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龍與虎》大河最後為什麼要走
因為大河本身家庭破裂,而龍兒的前途不知道去哪裡,更不知道如何去面對這個戀情。
電視動畫《龍與虎》改編自日本輕小說家竹宮悠由子原作的同名輕小說,獲選為2009年第十三屆日本文部省文化廳媒體藝術節動畫部門推薦的作品。在2008年4月10日發售的《電擊文庫MAGAZINE》Vol.1上,正式發表了《龍與虎》動畫化的決定。
劇情介紹:
有一天放學後,大河正要將情書放進北村的書包時,龍兒正好走進教室里。慌忙間,大河將情書誤放進龍兒的書包中,於是她決定晚上帶著木刀潛入龍兒家中將情碰姿橡書搶回來,沒想到放進龍兒書包內的只有信封。以笑旁那一夜為契機,大河和龍兒互相結成了友情與支援對方愛情的共同戰線。
由於大河一人獨居,且完全不會作家事及料理,因此龍兒與大河便常常一起在龍兒家同龍兒母親吃晚餐、一起上學、一起去超市買料理材料。因為這冊慧件事情,他們兩人被實乃梨與北村誤解正在交往了。
Ⅱ 關於新疆的電影有什麼啊
1、《遠去的牧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天山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的劇情片,該片講述講述了世代逐水草而居的中國哈薩克族牧民,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定居興牧政策引導下,在保護草原生態的時代背景下,告別過去,邁向新生活的故事。
2、《鮮花》
由西爾扎提·亞合甫執導,茹扎·達吾列提、法蒂哈·馬力克、阿力木江·吐爾斯拜克等主演的電影。影片《鮮花》講述了一個哈薩克族女歌手的成長歷程,表達了一個女阿肯追求阿依特斯藝術的執著和感情世界的起起落落,並通過女主人公鮮花的傳奇人生經歷,展現哈薩克族民間藝術阿肯彈唱的魅力和新疆少數民族地區人民和諧美好的生活畫卷。
3、《帕米爾之戀》
生動真實地記錄了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在冰山之巔堅守哨位、默默奉獻的動人故事。該片以紅其拉甫艱苦的自然環境為背景,以朴實的風格、感人的情節,表現了邊防軍人挑戰生命極限的犧牲奉獻精神,以及他們熱愛冰山、熱愛哨所、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赤子情懷。
4、《美麗家園》
內容取材於中國哈薩克族牧民的家庭生活和青年人的愛情故事,真實生動地再現了在經濟蓬勃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富裕起來的中國哈薩克族牧民所面臨的傳統與現代、親情與愛情、草原文明與城市文明的沖突和心路歷程。
影片情節曲折感人,拍攝場面宏大,風景壯美,通過神秘而美麗的草原風光勾勒出一個讓千萬人魂牽夢縈的個性的、鮮活的新疆。
5、《冰山上的來客》
影片從真假古蘭丹姆與戰士阿米爾的愛情懸念出發,講述了邊疆戰士和楊排長一起與特務假古蘭丹姆鬥智斗勇,最終勝利的阿米爾和真古蘭丹姆也得以重逢的故事。該片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獎。
Ⅲ 大河的影片簡評
首先,《大河》配得上為建國60周年獻禮的重任。片名《大河》「一語雙關」,既是影片主人公陳大河的名字,也是故事的主線——新疆塔里木河,這條河在新疆,在中國都是赫赫有名。塔里木河整個流域的生態、居民和歷史代表了新疆的特色,也有著充分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在片中的中蘇關系的年代背景之下,甚至還具備國際化的眼界。這樣宏大的題材正是具備建國60周年獻禮的厚重感。
其次,《大河》中陳大河、陳南疆父子兩代治理塔里木河的故事,採取平行敘事的手法,但塔里木河的主線傳承了兩代人,甚至整個新疆歷史。塔里木河的自然風貌和歷史文化是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的「根」,兩代人根據不同的情況,對治理塔里木河的觀念轉變,也表明了內地投身新疆建設開發的一輩人,和後繼者之間精神的延續,對塔里木河情感認知的升華。
陳大河這一輩當初是看到南疆農牧民生活條件的艱苦,決心讓塔里木河的漂移不再危害一方,甚至建造水庫服務當地居民。這是當年的時代背景下中國人的精神和風采。但是到了陳南疆的一代,新時期的水利專家面對當地居民多少年的生活習慣和情感,有著很不同的考慮,陳南疆和幾個助手深入塔里木河流域考察的一段故事,幾乎是一次自我和新疆人的「尋根」之旅。塔里木河對當地人,對新疆歷史,新疆民族文化的積淀象徵著一段時光長河的波浪,既有深厚的情感皈依也有著無情的消逝傷感……中國文化中對這種聚散無常的感懷是具有時間穿透力,陳大河夫婦的墓隨著他的心血——水庫大壩——炸毀完全融進塔里木河的波濤中……彷彿是陳大河一代人等待多年的朝向塔里木河回歸的儀式!
《大河》這部影片另外一個亮點是對中蘇關系背景的處理。中蘇過去的友好經歷了一些無奈的變遷,陳大河與冬妮婭的感情盡管有些浪漫離奇,不過對蘇聯專家的刻畫還是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一開始在大會上,陳大河與蘇聯專家的矛盾就爆發,蘇聯專家的形象有些讓人懷疑是偏重「反面」的。後面不少地方,蘇聯專家都有針對陳大河的地方,不過到他為假資料反省的一段,開始令人思考這些蘇聯人自身的性格,並非想像的好與不好那麼簡單,尤其回到蘇聯後,教授在冬妮婭決定私自越境再到中國尋找陳大河時,真正體現了這個蘇聯專家的人性化光輝,這些是真實的有血肉的人物形象。
陳大河與冬妮婭的戀情經歷波折,冬妮婭以吐爾遜家人的身份嫁給了陳大河,一大家人都為塔里木河奉獻了一生。這個故事沒有單純糾纏在所謂主旋律的主題上,治河關聯了人物的命運,情感關聯了兩代人和兩國人,這都是過去新疆電影幾乎沒有涉及過的復雜結構。
《大河》中幾個演員的表演都很不錯,像開場陳南疆為了遷墳和當地人發生沖突這樣的場面很有分量,表演其實略有點過,但為了突出情緒的波動並不算多大的瑕疵。作為外國演員,冬妮婭在片中的表演很難得,這個人物設計也讓人敬佩。電影主創人員並沒有因為當年中蘇關系的變故,抹殺很多蘇聯專家為中國所做的貢獻和犧牲,冬妮婭這個角色代表了那些紮根中國邊疆,幫助中國人民建設、發展的外國人的高尚情操。而吐爾遜、阿卜杜拉等少數民族角色也十分鮮活,甚至很多其他演員的表演體現了少數民族語言的幽默,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的一些場面也代表了當下新疆電影的最高水準。為什麼說《大河》能夠體現新疆電影的突破,具備新疆大片的水準,一方面是大題材,大結構,更現實的就是大場面。盡管實際上影片的幾百萬資金投入不能與國內大製作影片相提並論,與新疆歷年影片的成本也沒有太多差別,但《大河》所表現的場面卻在有限的資金下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影片一開始反映牧民反對陳南疆遷墓炸大壩的一場,中間大壩截住洪水還有最後炸毀大壩等,《大河》顯示新疆電影在場面上的一些巨大進步。
整體上,《大河》標志了新疆電影在向市場主流電影靠攏,不再單純強調影片的主旋律意識,而是盡量讓新疆觀眾和內地觀眾都能接受,不再刻意營造民漢團結的高調,而是讓故事的發展糾結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使觀眾認同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國籍的人物之間的情感關系。《大河》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在目前的新疆電影中,它算是佼佼者。
Ⅳ 大河戀觀後感200字
一部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經典之作,盡管久聞大名,但我一直無緣一睹其風采,這就是布拉德·皮特早期代表作的《大河戀》「A RIVER RUNS THROUGH IT」。
周五,我又走進那家音像店,終於找出了這張我心儀已久的片子,然後放進了我的電腦的光碟機。
從在一口氣全部欣賞完該片之後,我的心就似乎一直被一種莫名的傷感之情所縈繞,於是在經歷一天的反復思索之後我終於決定了將心頭的感觸一吐為快。
《大河戀》改編於芝加哥大學英國文學教授諾曼·麥考林自傳體小說 A River Runs Through It and Other Stories (1976)。這部由羅伯特·雷德福執導的片子拍攝於1992年,於今已有10年整,該片以第一人稱自述的形式講述了美國蒙大拿州一個小鎮上一家四口的故事,故事從始到終沒有大的情節起伏,也沒有強烈的劇情沖突,有的只是美得讓人眩暈的西部鄉村景色,精緻的演技,以及故事中流出的絲絲淡淡的憂傷和微妙的家人之間的親情。
影片開始時,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片淡青色的水流,一雙顫巍巍的老人的手艱難地把魚餌穿在線上,然後主人公諾曼以第一人稱的敘述緩緩拉開影片的帷幕空陸,在老年諾曼富有磁性的嗓音里,我們的思緒開始伴著主人公來到一個小鎮,來到那條令人魂系夢牽的大河。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也正是這樣的開始,我們才感到一種溫馨的懷舊情節在我們心中慢慢地鋪開了,像一杯帶著淡淡苦澀的咖啡。
一戰前,美國蒙大拿州特律河邊的小鎮,住著長老派牧師雷夫倫特·麥考林(Tom Skerritt)一家。麥考林為鎮上人佈道之餘,平時喜愛讀書,更喜歡在美麗的特律河裡用假蠅釣魚。麥考林家有兩個男孩,大兒子諾曼(Craig Sheffer)穩重內斂,小兒子保羅(Brad Pitt)堅強、倔強、狂放不羈。他們從父親那兒學到了釣魚的技藝,也學到了做人的道理。1917年,一戰爆發,諾曼加入美國森林服務部,而保羅做了泳池救生員,唯一不變的是他們對釣魚的愛好。諾曼發現,弟弟慢慢不再按照爸爸教的節拍去釣魚,他發明了自己的節奏,而他無疑是個釣魚天才。
1919年秋,諾曼前往離家幾千英里的達蒙斯學院上學,一去就是六年。在學院,他發現自己其實非常擅長講授英國文學,萌發了當教授的念頭。保羅在家鄉讀了大學,畢業後在當地報社工作。
1926年,諾曼回到了家鄉。再和弟弟一起去釣魚,他發現自己永遠都趕不上弟弟了,而且弟弟釣魚時簡直成了一位藝術家。在一個舞會上,諾曼結識了美麗的傑茜,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保羅斗歲頃則迷上了賭博,欠了一屁股債,經常因為欠債與人打架,成了警察局的常客。諾曼接到了芝加哥大學的聘書,請他擔任英國文學教授,諾曼勇敢向傑茜求婚。即將離開家,諾曼與父親和保羅再次來到特律河釣魚,諾曼讓保羅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和他一起去芝加哥,保羅拒絕了,因為他是一個釣魚藝術家,他不願意離開蒙大拿。就在諾曼動身去芝加哥的前一天,保羅被仇家殺害。
至此,在父親老去的身影里,影片開始走向結束。麥考林牧師臨終前的最後一次佈道,則似乎對於影片想要體現的人類生存目的做了總結,使人感嘆不已。
諾曼在遲暮之年回到蒙大拿,回到了開始他生命的大河,用顫抖的手拋出了魚線,大河流淌著生命的意義……這樣,影片在開頭和結尾達到了完美的銜接,一幅生命的畫卷完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這不是一部電影。
這是一幅流動的水彩畫,是一篇清新的散文,是一篇充滿浪漫氣息與人文情懷的詩。
景色是該片給我們留下的第一印象,影片用流暢的電影視角描繪了蒙大拿瑰麗的鄉村風景,使人嚮往無限。蒙大拿位於美國西北部,除了森林、河川之外,更有一望無際的草原和牧場。全然的西部風光,加上廣闊無盡的藍色蒼穹,給人一種心曠神怡之感,素被稱為「大自然的教堂」的黃石公園也在那裡。在對風景的描繪中,搖動鏡頭的主線始終是那條時而寧靜、時而洶涌的大河,大河構成了小鎮風景中的生命源泉,而故事便在這條大河畔展開。
陽光透過樹頂的縫隙一線線地撒在寬闊的特律河上,河面上一閃一閃地躍動著細碎的金光,拋出的魚線在空中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慢慢墜入河裡……,這一切由攝像機捕捉下來,還原在銀幕上,美得足以讓人心碎。《大河雀宴戀》所追求的唯美,已經可以讓觀眾完全忘記是在看一部劇情片只在攝影師營造的美麗里沉醉。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海明威在《大雙心河》中描述,從海明威那神奇的筆下流淌出了一條風光依旎,富饒而且多情的大雙心河,盡管作者當時經歷了戰陣的創傷,但仍掩飾不住他對故土的依戀,並且同樣以一條大河來寄託自己的這種依戀,並以此來慰藉自己受傷的心。而我在《大雙心河》中只能想像的垂釣鱒魚終於能在本片中有了真實的表現。
其次是影片對親情的描述。人類之愛是電影藝術永遠的主題,在電影的世界裡,愛情佔有絕對的壟斷地位。而在《大河戀》這部影片里,雖然穿插了諾曼的愛情故事、以及保羅和印地安女子的戀愛,但是從總體上來看,觀眾能夠感受到的仍然是那種刻骨的親情之愛。影片的親情之愛中,麥考林父子之間的愛是讓我感觸最深的,這里超出了一般好萊塢影片的情感白描手法,把麥考林牧師對兒子的愛意蘊含在生活的一點一滴里,讓人回味無窮。
麥考林牧師是非常虔誠的清教徒,他對兩個兒子的愛往往並不形於色,但是從他對兒子講述生命的原則、人生的意義中,從他向兒子悉心教授蠅釣技巧來看,我們就可以體會一位父親濃濃的愛意。其中特別讓我感動的有幾個片段,一個是諾曼小時候學寫作時,嚴厲的父親反復的讓他進行修改,然而一旦達到要求後父親卻讓他把那篇稿子扔掉。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下諾曼漸漸養成了嚴謹、穩重的個性。第二個是當諾曼宣布自己得到教授的聘書之後,父親先是短暫的沉默,然後體現出那種抑制不住的喜悅之情,一反他平時一貫的冷靜和嚴肅,那正是為人父者望子成龍的驕傲,即使父親只有這短暫的真情流露,也足以畫龍點睛似的把父愛的溫情迸發般地體現出來。第三個是父子三人最後一次一起釣魚時,諾曼與父親坐在樹林里看保羅獨自垂釣,父親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拍諾曼的膝蓋,但因為他是背對著諾曼,所以摸空了,那一刻我想諾曼終於真實的感受到了父親的愛,那種從不外露的愛,那種嚴厲的父親的並不善於表達的舔犢之情。諾曼立即把自己本來放在膝蓋上的手拿開,讓父親把手放在上面。父親則顯得有點尷尬,本來好不容易情不自禁地表達出來的父愛,卻因為一點失誤沒有讓它順暢的傳遞出去。由於演員深厚的表演功底,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一幕是那樣讓人感動,即使是每一個細微的細節都讓人有觸電一般的感覺。最後一個則是父親聽到保羅的死訊後,遽然蒼老的面容和神態,當父親頹然地坐到搖椅中時,那一刻大概是某種痛苦之極的麻木;而諾曼告訴父親是保羅的右手骨頭被打碎是,我注意到父親有力地握緊了自己右手的拳頭,那種心痛使得任何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Ⅳ 講述新疆愛情故事的電影
《太陽照常升起》
劇情:
這是一部反映人性慾望之中各種極致境界的電影,它同時具備讓人心魂馳盪的夢幻色彩、天才不羈的想像力以及一種趣味盎然的獵奇性。本片以一種夢幻般的表現手法講述了四個故事。從中傳達出了善意、寬容和人的自我尊嚴。瘋狂、死亡、激情、溫暖,都以不同的方式在影片中出現。
第一部分:瘋
開篇是一雙性感的女人的腳,走在一個雲山霧罩的村子裡,村裡的房頂上長著草,動物色彩絢麗,路上鋪著白色的沙……
「媽」去買了一雙鞋,之後遇見逃學的兒子,她乾脆就讓兒子退學。回家路上,她在一棵樹下解手,站起來後發現掛在樹上的鞋消失了。於是,媽瘋了……
此後,她就成了這世界上最迷人的巫婆,她抱羊上樹,跟貓說話,刨樹,挖坑……
媽行蹤詭異,而且每晚回來都要兒子念一些信給她聽,無論讀得好還是讀的不好,最後都會有一個耳光落在他的臉上。
兒子不理解媽為啥而瘋,再怎麼努力撫慰也無濟於事。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兒子當了村子裡的隊長。
有一天,兒子在一個島上發現媽用石頭給他蓋了一個白宮,並且被布置成了新房的模樣。也就是那天,母親消失了,兒子只看見她的那雙鞋和衣服漂在河面上……
第二部分:戀
在一所大學里,有個梁老師被勞動改造當了廚子。他是從南洋回來的,喜歡彈吉它唱歌。
有一天,梁老師的手被割破了,他來到學校醫務室,見到了林大夫。林大夫是個很有經歷的女人,名聲不算太好。她替梁老師包紮了傷口,並讓他幫忙擰床單。看得出,她是喜歡梁老師的。
一天晚上,學校的操場放電影,在人群當中,突然有人大喊抓流氓,原因是有女人被摸了屁股。梁老師誤打誤撞地被眾人追打。
林大夫為了「解救」梁老師自願報名查找流氓……
梁老師的朋友老唐想盡辦法,終於為梁老師平息了這件事情。老唐更是非常仗義地領著他出來,在空寂的校園內走動……
第二天,梁老師被人發現弔死在高高的水塔上,神情安詳,嘴角甚至還帶著微笑。
第三部分:槍
老唐拿著小梁給他的槍與老婆一起下放到那個雲霧繚繞的村子,他們到達村子的那天也是瘋媽消失的那一天,而接他們的正是開拖拉機的小隊長……
老唐在村裡的工作就是帶著一群小子成天打獵。在一個晚上他發現自己的老婆成了小隊長的獵物,就在那座白宮里。白宮里燈火撩人,老唐聽到自己的妻子跟小隊長說:「我老公說我的肚子象天鵝絨。」
第二天,憤怒的老唐在水田邊上端著槍指向小隊長的腦袋,但是從小生活在村子裡的小隊長卻不知道天鵝絨是什麼東西。
為了讓小隊長死個明白,老唐遠去北京尋找天鵝絨。想通了的老唐並沒有帶天鵝絨回村。然而,老唐手中的槍最後還是響了……
第四部分:夢
這其實是整個故事的開頭。
新疆民歌聲中,落日映紅了天空,戈壁灘上有兩個女人騎著駱駝同行。老唐的老婆在講述自己在南洋的時候她和老唐的愛情故事,另一個女人則戴著一塊黑紗,一路沉默的聽,她就是已經懷孕的年輕時候的媽。
兩人在一個叉路口分開。
媽來到一個沒有屍體的停屍間里,對著她的男人的一堆遺物自說自話。她的語氣有時象是數落,有時象是傾訴,有時激動,有時安靜,但是不哭,臉上很平靜……
與此同時,老唐在地平線盡頭抱著老婆,陶醉地說:「你的肚子象天鵝絨」。他朝天上開了一槍,這一槍開始了他們的盛大的婚禮。
在載歌載舞的人群中,小梁正被姑娘們擁來推去,他有時會在淘氣的女人屁股上面摸一把,女人發出誇張的歡叫……
狂歡的婚禮上,一個被火點著的帳篷升上了天空,火光照亮了一輛火車。在那輛火車上,媽忽然發現自己已經把兒子生在火車下了。火車停了下來,媽奔向新生的嬰兒。
這個嬰兒就是後來的小隊長,這是他生命的開始。
嬰兒躺在絢麗的花草中間安然無恙,他的微笑,照亮了太陽即將升起的天際……
幕後:
【影片概述】
這是一部反映人性慾望之中各種極致境界的電影,它同時具備讓人心魂馳盪的夢幻色彩、天才不羈的想像力、以及一種趣味盎然的獵奇性。一個香格里拉式的村莊、一所南洋風格的學校、和一片色彩炫烈的新疆戈壁,把幾個荒誕可幽默、浪漫迷人、同時又令人震驚的愛情故事巧妙地鏈接起來將影片分成四個部分,每一部分既獨立成篇,又互相影響和關照,最後的結局最後一剎那,與美麗神秘的開篇故事形成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問答,整個故事最大的懸念由此豁然揭開,它帶來的震撼力是持久的、驚心動魄的,並且還有迷幻葯一樣的過癮效果。
【被音樂帶進來的電影】
雖然影片是改編自一個小說,但是姜文表示觸動他拍攝這部電影的是源於大學時代的記憶:「大學時幾個新疆同學在籃球場上載歌載舞,其中有一支曲子在我腦海中縈繞了20多年,我覺得它很像一部電影。但是之後總是有一點感覺就消失了,我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可以承載它的故事。直到看到葉彌的《天鵝絨》,一下子就把我帶進去了。兩年前我花了1小時40分鍾給編劇講這個故事,然後就把音樂帶過來的世界,拍成了膠片。」姜文透露,他曾找過很多作曲家,但是他們都無法超越新疆同學留給他的記憶,直到有一天遇上了久石讓,「我把代用的音樂放給他聽,他說這是莫扎特的。我就對久石讓說,那就比莫扎特好一點,結果出來的效果還真是好一點。」姜文表示,這部影片是很久以前就縈繞在腦海中的一個世界,但是他一度認為這也是一件不太可能完成的事,「法國放拷貝的時候,我一直覺得這不是我拍的電影,因為這個東西原本就存在,我只是把他上面的土撣掉而已。」
【角色介紹】
媽:
她是美麗的,但更是魅惑的,雖然這種魅惑不易領悟。象是一把犀利的刀,她愈是深愛的,她愈是會在自己身上留下深深的傷痕。那樣的堅強,那樣的脆弱,都是同一個人。
小隊長:
他睜著一雙無辜的眼睛,帶著一絲迷茫。在與世隔絕的小村子裡,他還看不清四周,也看不清他所愛的人。長大成人的急切,青春期的兒子對父親的憧憬,他就這樣被命運傷著了。
小梁:
他是憂郁的,在尋常的生活中,過著一天一天的日子。他在屬於自己的理想天地中自得其樂,但還是不可避免地撞到了痛苦。幻滅的悲哀襲擊了他的心,生命自然就化為了空影。
林大夫:
她原本的美麗因為四周的環境而窒息。她有著一顆大膽放肆的心,火一般的熱情。熱情燒灼了她的心,卻值得憐憫與尊敬。
老唐:
他強悍仗義,率性而為,帶著血腥十足的氣息。他帶著與生俱來的原始的野蠻的勃勃生機,只是沖動會逼走他的理智。對於他,不是愛就是恨,不是恨就是愛。
唐妻:
騷動不安的是她的靈魂。她的熱情中帶著陰郁的底色,在不同的境遇中顯影,璀璨卻又短促。她身不由己地走上極端,中間沒有任何曖昧或者猶豫。
【導演闡述】
每一部電影都是創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
花了三年時間,我完成了這部電影,完成的本身,就是一次收拾和表達。
現在,對於這部片子,我還能再說什麼呢?
也許我要說的,都已經寫進劇本里了;
也許我要說的,都已經留在那些膠片上了。
描述和闡釋一部電影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能,我就不用拍攝了。
我以為:語言和文字無法表達的,才通過電影來表達。
影像的氣息是難以言表的。
我始終把自己當作觀眾。對,我就是個觀眾。
我所迷戀的那些電影是有力量的、激動人心的、令人久久難忘的。
在拍之前,我就已經在腦子里看到了這部電影。
這個電影似乎本來就存在著,只是我把它找了出來。
那種感覺,就像夢一樣,是那般的久違而又新鮮。
我希望我的電影是高度數的酒,我願和大家同醉。
所以,我把它弄在膠片上了,弄出來給大家看。
花絮:
·姜文剛出生的兒子在片中出演,當被被問到是否有子承父業的考慮時,姜文幽默的回答,「一條鋪滿鮮花的大地上面有一條鐵路,剛出生的嬰兒就在這里。拍攝時間是在一個大冬天,找誰家的孩子合適呢?我當時就想,既然上帝把你交給我,那麼勞您駕,幫個忙吧。所以我就沒跟他商量,他就躺在鮮花上了。」
·拍攝期間劇組動用了幾百隻飛禽走獸,耗掉了幾十箱彈葯,燒光了上百頂帳篷,把三百多立方米的藏式房屋、數十噸鵝卵石和紅土從千里之外運到外景地,又調集數十輛卡車托載一隻鐵甲船從金沙江下游一直運抵高原湖;為了製造狂風效果,他們甚至請來了空軍的飛機在山谷中作超低空飛行。
·拍攝該片時,曾傳出姜文與女主角周韻在太廟的姜文工作室門口勾肩搭臂的親密照片。由於周韻8月份生產,姜文不得不推遲了《太陽再次升起》的補拍計劃。
·房祖名首次和姜文合作,他說這部戲是動作片,「其中的動作戲比武打片的還多」。以至他每次進場總問姜文:「導演,今天是文戲,還是武戲?」
·陳沖在劇中扮演一個風騷迷人的角色,她盛贊姜文是個天才導演,「我從未見過比他更會講戲的導演。」
精彩對白:
·不怕記不住,就怕忘不了;忘不了,太熟;太熟了,就要跑。
·梁老師,那可是屁股啊,如果不是手摸了屁股,難道是屁股摸了手嗎?
·我一聞,就知道是你。你離我十米,我就心跳加速。那天,你離我太近了。
·搞對象的野雞也不能打。——對,不能趁人之危。
·可是你老婆的肚子根本不像天鵝絨。
·阿遼莎,別害怕,火車在上面停下了,他一笑天就亮了。
Ⅵ 大河之水演員表全部介紹_演員角色人物介紹
大河之水演員表(主演)
鄭昊(林申 飾)
鄭昊,男,40歲,財經碩士,原燕南市國家稅務局征科處處長兼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1.06案」稅警備枝聯合專案組代組長,後任稽查局局長,外形俊朗帥氣,性格剛正不阿,原則性強,有擔當,有原則,光明磊落,坦誠直率。
熊億的飾演者於小彤介紹:
於小彤,1994年5月27日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2007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梅蘭芳》,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2008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紅樓夢》,在劇中飾演少年時期的男主角賈寶玉,他則憑借該劇獲得了第6屆首爾國際電視劇大賞最具人氣獎、第5屆騰訊星光大典電視劇最具潛力新人獎等多個獎項。2011年,參加安徽衛視明星跨界真人秀節目《天聲王牌第二季》的比賽,最終獲得總決賽7強、最具潛力獎;同年,主演年代傳奇劇《娘心計》。2012年,錄制了首支個人單曲《十七歲》。2014年,首次以模特的身份出席中國國際時裝周,並完成了自己的T台首秀。2016年,主演懸疑推理網路劇《十宗罪》。2017年,主演古裝懸疑情感劇《花謝花飛花滿天》;同年,其主演的冒險劇《碧海雄心》首播,在劇中飾演救撈員丁超。2019年,參加湖南衛視觀察類真人秀節目《我家那小子第二季》;同年參加騰訊中國首檔角色競演真人秀《演員請就位》,獲得李少紅、陳凱歌導演的好評;10月12日,參加青春體娛跨界類型節目《超新星全運會第二季》,獲得男子射箭冠軍。
2020年5月主演電視劇《長相守》在全網播出,在劇中飾演男一號原非白/司馬遽。
Ⅶ 大河戀劇情解析
《大河戀》並不只是關於戀人之間的物語,它闡述了生命的意義,向觀眾展現了親情、愛情、友情。這部電影中既有父子情、兄弟情,也有愛人、友人之間的情感,它對生命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大河戀》的劇情並不復雜,皮蔽該片以自傳的形式進行了回憶,從童年開始的人生成長,到老年的回憶,一步步加深劇情。影片以麥考連父子三人為主線,講述了哥哥諾曼和弟弟保羅的成長歷程及不同的命運,而父親麥考連則是他們人生成長的榜樣。
導演羅伯特·雷德福在劇情的設定上比較簡單,沒有復雜的情節設計,而且融入了大量的旁白,再加上自然風光的拍攝,讓情感在美麗的風景中綻放,給觀眾帶來視覺和心靈上的雙重震撼,在情升則感上也深感愉悅。
這部影片的主題也由此得到升華,它更像是一幅印象派的油畫作品,也是一部比較完美的文藝片。他憑借本片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導演的提名。
該片沒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和轟轟烈烈的戲劇沖突,在好萊塢的電影里顯得格外清新脫俗。在導演的散文式旁白和攝吵握棚影師一派悠然自得、充滿詩意的拍攝風格下,不再是單純的電影作品,而是一幅印象派的油畫。
除了攝影師是它的靈魂外,電影音樂也是它的另一個生命承載。在導演、攝影、配樂的親密合作下,觀眾充分感受到精神上的喜悅和心靈上的平靜。
Ⅷ 奔流的大河裡住了什麼人
3月26日楊巡,一個白手起家創造神話的生意人 用源消她老婆的話說,名字影響運勢,夫妻兩人名字里都「辶」 ,所以...
每天讀書匯
老電影《大河奔流》中的角色演員介紹,北影群英進出
7163次播放
08:49
老鄧小棧
2021年07月26日
奔流的大河裡住了什麼人 - 中小學資深教師解答 - 問一問
在線
2009位教育培訓答主在線答
已服務超1.5億人5分鍾內回復
Hi,為您實時解答教育類升學、學科答疑等問題,與高校名師、專家1對1在線溝通
奔流的大河裡住了什麼人
馬上提問
大河兒女各人物結局
111人正在咨詢
大河澗人名錄
133人正在咨詢
大河永遠的奔流朗誦
150人正在咨詢
大河兒女各人物結局
111人正在咨詢
問一問
「大河」,奔流不息——一代軍墾人的青春之歌 - 光明網
2021年8月12日奔流在馬太生心中的「大河」,其實是一條大渠。今年8月初,80歲的馬太生又一次來到新疆石河子市北...
光明網
大家還在搜
大河兒女各人物結局
大河永遠的奔流
大河碧色奔流
黃河東流去人物簡介
在奔騰的江河裡干什麼
電影大河奔流簡介
大河奔流電影上下集演員表
大河奔涌
大河奔流(1978年張瑞芳主演電影) - 網路
2020年5月18日該片中的宋敏一角的生活原型是新四軍水東支隊的女戰士 [9] 。 演員趙聯第一次運數讀《大河奔流》的文學劇本時,就被海長松吸引了住,他向導演表...
網路
大河奔流 - 西安晚報數字報|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1. 我常常去尋訪一條大河。 溯流而上,走出喧囂的市井,佇立城外的河邊。面對大河,聆聽河水萬古不息的奔騰,心就會靜下來。 這條河從黃渚、王
2. 家鄉在隴南山中,要說什麼最多,那就是樹,什麼最大,那就是山,綿延不絕,山外有山,到處是石頭與黃土聳伏的坡。 小鎮過去是
epaper.xiancn.com
河流和池子分別代表生活中的哪些人 - 愛問知識人
回答時間: 2022年01月19日
最佳答案:怕吃苦的、靠著安逸過生活的人;「河旁裂首流」代表個勤奮工作,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不怕吃苦的人。
愛問知識人
大河奔流:洪水來襲!一夜間幾十萬人喪生,上百萬群眾無家可歸 - 回顧...
8月5日大河奔流:洪水來襲!一夜間幾十萬人喪生,上百萬群眾無家可歸_回顧2021山西遭遇40年最大洪災...
嗶哩嗶哩
Ⅸ 新疆電影《鮮花》的拍攝地在哪裡拍攝環境怎麼樣
電影《大河》是一部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而創作生產的重點影片,而《鮮花》是天山電影製片廠繼《大河》之後又一部為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量身打造的、反映新疆哈薩克少數民族地區改革開放後的巨大變化和歷史變遷的影片。
這里有早液悉懸崖上的一棵樹,遠處也分布著高大密集的雪嶺雲杉原始森林,是天山雪嶺雲杉集中分布區與淵源地。只不過這里路程相對比較遠,乘坐景區公交車要走山路十八彎才能到這里。雖然如此,也不枉費走過的路,用過的時間,新疆的美要看過才知道。
電影《大河》是一部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而創作生產的重點影片,而《鮮花》是天山電影製片廠繼《大河埋畝》之後又一部為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量身打造的、反映新疆哈薩克少數民族地區改革開放後的巨大變化和歷史變遷的影片。
Ⅹ 《龍與虎》結局大河為什麼要離開
因為要面對自己賣山的父母。
大河試著割捨父母。表現愛意就會招致毀滅。大河害怕這一點,所以至今都不敢追求什麼。大河付出的愛與得到的愛完全不成比例,她更因此而哭泣。
自己的愛得不到同等回報、自己的價值只有那麼一點,這些都讓大河厭惡自己,因此她不允許渺小的自己擁有遠大夢想。大河一直遭到束縛。如果希求不被允許的愛,最後會遭到天譴、代價是失去東西、會身受重傷。這些恐懼持伍蘆續束縛她。
劇情介紹:
有一天放學後,大河正要將情書放進北村的書包時,龍兒正好走進教室里。慌忙間,大河將情書誤放進龍兒的書包中,於是她決定晚上帶著木刀潛入龍兒家中將情書搶回來,沒中橘中想到放進龍兒書包內的只有信封。以那一夜為契機,大河和龍兒互相結成了友情與支援對方愛情的共同戰線。
由於大河一人獨居,且完全不會作家事及料理,因此龍兒與大河便常常一起在龍兒家同龍兒母親吃晚餐、一起上學、一起去超市買料理材料。因為這件事情,他們兩人被實乃梨與北村誤解正在交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