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香港電影圈有哪些令人捧腹的巧合事件
演過《吃耳光的人》的嚴俊,被著名製片人爾光打了兩耳光
事情比較曲折,且聽季小末慢慢道來。先說爾光是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導演爾冬升的父親,也是大名鼎鼎的配角秦沛(勤奮的配角)、大名鼎鼎的武俠小生薑大衛的繼父。這起「爾光打吃耳光的人的耳光」事件另兩名主角,是李翰祥和林黛。好嘛,全是大腕。
《吃耳光的人》早就在1953年拍好了,但到1958年初才上映,為了避那兩耳光的諱還改了個名字叫《笑聲淚痕》。電影由李翰祥編劇、嚴俊導演、嚴俊和林黛主演,當時李翰祥還只是嚴俊的副導演,而嚴俊正和林黛熱戀。小氣吝嗇的嚴俊和性子火爆的林黛吵架不斷,很快李麗華就插足進來(她本來是要嫁給陶金的,不料被陶金的朋友設計分開,這一戲劇性的橋段改寫了很多人的一生),1957年嚴李二人結婚。1955年李翰祥獨立執導第一部電影,次年經爾光促成加盟邵氏(爾光也是李翰祥1952年簽為永華基本演員的經辦人)。徒弟翅膀硬了,師傅自有話說。嚴俊囑咐李翰祥不可用林黛,原因不是嚴俊愛林黛,而是恨——他們正在吵得不可開交。李翰祥在邵氏的第一部電影《水仙》沒有用林黛(而是火燒少林寺的軍閥石友三的女兒石英),覺得已經給夠嚴俊面子,到第二部《窈窕淑女》即採用林黛為主演。這就是吃耳光事件的導火索。1956年的一天,邵氏剪接大師王朝曦(15年後還和朱牧、屠梅卿合組過三羊影業公司,三人都屬羊嘛,但沒有任何兩人是同年)和妻子余婉菲(程小東父親程剛的前妻)生的兒子擺滿月酒,影壇各界名流都來捧場,主事的是熱心腸爾光。李翰祥一見嚴俊就熱心地打招呼,不料嚴俊始終對他冷嘲熱諷、極盡奚落之能事。李翰祥強顏歡笑地說,「您叫我第一部別用林黛,我也照辦了嘛」,就是這句話讓嚴俊老羞成怒,聲音越說越響,搞得李翰祥不知如何下台。爾光聽了他訴說之後,去向嚴俊敬酒。借著酒勁,平時開慣了玩笑的兩位爺(爾爺和嚴二爺)越說越上臉,沖著嚴俊幾句不幹不凈的話,爾光一陣連珠炮,「爾光是你叫的?你用得著我爾爺,用不著我爾光。媽拉臭*,我替你跑前跑後,替你背黑鍋的時候忘了?小林黛自殺的時候,你他媽跪在地下求我爾爺的時候你忘了?」這番話說得一堂賓主目瞪口呆,正有人要上前去拉開他們,沒想到爾光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啪啪打了嚴俊兩個大嘴巴子……真有如在演電影。悻悻離開的嚴俊,馬上就去附近警局起訴爾光。原被告加上兩名證人在警局裡呆了一個多小時,等他們出來之後,嚴俊和爾光在警局門口有說有笑地握著手不放,大有重修舊好、馬上就要合作一部新戲的意思……
電影公司的老闆一做編導,離公司關門就不遠了
1957年袁仰安一導《阿Q正傳》,由他任總經理的長城電影製片公司就改組。這部電影沒有得到國內支持,影片尚未完成袁仰安便離開長城,另組新新影業公司。很快《阿Q正傳》獲得香港第一個國際影帝:新人關山(關之琳之父)獲瑞士洛迦諾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長城於1949年由張善琨和袁仰安成立,1950年張善琨被迫離開後改組為新長城,全面左轉)
若不是李祖永喜歡做編劇,二戰後香港第一家大型電影公司永華也不會那麼快關門。在永華債台高築的後期,老闆李祖永喜歡上了寫劇本,先是把他自己年輕時候的真事寫成《愛的俘虜》(1951),男主角是和他一樣胖的羅維。後來他在家裡寫《一刻春宵》(1952),片廠打好燈光之後足足等了四個鍾頭,夜裡兩點半才由司機送來幾張稿紙。好嘛,老闆要過癮,大夥兒也只好傻等。其時永華的經濟情況已經壞到了家,每天都要靠老闆娘典當私房首飾來付劇雜費。(巧了,永華也是在張善琨的協助下於1947年創立,兩年後張善琨被迫離開,他可真擅長為他人做嫁衣)
電懋總經理鍾啟文是由李祖永送到美國去留學的,回來後永華被債主國泰機構接管,鍾啟文投了新主。鍾啟文後來也發了導演癮,為其緋聞女友丁皓導了一部《一段情》(1962),被電懋其他女明星向新加坡總公司聯名告了一狀,這段情、這段總經理的任期也就到此為止(後來丁皓在美國自殺了)。事情遠沒結束,國泰機構董事長陸運濤在罷免鍾啟文後親自任電懋總經理,由「遙控」改為「直轄」,並和台灣影界展開大規模合作,想一改電懋在和邵氏競爭中的頹勢。不料陸運濤在台灣出席亞太影展時飛機掉了下來,這一摔機,改寫了整個香港電影史。
1965年電懋改組為國泰機構。1970年國泰總經理楊曼怡一喊「開麥啦」,國泰就徹底關門大吉。
台灣中影的總經理龔弘,於1963年上任。後來他不僅編劇,還替導演分場、畫鏡頭,最後導了一部《李娃傳》,1972年中影就把他換了下來。
電影公司的老闆一做編導,公司就要大禍臨頭。不過這始終是句玩笑話,第一影業機構的黃卓漢(下文介紹)、永盛的向華勝,就曾親自導演過數部電影(雖然幾年後向華勝因為生病而淡出了影壇)。但是門外漢想越俎代庖做導演的事,還是要冒一定的風險。