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運用基本的藝術理論分析和評價一部好電影
對一部比較完整的故事片類型的影視作品,常見的具體的評析策略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1)評片名,片名,是影視片的具體名稱。片名不但是個稱謂的符號,還包含著如下涵意:
1)文化含義,片名包含著製作者對觀眾的誘導和暗示,因為它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自覺不自覺地體現了一定的文化內容。
2)統領意義。片名起的新巧,固然有著給觀眾聯想的餘地,起到審美作用,但最實際的,還應看片名是否承當了統領、指向影視片本體的職能。換一個角度,就是看片名是否和影視片內容相關或者一致。有的好片名不僅僅切合影視片內容,而且對幫助觀眾理解影視片的主題也有提示性的作用,則更有評論的必要。
(2)評導演
1)導演構思。為了把劇本轉化成影視片,導演要從整體上構想未來影視片的內容與形式的各個方面。這里既有對影視片的基調、樣式、風格、人物等方面的確定和追求,又有對各門類藝術家的具體要求。這是導演藝術創造力的體現。
2)導演手段。導演為塑造銀幕形象,要在影視片中利用多種具體的表現手段,通過故事和人物感染給觀眾。導演手段包括:畫面的運動和鏡頭的運動;鏡頭之間的組接;音樂、語言的運用;場景交換;氣氛烘托等。 評論影視手段運用,要億時億影視片的具體情況,看其使用的是否合理,是否有創造性。
3)導演風格。優秀導演在優秀影視片中實現了自己的追求,有異於其他導演的追求、創造的特點,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一般地,將特色稱為特色,將突出的特色(或轉為穩定出現、反復實踐的特色)稱為風格。 風格,是主要特色的集中表現。評論導演風格不僅是對導演創造力的一種衡量,而且是對評論者鑒賞力的一種衡量。不能把風格的帽子隨便亂戴,也不能對明顯的風格視而不見。
4)導演創造。從影視片來看導演對劇本的轉化、實現成為影視片的過程中有哪些創造,可以看出他為社會生活、為影視藝術、為廣大觀眾創造了什麼,導演創作體現在影視片在中,因而,對影視片的評論,總相關著影視片的創作領導核心導演。因而,評影視片,就評論了導演,雖然有時不必單獨地評論。
(3)評主題。主題是藝術作品所描繪的整個形象體系中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又稱主題思想,主題是作品內容核心,是作品的靈魂與統帥,既貫穿全部作品,又在其中起到作用。 分析主題就不能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從整體上把握作品的整個思想體系。從頭到尾,從各方面來認識作品的總體傾向。
第二、分析具體的藝術形象。主題是從作品的藝術形象中體現出來。主題的提示,須在具體藝術形象分析的基礎上,才能實現。主題不是夾雜、安排在作品中的幾句評論,只有挖掘形象的深層意蘊,找出作家的思想感情,才能概括得准確。
第三、重視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集中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合理性。為提示作品的主題,必須認識、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第四、研究情節。情節安排,不單純是生活的直接展現。
(1)電影學導演研究的方法擴展閱讀
電影的起源: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發展和中下層居民迅速增多,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娛樂。它起先在歌舞游樂場內,隨後進入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
普拉多根據此原理於1832年發明了「詭盤」。「詭盤」能使被描畫在鋸齒形的硬紙盤上的畫片因運動而活動起來,而且能使視覺上產生的活動畫面分解為各種不同的形象。「詭盤」的出現,標志著電影的發明進入到了科學實驗階段。
1834年,美國人霍爾納的「活動視盤」試驗成功。
1853年,奧地利的馮烏卻梯奧斯將軍在上述的發明基礎上,運用幻燈,放映了原始的動畫片。
㈡ 電影美學包括什麼
電影美學的具體內容包括:電影藝術的審美本質的審美特徵;電影藝術的創作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及其形象描繪過程;電影藝術的發展歷程和電影藝術觀念、流派、風格的興替嬗變過程;電影藝術的創作規律和應具有的美學品格;電影藝術與其他藝術的關系;電影藝術的審美價值和社會功能;鑒賞電影藝術的心理機制、過程、特點、意義和方法等。
電影美學是電影審美意識的抽象和升華,它以研究如何按照美的規律從事電影藝術的創作以及創作主體、客體、本體、受體之間的關系和交互作用為基本任務。
電影美學的兩大派流:一是蒙太奇(或稱技術主義)傳統;一是紀實性(或稱寫實主義)傳統。
(2)電影學導演研究的方法擴展閱讀
電影美學的重要著作有貝拉·巴拉茲的《電影美學》、安德烈·巴贊的《電影是什麼?》、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的《電影的本性》、魯道夫·愛因漢姆的《電影作為藝術》、歐納斯特·林格倫的《論電影藝術》、斯坦利·梭羅門的《電影的觀念》、馬賽爾·馬爾丹的《電影語言》、朱小豐的《現代電影美學道論》、路易斯·簡尼絲的《理解電影》。
約瑟夫·V·馬色里的《電影術的五個C》(這本講解電影攝影技術的著作實際上也講出了很多電影美學道理)、朱小豐的《電影美學》(這本書被視為最新的電影理論的巔峰著作)等等,介紹早期(20世紀60年代之前)電影美學發展的簡要情況的有亨利·阿傑爾的《電影美學概述》。
㈢ 導演要掌握的基本技巧
導演要掌握的基本技巧
導語:每部電影都有兩個方面:故事以及使之可視化的技術。做好導演,就得不斷進步。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導演要掌握的基本技巧,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學習故事發展的規則,然後打破它
傳統的劇本寫作有一系列條條框框的規則,新生導演必須好好研習它們進而去打破。
想一想呂克·戈達爾的巨大影響,多倫多電影節導演皮爾斯是這樣評價他的:「戈達爾挑戰了傳統觀念中電影的構成。他的創新,比如跳躍剪輯,直面攝像機拍攝,長鏡頭,聲畫分離,還有革新地使用演員,這一切都被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整合融入當代電影,音樂電視作品和廣告。他的著名言論『電影應該有開端,中間發展和結尾,但不一定以這樣的順序。』揭示了他的影視創作方法。他對於埋啟60年代在拉丁美洲,非洲和東歐的民族電影興起有著巨大的影響,歐美沒有任何一個重要的電影製作人能夠忽視他對於建立電影語法的激進挑戰。」
· 不要讓常規的電影訓練阻礙了創新
奧森威爾斯在沒有經過任何電影訓練和經歷的情況下,與雷電華電影公司簽約得到了作為導演的終剪權力。他的第一部電影《公民凱恩》的成功讓他在電影史中占據了一席之位。
威爾斯和他的團隊所發展的創新技術在今天仍未過時。他們為凱恩所創造的特殊的鏡頭讓他能夠進一步神液裂探索他的電影中每一幀的景深和其他細節。
·學習導演的`文法
很多人都想要導演電影,但很少人願意去學習視覺化敘述的文法,最簡單的基礎知識比如越軸,就讓很多人避之不及。學習電影導演的文法有很多方法,但是沒有一個能勝於在製作自己電影時犯的錯誤中學習。你需要親自將那些基本的原理運用到電影的製作中。
·組成一個合作團隊
成功的導演總是與相同的團隊合作。比如伯格曼和尼克維斯特,諾蘭和作曲家朱萊安,作家喬納森,塔倫蒂諾與勞倫斯班德。不管你住在好萊塢或是倫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團隊在哪裡生活和工作。
·發現你的故事和你眼中的世界
伯格曼最寶貴的遺產便是他對於人性敏銳的觀察。馬丁斯科塞斯因為他對於暴力的視角而出名。
特呂弗,約翰休斯頓,比利懷爾德,達倫蒂諾甚至斯皮爾伯格對游閉於世界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慢慢積累經驗
沒有比親自導演更好的成為導演的方法了。找到你的夥伴,寫下你們的創作點子並在周末把它拍出來,然後繼續做下一個。很快你就能建立起一個作品集了。
;㈣ 導演思維具體指的是什麼 要學習什麼
導演思維具體指導演的電影觀、世界觀、人生觀等等觀念的融合呈現。導演要學習的是專業的知識,首推鏡頭知識,絕對的基本功,然後還有場面調度,安排演員走位。
關於風格的形成有的導演是自知的,有的導演是不自知的。自知的是電影觀在統領創作。不自知的是個人的三觀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創作。
導演的技巧:
1、作為一個導演最困難的是決定你要拍什麼作品。
2、做導演的最好辦法,就是寫一個劇本。
3、大量的看片,拉片,尤其是大師們,例如:伯格曼。
4、拍攝廣告/宣傳片的經歷也能得到了很好的技能提升,但你的夢想一定是電影,做故事版的習慣能夠提前把控作品的視覺效果。
㈤ 動畫導演在研究劇本的基礎上,如何確定影片風格
確定影片風格先要對動畫影片的主題內涵、故事素材、敘事方式、人物塑造、情節設置、造型風格、動作風格、表現形式、技術手段等方面進行的研究和設想。
攝制組建立後,應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以及查閱與劇本相關的文字資料與形象資料。並在攝制組內進行討論,目的是深入理解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述形式,達到統一認識和統一思想,以便齊心協力為實現導演的構思和意圖,為把劇本體現在銀幕或屏幕上共同奮斗。
動畫劇本是由畫面講述出來的一個故事,是一種文學劇本、是一部影片的基礎、決定影片的 成敗、在攝制影片的過程中起到骨架作用。
導演的能力要求
導演的藝術想像需要藉助於攝影、美術、錄音、表演等其他部門的合作才能完成。清晰的表達能力要求說話的人思維清晰,表達的意思邏輯比較嚴密,說話的語速不能太快,口音不能太重。文字表達能力也要很強,因為導演需要做大量的案頭工作。拍攝以前要分鏡頭,寫作導演闡述,拍攝完成後要寫作導演總結。
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社會,導演工作要面臨一般職業沒有的壓力。投資動輒就是百萬元以上,導演一旦進入拍攝,就有可能受到來自投資方的周期壓力,與合作夥伴藝術觀念的差異導致的沖突,媒體的批評,發行的失敗,評獎不公正等等,這些壓力如果不能承受,一個導演很難完成自己的工作。
㈥ 導演專業都要學什麼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戲劇、戲曲、電影、電視、美術、音樂、戲劇文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導演藝術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導演創作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戲劇、戲曲、電影、電視表演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巧;
2、具有藝術創造的基本能力;
3、具有一定導演藝術創作的實踐能力;
4、了解文藝、新聞、出版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導演理論研究成果及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創作的能力。
(6)電影學導演研究的方法擴展閱讀:
導演工作職責:
1、與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達形式,負責整部劇的藝術准則;
2、與製片人聯合提名和推薦演員角色人選;
3、根據劇本和拍攝要求選擇外景或指導搭建室內景;
4、指導道具組完成道具的准備和布置工作;
5、指導現場拍攝工作;
6、與出片方商討作品的宣傳計劃;
7、指導拍攝現場的燈光、劇務、演員、攝像、錄音、美術、化妝、服裝等各部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