,有一位年輕的敢死隊員發現了,他直接在自己身上掛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④ 八佰哪個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上海四線倉庫保衛戰。
詳細說明: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是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抵住了日軍的多番進攻,這次保衛戰的成功,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
1、淞滬會戰:
「盧溝橋事變」之後日軍全面侵華開始,並將目標轉移到上海。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會戰中雖然蔣介石調遣70餘萬國民黨軍與日本侵略軍展開激戰,但由於淞滬平原無險可守,裝備差距懸殊,兩個多月下來,國軍傷亡慘重失敗已成定局。
1937年10月26日,為保持實力,蔣介石決定撤出上海閘北地區絕大多數部隊,去防衛上海至首都南京之間的戰略要地。同時命令孫元良的八十八師單獨留守抵抗,並希望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持。
2、四行倉庫:
實際上,留守毫無勝算並且結局也一定是犧牲,所以八十八師決定只留下五二四團一個加強營,營長為陸軍少校楊瑞符,並特派五二四團中校副團長謝晉元作為最高長官。
留守地點選在了四行倉庫,原為四大銀行的倉庫,位於上海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曾被用作第八十八師司令部駐地,里邊有大量的糧食、救護用品和槍支彈葯。
河南岸則是美、英、法、意的公共租界,日軍不敢過於集中火力,同時可向全世界廣播實況戰事,有利於爭取同情。所以無論在地理位置上還是防守策略上,都利於退守阻擊。
3、「八百壯士」:
守軍實際上只有四百多人,為什麼叫「八百壯士」?
留守四行倉庫的官兵只有四百多人,而面對的日軍卻有幾萬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包括了日後製造南京大屠殺的松井石根的第三師團。謝晉元團長為了隱藏自己的實力,迷惑敵人,對外宣稱800人。所以日後被稱為英雄的「八百壯士」,在歷史教科書中也曾提到過。
4、戰斗過程:
從1937年10月27日開始,戰斗一直持續了四天。日軍發現閘北地區已經空無一人後,迅速挺進至蘇州河北岸,但不敢越河到租界。當先頭部隊到達四行倉庫時卻遇到了猛烈地阻擊。
敵人憑借坦克掩護組織多次反擊,敢死隊成員陳樹生把炸彈和手榴彈綁在身上,拉斷彈弦從窗口一躍而下,與敵軍坦克同歸於盡。
期間24歲的女童子軍楊惠敏沖破敵人封鎖線,為八百壯士送去一面中國國旗,給了八百壯士和全體中國人民最大的鼓勵,也成為四行倉庫保衛戰經久傳頌的佳話。
29日,日軍派來兩艘武裝小艇和兩架飛機,海陸空力量都用上了。又在倉庫西北挖地道,企圖炸毀倉庫大牆,但都被中國守軍擊退。
10月29日,英美等國派代表向國民政府遞交請願書,要求以「人道主義原因」停止戰斗。蔣介石經過再三考慮,認為堅守四行倉庫最初的目標已經達到,於是他下令部隊於10月31日撤離倉庫。租界方面與日本磋商,讓中國軍隊撤退。
5、戰斗後續:
八百壯士撤退到租界後並沒有如期與八十八師主力匯合,租界在日本方面的壓力下收繳了壯士們的武器。並關押到特定地點,開始了長達四年多的「孤軍營」生活。四行孤軍紀律嚴格,作風端正,一直堅持訓練等待重新報效國家的那一天。不幸的是1941年,謝晉元在四行孤軍營操場被4名汪偽特務收買的兵痞刺死,年僅3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